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正规教育 小学 亲子数学社@我不知道 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小学生寓理于算:对屁题的研究 ...
查看: 3210|回复: 21
go

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小学生寓理于算:对屁题的研究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4-17 01:37 编辑

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
http://www.csscipaper.com/course/xiaoxuekechengjiaoxuedongtai/135129.html

张景中

【专题名称】小学各科教与学
【专 题 号】G39
【复印期号】2007年12期
【原文出处】《人民教育》(京)2007年18期第32~35页
【作者简介】张景中 中国科学院

小学生学的数学很初等,很简单。
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
2#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18 14:2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函数思想最重要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3-18 14:26 编辑

张景中

最重要的,首推函数的思想。
比如说加法,2和3加起来等于5,这个答案“5”是唯一确定的,写成数学式子就是2+3=5;如果把左端的3变成4,右端的5就变成6,把左端的2变成7,右端的5就变成10。右端的数被左端的数所唯一确定。在数学里,数量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叫做函数关系。加法实际上是一个函数,由两个数确定一个数,是个二元函数。如果把式子里的第一个数“2”固定了,右端的和就被另一个数确定,就成了一元函数。
在中学里学习函数概念,只讲一元函数,以为多元函数复杂,不肯讲。其实,小学生先熟悉的是多元函数,因为学过的大量的数量关系是多元函数的例子。矩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是二元函数;梯形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再乘高除以2,是三元函数。所以多元函数的概念更容易理解。讲函数概念,不妨一开始就讲多元函数;具体研究,再从一元函数开始,这样比只讲一元函数更容易理解。
当然,不用给小学生讲函数概念。但老师有了函数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变量和函数的思想,潜移默化,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就有好处。
比如学乘法,九九表总是要背的。三七二十一的下一句是四七二十八,如果背了上句忘了下句,可以想想21+7=28,就想起来了。这样用理解帮助记忆,用加法帮助乘法,实质上包含了变量和函数的思想:3变成4,对应的21就变成了28。这里不是把3和4看成孤立的两个数,而是看成一个变量先后取到的两个值。想法虽然简单,小学生往往想不到,要靠老师指点。挖掘九九表里的规律,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有趣的思考,不仅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是在渗透变量和函数的数学思想。
做除法要试商。80除以13,商是多少?试商5余15,不够;试商6余2,可以了。这里可以把余数看成是试商数的函数。试商的过程,就是调整函数的自变量,使函数值满足一定条件的过程。
小学数学里有很多应用题,解题的思想方法常常是因题而异。可不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一下,用一个思想来解各种各样的题目呢?试商的思想,其实有普遍意义,可以用来求解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包括应用问题,只要问题中的条件数据和解答之间有确定性的关系。
例如,修一条长32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24千米,已修的路程是剩下的几倍?我们用类似试商的办法来试解。如果是1倍,剩下的是24千米,总长48千米,比题设数据大了;如果是2倍呢,剩下的是12千米,总长36千米,仍比题设数据大;3倍呢,剩下8千米,总长32千米,正好符合要求。
我想很多老师不会这样引导学生思考,认为这是个笨办法。其实,这个办法具有一般性,把试解的倍数看成自变量,把根据试解算出的总长看成试解倍数的函数,找寻使函数值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变量,这个思路能解决很多问题,是“大智若愚”。
这样思考试算,最终也会发现具体的规律,列出通常的算式。
找寻使函数值符合一定要求的自变量,也就是解方程。方程本质上是函数的逆运算。加法看成函数,减法是解对应的方程;乘法看成函数,除法就是解对应的方程。
函数思想和方程的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面,都是大智慧,贯穿数学的所有领域。

点评

angel_chen  勃 学习了  发表于 2011-4-9 06:43  回复  
3#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18 14:2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数形结合”在小学是可能的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3-18 15:17 编辑

数学要研究的东西,基本上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当然,发展到今天,还要研究类似于数量关系的关系以及类似于空间形式的形式,甚至于一般关系的形式和一般形式的关系,等等。现在的课程标准把中小学数学分成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几个模块。如何让这几块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提到数形结合,往往觉得是解析几何的事情。其实,数和形的联系,几乎处处都有。
在数学当中,几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重要的数学概念,最初都是从几何中来的。所以有人说,几何是数学思想的摇篮。几何不仅是直观的图形,而且还需要推理,推理就要使用语言,所以几何的语言很重要。我们在教学或者编写教材的时候,往往是学数的时候就讲数,到了学几何的时候就讲几何,缺少把两者联系起来的意识。
例如,有一套教材开始就让学生玩积木,也就是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比平面图形更贴近生活,比数更贴近生活,是更基本的东西,这是教材的优点。但是,如果在玩积木时不仅让学生注意一块积木是方的、圆的、尖的,还让他们数一数某块积木有几个尖(顶点)、几个棱、几个面,就在学生头脑中播下形与数有联系的种子。
在认识数的时候,要举很多的例子,如一个苹果、一只小白兔等。我就想,在举例的时候能不能照顾到几何?比如学生在学习“1”的时候,就要学生用“1”来造句,书上可不可以有一些关于几何的句子?如“1个圆有1个圆心”、“1条线段有1个中点”、“1个正方形有1个中心”等。有的老师会说,这样不行,学生不能理解。我想,可以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虽然不知道这些概念准确的含义,但看看图就有一个直观的、初始的印象。孩子学语言一开始不是通过理解,而是通过模仿开始的,如果在学数的时候,能举一些几何上的例子,这对他将来学习几何肯定会有帮助。同样,在学习“2”的时候,我们可以教学生说:“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不需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线段,只要画一条线段,指出两头是端点。到后来学几何知识时,回头一想,他会非常亲切,因为他早已经会说了。在学“3”的时候,可以画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说“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学“4”的时候,可以画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有4条边、4个顶点”;学“5”的时候,可以画个五角星;认识“10”的时候,除了10个指头,不妨画一个完全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有几条线段(图1);学到100以内的数,就可以告诉学生正方形的角是90度,等等。小孩子记忆力好,早点记一些东西,以后再慢慢理解。



图1


在中国古代的私塾里,学生入学后往往先让他们背几个月,甚至一年,然后才开讲。当然这种教育方式不能作为模式,但是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学生已经会背了,再讲的时候,他印象就非常深刻了。我们讲建构主义,先要有信息进去才能建构,一个人闭目塞听,不和外界接触,是很难建构出东西来的。
总之,几何语言的早期渗透可不可能,值得研究。
形与数的结合,还提供了更多的数学之美的欣赏机会。关于数学的美,美国数学教育家克莱因有过这样的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怎样才能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的美呢?在小学阶段,可以先从几何图形上感知数学之美。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举个例子,这里有一些美丽的图案(图2):



图2


你能想到,这些图案竟是同一种曲线的不同形态吗?
这条曲线其实很简单,如图3,用“超级画板”(注:该软件可以从网站http:ww.mathsedu.net免费下载。)软件画一个圆,圆上取3点A、B、C,在弦AB上取点C,再在线段CG上取点H,利用软件的轨迹作图功能,作出3点A、B、C在圆周上运动时点H的轨迹,并把3点运动速度的比值分别设置为k、m、n的整数部分,做出这3个参数的变量尺。只要调整3个参数和点G、H的位置,就能创造出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图案。这样几分钟就能做出来的课件,让孩子们玩上几个星期都不会失去兴趣。在潜移默化之中,数学之美会渗入幼小的心灵。



图3


一位教师让她9岁半的孩子玩这类超级画板课件,孩子很快被超级画板所吸引。玩到第3天,就不想上网打游戏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对超级画板上了瘾,很快学会了从屏幕上截取图片,把自己的作品保存起来。图4就是这个三年级学生的作品。他还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给每个图案起了名字。



图4


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是上面这些简单的例子,下面还会谈到。
4#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18 14:41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寓理于算的思想容易被忽视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3-18 14:44 编辑

回复 #1 ccpaging 的帖子

张景中

小学里主要学计算,不讲推理。但是,计算和推理是相通的。
中国古代数学主要是找寻解决各类问题的计算方法,不像古希腊讲究推理论证。但是,计算要有方法,这方法里就体现了推理,即寓理于算的思想。
数学活动中的画图和推理,归根结底都是计算。推理是抽象的计算,计算是具体的推理,图形是推理和计算直观的模型。我们可以举些例子,让学生慢慢体会到所谓推理,本来是计算;到了熟能生巧的程度,计算过程可以省略了,还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就成了推理了。有的人认为几何推理很难,学几何一定要先学实验几何。其实,实验和推理不一定要截然分开。早期学实验几何阶段可以推理,后期学会推理时也需要实验。所谓实验,无非是观察和计算。“对顶角相等”这样简单的几何命题,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算式证出来的,这里的推理证明就是计算。
要把计算提升为推理,就要用一般的文字代替特殊的数字,再用字母代替文字。不要怕让学生早点接触字母运算。讲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时候,不妨告诉学生,这个公式可以用字母表示成M=CXK。这里用了面积、长、宽的汉语拼音,学生很容易理解。再说明用别的字母也可以。
为什么说这样能把计算提升为推理呢?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设一个三角形a边上的高为h,而b边上的高为g,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就知道a×h=b×g;如果 a=b,则h=g。这就推出了一条规律: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则此两边上的高也相等。也就是证明了一条定理。这种证明方法比利用全等三角形简单明了。
我曾经在一张小学数学试卷上看到这样一道题:“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分米,求这个正方形的内切圆的面积。”表面上看,这个问题小学生解决不了,因为要求圆的面积,一般要知道圆的半径,这题中就需要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而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分米,边长就是分米,小学生没有学过开方,似乎没有办法进行计算。而实际上,正方形的面积是它边长的平方,圆的面积用到的是半径的平方,并不一定要知道半径,知道半径的平方就行了,而此题中半径的平方是直径平方(即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所以是能够解决的。但有很多学生解决不了,而告诉他们答案后,学生往往觉得非常简单。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说明学生不能把计算转化为推理。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和推理的关系,从计算发展到推理,是很重要的。这里有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5#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18 14:4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把数学变简单一点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3-18 19:38 编辑

张景中

小学生学的是很初等的数学,但编教材和教学研究要有高观点。英国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过,“数学的目的,就是用简单而基本的词汇去尽可能地多解释世界”, “如果我们积累起来的经验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必须不断努力把它们简化和统一”,“过去曾经使成年人困惑的问题,在以后的年代,连孩子们都容易理解”。这几句话,我觉得非常亲切,因为多年来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把数学变简单一点,把难的变成容易的,把高等的变成初等的。我想,高等的与初等的数学之间,没有必然的鸿沟,主要看人们如何理解。把变量与函数的思想、形数结合的思想和寓理于算的思想结合起来,往往能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人们以前认为三角函数是非常难学的,是高等数学的内容。它既不是加减乘除,又不是开方,它是超越函数。在数学史上,函数这个词是和三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都是算术运算的结果,就算没有函数的概念,学生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三角函数则不然,一定要有“对应”的概念,函数的概念才说得清楚。有关三角的推导也是数学教学的难点。1974年,我在新疆教过中学,那时发现学生学习三角比较困难,就开始研究如何把三角变容易。在我写的一本书里(《平面三角解题新思路》,1997,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讲了这方面的具体想法。最近发现,三角不但可以变得很初等、很容易,而且可以成为初中数学的一条主线,把几何和代数联系在一起。我把这种思想写成一篇文章(《下放三角全局皆活》,《数学通报》,2007年1-2期)。张奠宙先生说,按我的这种思路,三角里的正弦函数,可以在小学里引进。如何引进呢?他把我提出的正弦函数的新的定义方法,作了生动、通俗而精彩的表述。下面这段文字引自他的文章:



图5


矩形用单位正方形去度量,结果得出长乘宽的面积公式。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自然是用单位菱形,同样可以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边长的乘积,再乘上单位菱形面积的因子”,原理完全相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单位正方形压扁了,成为单位菱形,两者的区别在于角A。A是直角,面积为1,A不是直角,面积就要打折扣。这个折扣是一个小数,和A有关,记作sinA(图5)。
张奠宙先生还说:“如果能从小学就学sinA,当然是一次解放。”
我们看到,数学可以有不同的讲法。看清了问题的实质,就能把难的变成容易的,把高等的变成初等的。就能把“过去曾经使成年人困惑的问题”,变得“孩子们都容易理解”。
不考虑矩形面积公式,不用单位菱形,也能在小学里讲正弦。怎么讲?先问,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腰长为1,面积是多少呢?学生容易回答,是0.5。进一步探索,如果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不是90度,比如是60度,它的面积是多少呢?学生从图上会看到,90度变成60度,面积会变小,要打个折扣。多大的折扣呢?这可以从纸上测量出来一个近似值。老师进一步告诉大家,这个折扣的更精确的数值,可以在计算器或计算机上查出来,它叫做sin(60°),约等于 0.8667,这就引进了正弦函数。知道了正弦函数,就能解决许多实际的几何问题。如果问,这个0.8667怎么得来的,就引出进一步的数学方法。这样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如何提问题、如何思考、如何获取新的知识。
这里,既有数形结合,又有寓理于算,还贯穿着变量和函数的思想。有些老师不是说缺少好的探索问题吗?这就是非常有意义的探索问题,它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考空间,会使学生长远获益。

陈省身先生说过,数学可以分为好的数学与不好的数学。好的数学指的是能发展的、能越来越深入、能被广泛应用、互相联系的数学;不好的数学是一些比较孤立的内容。他举例说,方程就是好的数学。
函数的思想、形数结合的思想、寓理于算的思想,都属于好的数学。这些思想是可以早期渗透的。早期渗透是引而不发,是通过具体问题来体现这些思想。比如引进了sinA,用这个概念解决几个看来很困难的问题(参看前引文章和书),学生会惊奇,为何能如此简捷地解决问题?学下去,过三年五年,他就体会到,是数学思想的力量。

(全文完)

点评

ccpaging  这个楼,就多谈谈思想吧。最近,跟小二生的妈妈研究了一个猴子与桃子的问题。我们比较了多种方法,其中就有数形结合与函数思想,整理中、、、  发表于 2011-3-18 15:23  回复  
007  CC老师,帖里有许多精彩的东西,赶快把图也贴出来吧。  发表于 2011-3-18 15:20  回复  
6#
羊洋 发表于 2011-3-18 15:2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ccpaging 的帖子

容我慢慢消化。

点评

ccpaging  不急,慢慢来。大师的话很有道理,不仅是想想,还要践行。  发表于 2011-3-18 15:46  回复  
7#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18 19:1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动态变化中理解 - 点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3-18 19:16 编辑

请先想一想,给几何中的“点”下一个定义?!



几何原本定义1:

点是没有部分的
,A point is that which has no part.
8#
小兔子乖乖 发表于 2011-3-19 19:24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进来慢慢学。
9#
葱葱1027 发表于 2011-3-21 00:0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ccpaging 的帖子

超长文,先顶后看
10#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23 16:0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苹果没有掉下来

如果苹果长在树上,没有掉下来,谁知道它有没有受力?一旦它掉下来了,力是肯定受的,力的方向也有了。如果有足够详尽的记录和分析,力的大小也有了。牛顿三大定律均建立于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这个过程中。张景中老师所说的函数思想,就是这种在动态的过程中把握规律的思想。

就拿题目来说,小学生们面对的题目通常都是静态的,有什么规律,谁也不知道,除非书上写了公式或者老师跟同学们说。可是,没有公式怎么办,书上没写、老师没说怎么办,同学们能发现规律吗?能发明公式吗?答案是肯定的。方法也不复杂,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例如猜猜猜,把静态的题目变成动态的过程,也许规律就很容易抓到了。
11#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23 16:4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体验杠杆原理--自动跷跷板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3-23 16:52 编辑

原题出自:http://www.llfxw.cn/article/sort031/sort041/info-1158.html
  取一小段圆珠笔芯管,在中间垂直于轴线穿入一根缝衣针,在笔芯管的两端各插一只去掉头的铁钉,使钉尖朝外。再选两支小蜡烛(生日祝寿的)固定在笔芯管两端的针尖上。把这样的杠杆放在两只玻璃杯上,就成了一个跷跷板。



  表演时,把两端的蜡烛点燃,你就可以看到这个带火苗的跷跷板往复地翘个不停。你能说明它的原理吗?
  制这种跷跷板时,要选比较细的蜡烛,为什么要这样呢?
12#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23 16:51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体验杠杆原理 -- 哪一端翘起?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3-23 17:23 编辑

原题出自:http://www.llfxw.cn/article/sort031/sort041/info-1158.html
  取一条约25厘米长的窄铁皮,两端向下弯折90°。在折边上拴两支长短不一的蜡烛。再把铁皮放在一个刀口支架上,调节刀口的位置,使铁皮水平,如图1.22-2所示。如果把两端的蜡烛点燃,并使两火焰的大小基本相同,想一想: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这个跷跷板是否能保持平衡?如果不平衡的话,哪一端翘起?


解题:

  对于小学生而言,可能很少有同学了解杠杆原理。但是同学们肯定都玩过跷跷板吧。没玩过?那我没想到。要不到楼下找个翘翘板先玩一玩?

  (此处等同学玩跷跷板、、、)

  玩好了,那么该回来解题了吧。让我们假设,右边的蜡烛烧完了、、、啊,原图有点问题,还没烧完,蜡烛就掉下来了。那,我们改改,把弯折的部分做长一点,托在蜡烛底下,这下,能烧完了吧。其实,也不一定真的要去烧蜡烛,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去想嘛。


  右边的蜡烛烧完了,左边的蜡烛还没烧完,当然是右边翘起来,对不?
13#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23 17:4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体验杠杆原理 -- 这跟函数思想有关系吗?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3-24 21:28 编辑

  有人问:你说的函数很神秘的,听着就头疼,有必要给小学生讲那么复杂吗?
  俺表示很不服气,这就是函数思想,且看证明。
  跷跷板的平衡是因为力矩相等。
  左边力矩的函数公式:l(z1, c1)
  右边力矩的函数公式:l(z2, c2)
  其中,l 代表力量,z代表重量,c代表长度。
  在这个问题中,c1和c2都是不变的。在数学里,我们把这类不变的量称为常量。z1和z2随燃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在数学里,我们把这类变化的量称为变量。
  根据我们玩跷跷板的体验,如下情况是成立的:
  当z2 > 0时,l(z2, c2)> 0
  当z2 = 0时,l(z2, c2)=0
  也就是说:
  当右边蜡烛烧完以后,z2 = 0,l(z2, c2)=0;而此时,z1 > 0,l(z1, c1)> 0。
  
  跟函数有关系吧!当然,俺不是说,要教给小学生这些,小学生可以体验其中的思想,而这些都是函数思想的表现形式而已,也就是“神马都是浮云”中的神马。
14#
ccpaging 发表于 2011-3-24 23:1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函数思想的实践:土豆与玫瑰的对话 - 涂色游戏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4-13 12:03 编辑

一个圆周被任意地分成2009段,甲乙2人轮流对他进行涂色,每人每次可以涂染一段或相连的2段,谁染完最后一段,谁就获胜。如果甲先开始涂,那么两人中谁能获胜?为什么?

玫瑰:这个问题里面,是不是个圆其实根本不重要,是吧?可以把它变成一条直线吗?
土豆:我猜,是不是圆,不重要。
玫瑰:想象一下,觉得和掰成直线没区别,
土豆:但是,有人说,未经证明的猜测是毫无意义的。不妨搁置下,一会再说。这样,确实可以降低难度。最后再证实好啦,先就想象成直线吧。
玫瑰:那就很清楚了,反正就是2009个线段,谁占到最后的谁就算赢,一次可拿一段或两段,轮流拿,甲先。
土豆:说到线段,也可以想象成一根超长的超细的油条
玫瑰:甲先
土豆:嗯
玫瑰:好像得分情况吧
土豆:怎么啦?
玫瑰:如果甲先拿了一个,乙也拿一个
土豆:还有2007口
玫瑰:边说边想啊。然后轮到甲拿,他拿一个乙就拿两个,他拿两个乙就拿一个、、、
土豆:嗯
玫瑰:然后,乙应该能拿到最后一个
土豆:不会吧,2009可不是3的倍数哦
玫瑰:现在,只剩2007了呀
土豆:哦,这个意思啊。对,这种情况下,甲一扫光,赢了。可是要是甲拿两个呢?
玫瑰:那乙就拿一个、、、等等,你说最开始的时候是吧?
土豆:第一次拿的时候。
玫瑰:这是另一种情况,我再想想啊。如果甲够聪明的话,他先拿两个,那么,按刚才乙的拿法,最终,甲赢。甲拿了两个,就只有2007个了。
土豆:对
玫瑰:然后,这回到乙拿了,乙拿一个,甲拿两个,乙拿两个,甲就拿一个,然后甲胜。
土豆:对
玫瑰:如果甲很笨的话,嘿嘿、、、哪谁更聪明点呢?
土豆:都聪明,有机会都能把握住
玫瑰:也就是谁都不会给谁机会,是吧?
土豆:当然。如果乙拿两个呢,也就是,甲拿2,乙拿2。
玫瑰:先想一下啊。现在剩2005个,轮到甲了
土豆:对
玫瑰:那么,甲拿一个的话,现在剩2004个,轮到乙拿,然后、、、这回应该是甲胜了吧?
土豆:有没觉得2009这个数字太大,很费力啊?
玫瑰:还好吧!反正中间都无视。
土豆:既然都无视了,何不干脆点、、、
玫瑰:好像,如果是3的倍数的话、、、
土豆:我们换个思路来试试。1段油条,怎么样?
玫瑰:甲先,赢了。然后呢?
土豆:1段,甲赢。2段,也是甲赢。3段呢?
玫瑰:不管甲拿多少,乙都可以把剩下的全拿光。
土豆:3段,乙赢。4段呢?
玫瑰:那甲先拿多少呢?
土豆:1段吧,试试。
玫瑰:如果两个都很聪明的话,那么这回是甲胜。
土豆:5段呢?甲拿2个吧
玫瑰:还是甲赢,只要剩下的是3,该谁拿,谁就输定了,先拿的吃亏呀。都可以变成只有3的情形,中间的都可以无视掉。
土豆:看起来,3 是 magic number。
玫瑰:嗯
土豆:6段呢?我想先猜猜。做了列表看看:
          1段,甲;
          2段,甲;
          3段,乙;
          4段,甲;
          5段,甲;
          6段,?
玫瑰:乙吧!
土豆:猜的哇?
玫瑰:每3段重复一次,好像有规律哦。
土豆:这就是函数思想,动态的考虑问题,威力无比
玫瑰:有点像那个什么挂灯笼,按什么颜色排,然后 问第N个是什么颜色。
土豆:几乎所有的排列组合都可以这样。
玫瑰:那的时候还要注意,如果不是3的倍数,那么把它变成3的倍数,然后,后拿的胜。
土豆:前几天,大学同学接了一道排列组合,我们一起研究的时候,也是这样从最简单的开始。
玫瑰:如果你不提示,我可能要多写几个才得到规律。甲甲乙,甲甲乙、、、3的倍数加1,3的倍数加2,3的倍数加3,很妙。
土豆:公式早忘了,其实,我们就是懒得背公式。忘了,还应该验证下,甜甜圈是不是一样?这样找规律,验证甜甜圈也方便的。
玫瑰:你们还用背什么公式,自己都能推出来。
土豆:都能推出来,最多提示一句,从最简单的开始,最好是等她们想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轻轻地,给个柳暗花明、、、俺好像有点变态哦。不过,研究问题,强烈的动机有助于更深入的思考。
玫瑰:那我刚才说第一种情况是乙胜,其实是特例啰?是建立在甲不够聪明的前提下的。好像也可以先画些图,或者拿些积木什么的。
土豆:就用巧克力棒,也行。哦,不太卫生,是吧?
玫瑰:不是非得吃嘛!如果不提示有可能无从下手哦。万一都坐那大眼瞪小眼呢?那么把数字弄小点?或者先不要给2009?
土豆:就给2009。我们的组员都习惯了,见到难题,先想想,无果,降低难度。还没有这个习惯的时候,当然要提醒下了。
玫瑰:那提示从1开始?这样可能很快就能找到规律。
土豆:降低难度,从最简单的开始,这些是重要的数学方法,要养成习惯。你就说,我笨,从1开始,好无啦?
玫瑰:先给1,然后是2,然后3,到了6估计就能看出名堂了。
土豆:没看出来,也不要紧,继续、、、总能看出来的。
玫瑰:前提得说两人都很聪明,还要看怎么记录。
土豆:你们小组里边两人,谁比谁笨多少啊?
玫瑰:都差不多吧。而且,都不太喜欢数学。
土豆:这道题,这么搞,不喜欢,难。
15#
ccpaging 发表于 2011-4-9 00:2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寓理于算:编数学故事讲道理(一)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4-13 12:05 编辑

  张老师讲要“寓理于算最容易被忽略”,老实说,刚开始看到,我不明白。小学数学,从大的来说,就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怎么算,不都是老师讲给我们听的吗?要不就是书上写明白的?这些可都是千千万万搞数学的人,或者说,人类生活实践的结晶,我们知道,记住了,拿来用,多省事啊,何必要研究什么道理?好吧,就算我们抛开这些问题不谈,加减乘除又有什么道理呢?我查查了,还真有,太复杂了,涉及到集合、顺序性等等。显然,这不是张老师要我们去给小学生讲的理,张老师的理应该是指小学生可以接受的理。问题又来了,小学生还在学四则运算,甚至还没学四则运算,没“理”可讲啊。就此,对张老师所说的理,仍然不解。

  下面让我们看一段土豆与玫瑰的对话吧。

玫瑰:正在研究一道题,“在捐款活动中,五年级捐款120元,比四年级捐款的2倍少6,问四五年级共捐款多少?”
土豆:哦,做出来了吗?
玫瑰:儿子那个少6元加到120里,就成了一样了。然后除以二,他的答案是63。
土豆:嗯,好的。我算算:
      120=四年级的两倍-6
玫瑰:好像觉得他的理解没有错呀。但是吃不准,上来问问。
土豆:我列的算式对吗?或者说 120比 126 少6,这句话对哇?
玫瑰:对。那他的理解把这个6加给五年级120,除以2就是四年级了呀,这个理解对吗?
土豆:我觉得是对的。是不是换了几次以后,有点吃不准了?
玫瑰:开始有两个答案,66或者63。
土豆:没关系。让我们试试,把原题里边那些内容代换成数字。
玫瑰:怎么代换成数字呀?
土豆:假设四年级捐款66元。
            五年级比四年级的两倍少6
            \__/     \___/
             120         66
玫瑰:那个两倍很很烦,能不能也换掉?
土豆:可以。
           五年级比四年级的两倍少6
            \__/     \_____/
             120          132
           这样的话,原题就变成了“120比132少6”。
玫瑰:这个答案肯定不对。
土豆:假设四年级捐款63元。
           五年级比四年级的两倍少6
           \__/     \_____/
             120          126
           这样的话,原题就变成了“120比126少6”,这个答案对吗?
玫瑰:对。但是,我还是吃不准,反着想,把那少6的五年级,给加上,不是四年级二倍和五年级一样多了呀
土豆:这个推理是正确的。但是,做为小学生,往往不能熟练运用推理,多推理几层,对大人来说很容易。对他们来说,则很危险。当然,我们不阻止他们推理,关键在于引导他们找到验证推理的方法。
玫瑰:学校里边一直在教树状图分析。
土豆:树状分析是不错,但是很比较死。一旦里边符号填错、数字填错、计算错误,几乎无法找出来。
玫瑰:可是,儿子已经习惯这样倒着想,我说不过他。
土豆:如果他确认这样是对的,也确实是对的,由他去好啦。
玫瑰:老师都是这么教的,就用逆推法。
土豆:除非,他吃不准了,问你,再说。
玫瑰:可同样的树状图,答案却不一样呀,这是啥道理呢?他这样问我,我说不来呀。
土豆:只要答案不一样,那就是碰到问题了。在树状图上是解决不了的,我研究过的。
玫瑰:那干嘛还教树状呢,搞脑子的。
土豆:这就像我们前两天研究的问题:
              3.  5
           +4.61
           -----
             7.66
玫瑰:额?不对啊。怎么可以这样做。上面的数应该是3.05吧?
土豆:可是,你说不出道理,这样做,错在哪里?
玫瑰:位数改变了啊?队伍排错了,肯定答案就错了
土豆:凭什么啊,你说错,就错啦?我在小数点和5之间放了一个空格,可以无啦?
玫瑰:不是要队伍对齐的吗?
土豆:我把两头都对齐啦。
玫瑰:空格插队了。那5就要比原先慢一拍了呀。
土豆:你不许空格插队,有什么道理吗?
玫瑰:那当然呀,都要有秩序的,没有秩序大家可以乱插队。如果可以乱插队,那就可以5.3+6.14喽。
土豆:我没乱来啊。只不过你按你的规则,我按我的规则。
玫瑰:“我在小数点和5之间放了一个空格”,这就是乱来啊!
土豆:我就这么做了,在我看来“3.5”和“3. 5”一样的啊。
玫瑰:真是不讲道理,插了队还说喜欢插队。
土豆:碰上轴人了吧。
玫瑰:要讲道理啊,只是我不知道怎么去讲这个道理。
土豆:其实是有道理的,只是我们抽象地去讲规则和形式讲不出个所以然来。
玫瑰:不过,这样顶真也挺好玩的。特别对小孩子来说,提高他们的兴趣。
土豆:假设我把这两个数字换成钱,像这样:
              元 角 分
               3.5
           +  4.6  1
           --------
           这样,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
玫瑰:换成钱,你那个空格就自然消失了!
土豆:总不能把5角写到分上去吧。
玫瑰:是的。你还像原来乱写,小朋友都会急的。
土豆:为什么他会急?因为那种错误竖式,跟他们的生活体验是完全矛盾的。
玫瑰:看来这编故事讲数学还有点用处哦。
土豆:可能在“3.5 + 4.61”这样的小题上讲道理,有点过份。但是,我们在小题上讲道理,尤其是开始的时候讲道理,才能养成讲理的习惯,也能逐渐地迈向复杂的推理。
玫瑰:用钱的概念最好理解,这个太具体了。
土豆:说回前面那道题,我们一直化简到 “120 比 126 少 6”,这个大家就不会有异议了
玫瑰:恩。明天,就拿出人民币来做试验,跟儿子讲。呵呵,好像这么简单的题目都搞得复杂化了。
土豆:开头的时候,比较艰难、费时、、、
玫瑰:但能找到一个让他们更理解得透的方法就是成功的。
土豆:我觉得,对每一个最基本的规则都不能简单用“大家记住啊,应该这么算!”,来把孩子给打发了。
           如果我们学会用编故事的方法,把计算跟实际的体验结合在一起,就能解决很多全新的问题。
           比如,1/2 + 1/2 为什么不能算成(1 + 1)/(2+2)
           像这样的算法,不需要我们说了,他们自己就能发现错误了。
玫瑰:这个怎么引导呢?
土豆:当吃不准哪个答案,哪个算法对的时候,就想法从实际生活中去寻找答案
玫瑰:言之极是。
16#
ccpaging 发表于 2011-4-13 12:5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寓理于算:编数学故事讲道理(二)

玫瑰:问个数学题?
土豆:嗯
玫瑰:81+9/9=?
土豆:哦,怎么啦?
玫瑰:昨天去学校,看到儿子的一张练习卷上有这么一道题。
土豆:是不是算成 (81+9)/9 了?
玫瑰:结果等于10,哭。我再想,怎么跟他沟通一下?讲讲四则运算的规则。
土豆:那就轴一会吧!
玫瑰:怎么轴啊?这道题下面有一道差不多的题目,他做对了,可是这道题却、、、比较郁闷。
土豆:俺表示,同意童鞋的做法,81 +9/9 就应该算成 (81+9)/9
玫瑰:啊!!!!
土豆:我现在就轴给你看看。你觉得 81+9/9 应该算成 81+1,我觉得就应该算成 (81+9)/9 。
玫瑰:应该先乘除后加减啊!童鞋也会这么说。
土豆:可是,这些都是形式上的规则而已。
玫瑰:哦,这么说,还有本质?
土豆:有的,本质要落实到“理”。
玫瑰:可是,二年级小朋友,对“理”还缺乏认识吧?
土豆:是的,他们缺乏理的支撑。但“理”还得讲。怎么办呢?退而求其次,把本质落实到生活体验和经验中吧。
玫瑰:我原本以为四则运算是3、4年级教的,所以也没排上家庭教学日程。本来想,只是一道题的错误,同类的题也做对的,会不会就是孩子一时大意造成的呢?
土豆:这是个问题。
玫瑰:后来我想,其实不是担心他做错,而是觉得应该安排一次数学讨论,专门关于四则运算的。
土豆:哦。
玫瑰:原本打算3、4年级再搞。
土豆:四则运算确实是在三四年级教的。
玫瑰:正在犹豫中,突然发现二年级已经在做这些题目了。还有“54/6 - 54/9 = ?”,类似的问题,我都抄下来了。
土豆:但是,三四年级教的时候,需要二年级的做基础啊。放在三四年级教,是因为那时,已经有了足够的体验基础了。但如果我们在二年级不去讲那个“理”,到了三四年级就只能被动的接受规则了。
玫瑰:那么,该如何讨论这个“理”呢?
土豆:在没有学过规则的情况下,确实无法用理去判断计算的正误,唯一的办法就是先让同学把算式编成具体的故事。在故事中,去体会正误。
玫瑰:嗯。
土豆:在小学期间,要经常编故事。有趣,又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
玫瑰:9/9,有啥好故事?分苹果?
土豆:就针对 “81+9/9”编故事吧。
玫瑰:关键要体现出+和/的顺序,但是,我没想出什么好故事。
土豆:我已经有81颗糖了,老师带了9颗糖,分开我们小组里边的9个人,问我现在有几颗糖?
          我已经有81颗糖了,老师带了9颗糖,平分给我们小组里边的9个人,问我现在有几颗糖?
          我已经有81颗糖了。老师又带了9颗糖,平分给我们小组里边的9个人,问我现在有几颗糖?
玫瑰:“(81 + 9)/9”呢?
土豆:我已经有81颗糖了,老师又给了我9颗糖。我把这些糖平分给我们小组里边的9个人,问我现在有几颗糖?
玫瑰:这两个故事的就体现出两个算式之间的差别了。
土豆:在故事中,甚至有更复杂的四则运算,也可以理解出来。
          例如,(81 + 9)/9=81/9 + 9/9
玫瑰:嗯。找时间和儿子“踹”一把。
17#
火车 发表于 2011-4-13 13:0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友情支持一下
18#
ccpaging 发表于 2011-4-13 14:1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寓理于算:编数学故事讲道理(三)

玫瑰:刚看到你们在讨论四则运算怎么编故事?
土豆:是的。
玫瑰:我已经有81颗糖了。老师又带了9颗糖,平分给我们小组里边的9个人,问我现在有几颗糖?
          81+9/9
          我已经有81颗糖了,老师又给了我9颗糖。我把这些糖平分给我们小组里边的9个人,问我现在有几颗糖?
          (81 + 9)/9=?
土豆:就是这个故事。
玫瑰:说到编这个故事,打死我都不相信,我家的都四年级了,居然都不会编故事!
土豆:作文也不会写?应用题也不会?
玫瑰:作文是另一回事,就这个数学故事,不会编。
土豆:也可以说,编故事就是反做应用题呀,把算式换成应用题。
玫瑰:是啊,想不到吧,居然这都不会。我也不会,所以,看来我家的小朋友不会是应该的。
土豆:哈哈。要不,先从简单地编起,有时候讲的太难了,孩子不会的。我们可是从二年级就开始编的。
玫瑰:土豆的本事在于一会儿就能编出恰到好处的故事来。
土豆:也不是啦。那时才二年级,还比较简单。当然,我是老爸,肯定不能要求孩子和我一样。
玫瑰:像这样一道题,“(92+25*21)*9”,你猜她怎么编的?
土豆:怎么编的?
玫瑰:哭死我了。她说:有一天,92出去玩,远远看到25在叫它,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去,就在这时,21突然跑出来拉着25,我和你一起去,于是,它们集合到一起,出去玩了,后来,9看到了,9说:我也要和你们一起去。
土豆:哈哈。你们家的作文一定不错,很好的一篇童话故事,有动作,有对话,有画面感。但是,那不是数学故事啊。看起来,数学的思维也需要逐步建立。
玫瑰:反正,我没想过她居然不会编。
土豆:不对。大概是孩子没理解你的要求吧。学校里,都没学过如何编数学故事,孩子不理解吧。
玫瑰:原来没编过,这是第一次。
土豆: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编过这样的题目:
          12 - (3 - 1)= 12 - 3 + 1
          编成故事:
          我有12颗糖,妈妈拿走三颗,又换给我一颗,问还剩几颗糖?原来有12。妈妈拿走3,还回1,实际上只拿了2。
          列算式:12 - (3 - 1)。
玫瑰:这么简单的事,都没想过要去教她。
土豆:又比如,(92+25*21)*9
          编成故事:
          班级里原有92朵小红花,老师又拿来25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21朵小红花,一共有9个这样的班级,请问共有多少小红花?
玫瑰:真不错。
土豆:四则运算规则是长期操作加减乘除以后,对规律的一种总结。即使不教,童鞋们做运算多了,也可能会产生对四则运算的想象和理解。问题在于,他们如何来判断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是否正确?
玫瑰:哭,我到现在还是记规则的,“先乘除后加减”什么的,从未考虑过其中包含着啥。
土豆:在跟儿子学小学数学之前,我也是这样的。看来,我们都被教坏了。
玫瑰:是啊,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所以,特别不希望小童鞋们能够再走我走过的路。
土豆:应用题可以是一种验证规则的方法,因为它基于我们的生活体验。也可以这么说,以应用题的方式去理解,四则运算的法则就水到渠成了。
玫瑰:重新编了一个故事:
          有人要给我们两幢楼的人发苹果,我们楼有92个人,隔壁楼呢有25层,每层21人,如果每人发9个苹果,一共得准备多少个苹果?
土豆:这样编的话,就是拆括号也容易理解了。
玫瑰:所谓“编故事”,就是帮助孩子理解算式吧?
土豆:灰常正确,张老师说的,寓算于理。
玫瑰:就目前说,对理解运算的先后顺序方面尤其有用。只要理解了,以后就不需要每道题都这么搞了吧?
土豆:不需要啦,算是辅助吧。
玫瑰:否则,真累死人哦。
土豆:开始的时候,爸爸妈妈要累一点,养成习惯了,童鞋自己就会主动去做,那时,爸爸妈妈哼哼哈哈表示在听就可以了。
玫瑰:后来跟她说了这个故事,她说“嗯,以后应该都不会忘记了”。
土豆:针对不同的问题还可以编不同的故事,侧重点可以不同。
19#
ccpaging 发表于 2011-4-13 14:5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寓理于算:编数学故事讲道理(四)完结篇

玫瑰:来了,今天忙了一天。功课还没做过,今天聊啥了,各位?
土豆:编故事,寓理于算 。
玫瑰:哪道题目?
土豆:81 + 9/9应该算成(81+9)/9还是81+(9/9) ?
玫瑰:当然后者咯,晚上问问儿子 。
土豆:“当然”是根据什么啦?
          A、老师说的;B、书上说的;C、我猜的;D、以上都不是
玫瑰:应该选B。肯定是81+(9/9)。
土豆:四年级啦,要开始讲理了。有些孩子已经逆反了,不接受你所谓的“肯定”了。
玫瑰:我家的就有逆反。
土豆:那怎么办?把他的刺头都拔掉?
玫瑰:那我不干,拔掉刺头就不是男人了。
土豆:假设我是同学,对你说的“81+(9/9)”抱有异议,你怎么来说服我呢?
玫瑰:只能说,我的老师是这样教我的。这样,没法说服吧。
土豆:因为老师说的,因为书上写的,所以,它就是对的。这只不过是要求童鞋服从权威而已。
玫瑰:那怎么办呢?让他错?
土豆:不能让他继续错,我现在采用的方法就是编故事,想办法让他把算式跟他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在一起。
玫瑰:那时,这些已经被认证过了,所以,我们只要用结果就行了。
土豆:没错,这些结果确实被验证过了。但记住这些结果有什么意义呢?
玫瑰:我让儿子编过故事,我觉得,儿子昨天编的很傻的。
土豆:这样说他不好,要多鼓励。
玫瑰:我只是心里这么觉得?
土豆:毕竟原来没编过数学故事嘛。
玫瑰:我觉得,要鼓励他编故事,同时又觉得编的很傻 ,是不是有些虚伪。
土豆:那么,你也编一个,跟他编的比较嘛。也可以鼓励他再编一个,多编几个,比较哪个更好。相信他们,他们会学习的。
玫瑰:是的,我相信,所以我现在不要求很高,错就错,有空就提个醒。等他长大了,就没问题了。
土豆:慢慢来吧。
玫瑰:昨天是我先编故事,然后他依样画葫芦。
土豆:嗯。是不是你没有编好啦?
玫瑰:我就是觉得,我编得也很傻的。
土豆:那你还说别人,眼高手低哦。
玫瑰:故事平淡如水。老实说,我还没理解编故事的好处。
土豆:重要的是编故事的过程。他要编的合理,说得通,又要能反映算式的实质。这个过程里边,理就在于其中了。
玫瑰:容我慢慢体会、、、那他要是也说我刚才的话呢?比如“老师就这样教的”?如果我再追问,他就肯定急了。
土豆:像“3.5 + 4.61”,能编出故事来,小数点加法,想出问题都难。
          儿子用同样的问题回答过我,我说:你就把我当成你们班上最笨的孩子,啥都没学过,你来教会我啊。
          于是,儿子来当老师,教到后面,一个劲儿的感叹:我没法教你,你实在是太笨了。
玫瑰:现在,至少儿子现在对数学也有兴趣了,因为会看我们谈到的题目。我家不会这样说,会发脾气。
土豆:不带急眼的,只能说,那是老师教的不好。
玫瑰:你叫他多说几遍就急眼了。
土豆:那就再换一下角色,你当老师,他扮学生。
玫瑰:他做老师,我多问几个为什么,他急。我做老师,他多问几个为什么,我急。
土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看来,我们自己要先注意。关键是大家都要讲理,都服从理。
玫瑰:嗯,自我做起。
土豆:你讲故事,讲好了,他服了。下次轮到他,他也会这么干。
玫瑰:你说,现在家长都累得慌吧!
土豆:这个没办法的。教育体制的问题,我们又改不了的,只能折腾自己了。不过,小学的同学还是喜欢跟BBMM这么折腾的。
20#
ccpaging 发表于 2011-4-17 00:1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寓理于算:对屁题的研究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4-17 00:28 编辑

ccpaging:多吃了一个“屁”
    闲来无事,给儿子出一道题目:   
    中午小莉吃了1碗饭,小明吃了2碗饭,小明吃饭的时候放了一个屁,同学们都听见了。请问,小明今天一共吃了几碗饭?   

007:少吃了一碗饭
    “根据已知数字列出算式”:   
    2-1=1   
    答:小明今天一共吃了1碗饭。   
    解释:小明是出屁,不是吃屁。所以ccpaging同学用加法解题不对,应该用减法。

007:一个“屁”引发的数学探究和班级惨案
    ccpaging这道题引起了全班同学(共 43 人)的兴趣。小鑫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说清楚小明今天早上吃了几碗饭,还要看今天晚上他会吃几碗饭。另外,还要加上1,因为他吃了我的一个屁。小明 说:我没有吃,我只是听见你放了一个屁。小莉说:就算小明吃了小鑫放的屁,这个屁也不一定够一碗……激烈的讨论引起了数学老师的注意。仔细一听,勃然大 怒:你们这班小屁孩,怎么这么庸俗,竟然在课堂上讨论什么放屁、吃屁。你们再说这么恶心的事,我就让你们去吃屎!数学老师还向班主任告状,结果全班同学又 挨了班主任老师一顿臭骂。   
    请问:全班同学因为此事一共挨了老师几顿骂?

007:两个答案,哪个对?
    第一解:   
    1+1=2(顿)   
    答:全班同学因为这件事一共挨了老师2 顿骂。   
    第二解:   
     (1+1)×43=86(顿)   
    答:全班同学因为这件事一共挨了老师86顿骂。   

ccpaging:是不是过份了?总觉得数学是高雅的活动。

007:“屁题”并非杜撰胡诌,问题也不简单
    周末带儿子去游泳,同去还有一位同学。两个小家伙在更衣室里打闹,说着屁啊大便之类的恶俗粗话。不由想起ccpaging和我在上面编的“屁题”,就让两个三年级生试做,免得孩子在公共场所扯淡,让我脸面没处搁。   
    儿子说:全班同学一共挨了老师2顿骂。   
    儿子的同学说:全班同学一共挨了老师86顿骂。   
    两个小家伙争了起来。儿子说:题目问的是全班同学挨几顿骂,应该把全班同学当作一个整体来算,所以应该做加法,1加1等于2.   
    他同学说:题目不是问老师骂了几回,问的是全班所有的人一共挨了几顿骂。43个同学都挨了老师2回骂,所以应该做乘法,2乘43等于86.   
    有意思吧?!我再把情境复杂化,对两人说:班主任进一步追查,查出这件事是由ccpaging同学挑起的 ,又把ccpaging同学给狠狠地骂了一顿。请问,全班同学总共挨了几顿骂?   
    儿子同学说:87顿。   
    儿子说:3顿。   
    我质疑:你不是说应该把全班同学当作一个整体来算吗?老师最后一次骂的不是全班同学,而只是骂了一个同学。如果照你原来的说法,全班同学应该还是一共挨了老师2顿骂。   
    儿子反驳说:这个同学是这个班的,他多挨了一回骂,就表示全班同学总共又多挨了一顿骂。   
    他同学进一步反驳说:你这样算,就是在算每个同学挨几回骂,然后加起来算总数,所以我算的87才是正确答案。   
    我也陷入了争论,说不清楚谁对谁错了。ccpaging同学,你给评评理吧!  

ccpaging:个人浅见,供参考  
    1个屁 + 1碗饭 != 2碗饭 != 2个屁   
    备注:"!="在计算机上表示不等于。   
    1(次全班挨骂) + 1(次全班挨骂) = 2(次全班挨骂)   
    1(ccpaging挨骂) + 2(次全班挨骂) 又等于多少呢?   
    (1班次+1班次)×43人/班=86(人次)   
    86人次 + 1人次 = 87人次

    搞数学人对等号是很崇拜的,除了学过的等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以后会学到恒等于,约等于、、、
    算式里边等于算是数学里边非常重要的符号了,可是等于还有更进一步的意义, 那就是等式里边的每一个数字,它所代表的实际意义,是否是对等的。就像我们常说的:   
    1个罗卜 + 1个苹果 != 2个苹果 != 2个罗卜   
    如果单独看算式:   
    1+1 = 2   
    肯定是正确,可是如果他们代表的东西不同,这个等式就不成立了。   
    由此可证:   
    1(ccpaging挨骂) + 2(次全班挨骂) != 3(次全班挨骂)   
    因为:   
    1(ccpaging挨骂) != 1(次全班挨骂)   

    如儿子所说:“题目问的是挨几顿骂,没有问挨了几人次骂”,这里边有一点没有讲清楚,就是“谁”挨了几顿骂,是按“全班”还是按“个人”来计算,范围不同,计算的方法个结果就不同。例如:   
    1个袋子里边装10个苹果,1(袋苹果)+1(个苹果)是多少呢?   
    一种算法是都换成统一的单位-“个”,1(袋苹果)+1(个苹果) = 11个苹果  
    另一个算法是都换成统一的单位-“袋”,1(袋苹果)+1(个苹果) = 1.1袋苹果   
    不管怎么算,结果肯定不会是2袋苹果,或者 2个苹果。   

    在以后的统计学里边,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统计口径”,哲学上,这叫“范畴”。BMM们能看到统计局那帮人,可以在肉价、房价一涨再涨的情况 下,仍然振振有词的宣布CPI增加的不多,其实就是玩的这个“口径”。另外,就一个 “CPI增速放缓”也够蒙人的,那可不是说CPI不增加了,而是说“增加的速度"放慢了,也就是说,原来猪肉10元钱一斤,过一个月14元一斤,再过一个月16元一斤,如此“增速放缓”,只不过是无聊的概念游戏。   
    总的说来,很多等式和不等式在现实中是被重重迷雾所包裹的,真相隐藏在假象后面,不像(1+1=2)这么一目了然了。当我们发现矛盾的时候,要紧抓住不放,寻找到问题的实质,才可能拨开云雾见青天。   
     这其实也是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也是数学能够影响于数学之外的作用,与语文相对于提高个人修养的作用一样,也许正是学习数学的这些作用,使我们要在小学就开始学习数。   

007:玩统计口径要从娃娃抓起:1只苹果+1只芒果=2只水果果
    1个罗卜 + 1个苹果确实既不等于 2个苹果,也不等于 2个罗卜。但我家 儿子强,小学一年级时居然能够做出类似的题目。   
    问:一只苹果加一只芒果等于多少?   
    儿答:两只水果。   
    我跟他搞:噢,原来1+1=2,苹+芒=水,所以,1只苹果+1只芒果=2只水果。
    不对呀,你漏加了一个“果”。应该等于“2只水果果”。   
    儿子急了:不是这个意思。老师说,相同的东西的才能相加减。它们虽然不是同一种水果,但都是水果。如果算水果有多少,是可以把它们加起来算的。   
    儿子小小年纪也会玩“统计口径”!看来,这不是统计局那帮人的专利。   

007:绝非无意义的屁题  
    但我还是没法跟孩子说清楚 。他们虽然到了三年级,屁题中的“人次”这个概念,理解起来还有困难。而且他们说:题目问的是挨几顿骂,没有问挨了几人次骂。他们认为我这样的解释是答非所问。   
    不过没有关系,重要的不是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让孩子重视数字、算式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学会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成生活中的问题,还有就是让孩子体会数学的有趣、数学的灵气,破除孩子对书和权威的迷信,培养孩子的批判意识。   
     孩子带着满脑子有待他思索和解决的数学问题长大,学习不主动也难。
21#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4-21 17:11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个帖子“数形结合”的部分,觉得很不错,于是和儿子聊了聊。

我:扬,问你个问题:1个圆有几个圆心?
扬: 1个.
我:1条线段有几个中点?
扬: 1个.
我:现在很难的问题来了:长方形有几条对角线?
扬: 什么叫对角线?
我拿过写字板,画了一个长方形,正准备解释.
扬: 我知道了,是不是这样?
扬用手比划了一下.
我:恭喜你答对了.你画一下吧,有几条对角线?
扬画好了:2条
我又画了一个5边形: 画一下,有几条对角线?
扬画好了:5条
我:我们再来看看6边形有几条对角线.
扬: 我会画6边形.
扬画了一个6边形,不过有点小,再画上对角线以后,很难数清有几条对角线.
我:既然数不清楚,那我们就算一下有几条对角线吧.
扬: 怎么算?
我:你想想
扬:  想不出.
我:我有个办法,你看看有没有道理?
我:我们给多边形添上对角线以后,其实就等于把所有的顶点都两两连了起来,对不对?
扬: 对
我:那我们只要算出来,把所有的顶点两两连起来一共有多少条线,再减去边数,是不是就能算出对角线的数目?
扬: 对
我: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我画了一个三角形: 一共3条线,没有对角线.
我又画了一个4边形:一共6条线,2条对角线.
我又画了一个5边形:一共10条线,5条对角线.
扬: 我知道了, 6边形有9条对角线
我:你怎么算的?
扬: 三角形有2+1=3条线,4边形有3+2+1=6条线,5边形有4+3+2+1=10条线, 6边形有5+4+3+2+1=15条线, 15-6=9,所以6边形有9条对角线.
我: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4+3+2+1条线?
扬: 那个<<卡通奥数快乐学>>上面讲过,所以知道.
22#
ccpaging 发表于 2011-4-21 17:4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小学生寓理于算:不小心把数学弄脏了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4-21 17:49 编辑

回复 #20 ccpaging 的帖子

ccpaging:John加一泡屎

“32个人,每条船坐6个人,需要几条船?”

小二学余数后又出了这道题。原来学乘法的时候做过,本以为十拿九稳,结果又出妖了。儿子是这么做的:
32 / 6 = 5 (条)... 2
2 + 1 = 3(条)
共需要3条船。

问:2 + 1是怎么来的?
答:2人加一条船。
问:那你作图计算吧。
答:(画出图),应该是6条船。
问: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吗?
答:应该是2人加一条船这句话写出的算式不对。可是”2人加一条船“不就是2 + 1吗?为什么不对
(脑子别筋了,只能继续举例说明了)
问:John早上拉了一泡屎,也就是John加一泡屎。按你的算法,那就是:1+1=2。如果结果是2泡屎,那么反算回来 John = 一泡屎;如果是2个John,那么反算回来 一泡屎 = John。
答:”John加一泡屎“还是”John加一泡屎“。
问:”2人加一条船“还是”2人加一条船“。
答:我想把”2人加一条船“写成算式的,所以错了。
问:写算式不能硬来的,搞野蛮操作不行啊,否则,你立刻就变成”一泡屎“了。
答:正确答案应该是:
32 / 6 = 5 (条)... 2(人)
余2人需要增加一条船
5 + 1 = 6(条)
共需要6条船。

分析:原来做乘法的时候,是用具体的事物来想象,没有出错。这次出错的关键在于,儿子尝试用数学公式来表达思想时,出错了。“2人加一条船” 不等于 “2 + 1”,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不过这是具象到抽象的关键点,一个人如果想把数学学到骨子里,必须要突破这一点。看来还要搞很多次,经常搞才行。

有你乐无穷:
这样子的例子特别受男孩子们欢迎,很能提神醒脑滴。

ccpaging:爸爸和孩子之间不可告人的黑话

BB跟儿子的语言,嘿嘿。MM们肯定要变化一下啦。防止懒妈妈照本宣科。

BB跟儿子的为什么要专门的语言?

儿子降生下来以后,一直是MM和MM的MM们抱着。那时我在想,孩子还不能说话,正是“有奶就是娘的时候”,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认识到,他其实还有一个BB在边上呢?后来在摇篮网上跟其它的BB交流,大家想出一个办法,MM都是面对面抱儿子,儿子看到是他们的MM,BB就反其道而行之,让孩子坐在BB的手臂上,面朝外,斜靠在爸爸的身上,这个时候儿子看到的是一个世界。于是只要BB抱儿子,儿子立刻就能感觉到不同,意识到BB的存在。等到了一岁多两岁的时候,儿子就可以骑坐在爸爸的脖颈上,坐在爸爸的肩膀上,他看到的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这个时候儿子总是特别兴奋,有点害怕,紧紧的抱住BB的头,同时有充满好奇的四处张望。

现在儿子长大了,但是又还没有长的足够大,大到可以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在我们家,MM总是让儿子感觉到那些世界上好的东西,博爱、感动、对美的追求,而BB则是让儿子感觉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自私、理智、冷酷、还有粗俗。

“儿子,你准备好了吗?”

hxy007:不小心把数学弄脏了
  俺也俗人一个,有时会跟儿子说屎呀尿的。除了有类似ccpaging的考虑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孩子对屎尿感兴趣,反映的是潜意识里对性的兴趣。按照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儿童的性心理会经历一个从“口腔期”到“肛门期”到“性蕾期”到“潜伏期”到“生殖期”的发展过程。对屎尿感兴趣,是“肛门期”的典型特征。如果不加抑制,这种兴趣在过了“肛门期”之后还会不时出现。在文明社会,由于各种文雅习俗的调节,孩子的这种兴趣会逐渐消退。但是,如果孩子对屎尿的有兴趣时,用各种方法不断地让他为此感到羞愧的话,他就会在心里埋下“性和快感是肮脏的、可耻的”阴影,拼命地压抑自己。“超我”就是以类似的方式形成的。
  尼尔在《夏山学校》里说得非常精彩:自由的儿童对大便的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的转移而逐渐消退;不自由的儿童虽然口头上不说大便了,但满脑子都是“大便”(脏东西)。因此,如果孩子想说大便之类的话,不要阻止他,让他说个够,甚至和他一起说,直到一天他会白你一眼“你怎么还在说大便?”这个时候,孩子就摆脱了“肛门期”的情结,而且他因为未受过度压抑而不会觉得大便、肛门、性、快感是肮脏的、可耻的东西。
  俺受到文明的压抑,所以会觉得别人的大便脏。好在俺不会觉得自己孩子的大便脏,甚至不会觉得别人家孩子的大便脏,俺的孩子也不觉得大便是脏的。所以,俺觉得自己可以和孩子谈论“屎尿”。
  有一回,儿子跟几个小朋友又在偷偷地拿大便的话题取乐,不知什么原因还议论起什么叫“最倒霉”。俺就跟他们说了一个我中学时在公厕里听来的恶俗笑话:一天,有个人解完大便,擦屁股时不小心把纸弄破了,手指碰到了大便。他赶紧一甩手,那只碰了大便的手指狠狠甩在墙上,痛得他直咧嘴。他赶紧把碰痛的手指塞进嘴里,含了起来……这就叫“倒霉”,而且是“最倒霉”!孩子们听了笑倒在地。
  这个笑话在这个情境中使用有许多功能:第一,生动地解释了“倒霉”;第二,孩子会觉得可以和老爸无话不谈;第三,见老爸也说大便,孩子就能够释然,不再在这个话题上有羞耻感、罪恶感。
  哎哟,这是个数学帖。怎么谈起大便来了,弄脏了这庄严、神圣、纯洁的数学。罪过!罪过!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5-26 10:49 , Processed in 0.06744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