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休闲 时尚 国学新知 求国学旧知:文化穿越 论语扯淡 (学而篇·第3章) ...
楼主: 007
go

求国学旧知:文化穿越 论语扯淡 (学而篇·第3章)   [复制链接]

80#
火车 发表于 2011-3-24 23:2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9 007 的帖子

老七,你最后两段话讲的不就是已经超出家事了吗(不冒犯父母兄长的人,从来不会忤逆作乱)?这和51楼一致吗?
79#
007 发表于 2011-3-24 13:4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若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语境——007的一种猜想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4 16:53 编辑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六经”之一。那是一部史书,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其记述极其简单,如开篇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是怎么一回事?有若看不懂,就去请教孔子。孔子抬起头,娓娓道来:

  郑伯就是郑庄公,段就是共叔段。他们是同胞兄弟,为郑武公和武姜所生。郑伯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多次请求武公立共叔段为世子。武公没有答应,但武姜不死心。
  郑伯继位后,武姜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没有答应把这个险要之地分封给弟弟,但碍于母亲所请,把京邑封给了胞弟,共叔段因此被称为“京城太叔”。
  这个京城太叔有武姜撑腰,胆大妄为,在封地高筑城墙,大大地超出了礼制。大夫祭仲提醒庄公要及时制止,否则反受其害。庄公说:“姜氏欲之,焉辟害?”又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未受警告和制裁的共叔段更加猖狂,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连公子吕都感受到了威胁,请求庄公及时采取行动,消除国祸。庄公安慰说:“无庸,将自及。”意思是: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他又说:“不义不暱,厚将崩。”意思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最终会垮台的。
  共叔段修整了城郭,备足了粮食,修缮盔甲兵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准备偷袭郑国都。武姜则做内应,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庄公看到时机成熟,就命令部下带兵车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共叔段只好逃到了共国避难。
  庄公处理善后,把武姜软禁在城颍,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可是,过了些时候,他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听到这件事,就去向郑庄公进贡。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吃的时候把一些肉偷偷藏在衣服里。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俺的娘亲还健在,俺吃的东西她都吃过,只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让俺带点回去送给她吃吧。”庄公很感动:“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俺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为什么这么说?”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颖考叔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忧虑的?只要掘地挖出泉水,挖个隧道,在那里见面,谁会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挖了一条地道去见母亲。姜氏与庄公和好,恢复了母子关系。

  讲完这段历史,孔门师徒感慨万千。有的人说共叔段不守弟道。有的说郑伯既没有守孝道,也没有尽兄长的义务,不但不及时规劝和约束自己的弟弟,反而处心积虑,姑息养奸,纵容弟弟和母亲陷入不仁不义的深渊。还有的人说,颍考叔才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让郑伯悔悟,对母亲尽孝。
  有若听了大家的议论,也一是番感慨:“孝亲敬长的人,很少会故意冒犯自己的父母兄长;不冒犯父母兄长的人,从来不会忤逆作乱。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根本立起来了,道就由此而生了。这孝和弟呀,难道不是仁道的根本么?”
  孔子频频点头,接过有若的话说:“有父兄的人,进了家门要讲孝道,出了家门要讲弟道……”
78#
007 发表于 2011-3-24 11:2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述而不作论”的语境——007的一种猜想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4 17:01 编辑

  《论语》是一部师生对话录,而不是像《道德经》那样自说自话式的独白录。可惜的是,《论语》中记录的多是一些对话片断,弄得后人读之常有一种独白录的感觉。要理解《论语》中某言论的真实意思,就需要有语境的上推测。前人解读《论语》都自觉不自觉地会设想孔子言论的语境,否则难以解释孔子的话。当然,自觉设想语境者,更容易发现某些解读太离谱。
  那么,孔子那番“述而不作”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呢?
  没有任何线索,只好推测了。也许是——

  有一天,曾晳、子路、子贡、冉有、公西华,陪着孔老师坐在沂水岸边谈天说地,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南方的战事。
  当时,齐人孙武避祸于吴国,作《兵法》十三篇献于吴王。吴王拜孙为将,让他与伍子胥一起领兵打仗。公元前509年,孙武率6万吴兵伐楚。吴军至淮纳弃船步行,悄悄地翻越大别山,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东)一带袭击楚军,最终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吴国由此“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往事讲到这里,子路突然问:孙武作《兵法》,先生您何不也写一本书呢?
  孔子微微一笑:你们听说过老彭的故事吗?
  众弟子表示没有听说,愿闻其详。孔子便说:老彭是殷商时代的一个寿者,他相信古典,喜爱古典,一生致力于传述古典。他忠于古典的原意,从来不自说自话写作自己的东西。我呢,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只整理和编订“六经”,而不敢创作自己的理论。

  在回家的路上,子贡悄悄对师兄弟们说:老师太谦虚了,先生的许多思想让我们受益良多,如果不记录下来,整理出来,就很难传于后世,岂不可惜!
  公西华接着说:管仲主持国事,日里万机,没能将自己的治国安邦思想写出来。但是,他的门人弟子很有心,悄悄地把他的言论记录来,集结成书。我们何不也学他们的样,把老师的言论记录下来?
  曾晳深以为然,可惜,他已成家立业,不能一直跟随老师。于是,他让自己的儿子曾参也来拜孔子为师。曾晳叮嘱儿子:记住孔夫子说的话,将来把他的思想写成书!

  呵呵,这只是007坐在马桶上的一种遐想而已,别当真!
77#
007 发表于 2011-3-23 17:2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孔子“述古”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3 17:26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22 15:37
  ……孔子所谓“述而不作”之“述”似乎只有“传述”古典或先王之道的意思,但并不想进一步对其作“解释”或“说明”。……
  ……孔子这里所谓的“古”应该是“古代典籍”或“古代的规章制度”。

  当年,那么多人追随孔子,拜他为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子拥有《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等“六经”。那个时候还没有纸,经书写在竹简上,“六经”大概要用一辆或多辆牛车承载得起。拥有“六经”,算得上是“学富五车”了。
  孔子又不是学官,怎么可能拥有“六经”呢?这要是在西周时代是很难想象的。那个时候,学术和教育由官方把持,但凡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使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手中,正所谓“惟官有书”,“惟官有器”,“学在官府”。民间人士的手中是不可能有六经的。
  可是,到了东周,王室式微,学术逐渐下放诸候,最后流落到民间,为普通的士所掌握。随着官学的衰落,私学逐渐兴起。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生在礼崩乐坏、诸候争霸、战乱频乃的春秋末年,对远去的西周及其制度向往备至。他还是个有心人,尽力收集那个时代散落在民间的古代典籍、文章,加以整理、修订,再写在新的竹简上,使“六经”得以保存下来。
  可惜的是,孔子编订“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却佚失了。所以,后人只能读到其中的五本,这便是“五经”了。
76#
油条 发表于 2011-3-23 14:0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3-23 14:09 编辑

油条之所以大家都愿意买,不是做法多先进,材料多科学。
只是因为当早饭比较垫饥,在油料短缺的年代,能吃上油条还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那时候,没有人想着要家多少矾,想着一锅油能炸多少油条。既然是奢侈品,也不会想起什么公害不公害的事情。相比起来,估计孔子还吃不上呢。终于和孔子搭上边了。油条也能光宗耀祖了。好!这辈子不能说孔子以前卖油条的。等下辈子一定能行,只要大家都吃油条,这就有戏。嘿嘿。
其实呢,这孔子也挺可怜的,就象 卖油条的,过几百,几千年以后,也能被称为油子的,说实在的,现在这份职业挺忙的, 没空想那些事情。可后世多少人,为了油条事业蓬勃发展,是一定要这么做的,不管,油子愿不愿意,想的是个啥。其实油子挺宽容的,反正都已经进棺材了,爱怎么说怎么说吧。只要都能有口饭吃,别挖窝祖坟就差不多了。嘿嘿。油子穷,看到挖墓的实在太多了。嘿嘿。

点评

007  阿油,难道说“国学”就是一根根老油条?一锅就有人咬几口,然后又放进油锅里炸几下,再捞起来,又有人咬几口,顺大便加点东西,继续炸……  发表于 2011-3-23 16:58  回复  
75#
007 发表于 2011-3-22 15:3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述而不作”之“述”与“信而好古”之“古”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2 15:38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22 12:37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
  007觉得,杨伯峻先生对孔子这段言论也存在过度诠释之嫌。
  杨先生把“述而不作”之“述”解为“阐述”,似乎不准确。“阐述”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除了有“陈述”“传述”之意外,还有“解释”“说明”的意思。孔子所谓“述而不作”之“述”似乎只有“传述”古典或先王之道的意思,但并不想进一步对其作“解释”或“说明”。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所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
  杨先生把“信而好古”之“古”解为“古代文化”,也有过度诠释之嫌。这小半句话,之前说“述而不作”,之后说“窃比于我老彭”,根据这样的语境加以推想,孔子这里所谓的“古”应该是“古代典籍”或“古代的规章制度”。

点评

油条  过是永恒的,不过还是很理想的,做的时候,就看有意和无意,手势重和手势轻。和黑心能赚钱大概一个道理。  发表于 2011-3-23 13:41  回复  
油条  嘿嘿,油条的火候很重要,炸得时间长了,自然就不好吃了,只是香气更足了,买的人要是眼睛不好,还很乐意买的。  发表于 2011-3-23 13:33  回复  
74#
007 发表于 2011-3-22 12:3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论语·述而篇·第1章:夫子述而不作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5-7 19:20 编辑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现代版为——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这段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稍有一点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孔子自比老彭,说明自己的治学态度和取向。
  007不明白的是:孔子所“述”是什么?他为什么不“作”?他真的没有“作”么?大师何出此言?

  学术界公认,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适合于作为现代人研读《论语》的入门性参考书。那就先引用此书对孔子这番话的译注吧。——  

  【译文】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
  【注释】
  ⑴作,好古——下文第二十八章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这个“作”,大概也是“不知而作”的涵义,很难说孔子的学说中没有创造性。又第二十章说:“好古敏以求之”,也可为这个“好古”的证明。
  ⑵老彭——人名。有人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人,有人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一人,又有人说孔子说“我的老彭”,其人一定和孔子相当亲密,未必是古人。《大戴礼•虞戴德篇》有“商老彭”,不知卽此人不。
73#
daisy 发表于 2011-3-22 10:3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isy 于 2011-3-22 10:31 编辑

回复 #72 ccpaging 的帖子

相信!学生的好奇探索,往往能给老师启发;老师又能剔除无关信息,带着学生一起向解决问题的方向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不断往上攀高峰,不亦说乎!

这让我联想到乾和坤这两种性质:
乾是一种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一直向前的扩展性质。天行健。
坤是一种包容吸收归纳的性质。地道坤,我们把脏的乱的差的扔给大地,大地给予我们的却是精华。
光有乾性,虽然欣欣向荣,但却很可能象脱缰的野马,没了方向。
光有坤性,虽然四平八稳,却像个暮暮老者,没有生气。
乾性看似不断向前发展,却主过去,因为他发展的方向是否合理,不确定;
坤性看似不在发展,却主未来,他的孕育功能决定了他主未来。
72#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21 17:2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相信吗?学生是可以教老师的

回复 #71 daisy 的帖子

在我们的亲子数学活动中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数学题很难,问同学们,他们经常会动用他们的最后绝招--猜。如果我们像原来的老师那样,因为教科书上没有猜的方法,便三言两语打发了,那么我们便不可能发现,原来“猜”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函数思想。
正因为有这样的经验,自此,我们总是对同学们任何一个问题都认真予以研究,尽管有时我们也不清楚这个问题会指向何方。不过,令人惊诧莫名的是:经常会走到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知识。
如此的学生,如此的老师,怎么可能无言呢?
71#
daisy 发表于 2011-3-21 10:2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9 007 的帖子



007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真正以经解经,从孔子自己的话来解释孔子的真实思想。拿来学习了,非常感谢!

如果后人都有这样独立思考的精神,以及光明磊落的心态,孔子也不会说:予欲无言了。
70#
007 发表于 2011-3-20 13:54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的孝悌之道:家庭伦理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0 19:06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9 21:08
……《论语》中有关“孝悌”的言论都限于家庭关系,而没有将孝治齐家的思想扩大化。

  论语中有13章论及“孝”或“孝弟”,请仔细看,仔细体会:人家是不是在谈家中的孝道和悌道?哪里有过把孝悌之道推广为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意思?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

  4.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为政篇》)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篇》)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篇》)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篇》)

  9.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篇》)

  10.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篇》)

  11.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篇》)

  1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篇》)

  13.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篇》)
69#
007 发表于 2011-3-20 13:21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求国学旧知的意义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0 13:37 编辑
daisy 发表于 2011-3-19 18:19
回复 #63 ccpaging 的帖子

孔子叫小的们不要再纠结他的话了,叫小的们去参天地之化育,要与天地合其德,与 ...


  daisy:孔子叫小的们不要再纠结他的话了,叫小的们去参天地之化育,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ccpaging:我也是这么理解的。按照孔子的教诲,像现在小学生这样,只听老师的话,只述老师的话,是不对的,还把老师逼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

  007也反对人云亦云,反对师云亦云,反对子云亦云,而赞同独立思考。每一代人都应该独立思考,并且为群体的思想宝库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然而,是自己的观点就是自己的观点,不要赖到别人头上,也不要打别人的旗号。搬出孔夫子,并不会加重某人观点的分量。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先贤们的嘉言懿行中受到启发,获得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但是,受到先贤启发得到的思想观点,依然是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跟人交流的老实态度是,把先贤的观点和自己观点区别开来,不要在解经时暗中塞进自己的私货,让人误以为是先贤的观点。
  而真要受到先贤先哲思想的启发,首先就要弄清楚人家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些年代久远的言论,也许现在已经难以揭示其本义了。但是,试图理解其本义和根本不在乎其本义,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那些“六经注我”的狂徒,就不在乎经典的本义——经典只不过是用来传达他们思想观点的工具或旗号而已。不是有人试图从孔孟言论中发掘其微言大义,或明或暗地贩卖“民主”、“人权”思想么?拿孔孟之道来为民主人权观辩护,简直就是对民主人权观的亵渎!民主人权思想难道走到了穷途末路,要挖出孔丘和孟轲的尸骨来为之辩护么?

点评

ccpaging  反对“六经注我”。我之对错或有,何必抗别人的经幡。轻者说是自信心不足,重者就说是居心何在了。  发表于 2011-3-20 18:49  回复  
ccpaging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或高或低,或对或错,都可以拿出来讨论,裨益自己、同学甚至老师。  发表于 2011-3-20 18:45  回复  
68#
火车 发表于 2011-3-19 21:2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 007 的帖子

我的确没有专门去区分早期的思想和后来的发展。
67#
007 发表于 2011-3-19 21:0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别冤枉有若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9 21:09 编辑
火车 发表于 2011-3-16 19:07
我同意你的不同意。你讲的在理解孔子真实意思上对孔子的思想作出评论,这当然是一种方法。不过我认为至少还有另一种,即针对普遍所认同的对论语的解释,对论语里面所体现的思想作出评论。我想,我前面写的点评录就是走的这条路。
  你可以那样去点评儒家,但你说有若这段话有“把社会治理极度简单化”的明显倾向,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有若不就是在说家事么?请问:有若这番话哪里有治理社会或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从哪个字哪一行里窥见到了这层意思?
  必须承认,后来的儒家逐渐建立了一个“家国同构”的思想体系,将家庭伦理普遍化,以孝悌为本,外推出一个庞大的伦理化政治体系。但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这种思想在孔子的时代还不明朗。根据是,《论语》中有关“孝悌”的言论都限于家庭关系,而没有将孝治齐家的思想扩大化。
  所以,要批评就批评儒家,但不要拿有若这番话说事。后世儒者基于他们的“家国同构”思想,将有若言论中的“犯上作乱”之“上”过度诠释为“君父”“君上”,然后硬说有若有以孝悌为本齐家法国平天下的思想。这是儒家的一贯的作派,我就不多说了。问题是:批评儒家的人也跟着起哄,冤枉有若,把“家国同构”的帐算到他的头上。
66#
007 发表于 2011-3-19 20:3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钱穆先生的聪明与老练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0 11:32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5 21:19
回复 #51 007 的帖子

007,其实毛子水的《论语今注今译》是很老的一个版本,似乎在学界有点权威,所以拿来 ...


  钱穆先生在注释和试译《论语•学而篇•第2章》时,表现出同样的谨慎和谦逊。他不像毛子水之流那样将其中“犯上”之“上”过度诠释为“君父”或“君上”,而只是就事论事忠于原意,将其解释为“上位者”。有若这段话就被解读为:“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这个白话译版真是绝了!钱先生干脆不去解释“犯上”和“作乱”,直接从原话里搬过来,聪明老练哟!至于别人是怎么理解“犯上作乱”,那是别人的事。

点评

007  谢谢天恒爸爸的推荐,看来,钱穆的《论语新解》是个不错的本子。  发表于 2011-3-20 13:36  回复  
65#
007 发表于 2011-3-19 20:2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钱穆的猜想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5 21:19
回复 #51 007 的帖子

007,其实毛子水的《论语今注今译》是很老的一个版本,似乎在学界有点权威,所以拿来 ...

  就天恒爸爸在本楼所援引的材料而言,钱穆先生注译《论语》比毛子水谨慎。钱先生在注释“学而时习之”之“习”时说:“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但他非常谦虚把自己翻译说成是“试译”——

  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很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正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呵呵,将“学而时习之”译成“学能时时反复习之”,虽然含糊,却不像译之为“学过还反复操练”那么变态无知。
  钱生还说:“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一境,斯可有远方朋来之乐。最后一境,本非学者所望。学求深造日进,至于人不能知,乃属无可奈何。圣人深造之已极,自知弥深,自信弥笃,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浅学所当骤企也。”
  这也可以算是对孔子这段言论发生之语境的一种猜测吧。
  后世读者心中猜想的语境不同,对《论语》中那些片言只语的解读和诠释就会不同。不顾语境,所作之解读可以就会不知所云。

点评

ccpaging  更正:“讲对了”改成“讲对的”。  发表于 2011-3-20 11:01  回复  
ccpaging  老师们治学,讲对了,讲自己的理解,这是“立”。学生们学习都做闷葫芦,各自理解,不疑不辩,不去“破”,就不能掌握那些细微的差别。  发表于 2011-3-20 10:58  回复  
64#
daisy 发表于 2011-3-19 18:1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3 ccpaging 的帖子

孔子叫小的们不要再纠结他的话了,叫小的们去参天地之化育,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点评

ccpaging  我也是这么理解的。按照孔子的教诲,像现在小学生这样,只听老师的话,只述老师的话,是不对的,还把老师逼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  发表于 2011-3-19 19:03  回复  
63#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19 00:0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予欲无言

回复 #1 007 的帖子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无言为继,讨论下这段话如何?
62#
007 发表于 2011-3-17 11:5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谁才是解读《论语》的权威?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8 13:08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7 10:48
  看来,要准确理解《论语》本义,必须有一些有关它的常识。接下来,007也来做一次搬运工作。如下若干材 ...


  搬着搬着,007居然对做搬运这种体力劳动上了瘾。本来想克制一下“搬运瘾”,但是看到有人说毛子水、钱穆、杨伯峻、南怀瑾、傅佩荣、鲍鹏山、李泽厚是注释《论语》的权威,就忍住再作一回搬运工。

  (四)略谈古今“论语”的注释书籍

  《论语》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它。《论语》和《孝经》是汉朝初学者必读书,一定要先读这两部书,才进而学习“五经”,“五经”就是今天的《诗经》《尚书》(除去伪古文)《易经》《礼纪》和《春秋》。看来,《论语》是汉人的启蒙书的一种。汉朝人所注释的《论语》,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127—200,《后汉书》有传)注为较多,因为敦煌和日本发现了一些唐写本的残卷。估计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190—249年)《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现在《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用何晏《集解》,宋人邢昺(932—1010年,《宋史》有传)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1629—1709年,《清史稿》有传)《经义考》,纪盷(1724—1805年)等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唐陆德明(550左右—630年左右。《新唐书》对他的生卒年并没有明确记载,此由《册府元龟》卷九十七推而估计之)《经典释文序录》和吴检斋(承仕)师的《疏证》。
  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读者如果认为看了《论语译注》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几种书:
  (1)《论语注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可以参考,基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记》的,便在那文字句右侧用小圈作标识,便于查考。
  (2)《论语集注》——宋朱熹(1130—1200年)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无妨参看。
  (3)刘宝楠(1791—1855年)《论语正义》——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满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陈奂(1786—1863年)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只因学问日益进展,当日的好书,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点,但参考价值仍然不少。
  (4)程树德《论语集释》。此书在《例言》中已有论述,不再重复。
  (5)杨树达(1885—1956年),《论语疏证》。这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值得参考。
  (6)杨伯峻《论语译注》。杨伯峻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杨伯峻先生的学术背景及其家学渊源,使他在注解《论语》《孟子》和《春秋左传》等古籍时显得游刃有余。他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普通读者了解《论语》的一本入门参考书。当然,《论语译注》在今天来看也是瑕瑜互见的。
  (7) 钱峻《论语浅讲》


  呵呵,007要补充一下:以上引用的材料均来自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的“导言”。百度百科引用时,擅自篡改,居然加上了对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推荐。007赞同其中对将杨先生《论语译注》的评价,将列为权威著作也是够格的。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人家自己在导言中并没有王婆卖瓜,是上百度百科的好事者加上去的。

  互动百科中“论语”条目更有意思,采用的也是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导言,但把杨先生推荐的最后一本——钱峻《论语浅讲》——改换成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但简介写得颇具讽刺意味:

  虽然南怀瑾先生自称:本书定名为“别裁”,是因为其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但南先生渊博的学识,“经史合参”的研究方法,有别于正统学者的讲述方法,使得本书别具特色,对现代人了解《论语》有很大的帮助,建议收藏。

  呵呵,南先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不是在搞学术研究。

点评

火车  陆续有很多人建议我读南老先生的别裁。我读了几页,实在受不了那种东拉西扯的文风,放弃了  发表于 2011-3-17 18:59  回复  
daisy  “却”字打错了,是确  发表于 2011-3-17 12:21  回复  
daisy  《论语别裁》倒却是不应该加进去,他只是本讲记,里面涉及的内容太杂了。跟学术研究是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11-3-17 12:20  回复  
61#
007 发表于 2011-3-17 11:1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论语》为据研究孔子的思想,可信么?

007 发表于 2011-3-17 10:48
  看来,要准确理解《论语》本义,必须有一些有关它的常识。接下来,007也来做一次搬运工作。如下若干材 ...

  读过《大学》、《中庸》、《孝经》等儒家经典的人,一定有一个印象。里边提到的那些孔子的话,经常给人以被编撰者加工过的感觉,不像是孔夫子说的。这些作品的编辑者就像柏拉图和色诺芬那样,借过世老师的嘴说他们想说的话,至少是掺杂的许多他们个人的思想。《论语》不会也是这样吧?
  007再当一回搬运工。下面的分析,让我们比较放心根据《论语》来研究孔子的思想。

  (三)“论语”版本和真伪

  《论语》到汉朝,有三种不同的本子:(1)《鲁论语》二十篇;(2)《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3)《古文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
  《鲁论》和《齐论》最初各有师传,到西汉末年,安昌候张禹先学习了《鲁论》,后来又讲习《齐论》,于是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以《鲁论》为根据,“采获所安”,号为《张候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其时极为尊贵,所以他的这一个本子便为当时一般儒生所尊奉,后汉灵帝时所刻的《嘉平石经》就是用的《张候论》。
  《古文论语》是在汉景帝时由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的,当时并没有传授。何晏《论语集解·序》说:“《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论语集解》并经常引用了孔安国的《注》。但孔安国是否曾为《论语》作训解,《集解》中的孔安国说是否伪作,陈鳣的《论语古训·自序》已有怀疑,沈涛的《论语孔注辨伪》认为就是何晏自己的伪造品,丁晏的《论语孔注证伪》由认为出于王肃之手。这一官司我们且不去管它。直到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论语注》以《张候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作了《论语注》。在残存的郑玄《论语注》中我们还可以窥见鲁、齐、古三种《论语》本子的异同,然而,我们今天所用的《论语》本子,基本上就是《张候论》。于是怀疑《论语》的人便在这里抓住它作话柄。张禹这个人实际上够不上说是一位“经师”,只是一个无耻的政客,附会王氏,保全富贵,当时便被斥为“佞臣”,所以崔述在《论语源流附考》中竟说:“《公山》《佛肸》两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鲁论》为己解嘲乎?”但是,崔述的话纵然不为无理,而《论语》的篇章仍然不能说有后人所杜撰的东西在内,顶多只是说有掺杂着孔门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之中的不同传说而已。
  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论语》为最可信赖的材料。无论如何,《论语》的成书要在《左传》之前,我很同意刘宝楠在《论语正义》(《公山章》)的主张,我们应该相信论语来补充《左传》,不应该根据《左传》来怀疑《论语》。至于崔述于后代的封建道德作为标准,以此来范围孔子,来测量《论语》的真伪,纯驳,更是不公平和不客观的。
60#
007 发表于 2011-3-17 11:01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论语》是孔门弟子追忆和编撰的师训

007 发表于 2011-3-17 10:48
  看来,要准确理解《论语》本义,必须有一些有关它的常识。接下来,007也来做一次搬运工作。如下若干材 ...

  007继续当搬运工——

  (二)“论语”的作者和编著年代

  《论语》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己知,求可为也。”《宪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
  那么,《论语》的作者是一些什么人呢?其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今天可以窥测得到的有两章。一章在《子罕篇第九》:“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牢”是人名,相传他姓琴,字子开,又字子张(这一说法最初见于王肃的伪《孔子家语》,因此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和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都对它怀疑,认为琴牢和琴张是不同的两个人)。不论这一传说是否可靠,但这里不称姓氏只称名,这种记述方式和《论语》的一般体例是不相吻合的。因此,便可以作这样的推论,这一章是琴牢的本人的记载,编辑《论语》的人,“直取其所记而载之耳”(日本学者安井息轩《论语集说》中语)。
  另一章就是《宪问篇第十四》的第一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是原宪,字子思,也就是《雍也篇第六》的“原思之为宰”的原思。这里也去姓称名,不称字,显然和《论语》的一般体例不合,因此也可以推论,这是原宪自己的笔墨。
  《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象《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覆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不能不说是曾参的门弟子的记载。
  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这一段又象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
  又如《先进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问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孔子称学生从来直呼其名,独独这里对闵损称字,不能不启人疑窦。有人说,这是“孔子述时人之言”,从上下文意来看,这一解释不可凭信,崔述在《论语余说》中加以驳斥是正确的。我认为这一章可能就是闵损的学生所追记的,因而有这一不经意的失实。至于《闵子侍侧》一章,不但闵子骞称“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贡三人之前,都是难以理解的,以年龄而论,子路最长;以仕宦而论,闵子更赶不上这三人。他凭什么能在这一段记载上居于首位而且得着“子”的尊称呢?合理的推论是,这也是闵子骞的学生把平日闻于老师之言追记下来而成的。
  《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那么,著作年代便有先后了。这一点,从词义的运用上也适当地反映了出来,譬如“夫子”一词,在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当于“他老人家”,直到战国,才普遍用为第二人称的表敬代词,相当于“你老人家”。《论语》的一般用法都是相当于“他老人家”的,孔子学生当面称孔子为“子”,背后才称“夫子”,别人对孔子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孔子称别人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只是《阳货篇第十七》中有两处例外,言偃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子路对孔子也说,“昔者由也闻诸于夫子”,都城是当面称“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开战国时运用“夫子”一词的词义之端。崔述在《洙泗信录》据此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但《论语》的著笔有先有后,其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窥测得到。
  《论语》一书,既然成于很多人之手,而且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那么,这里后编定者是谁呢?自唐人柳宗元以来,很多学者都疑心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论语》不但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除开和孔子问答之词以外,单独记载曾参言行的,还有《学而篇》两章,《泰伯篇》五章,《颜渊篇》一章,《宪问篇》和孔子的话合并的一章,《子张篇》四章,总共十三章。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参最年轻,而且有一章还记载着曾参将死之前对孟敬子的一段话。孟敬子是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儿子仲孙捷的谥号。假定曾参死在鲁元公元年(周考王五年,纪元前四三六年。这是依《阙里文献考》“曾子年七十而卒”一语推定的),则孟敬子之死更在其后,那么,这一事的叙述者一定是在孟敬子死后才著笔的。孟敬子的年岁我们已难考定,但《檀弓》记载着当鲁悼公死时,孟敬子对季昭子的一番话,可见当曾子年近七十之时,孟敬子已是鲁国的执政大臣之一了。则这一段记载之为曾子弟子所记,毫无可疑。《论语》所叙的人物和事迹,再没有比这更晚的,那么,《论语》的编定者或者就是这班曾参的学生。因此,我们说《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末期,大概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
59#
007 发表于 2011-3-17 10:4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论语》者,孔门对话之论纂也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7 10:48 编辑

  看来,要准确理解《论语》本义,必须有一些有关它的常识。接下来,007也来做一次搬运工作。如下若干材料均引自“百度百科”的“论语条目”,原始出处待查。

  (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班超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说的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论语”这样的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附会的地方。)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说“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是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
  《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坊记》的著作年代我们目前虽然还不能确定,但不会在汉武帝以后,是可以断言的。因之,《论衡》的这一说法也未必可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
58#
静静的蓝莲 发表于 2011-3-16 22:3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007 的帖子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离经一字,即同魔说。

  解经之难,有如是者!”

一直以来,我非常感慨上面的话,深知007正在试图做一件高难度的事情;
我们有福了,认真学习。

点评

vivianda  是的,我也加入,一同学习。  发表于 2011-4-6 12:48  回复  
57#
火车 发表于 2011-3-16 19:0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火车 于 2011-3-16 19:54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6 17:52
  007不反对引用,事实上你引用的钱穆的《论语新解》就对007启发颇大。但是,如果我在批评一种诠释,并 ...

我同意你的不同意。你讲的在理解孔子真实意思上对孔子的思想作出评论,这当然是一种方法。不过我认为至少还有另一种,即针对普遍所认同的对论语的解释,对论语里面所体现的思想作出评论。我想,我前面写的点评录就是走的这条路。

点评

ccpaging  喜欢火车这条路。既然不能穿越回去,我等凡夫俗子又不能逃出自设的牢笼,索性就这样向外观瞧。只是需要有人提醒下,不要偏的太远。  发表于 2011-3-16 23:23  回复  
56#
火车 发表于 2011-3-16 19:0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7 007 的帖子

007现在有没有揪出来谁在无限外推老夫子的话的?

如果孔子自己没有外推,那这些话是不是跟他周游列国所推行的治国思想一脉相承的?
55#
007 发表于 2011-3-16 17:5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治学的态度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6 18:03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6 10:00
回复 #1 007 的帖子

顺便也与007交流一下治学方法。我知道,你对我的述而不作肯定有想法,好像是偷懒,好 ...


  007不反对引用,事实上你引用的钱穆的《论语新解》就对007启发颇大。但是,如果我在批评一种诠释,并且说出理由,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疑问,而你接下来搬出来的东西,恰恰就是我已经分析批评过的对象(如那位毛老先生的《论语今注今译》),以回应我的疑问,那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无助于讨论的深入呀!

  另外,个人觉得,引用的东西应该是自己看过的、理解的东西。例如,毛先生和钱先生在你引用的注释里都提到,《论语》里孔子的弟子中惟有若和曾参处处被尊称为“子”,所以可以合理地推测《论语》可能是由这两位的弟子编撰而成的。如果看到了这一点,怎么会误解007否定《论语》是孔子写的那番话呢?引用的东西,自己都没有好好看,那确实是不够真诚,还不如我这个批评它们的人来得对它们真诚。因为学术不怕批评,只怕被忽视或轻视。

  我不同意读《论语》就一定要看权威的解读本,了解《论语》思想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读《论语》原著本身。读过之后,当然可以看看别人怎么解释。这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经典,也可以逐渐发现那些靠解读《论语》吃饭的人写的书,哪些地方是忠于原著原意,哪些地方自说自话,过度诠释。不要说毛子水、钱穆、杨伯峻、南怀瑾、傅佩荣、鲍鹏山、李泽厚写的东西可以评论,连孔子说的话也可以置评。

  但我同意无论评论谁的言论,都要先弄清楚人家的真实意图。007来此求国学旧知,就是想弄清楚《论语》之类的经典中种种言论的原意。没有想到的是,007在这里写的东西被天恒爸爸说成是“新意迭出”,这才是对007莫大的批评!冤枉呀,我不想有新意的,我只想了解《论语》的本意的。007怎么成了跟自己批评过的国学大师一样的货色?嗯,这种治学态度要不得,要深刻反省!
已有 1 人评分贡献 收起 理由
hmchm + 1

总评分: 贡献 + 1   查看全部评分

54#
daisy 发表于 2011-3-16 11:0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isy 于 2011-3-16 12:53 编辑

回复 #50 007 的帖子

哈哈,007你误会我误会你啦,也许我应该把“答案”两字改成“想法”。
又一次体会到了古人那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太有道理了!

我是认同你的观点的:明明是自己的真知卓见,硬要说是孔孟的思想。而且也没觉得007狂妄。而且看得出来,007对国学是有一定的见地的。像你这样真正动脑筋的人不多的。
大家目的一样,都想弄明白孔孟思想到底是啥?方法途径不一样而已。

我很想知道孔子说的自己的过,到底指哪些方面的过?
看到007对论语是研读过的,很高兴,所以提出来问问。还请007或者对这个有想法的同学来说说,或者提供些国学大师的研究。谢谢~~~


53#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6 10:0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007 的帖子

顺便也与007交流一下治学方法。我知道,你对我的述而不作肯定有想法,好像是偷懒,好像不真诚,好像没劲,这就涉及到治学方法问题。胡适不也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小心求证就是治学方法,也就是西方社科研究十分强调的“文献研究”。比如《论语》,其实已经有许多许多文献,我们只能择其比较权威的来看,比如毛子水、钱穆、杨伯峻、南怀瑾、傅佩荣、鲍鹏山、李泽厚等,如果对他们的解读不熟悉,不了解他们真实的意图,或者曲解他们的看法,就轻易下结论,似乎不妥。我记得钱穆写《国史大纲》的时候,特别在书前提醒读者,其中一处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也许你对以上文献都已了然于胸、耳熟能详,所以可以新意迭出,那我会表达我深深的敬意。我说自己是小学生,绝非自谦之语,而是真实情况。就容我慢慢地学,慢慢地想,或许哪一天可以有资格向你请益。

点评

ccpaging  不说话就是小学生,一开口就是权威。孔子的学生要是这样,论语应该是孔老先生的独白了。  发表于 2011-3-16 10:44  回复  
ccpaging  “权威”二字害人致斯,难怪孔老先生述而不作了。  发表于 2011-3-16 10:40  回复  
52#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5 21:1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1 007 的帖子

007,其实毛子水的《论语今注今译》是很老的一个版本,似乎在学界有点权威,所以拿来做参考。不好意思,有位妈妈好像提到钱穆的《论语新解》,那就看看钱老先生是怎么说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

子曰:或说;子男子之通称。”或说:”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称子不成辞则曰夫子。”《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称子仅一见。
学:诵 习义。凡诵读练习皆是学。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然社会文化日兴,文字使用日盛.后觉习效先觉,不能不诵读先觉之著述测二义仍相通。
时习:此有三说。一指年岁言。古人六岁始学识字,七八岁教以日常简单礼节,十岁教书写计算,十三岁教歌诗舞蹈,此指年为时。二指季节言。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此指季节为时。三指晨夕言。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
悦:欣喜义。学能时习,所学渐熟,人之日深,心中欣喜也。
有朋自远方来:朋,同类也。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或以方来连读,如言并来,非仅一人来。当从上读。
乐:悦在心,乐则见于外。孟子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慕我者自远方来,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
人不知而不愠:学日进,道日深远,人不能知。虽贤如颜子,不能尽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然孔子无愠焉。愠,怫郁义,怨义。学以为己为道,人不知,义无可愠。心能乐道,始脐此境也。或曰:“人不知,不我用也。”前解深,后解浅。然不知故不用,两解义自相贯。
不亦君子乎:君子,成德之名。学至此,可谓成德矣。
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一境,斯可有远方朋来之乐。最后一境,本非学者所望。学求深造日进,至于人不能知,乃属无可奈何。圣人深造之已极,自知弥深,自信弥笃,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浅学所当骤企也。
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本篇各章,多务本之义,乃学者之先务,故《论语》编者列之全书之首。又以本章列本篇之首,实有深义。学者循此为学,时时反验之于己心,可以自考其学之虚实浅深,而其进不能自已矣。
学者读《论语》,当知反求诸己之义。如读此章,若不切实学而时习,宁知不亦悦乎之真义?孔子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无此真修实践,即无由明其义蕴。本章学字,乃兼所学之事与为学之功言。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学者诚能如此章所言,自始即可有逢源之妙,而终身率循,亦不能尽所蕴之深。此圣人之言所以为上下一致,终始一辙也。
孔子距今已逾二千五百年,今之为学,自不能尽同于孔子之时。然即在今日,仍有时习,仍有朋来,仍有人不能知之一境。学者内心,仍亦有悦、有乐、有愠、不愠之辨。即再逾两千五百年,亦当如是。故知孔子之所启示,乃属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故为可贵。读者不可不知。

白话试译
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很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学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乃孔子晚年来从学者。
孝第: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好犯上者鲜矣:上,指在上位者。犯,干犯。好,心喜也。鲜少义。
作乱:乱、谓逆理反常之事。
务本:务,专力也。本,犹根也。亦始义。
本立而道生: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加有孝弟之心,始可有孝弟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本立而道生,虽若自然当有之事.亦资于人之能诱发而促进之,又贵于人之能护养而成全之。凡此皆赖于学,非谓有此心即可备此道。
为仁之本:仁者,人群相处之大道。孝弟乃仁之本,人能有孝弟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犹未之生于根。孝弟指心,亦指道。行道而有待于心则谓之德。仁亦然,有指心言,有格遵言,有指德言。内修于已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或本无为字。或说以为仁连读,训为行仁,今不从。
按:《论语》有子、曾子二人称名,或疑《论语》多出此两人之弟子所记,或是也。孟子谓“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于孔子事之,曾子不可而止。”则有子固曾为孔门弟子所推服。《论语》首篇次章,即述有子之言,似非无故而然。
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论语》常言仁,欲识仁字意义,当通以论语》全书而细参之。今试用举其要。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于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于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养成德,所指极深极广。由其最先之心言,则是人与人间之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实为人性所固有。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弟,故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通行于人群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浅近,而实为孔门教学之要义。

白话试译
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很抱歉,我还是无法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过看看这些学者各种不同的解读(文本比较研究),是否也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呢,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解经之学真是博大精深啊。

点评

vivianda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呀。  发表于 2011-4-6 11:10  回复  
ccpaging  掩面而逃,看来俺也就只能读《几何原本》了。  发表于 2011-3-15 21:43  回复  
51#
007 发表于 2011-3-15 20:5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犯上作乱”之“上”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4 17:54
回复 #1 007 的帖子

我把毛子水在《论语今注今译》涉及这两段的文字帖在这,供参考: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毛子水在《论语今注今译》将有子这番言论译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会冒犯君上的,极为稀少;不会冒犯君上而会作乱的,不曾有过。一个用心于世道的君子,专致力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可变成为有道的世界了。孝和弟应是仁的根本!”
  毛先生这么译的一个根据是,他认为其中的“犯上作乱”之“上”指的“君父和在高位的”。这显然是一种过度的诠释。如前所说,有若不过是在谈子对父的“孝”,以及弟对兄的“悌”,分明是在讲家里的事!在这种语境下,所谓“上”不过是“家长”或“长辈”,所谓“犯上”不过是“冒犯长辈”,所谓“作乱”不过是在家里搞事,有若这里表达的顶多可以算是一种“以孝悌齐家”的思想。
  007曾经问:到底是哪个家伙把这种思想,无限地外推成了治国平天下的方略?
  天恒爸爸接着就贴出了毛先生的“今注今译”,难道是要告诉007是毛子水先生将有子的思想泛化成了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么?
50#
007 发表于 2011-3-15 17:04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思想交锋有利思想进步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17:04 编辑
daisy 发表于 2011-3-15 10:26
007引出问题,其实心中早有答案!


  不好意思,事实并不是你说的这样,你误会了。那些问题,我是早就有了,一直积压在心里,能有一个机会说出来,真是一件痛快的事。但是,问题的答案,我没有。首先,007在这里写的并不一定是问题的答案,而只是推测。其次,即使这些推测,也是在跟来此楼的各位网友的讨论中逐渐清晰起来的。007喜欢在对事实了解的基础上发言,并且偏好破中带立的文风。但愿被007批评的国学大师能够谅解007的狂妄。但是请别像子玫妈妈那样怀疑我的真诚,007是真诚地批评那些观点的。
49#
007 发表于 2011-3-15 14:3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007 的帖子

以上两种说法,纯属于007的个人猜测,欢迎批评,也欢迎补充新的解释!
48#
007 发表于 2011-3-15 14:2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会是导师与新生见面的欢迎辞吧?——007的另一种猜测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23:40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5 12:42
  总而言之,《论语》里的许多言论是孔子说的,但《论语》不是孔子本人著述的,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回忆和口耳相传的信息编撰而成的。因此,存在把孔子数个场合说的不同的话拼凑在一篇、一章的可能。这大概就是《论语》开篇第1章显得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原因吧?

  以上只是一种猜想,并没有得到直接证据的支持。要是这个猜想是错了,孔子就是在同一个场合一口气说完这三句话的,如此前言不搭后语,那该作何解释呢?难道说孔子真是一个“观念帝”,只说庄严宏大的观念,不讲证据,不讲逻辑么?抑或孔子是在一种特殊的场合有针对性发表这些言论?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会合情合理地如此讲话呢?

  猜想二:迎新辞

  007在今天早上出恭如厕方便解手的时候,一边痛快地拉了一泡,一边遐想两千多年前孔子授徒讲学的情境……想着想着,又想到了自己读研究生时的开学典礼,跟导师的见面会。007依稀还记得,有的老师祝福我们“认真学习,学有所成”,有的老师提醒我们“做学问要坐得住冷板凳,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但是时时有所得,不断有所长进,就能够从中体会学习和研究的快乐”,还有的说“做学问先要学做人”……我的导师说:“你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求学,我们作你们的指导老师,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缘份。在学问上我们有师生关系,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你们相互之间也要经常相互切磋,成为真正的学友……”
  哎呀呀,老师们说的怎么跟孔夫子一个口吻,甚至连说的内容都相近?!难道孔子也是在跟新生见面的时候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会不会是这样?——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年迈的孔夫子率领子路、子夏等一批跟随他多年的弟子,站在鲜花盛开的桃树、李树下,迎来了他授徒讲学生涯中的最后一批新弟子。
  年轻的曾参和有若穿戴整齐,容光焕发。他们来到夫子面前,恭恭敬敬地行拜师礼,然后献上束脩(作为学费的牛肉干)。夫子微微一笑,示意两位后生平身,然后说道:“不断学习时常学有所得,岂不快哉?有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自远方来,加入我们当中,不亦乐乎?你们要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成为真正的学友。但是,如果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生气,不也是一种君子风范么?……”
  曾参、有若和师兄们一起恭敬地站在夫子身边,倾听着夫子每一句勉励的话语……这两个关门弟子直到学有所成,开门授徒,还铭记着夫子跟他们见面时的这番教导。他们也在收新弟子的庄严仪式上,一次一次一重述着夫子这番语重心长的教诲,直到最后把它们写进了《论语》的开篇第1章。

点评

ccpaging  再次标记。本想顺大便付点学费,无奈,今日木钱鸟。  发表于 2011-3-15 16:39  回复  
47#
007 发表于 2011-3-15 12:4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孔子的徒子徒孙在拼凑孔子的言论——007的一种猜测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13:14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4 15:50
  还有一个问题:孔子在《论语》开篇中,先说“学而时习之”,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最后说“人不知而不愠”。第二句到第三句的逻辑,007能够理解。问题是:第一句到第二句,前后似乎不搭界,没有什么逻辑关系,怎么说到一块去了?孔子究竟想说什么?他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这段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来的?007读不懂这种没有逻辑的东西呀!有谁能点拨一下吗?

  007一再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得到帮助,解除这个困惑。遗憾的是,没有人指教007。也许这个问题太过弱智了吧!又或许这根本就不成其问题!没人来解惑,007就更起疑。吃饭的时候,甚至出恭如厕方便解手拉屎的时候,007都在琢磨这段话的逻辑,揣测孔子说话时的情境。

  猜想一:《论语》编撰者在东拉西扯

  007猜想,这三句确实是孔子说的,但他是分别在不同场合说的,放在一起自然前言不搭后语,逻辑不畅,令007这等后知后觉木知木觉的小学生费解。
  007说:《论语》并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根据回忆,将其若干言论编辑而成的。007非常怀疑是孔子的徒子徒孙们在拼拼凑凑,东拉西扯,而不是孔子本人在这里信口开河。这种怀疑论一出,立即引来讥笑:007真是狂妄之至,大言不惭,居然胡说《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拼凑出来的!
  007对孔子发誓:我虽然在这里扯淡,却没有胡说!《论语》确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回忆编撰而成的,其中许多话可能是孔子的言论(此外也有一部分是弟子们的言论),但编撰出来这部《论语》,只保留了孔子师徒对话的片言只语,确实有明显的拼凑之感。
  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述而不作,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没有出版自己的专著。要是在今天,他们是很难评上教授的。好在他们的弟子把他们的思想言论记录下来了,编撰成书,让我们直到今天还能聆听这两位先哲的教导。所不同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有若等)惜简如金,只是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对话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以至于《论语》里的孔子显得像个十足的“观念帝”;而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色诺芬等)极尽铺陈之能事,把苏格拉底这个废话大师与弟子神侃的过程写得极其详尽,让后人可以清晰看到一些重要观点的论证过程。不过,孔子的弟子老实,他们编撰《论语》时,哪些是夫子说的,哪些是弟子说的,分得清清楚楚。苏格拉底的弟子在他们编撰的师生对话录(《理想国》《对话录》等)中却悄悄地塞进了许多私货,用过世老师的嘴说他们的思想。这帮这小子颇具当今某些国学大师打着孔子的旗号贩卖自己的思想的风范。
  至于究竟是哪些人编撰出《论语》的,007回答不了。实际上史学界对于这个疑案至今尚未有定论。但是007有一个发现,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一般都用名字称呼,仅有曾参和有若这两个小弟子享有“曾子”和“有子”有尊称。由此,可以推测,《论语》在曾有二子授徒讲学的时代已初具雏形,再经他们的学生进一步补充,最后定稿。007发现,天恒爸爸引用的毛先生的《论语今注今译》中也提到,“宋程颐以为,《论语》书成于有子、曾子的门人,所以《论语》里独称这二人为子。”(看来,认真研读《论语》的人,总会有一些相近的感受和心得呀!怕就怕,口头上大说特说“国学”,心里却不把国学经典当一回事。既然随意解读,信口开河,又何必打着孔子《论语》之类的旗号呢?)
  史载曾有“鲁论语”和“齐论语”,前者共20篇,后者22篇。后来又从孔府的墙壁里发现一部“古论语”,共21篇。这说明《论语》成书之后,还有人在修订、补充。
  总而言之,《论语》里的许多言论是孔子说的,但《论语》不是孔子本人著述的,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回忆和口耳相传的信息编撰而成的。因此,存在把孔子数个场合说的不同的话拼凑在一篇、一章的可能。这大概就是《论语》开篇第1章显得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原因吧?
46#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5 11:5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 007 的帖子

我现在发现,007正带我们进入研究的深水区:词源学、语义学和语用学领域,所谓西方社科研究十分流行的“语言学转向”,不知我的解读是否正确。古代“以经解经”的方法已不足取,那现代可替代的方法又是什么呢,我感到十分惶恐,望007为我指明一个方向,至少能介绍一种方法,让我在学习国学经典时有所依凭。

点评

火车  同意。只要能把道理讲清楚的都是好方法。方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发表于 2011-3-15 13:19  回复  
007  我不赞同说“以经解经”是一种过时的方法。在方法论上,007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只要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国学经典的本意,什么方法都可取!  发表于 2011-3-15 13:01  回复  
45#
兰兰爸 发表于 2011-3-15 11:01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daisy 的帖子

发言有相当的水准,能抓住中心用自己的体悟回答,赞一个!
44#
daisy 发表于 2011-3-15 10:2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isy 于 2011-3-15 10:28 编辑

回复 #35 007 的帖子

一早上来看到这么多好帖,学习了!
007抬举我了,“以经解经”是南怀瑾先生提出的。我有这个意识,可惜没这个能耐 所以CC问我的问题,我都只好很惭愧的回答不知道。007引出问题,其实心中早有答案!

在我看来,通过分析他的一些话语,要完全了解孔子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了,因为回复不到他那时的情境。况且《论语》还不是他自己写的作品。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说明他自己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他认为自己的过是什么?《论语》是否解读得出?

真正有修养有学问的国学大师值得我们尊敬!历史上对四书注解的不止朱熹一个,象王安石也作过。可惜的是让朱熹的孔子思想一家控制中国这么长时间,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中国文化不止儒家,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对光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的探讨,可惜的是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而让这些精华永留古书了。如果那时发展了科技,呵呵,现在就不是现在了,世界也不是这样的了....
呵呵,这些都是大道理,是我关注不了的。我最关注的就是如何做人,所以看不懂古书,那就看看国学大师的作品,象南怀瑾先生的文章,他老人家博古论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道理。
我始终相信,最根本的东西只有一个,搞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古人的思想也明白了。

点评

daisy  CC这么一说,也启发了我。哈哈,谢谢!  发表于 2011-3-16 10:12  回复  
ccpaging  反复读了几次。似乎“以经解经”是研究的方法,“完全了解孔子的想法”是个目的。我怎么就联想到任务词和成就词呢?这样想,对吗?  发表于 2011-3-15 16:16  回复  
43#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5 07:0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 007 的帖子

有一老外来华赴任。吃饭时,一人说去方便一下,老外不解,旁人告知就是去WC的意思。敬酒时,另一人说希望下次出国能给予方便,老外纳闷不敢问。突然一电视台美女主持说:在她方便的时候安排老外做专访。老外惊问:怎么能在你方便的时候?!美女主持笑着说:那在你方便时,老外当即晕倒。
007,在你方便的时候,解释一下这个“方便”的多重含义。

点评

火车  007,能像你这样认真讨论的人是不多的。太多人用转帖替代论证了  发表于 2011-3-15 13:02  回复  
007  借用波普尔的一句话:如果你想证明我的观点错了,我将竭尽全力帮助你证伪它。关键是要“证明”,而不是当“裁判”。  发表于 2011-3-15 12:56  回复  
007  其实,我是想说,我在反驳,我反驳时要使用证据,要有论据。你如果不同我的观点,也要用论据。这样就会形成相互切磋、共同钻研国学的学风。  发表于 2011-3-15 12:53  回复  
火车  没劲  发表于 2011-3-15 11:36  回复  
天恒爸爸  007,你有点敏感,有点误解我的点评,对你深究细问的治学精神我一向是很钦佩的,我只是一个误入中国语词森林里的孩童而已,诸多疑问,请君解惑  发表于 2011-3-15 11:22  回复  
火车  嗯,我不过是“正确”理解了你“准确”表达出来的意思而已  发表于 2011-3-15 10:56  回复  
007  呵呵,理科出身的老师就是不一样,能够明白国学小一生007想说什么。  发表于 2011-3-15 10:52  回复  
火车  “一词多义”和“任务词成就词”的分别,完全是两回事情吧。  发表于 2011-3-15 10:50  回复  
007  请你具体批判和分析我在哪里犯了老外那种错误,你总不能像以前那样一句“孔子没有否定狂狷的意思”就把我辛苦研究出来的东西给否定了吧?  发表于 2011-3-15 10:20  回复  
007  007明白天恒爸爸的意思——汉语中常有一词多义,用法灵活,007就像那个老外一根筋地理解汉语“方便”一词那样,机械地理解“学”和“习”。  发表于 2011-3-15 09:27  回复  
42#
007 发表于 2011-3-15 00:3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而时习之,何悦之有?——007、赖尔和孔子的解释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23:57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4 11:35
  谢谢天恒爸爸提供学习材料。老实说,我越看越糊涂,孔子一句如此平实的话,被国学大师诠释得乱七八糟 ...


  “学而时习之”究竟是什么意思?孔子在何种意义上说“学而时习之”是一种快乐呢?这些问题让007纠结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007读了赖尔的《心的概念》,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个日常语言分析大师发现,在英语环境中存在两种不同用词:一种是任务词(task word),一种成就词(achievement word)。例如,look就是一个任务词,而see则是一个成就词。又如,listen是一个任务词,hear则是一个成就词。这两种词的用法有着严格的区别。当然,英语中也有一些单词(如teach)的用法灵活,既可以作任务词用,也可以作成就词用,具体是何种用法和含义视语境而定。
  汉语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现代汉语中似乎没有任务词和成就词的明显区分。比如,我们会把listen译成“听”,把hear译为“听到”。换言之,汉语中即使“听”算是一个任务词,我们也不需要用另外一个成就词来与之匹配。我们只要在“听”的后面加上一个“到”,就可以表示听的结果或成就。类似的用法比比皆是,如“注意”和“注意到”,“看”和“看到”,“推导”他“推导出”,如此等等。
  古汉语就不同了。古人用“看”、“望”、“视”表示任务或动作,用“见”、“睹”表示其结果或成就;用“听”、“聆”表任务或动作,用“闻”表示其结果或成就。因此用古汉语的习惯来翻译的话,look是“看”,see是“见”;listen是“听”,hear则是“闻”了。
  兜了一大圈,该入正题了吧?古汉语中“学”和“习”是什么词呢?根据007的考察,“学”在《论语》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时是个任务词,表示学的努力或任务,如“樊迟请学稼”,“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偶然用作成就词,表示学的结果或成就,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极个别地方既表示学的努力又表示这种努力的结果,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最有意思的是子夏说的一段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还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这两段话前一个“学”都是任务词,后一个“学”均为成就词。
  “习”在《论语》中出现过3次,都是作为成就词使用,表示学的结果或成就,意思是“学到”或“习得”知识、道理、才能、习惯等。把握住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习相远也”是什么意思了。
  在007看来,孔子所谓“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和“习”分别是任务词和成就词,其中“习”表示“学”的结果。或可说,“学”和“习”的关系,近乎于study和learn的关系。“学而时习之”意思就是“学并且经常学有所得”。对呀,学并且经常学有所得,才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不正是孔子反问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真实意思么?他说的不就是一个朴素的道理么?
  回过头来想,“学过了还要反复操练,不是一种快乐吗?”这种有悖常识的解释是多么可笑!“学得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可喜悦的吗?”这种随意的解释又是多么滑稽!假使孔夫子的话果真就是这些国学大师的意思,007照样会大喝一声:放屁!

点评

sour  我怎么感觉是 学=learn 习=do....  发表于 2011-6-10 17:00  回复  
ccpaging  没金钱了,想主动付学费的。承 007 的夸奖,俺无意中发现30#帖子时未意识到的另一层意思。智者见智,古人不欺我啊。  发表于 2011-3-15 16:23  回复  
007  重要的是分析的结果——孔子意思是说“学并且时常学有所得岂不快哉?”合乎常识、合乎常情、合乎常理。说“学过还反复操练是一种快乐”太变态  发表于 2011-3-15 11:15  回复  
火车  这里的语言分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我觉得这个分析很有说服力。  发表于 2011-3-15 10:34  回复  
007  算了,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007是在捣糨糊,那就捣糨糊。007很乐意这样捣下去!  发表于 2011-3-15 10:34  回复  
007  007半夜三更查资料读《心的概念》写帖子,解释“学习”就像“看见”一样——看表示动作,见表示结果;学表示动作,习表示结果。这是捣糨糊么?  发表于 2011-3-15 10:12  回复  
007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请别把搞学问看得那么简陋,低俗到跟“搞女人”相提并论,并一言蔽之“捣糨糊”!  发表于 2011-3-15 10:03  回复  
天恒爸爸  搞学问,搞事儿,搞女人,搞工作,搞项目,搞外汇,搞腐败,真是搞不明白,中国人哪能这么能搞的呀。请问,不知与上海话“捣糨糊”能否通用?  发表于 2011-3-15 07:34  回复  
007  CC,个人认为,你在30楼的说法是对的,或者说,比较接近于孔子的本意。  发表于 2011-3-15 01:05  回复  
41#
007 发表于 2011-3-15 00:1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论语》中的“学”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00:20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4 17:54
回复 #1 007 的帖子

我把毛子水在《论语今注今译》涉及这两段的文字帖在这,供参考:


  从毛子水和孔子合著之《论语今注今译》的“今注”中,还是能够看到历代国学大师的工作成果的。总的来说,能够引经据典时,毛先生是不会越雷池一步的。耐人寻味的是,在解释“学而时习之”时他却自说自话了。
  难道“学”和“习”是两个太过平常的用词,以致于不屑于仔细琢磨了?其实不然,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据007统计,《论语》之中“学”一词总共使用过65回。其中,有些地方的“学”接近于毛先生所说的“指学修己的道理和学济世利人的知识而言”,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但是,有些地方“学”明显指向的是行为或事务方面,如“子张学干禄”、“樊迟请学稼”。而更多的地方,“学”兼及了知识和实务两个方面,或者两方面都不明显,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所以,毛先生对 “学”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他把“习”解读为“实习”,进而解读为“实行”,也是他的个人之见。如果这种解释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传不习乎”作何解?“习相远也”又作何解?总不能随便解释吧。
  总之,毛先生对“学”和“习”所作区分是站不住脚的。他据此对“学而时习之”所作的今译是牵强的,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40#
魔豆麻豆 发表于 2011-3-14 22:1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007 的帖子

老师推荐看钱穆的论语新注。

点评

007  啊哈,又有一个跟孔子合著《论语》的国学大师!谢谢你推荐了!  发表于 2011-3-15 00:37  回复  
39#
魔豆麻豆 发表于 2011-3-14 22:1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007 的帖子

女儿在学论语,老师讲得精彩,我在后面一起听,属于买一送一的。顺便把听来的批发过来。
学论语最大的难处是在于孔子说的话都没有交代背景,在何种状况下说出?所以读起来会觉得有些话会自相矛盾,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中庸就是不过分,在不同场合下,有些话就会觉得不中庸了。
孔子认为人生本来是不乐的,但是我们可以追求一种乐的境界,让自己成为更好。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都是可以让人喜悦的。我们在学习中,寻找到获得知识的快乐,我们在与朋友相处时感受到快乐。。。。学习论语,也是一种找到乐的境界的学问。

点评

007  惭愧,小朋友也“学”《论语》了。但愿她有学而时习之快乐!  发表于 2011-3-15 00:36  回复  
38#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4 17:54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007 的帖子

我把毛子水在《论语今注今译》涉及这两段的文字帖在这,供参考: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有朋自远方来④,不亦乐⑤乎!人不知而不愠⑥,不亦君子乎!”
【今注】
①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按:《谷梁宣十年传》:“其曰‘子’,尊之也。”《诗大车笺》:“子者,称所尊敬之辞。”《论语》里这个“子”字,乃是孔子弟子对孔子专用的尊称。
②这里的“学”字,是指学修己的道理和学济世利人的知识而言的。“时”,是适当、适宜的时候。“习”,通常有温习、实习两种意思。温习似乎偏重在书本上的知识;实习则可兼行为和事务讲。(我们在译文中用“实行”一词。)“之”,指所学得的知识言。
③“亦”字平常有“承上”的意思,这里的“亦”,乃是一个加重语气的助词。说,音悦。(《论语》里“说”字有二音。说乐的“说”,注中音悦;说话的“说”,读失热切,注中例不音。皇疏本《论语》,说乐的“说”多作“悦”;正平本《论语》,说亦有作“悦”的。)
④臧庸《拜经日记》:“《白虎通•辟雍篇》:师弟子之道有三。《论语》曰,朋友自远方来。朋友之道也。又《易•蹇》正义、《周礼•司谏》疏并引郑康成此注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考班孟坚引用《鲁论》,包郑所注亦《鲁论》,然则《鲁论》旧本作‘朋友自远方来’。陆氏所见本有作友,正与班郑等合;特友字当在朋下。”按:臧说固有理据。但“有朋”句似是论语最早的原文;作朋友或友朋的,当由于传写者的改变。
⑤乐,或乐,音洛。(论语里乐有三音。礼乐或音乐的“乐”,音“岳”;喜乐的“乐”,音“洛”;训爱好的“乐”,则音“五教切”。乐,音岳注中例不出音;音洛和音五教切则各注出。)孔子生平,以“学不厌而教不倦”自许。以“学而时习”为可悦,乃“学不厌”的气象;以“朋友自远方来”为可乐,乃“教不倦”的气象。
⑥“人不知”,意思和“不见知于人”相同。愠,是怨恨的意思。“人不知而不愠”,好像已到了“不怨天、不尤人”的境界了。
【今译】
孔子说:“学得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可喜悦的吗!有弟子从远方来,这岂不是很可快乐的吗!即使不见知于人而心里毫不怨恨,这岂不是一个君子吗!”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⑥!”
【今注】
①《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论语》里记载孔子的弟子,通常都称字,如“子贡”或“颜渊”(字上加氏)等;只有有若和曾参称“子”,如“有子”、“曾子”。宋程颐以为,《论语》书成于有子、曾子的门人,所以《论语》里独称这二人为子。这似是一种可信的说法。)
②孝,是孝顺父母,弟,是尊敬兄长。“弟”字的通常意思为兄弟的“弟”,引申为“尊敬兄长”的意思。这个意思后来有一个专字“悌”,但古书里用“弟”字作“尊敬兄长”讲的很多。兄弟的“弟”上声,注中不音;孝弟的“弟”去声,注中音悌。好,喜好;呼报切。犯,干犯、冒犯;上,普通指君父和在高位的人讲。
③鲜,意同少,仙善切。(鲜本是一种鱼的名字,但多借用为鲜洁、鲜少字。鲜洁字音仙,论语中没有;鲜少字则注中音出。)
④“未之有也”的“之”,是“有”的受词。(中国古代文法,如动词随有弗词,则受词便放在动词的前面。)
⑤“务”字是“专用心力于……”的意思。本,意为基本或根本(的事情)。
⑥仁,是指仁爱的行为,是人生最高的德行;这里的“为仁”,是指“行仁道”讲。(宋陈善的“扪虱新语”以这个“仁”为“人”的假借字。明王恕的“石渠意见”亦说“仁当做人”。这种讲法,似亦可通。但我们从上文的“道”字想起来,作“仁”似较合。)与,音余。(与,本训党与,古书里多用为感叹或疑问的语词,或用作参与字。作语词音余,参与字音预;注中都音明;党与字不音。《说文》有“欤”字,训“安气也”,似是语词“正字”,但古书仍多用“与”。)
【今译】
有子说:“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会冒犯君上的,极为稀少;不会冒犯君上而会作乱的,不曾有过。一个用心于世道的君子,专致力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可变成为有道的世界了。孝和弟应是仁的根本!”
37#
007 发表于 2011-3-14 16:5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论语·学而篇·第2章:仁以孝弟为本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5-7 19:28 编辑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像007这样没有文化的就看标点版吧——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嗯,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有若在这里不过是在论证“孝悌乃仁之根本”。长期以来,人们都把这段话看成是儒家“孝治”思想的理论基石。包括火车老师也对此点评说:“儒家思想倾向于把社会治理极度简单化,这里就很明显。如果一个人讲求孝悌,他就极少有可能犯上作乱;如果把孝悌当作为人之本,那就天下太平了。”
  007以前的大学老师作过类似的评析,007写文章甚至也沿用了这种说法。可是,今天007戴着800度的眼镜,再拿着一个放大镜,在有若先生这段话的字里行间照呀照,怎么就没有发现他有以孝悌治理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意思?他讲的“作乱”一定是指在社会上作乱吗?他讲的“犯上”就一定是指“冒犯上级”、“冒犯长官”、“冒犯领导”吗?
  有若不过是在谈子对父的“孝”,以及弟对兄的“悌”,分明是在讲家里的事!在这种语境下,所谓“犯上”不过是“冒犯长辈”吧?所谓“作乱”不过是在家里搞事吧?有若这里表达的顶多可以算是一种“以孝悌齐家”的思想吧?007搞不清楚了,到底是哪个家伙把这种思想,无限地外推成了治国平天下的方略?
  火车老师,007这样扯淡有几分道理么?

点评

ccpaging  007的扯谈有几分数学的道理。俺赞同。  发表于 2011-3-14 22:03  回复  
ccpaging  在一个小系统里边适用的道理,可以扩展到大系统。但是,有个前提,需要重新研究和证明。聚沙成塔,塔的规律未必与沙的规律相同。  发表于 2011-3-14 22:02  回复  
ccpaging  俺要想想  发表于 2011-3-14 17:25  回复  
火车  有,有理,有道理,大有道理  发表于 2011-3-14 17:15  回复  
已有 1 人评分贡献 收起 理由
ccpaging + 1

总评分: 贡献 + 1   查看全部评分

36#
007 发表于 2011-3-14 15:5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孔子在东拉西扯么?

回复 #28 007 的帖子

  还有一个问题:孔子在《论语》开篇中,先说“学而时习之”,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最后说“人不知而不愠”。第二句到第三句的逻辑,007能够理解。问题是:第一句到第二句,前后似乎不搭界,没有什么逻辑关系,怎么说到一块去了?孔子究竟想说什么?他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这段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来的?007读不懂这种没有逻辑的东西呀!有谁能点拨一下吗?
  其实,《论语》并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根据回忆,将其若干言论编辑而成的。007非常怀疑是孔子的徒子徒孙们在拼拼凑凑,东拉西扯,而不是孔子本人在这里信口开河。

点评

007  这个我回答不了,史学界也尚未有定论。但从《论语》中曾参和有若享有“曾子”和“有子”的尊称看,007猜测是这两个人及其弟子根据回忆编撰而成  发表于 2011-3-14 17:30  回复  
天恒爸爸  不激动,说真的,对你的扯谈我很期待。不要太在乎旁人说了啥,大师解读的也未必对。我连论语究竟是谁编的都没弄明白,是否可以先给我扫盲一下  发表于 2011-3-14 17:16  回复  
007  天恒爸爸,别激动。《论语》确实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其中许多话可能是孔子的说,但编撰出来的东西多是片言只语,确有拼凑之感。  发表于 2011-3-14 17:01  回复  
ccpaging  是不是又可以猜了?俺斗胆猜一把:习,指熟习。学而且经常熟悉它,不也很愉快吗!见到远方来的朋友,不也很高兴吗!  发表于 2011-3-14 16:45  回复  
天恒爸爸  我连题目都拟好了:《当007遇见孔老二:文化穿越与论语扯谈》,定能大卖特卖,呵呵。  发表于 2011-3-14 16:43  回复  
天恒爸爸  这样好像不太尊重老先生啊,还是烦请007亲自往文庙跑一趟了,说不定,老先生会请007入内室详谈《论语》的前世今生,我很好奇老先生会说点儿啥?  发表于 2011-3-14 16:37  回复  
天恒爸爸  速请孔老先生从文庙来此论坛,解答007的诸多问题,以实现真正的“文化穿越”。007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论语》乃东拼西凑之作,彼可取而代之。  发表于 2011-3-14 16:33  回复  
35#
007 发表于 2011-3-14 14:5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习”在《论语》的用法和含义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4 15:36 编辑
daisy 发表于 2011-3-14 12:57
回复 #28 007 的帖子

太佩服007了!提的问题真好。我也一直困惑于这些问题。


  谢谢daisy抬举007的提问。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要说:007太佩服daisy提出的“以经解经”的主张了!
  在今天,“学习”是一个词。在古代,“学”和“习”是两个不同的词。无数的学究为了说明“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都去考证“习”的本意,殊不知所依据的《说文》也好,《康熙》也好,都是面世晚于《论语》的辞典。殊不知,语词的用法和含义是会随着时代和语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放在语词所用的语境中考察它的意思,最靠得住。
  007认为,要正确理解孔子“学而时习之”的思想,最好是在此话发生的语境中寻找提示。可惜,孔子的弟子痛惜竹简,或者过于偷懒,没有好好记录孔子的言论,只留下一些片言只语,弄得像《毛主席语录》。《论语》开篇这段话,没有交待任何情境,跟下一段也没有逻辑关系,甚至本段话内部的逻辑关系也不清楚。这就给后人理解孔子的本意大大地增加了难度,也给后人随意解读留下了空间,当然也就给国学大师们留了一个金碗饭——他们可以生拉硬扯,演讲,写书,赚钱。
  没有具体语境,那只好退而求其次,看看其中的关键词“习”在《论语》中的用法和含义,以推测孔子“学而时习之”的意思了。
  综观《论语》,“习”一词出现过3回。除上面提到的开篇第1章之外,本篇第4章还出现过一回——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虽然是曾参说的,但可以从中体会“习”在《论语》的用法和含义。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第2章》再次使用了“习”一词: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好啦,“学而时习之”的“习”,“传不习乎”的“习”,“习相远也”的“习”,是什么意思?
  难道“传不习乎”可以解为“讲了课却没有布置练习题么”?
  难道“习相远也”是在说“各人的习题相差甚远”么?

点评

sour  这东西还有那么多研究阿,我一直以为习的意思就是实践,学了而且你能用,当然很高兴了,嘿嘿  发表于 2011-6-10 16:56  回复  
ccpaging  我、、、只好“昼寝”了。  发表于 2011-3-14 18:13  回复  
007  国学大师那一套,你学得挺快呀!  发表于 2011-3-14 17:03  回复  
ccpaging  “习相远也”,是说有个姓习的相国,他居住的地方比较偏远。  发表于 2011-3-14 16:37  回复  
34#
daisy 发表于 2011-3-14 13:2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isy 于 2011-3-14 13:24 编辑

回复 #31 007 的帖子

各种解释都合理啊!火车的解释也非常合理啊!
本来孔子他的理论就是一个逻辑缜密的体系。逻辑合理,解释任何东西都对啊!

可是有谁真正了解孔夫子的想法?唉,这个能让孔子悦的朋友看来难找啊!百年能出个?难怪孔子要说有朋自远方(年代遥远)来,不亦悦乎?
能让自己悦的朋友肯定是知心朋友,在思想观念有共鸣的朋友。像现在,我们都能在网络上交到这样的朋友。虽未谋面,却有共鸣,当遇到这样的朋友,不亦乐乎?也能在网上学习到很多先人的观点理念和各国优秀理念,虽然他们在遥远的年代或很远的过度。但是遇到这些共鸣的东西心中不禁会有丝丝喜悦!
网络中有人反对你的观点,骂你砸你,但是你不生气,君子!!

点评

daisy  思想有共鸣的朋友少啊!这也正好后面那句话来验证:人不知而不愠。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因为无友不如己者,没有一个朋友是比我差的。  发表于 2011-3-14 14:01  回复  
ccpaging  子曰:无友不如己者。好像孔子的择友标准,好像没那么高吧。  发表于 2011-3-14 13:30  回复  
33#
daisy 发表于 2011-3-14 12:5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isy 于 2011-3-14 13:01 编辑

回复 #28 007 的帖子

太佩服007了!提的问题真好。我也一直困惑于这些问题。
这个习字的繁体字是会意字,是表示幼鸟反复试飞。习字在说文解字里面是这么写和这么画的http://www.shuowen.org/view.php?id=2231
那我们去观察小鸟学飞......会有所得吧?
小鸟学飞,确实需要反复练习,每次练习都是体会,从中总结经验,同时,也只有反复操练,他的翅膀羽毛肌肉才会成长....当某天能腾空而起,自由翱翔,那种心情...不亦乐乎!在每次练习中都能看到自己的成长,不亦乐乎?
学会了就学会了,学会了还让他去练习?那就...



点评

ccpaging  daisy 说的有理。  发表于 2011-3-14 18:16  回复  
daisy  CC老师,我所学有限,只是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至于孔子对思想怎么个习法,不知道。  发表于 2011-3-14 13:49  回复  
daisy  理的时候,心中是如此的开心..  发表于 2011-3-14 13:36  回复  
daisy  思想是在习中得来的吧。小鸟在试飞的过程中得到了他对世界的感知。我们很多思想都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当我们在经验中突然发现一个道  发表于 2011-3-14 13:36  回复  
ccpaging  思想,怎么“习”呢?孔子是否给出了答案?  发表于 2011-3-14 13:20  回复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ccpaging + 1

总评分: 金币 + 1   查看全部评分

32#
火车 发表于 2011-3-14 12:0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 007 的帖子

能够时时刻刻学习将军的伟大主体思想,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朝鲜人的幸福,这是地球上任何其它国家的人都无法体会的

点评

火车  翘首以盼  发表于 2011-3-14 15:22  回复  
007  拜读了,不好意思地说,受到你的鼓励,007更加有信心和孔子合写一部《论语扯淡》了。  发表于 2011-3-14 15:19  回复  
火车  长江后浪推前浪,孔子死在沙滩上  发表于 2011-3-14 15:14  回复  
007  切,你以为别的合著不是居高临下么?原始《论语》的思想,远没有《论语集注》《论语别裁》之类的合著有境界和创意。长江后浪推前浪哟!  发表于 2011-3-14 15:07  回复  
火车  不过我这个不算合著,我是“居高临下”点评  发表于 2011-3-14 14:32  回复  
火车  http://ww123.org/thread-3070-1-1.html  发表于 2011-3-14 14:29  回复  
007  要的,要的!  发表于 2011-3-14 14:14  回复  
火车  在旺旺上。要不要我拷贝一份上来  发表于 2011-3-14 14:07  回复  
007  看来,火车老师也跟孔子合著过论语。大作《论语点评录》在哪里可以拜读到呀?  发表于 2011-3-14 13:55  回复  
小美女妈  哈哈,007你实在是太幽默了  发表于 2011-3-14 13:08  回复  
火车  我几年前发过一个“论语点评录”的帖子  发表于 2011-3-14 13:00  回复  
007  嗯,又一个国学“新知”,领教了。但请火车老师别把007往往这上面引,007还不懂事没有能力理解新知,你就教点旧知给007吧。  发表于 2011-3-14 12:16  回复  
31#
007 发表于 2011-3-14 11:3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而时习之,何悦之有?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4 11:39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4 10:48
回复 #28 007 的帖子

不好意思,在国学面前我也是小学生,还在学习中,在网上找到一些资料,供参考:


  谢谢天恒爸爸提供学习材料。老实说,我越看越糊涂,孔子一句如此平实的话,被国学大师诠释得乱七八糟,歪曲得一踏糊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关键在于孔子所谓“习”是什么意思。在我看到的解释里,几乎都把“习”解释为“练习”、“操练”、“温习”。于是乎,孔子这句就被解读为:学过之后反复练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放屁!这太不近常情常理了。学过的东西,反复去操练,何乐之有?去问一问当今那些作业负担沉重的小朋友,就可以明白,反复操练学过的东西,是何等枯燥,何等无聊!人有好奇求知的天性,正常的人出于别的原因不得不反复操练某些已学已知东西,但以此为乐,就太变态了。孔夫子不会连这个常识都没有吧?抑或是后人误解了孔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9-28 15:29 , Processed in 0.04319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