aileen_hou的个人空间分享 http://321mm.org/?8895

日志

我为何要唱空中国教育(转)

热度 25已有 1431 次阅读 2011-5-27 15:17

(一)

 七月,又到了放暑假的时候。我和儿子每天晚上又开始打乒乓球了。

 感觉好久都没有这样了。平时里上学,孩子每天晚上花4-5个小时做作业。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吧,又遇到专门过来练球的。不容易赶上有空闲球台的时候。至少每周2次的打球就落下了。

 有一次,跟儿子聊起体育课。我说我上初中的时候,最喜欢足球。还吹牛说:除了曲棍球和橄榄球没碰过,其他球基本上都玩过。

 儿子说,他喜欢篮球,不过,学校的篮筐少,基本上都是高年级的同学玩。他还是比较喜欢乒乓球。

 儿子说,他们最多的运动就是跑步。每天下午某个时段,体育老师就出来了。据说跑步的长短,是由当天的其他课老师决定的。比如说,数学老师让同学间考试做PK,谁输了,赢得那个人就可以罚失败者跑多少米。

 儿子说,他经常让对手跑步。我说你个傻儿,把别人身体锻炼好了。好歹,自己也输几回,把自己身体弄结实了再说。

 我说我中学的时候,班主任恐吓我,说我长不高。我每天放学后,就跟同学踢足球,一直踢到估计大人要下班了,才回家。

 儿子说:老师不让我们踢。因为足球不容易踢好。中考的时候,也不会加分。还是篮球容易一些。

 无语!这是他妈的什么狗屁逻辑!不加分,就不准孩子踢足球了吗?中国足球又找到一条不胜的理由。

 话说回来,现在的中学,操场都是弹丸之地。虽然地上都是花费百万铺的不怎么环保的昂贵的塑胶跑道。但是,基本的运动设施,还是远远不能保障。

 儿子上初中以来,我简直太了解中国的应试教育了。这种思维,已经渗入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毛孔。

 其实,每天就时间来看,你也不可能有锻炼的时间。每周一般有两次体育课,说不定,遇到什么事情,就会被其他主课,当仁不让的挤掉。我在想,如果不是中考体育要算分,估计连体育课本身,也可能要消失了。

 对于所有的家长,下面的事情都是再熟悉不过了: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孩子每天晚上就开始做一张一张的试卷。不论语文,还是数学、英语。所以的教学和作业,最终都落脚到一点上:为了几年后的升学考试。

 为了考试,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理解了:你可以去假期学各门功课的衔接班;可以参加各种艺术、体育、英语和科创大赛,争取获得额外的加分;家长们必须每天晚上陪太子攻书,在每门卷子后面签字,完成监督的任务,履行家长应尽的责任。

 归纳起来一句话:凡是考试的,我们就学得越难越好,越熟练越好;凡是不考试的,就不用管它。

 有些时候,真的很高难。儿子遇到比较难的题目的时候,我也一直抓脑袋。比如说,某个古人,在什么时候,说的一句话。我哪儿记得了那么多呢。

 不过,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去网上搜。结果,让我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很多作业的答案,都可以在百度知道里面查到。

 你恍然大悟:作业题这些年就没怎么变过,哪里的学校,哪里的老师,都不重要,题目和答案都是一样一样的。

 在辛苦读书的日子里,还是有一些可乐的事情。比如说,一般期末考试的作文题目,都是老师们平时里让大家写过了。如果在要考试前,反复要求重写。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考试的题目也八九不离十。

 儿子他们的期末考试的题目是:尝到了....的滋味。班主任说她不用看,就知道大部分人的题目都是:《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一般都是这样写的:某次考试失败了,经过家长的严格要求,老师的循循善诱,自己的努力,终于考进了班上多少名,比上次进步了多少名。终于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我想,老师也肯定尝到了麻木的滋味。

 当然,不止作文如此。整齐划一的思想无处不在。你只要略为留意,就会发现:各类的科创比赛,只要是涉及到环保的,多半是在谈论哭泣的森林、受伤的小鸟。或者是这样的题目:用一张纸,设计一个可以负重的桥梁。

 放假了,开家长会。儿子受到了表扬。理由是:参加科创比赛,在省内获奖,已经获得了中考的加分。老师夸奖我说,有远见。那么早就在行动。她号召家长假期的时候,多去外面参加培训。争取下一届比赛的时候,多一些机会。

 我简直被雷倒了。回家告诉儿子:你树立了一个不太好的标杆。大家都知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他们相信,身边的罗马是可以速成的。

 儿子跟计算机课的老师说,他今年还要继续参加比赛。老师说:你都拿到加分了,你简直疯了!

 因为可以拿到加分,他们班上学习电脑的激情高涨。在期末评三好的时候,儿子被认为不需要再浪费一个名额,被交换成了优秀学生干部。

 儿子回来老不高兴。我安慰他说:没事。你电脑上,不过是矮子里面充高人,在其他方面,不比别人强多少。不要去比,把精力放在调整自己身上。

 期末考试,儿子考得不理想。我是一直坚持不让他去外面补习。

 我说:要不,还是去外面补一下?你自己选择。去还是不去。

 儿子说:不去。

 我说:那你列一个计划,我看看。自己学会调整。

 在中学开始,我给儿子设定了三个基本的大目标:

 【1】锻炼好身体;

 【2】学会自我管理:培养自学能力,学会自己管理时间;

 【3】在阅读、口头表达、英语听力上下功夫;

 在学校里,如果能认真听讲,消化掉课堂内容,处于中等水平,是没有啥问题的。

 我已经知道,如果要在学校里名列前茅,只需要这样干:

 提前学习,参加课外辅导班,然后,多做题。跟我们以前学习一样,不过是,要更加变本加厉。

 不过,这只是应试的逻辑。不是教育的逻辑。

 我经常在脑海里,做这样的选择题:

 若干年后,我希望站在我面前的是怎样的一个年轻人?

 他有着硕士学位,或是博士学位,还在问哪里有适合的工作?如果是这样的人,估计我会踹他两脚:老子白养你了,吃了那么多年的饭,还不知道自己该干啥,你读书有个屁用!

 还是,他有自己热爱的事情可做,精力充沛,视野开阔,言谈举止都带有自信,自发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他忙他的,我忙我的。

 哪种更好呢?

(二) 

 对于僵硬、懒惰的中国教育管理部门,我一直有一种猜疑:他们怎么就那么能无动于衷,那么无耻的自得其乐。每天哗啦啦的题海在成千上万的孩子手上流动,做教辅的出版社多少次在梦中笑醒。多少忘子成龙的家长在孩子大学毕业即失业的现实中,口袋空瘪,哑口无言,精神和物质都一贫如洗。

 如果我是老师,我给他们的分数只能是不及格。如果中国教育是股市,那么我将毫不犹豫地唱空它。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学校的话,我该如何来定义教育的目标?我该如何使学生成长,家长满意呢?

 我们不妨来一次反向的探讨。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社会上需要的工作,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样便于理解。

 比如说,一家软件公司,其部门的构成一般是这样的:有开发部、测试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等。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对人的要求都不同。

 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要不是去顶级的公司,你在大学里学的那些属于专业的东西,几乎会被忽略不计。因为学校里的东西不但是陈旧,而且是纸上谈兵的多,老师也不过尔尔。

 你在学校里很得意的那些毕业设计,那些一个人从头干到尾的小小小项目,值得表扬半秒钟。但在真正的专业人员面前,嘴上不说,心里就当是南瓜,不折不扣的南瓜!

 一般公司看中不外乎两点:【1】看中你自己都可能不知道的潜能。【2】新人是白纸,就算重头开始,也比较好塑造和管理;

 新人就是看你的可塑性。其他没啥。

 稍微要求高一点的,会看你整个人的基本素质: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做事的态度,你的视野在哪一个层次,目前,可以从哪里开始。

 专业?会要求一些,但是,基本上是看你有没有基本的概念。如果你认为就学校里学的那些可以随便得A的课程就行了。那么你就是傻子。专业,学起来其实是比较快的。

 如果你跟着好的师傅实际干上半年,抵得过你在大学所学的专业课的总和。

 在一个公司里面,经常的工作就是完成项目。项目组是各式各样的人,有些人擅长做人际关系,善于跟人沟通。有些人善于出谋划策,做分析和设计。有些人喜欢编码,具体做技术。

 细心的人做测试,做设计的人比较唯美。而领导一般比较全面,经验比较丰富。

 每个人各得其所,各施其责。

 在这样的团队里面,有竞争关系,但更多的是合作,而且必须合作、协同。你怎么跟外部交流,怎么把外部的意见和需求,转化到内部。内部的流程如何走,每个环节如何实施和控制。

 这是一个系统运行的过程。需要综合的能力的协调和判断。很多问题,并不是很明显就摆在哪里的,它需要你发现它。

 一个团队,需要去考察,去发现问题,确立问题的关键元素,然后,开始讨论、思考,找出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没有什么正确的答案,也没有说哪本书上有,就可以直接搬过来用的。市场不同,定位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形式不同。甚至组织的人的特质,会决定到每个内部的环节和偏好上,都有明显的差异。但最重要的是,你能交付结果。

 好了,不用多说了。如果我们认同这样的观点:学习教育是让学生满足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要求。如果我们认同这一基本底线时,我们就会清楚的看到。我们的教育,有点找不到北的感觉。

 我们自认为的扎实的基础教育,还劳命伤财、呕心沥血的教育,到底提供了多大的价值?

 是的,我承认,通过上学,你没有成为文盲,真是可喜可贺。可你也付出了巨大的财富和浪费了很多年的时间。
 
 让我来剥一下学校里热火朝天的主课们的皮吧:

 先说语文。我觉得标准很简单,就是阅读、说话和写作。阅读可以培养自学,开拓视野。说话,就是自我表达,语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写作,就是可以说自己的心理话。可以系统的思考。

 且不说现在的学生没时间阅读,就是阅读,也是整齐划一,统一思想的。有一回,周国平被邀做中学生的阅读题,结果,他自己写的答案,被老师评为错的。

 比较喜剧的是,周国平做题的这篇文章就是他自己写的。这不滑稽了吗?周国平自己写的文章,他自己不知道表达了什么。反而是考卷的标准答案知道什么是对的。

 没有比这个更神经错乱的逻辑了。不过,孩子们每天就在这些神经错乱中学习。

 说到数学,也没有比从小就学奥数更荒唐的了。

 说到学奥数,一般打的旗号是:可以开拓学生的逻辑思维。家长一听:对啊,逻辑啊,好高深啊,这是好事啊。逻辑的人,肯定也比不逻辑的人更容易找工作啊。

 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变成了“让所有的孩子都疯在起跑线上。”

 我是做电脑软件的,我在这个行业呆了十多年。如果我说我数学比较好,肯定大家都不会有太大的意见。今天,我要说的是:做奥数好的人,跟数学好的人,跟逻辑好的人。没有直接关系。

 从知识本身来说,这里面藏着一个真实的谎言,如果我们不仔细辨别,就让那些从事奥数事业的人给忽悠了。

 我们提到数学,觉得就是记公式,做题,然后,比谁熟练。有很少提及到数学的概念发展的历史的。更没有人说:数学里面有很多假设的东西。数学里面也是门派林立。

 其实,很多问题,只要仔细一想,就清楚了:你想想看,我们从大学毕业后,用到了多少高等数学的知识。巴菲特说,如果投资要用到高等数学的话,他早就不干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是加减乘除,还有一些初中的数学常识。

 但我们知道即使是这样,我们可以做很多复杂的工作。数学不是简单的公式计算,这只是对数学的侮辱,也不仅仅限于某个高深的算法。

 我不是想贬低数学的价值。我只是说通过要死要活,拼命做题的方式去完成训练思维,这种受虐狂的方式,难道就是一个唯一的好方法?

 我只能相信这是要死要活的心态,是一个盲目、变态的要求。当我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想知道哪个数学家可以写一个数学公式,或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模拟出我此刻的脑中的计算模式。

 那些从小被老师批评为数学不好的同学,被老师逼向文科的同学,可以写出逻辑严密,结构合理,感人肺腑的文字。这样的计算模式,逻辑层次。是任何奥数,甚或数学也完成不了的。很多神话后面都藏有狂妄,或是不可告人的秘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觉得做算法计算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甚至是专业从业人员。需要的是另外一种数学:结构化的,逻辑的。它可以从阅读中学到,从工程中学到,从唱歌中学到,也可以从电影中学到。

 数学是需要想象的,需要真正的思考。你成天玩熟练工,就能培养起真正的数学思维?

 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何我们拍不出《功夫熊猫》的电影?我觉得不怪电影人,你只要看看我们的教育就可以了:从中学起,就开始文、理分科。

 一部电影,就是软实力,软实力的根在教育身上。一部电影,需要很多东西:好的商业策划,好的素材整合、对文化的理解和消化、好的商业运作方式、好的故事讲述能力、好的制作条件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方法等等。无数多面手和专才在密切合作。光有钱不行。你有加工动画的能力也不行。最大的财富,在于充满想象力的创造,并有能力系统的整合起来。真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的事情。

 社会的工作要求的是一个系统。你却把这些拆开,让学生从小到大,都没看见过什么是完整的。我们的教育,把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孤立的人,一个沉默的人,一个视野狭窄,自大而没有思想的人。把同学都变成对手,或者是敌人。

 再说英语。N年了,别提了。

 任何一个专业,只要不是白痴,如果干了七年,你还是门外汉,那你就最好别干了。我们的英语一般是学了十年,还是哑巴、聋子。

 综上所述,我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是:单薄、狭窄。每门课都是各顾各的。缺乏方向感。培养出来的人,既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也缺乏基本的技术素养。

好吧,我承认这教育只能达到这种水平,大家也认了,但请不要要死要活得了。让孩子们尽量学得开心一些吧。别把家长也拽进来,让他们担负起半个甚至全部老师的责任。 

拜托,不要象中国足球那样,让我们永远都感受不到希望。专业一点,好吗?

(三)

 前一段时间,看到池莉出了本关于教育女儿的书:《来吧,孩子》。以前看过她的小说,很有些城市的生活气息。

 这本书比较真实:你会看到中国教育里面到底有哪些潜规则。

 比如说:千万别以为义务教育了,就是不交钱了。很多学校是要收择校费的,还有很多学校需要家长们慷慨赞助了,连白条都不打的。


 如果你有小孩要上中学了,你要知道小升初,要很早就开始跑关系。要中考的时候,最好能有市上的关系,去拿到一些特别的名额。

 不过,池莉并没有这样做,她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还有一个信心十足、聪明能干的女儿。书中是一个几近完美的故事:她们最终逃离了中国教育的泥潭。在异国他乡,让生命之树盛开。

 我一直在想:可能这也是一条比较好的出路吧。

 我以前公司的老大是农村出身的,后来他成绩好考上清华,然后,公派出国,然后,把父母接了出去。

 我相信,过去这样比比皆是的故事,在中国的现在,估计会是一个绝迹的神话。因为,在城市里面,如此的教育拖累,不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不堪重负。更不消说农村的孩子。每年发榜的时候,有多少农村的父母,巴望着自己的孩子不要考上大学。

 从读幼儿园开始的掘金大路,一直开通到博士后。这又是谁的幸福大道呢?

 不过,我相信一点:21世纪,将是以经济为中心作为唯一发展要素的终结的开始。无论是国家,还是某个行业。过份的贪婪,给自己留下的结果,都是自作孽,不可活。

 我同样相信,无数的人,早已觉醒:学校教育不过是人生教育的一部分。它的懒惰和贪婪,一定会被抛弃。直到它自己被改变。

 我相信已经有很多人在上演胜利大逃亡了。

 等到这一代无所作为的教育官员们下台,中国教育才可能有转机。(说实话,这是一句安慰话)那我们现在干嘛呢?去做俯卧撑,还是去哼一哼国歌: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路过

鸡蛋
17

鲜花
3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2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回复 奇奇妈妈 2011-5-28 22:07
有同感,但要做什么呢,出路只是出国吗?
回复 SKIRT87 2011-5-29 10:03
大家都很无奈。怎么一觉醒来,中国的教育是这样的现状,让无数孩子和家长一起发疯。
回复 ananyuanyuan 2011-5-29 18:18
明日的理想和今日的现实,你选择哪个?很难很难...
回复 琪琪爸爸 2011-5-29 20:51
欧美可能是中国永远无法超越的。
回复 kk1206 2011-5-30 11:15
写的真好。虽然独善其身在大环境下几乎不可能,但我还是希望为了孩子今后的幸福人生尽量保持淡定。
回复 大海灰尘 2011-5-30 12:13
写的还真不错。但问题是,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又如何选择?尽管应试是不好的制度,但是不好制度中还算公正的制度,至少明确了游戏规则。君不见,如今打着素质教育、自主招生的旗号,大行其道的“寻租”和贪腐,演绎的结果是连最基本的游戏规则都没有了,还遑论其他。出路何在?对个体只是唱唱国际歌,对群体呢?没有制度的改变,一切都是枉然!
回复 二牛妈 2011-5-30 14:40
我家大牛在国内时已适应国内功课上网搜的模式,刚到加没多久就被罚了一次.国外的功课有些需要列出你摘自哪本书的哪一页,象我们写论文一样.网上抄的老师好象有种软件一查就能查到.那次要请家长,后来小家伙怕了.
回复 aileen_hou 2011-5-31 00:15
能出国当然最好,不能出国则保持淡定。还记得那个疯狂的年代吗?举国上下的疯狂,但事实证明能保持清醒淡定者,当时代改变机遇来临时才是最终的胜出者。所谓“公正的游戏规则”有杜绝腐败吗?就算它还是个规则,但请不要弄得大家要死要活的。给孩子留一口气,他们的生活要在10年后才真正开始,也给我们自己留一口气,不要掏空了心力财力,却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
回复 tiantuantuan 2011-5-31 13:01
二牛妈: 我家大牛在国内时已适应国内功课上网搜的模式,刚到加没多久就被罚了一次.国外的功课有些需要列出你摘自哪本书的哪一页,象我们写论文一样.网上抄的老师好象有种软 ...
果真这样啊,一直听说,国外很注重支持产权,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个微小的例子证明了这点。谢谢分享。
回复 咔石头 2011-6-2 10:59
我的孩子还小,一天去幼儿园接他,
大班,可能老师是考虑到他们即将入学,所以在教“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
我们得父辈那代传唱的歌!
恐怕不仅仅因为歌曲本身优秀,更大的原因是独此一首!!!
这么多年过去了,创作精神哪里去了!!!

facelist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喵喵网

GMT+8, 2024-5-20 20:27 , Processed in 0.01716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