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正规教育 小学 亲子数学社@我不知道 怎样对孩子讲解“负数乘以负数等于正数”? ...
查看: 12043|回复: 44
go

怎样对孩子讲解“负数乘以负数等于正数”?   [复制链接]

关于面积和周长的讨论结束了,可惜的是终究没有人明确说出为什么面积等于长乘宽。

那么再问一个困扰我的问题吧,为什么负数乘以负数等于正数? 减去一个负数等于加正数,这很好理解,在数轴上一看就清楚了,可是怎样对孩子讲解“负数乘以负数等于正数”?

点评

aochuanhui  @ccpaging 关于面积,要说的我已经说完了。再开帖的话说什么呢?  发表于 2011-6-7 16:54  回复  
aochuanhui  @jiangying 如果有好办法我就教,不过看来没什么易于理解的办法,只好等着  发表于 2011-6-7 16:52  回复  
jiangying  你孩子还小,不好教的东西就别教  发表于 2011-6-7 16:24  回复  
ccpaging  @aochuanhui 你开帖吧。我可以从古代开始讲起。  发表于 2011-6-7 15:07  回复  
aochuanhui  @ccpaging 最好从古代人如何算面积开始讲起  发表于 2011-6-7 14:53  回复  
ccpaging  也许可以开个帖子,题目就是“什么是面积”  发表于 2011-6-7 12:32  回复  
2#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7 11:1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请举个生活中用到“负负得正”的例子?
3#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7 11:5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ccpaging 的帖子

正是因为举不出生活中的例子,所以发问。

点评

ccpaging  @aochuanhui 等他学的时候,他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数学知识、技能、基础的体验了。  发表于 2011-6-7 15:03  回复  
aochuanhui  @ccpaging 等你家小子学到的时候,你就忍心看他只记住了负负得正而不知道原理?  发表于 2011-6-7 14:56  回复  
ccpaging  俺也举不出生活中的例子。所以,俺就不教这个了。  发表于 2011-6-7 12:16  回复  
4#
raseberry 发表于 2011-6-7 14:2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两种毒药都有毒,负负,但两种毒药放在一起可以以毒攻毒,这就是负负得正。

点评

ccpaging  貌似是毒药和解毒剂哦  发表于 2011-6-7 15:08  回复  
aochuanhui  哈哈,也有可能是以毒攻毒毒更毒  发表于 2011-6-7 14:52  回复  
5#
石榴红 发表于 2011-6-7 17:4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面积等于长乘宽?
这是长方形的计算方法,因为我们规定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指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大小是1平方厘米。一个平面图形含几个面积单位我们就说面积是几平方厘米。而长方形长几厘米就意味着一行可以摆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宽几厘米意味着可以摆这样的几行,长乘宽得到的结果恰好是所含的面积单位数量,所以可以这样做。这个内容上课要好几课呢,如果是想自己教的话,网上搜索相关的数学PPT比较好。

点评

茉莉清茶  在那个帖子里,我就是这样说的。。。  发表于 2011-6-7 17:57  回复  
6#
石榴红 发表于 2011-6-7 17:5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负数乘以负数等于正数?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有些数学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证明例子的。
其次负号还表示相反数,很多例子如—(-3)=+3,表示负3的相反数是正3。
2×(-3)=-6,2个负3是负6
-2×(-3)=+6,因为加负号表示相反数,所以负6相反数写正6了。

点评

悟空妈  @悠悠海底鱼 就像小时候,我儿子一直纠结为什么1+1=2,跨过这些砍以后就好多了。  发表于 2011-6-9 12:04  回复  
悠悠海底鱼  恩,不是每一个数学点都能解释清楚为什么的  发表于 2011-6-7 17:54  回复  
7#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7 17:5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石榴红 的帖子

谢谢你的解释! 你解释的是用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去推算长方形的面积,我的问题是为什么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为什么这样规定?
8#
石榴红 发表于 2011-6-7 18:0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aochuanhui 的帖子

这是面积单位的含义。正如1厘米就是这样一段长度,这是数学单位统一规定啊。
9#
007 发表于 2011-6-7 19:11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减肥传奇

  007叔叔单位有个可爱的大胖子。最近一年来他天天坚持锻炼身体,成效颇为显著,每个月体重都降低1斤,即每月体重变化为-1斤。请问:照此趋势,相对本月来说,他下一个月和前一个月的体重变化如何?
  到下个月,他就多锻炼了1个月,记为+1个月,其体重变化是(-1)×(+1)= -1斤,也就是说,胖子的体重相对于本月减少了1斤。
  追溯到上个月,他就少锻炼了1个月,记为-1个月,其体重变化是(-1)×(-1)= +1斤,也就是说,胖子的体重相对于本月多了1斤。这就叫负负得正

点评

sour  不会是你本人吧,哈哈  发表于 2011-6-11 16:50  回复  
已有 1 人评分鲜花 收起 理由
sour + 10

总评分: 鲜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10#
007 发表于 2011-6-7 19:1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转载]为什么负负得正?

引自http://www.zjrawx.com/students/ShowArticle.asp?ArticleID=961
注意哈——人家台湾人是在初中一年级教“负负得正”,揠苗助长只能自讨苦吃了。


    为什么国中数学一年级中,老师会教我们(-1)×(-1)=1而不是-1呢?

解释一:分配律着手

  当然首先要先知道几个观念:
  第一件事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会是负数,
  第二件事是任何数乘上0都为0,
  第三件事是分配律:a×(b+c)=a×b+a×c
  如果了解了这三件事情,就能推导出(-1)×(-1)=1
  我们要利用到分配律来说明为何(-1)×(-1)=1,所谓的分配律就是
  对任意的数字a、b、c,我们有 a×(b+c)=a×b+a×c
  ∵-1×〔(-1)+1〕=-1×0  ,再由分配律对左式展开
  ∴(-1)×(-1)+(-1)×1=0,
  ∵(-1)×1=-1
   (-1)×(-1)+(-1)=0---(1)
  ∵ 1+(-1)=0----------------(2)
   (1)、(2)式对照可得到(-1)×(-1)=1
   注:要了解此证法,前三个观念要清楚,对中后半段同学是吃力的。

解释二:指数的积律着手

  这种方法很高明,但指数的表示在这里显示不出来,请看原文。

解释三:日常经验着手

  因为上述两种说法,对国中生而言似乎较难接受,因此一些有经验的国中教师都会用一些日常生活经验来说明,例如:
  一艘湖面上的船,每日丢十公斤到船上,每丢一次十公斤则船下降1公分,我们把下降当作是正的方向,则明天因为丢了十公斤,所以是+1,后天是2×(+1)=2,...因此我们可推到正正得正。
  那么昨日呢?昨日应该是-1日才对,因为-1×(+1)=-1,所以昨日船的刻度应该是-1,因此我们得到了负正得负。
  如果我们把条件换过来,船水位刻度仍然是0,下降定为正的方向,现在改为每日从船上取下十公斤,则明日船水位的刻度,应该是1×(-1)=-1,后天船水位的刻度应该是2×(-1)=-2,大后天船的水位应该是3×(-1)=-3...因此我们得到正负得负的规律。
  那么如果把时间倒退,现在船水位的刻度是0,则昨天船的应该比今天多载了十公斤,因为是下沉1公分,昨天是-1 日,所以我们可以得到(-1)×(-1)=1,前天是-2日,下沉2公分, 因此可以得到-2×(-1)=2...,也就是负负得正的规律。
  
  注:对国中生而言,这似乎是比较能接受的观念,因为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符合,不过它的缺点是这只是一个例子,在数学上未必代表证明。

解释四:生活口语着手

  有一些语言中事实上常含有负负得正的这种规律,在此举两个例子:
  
  例子一:
  我是爱你的---真的爱你(正正得正)
  我爱你是假的---真的不爱你(正负得负)
  我不是爱你的---真的不爱你(负正得负)
  我不爱你是假的---真的爱你(负负得正)

  例子二:

  好人有好报是好事(正正得正)
  好人有坏报是坏事(正负得负)
  坏人有好报是坏事(负正得负)
  坏人有坏报是好事(负负得正)

  注:这的确可以帮助一些学生加深印象,尤其是例子一,学生似乎都较关心这类型话题。

点评

ccpaging  @jiangying 有这么聪明的儿子,俺也只好羡慕嫉妒恨了。  发表于 2011-6-7 21:18  回复  
jiangying  @ccpaging 我儿知道负负得正,怎么知道的我也不清楚。似乎和他知道虚数运算有点联系,但是虚数运算他怎么知道的,我也不清楚。。。  发表于 2011-6-7 21:09  回复  
ccpaging  @jiangying 提前教的话,分配率也不熟悉,生活体验也没有,除了死记“负负得正”,恐怕也没别的招数。而死记就是费力不讨好。  发表于 2011-6-7 21:04  回复  
ccpaging  @jiangying 顺其自然,还是初一学这个比较合适。到那个时间点,也许不教,大家都能明白透彻。  发表于 2011-6-7 21:02  回复  
jiangying  @ccpaging 不是,看了007的注意,我觉得事情被搞复杂了。为什么要给孩子讲解“负数乘以负数等于正数”?  发表于 2011-6-7 20:59  回复  
ccpaging  @jiangying 是笑话俺吗?有些话说得不妥,尽可批评。  发表于 2011-6-7 20:53  回复  
jiangying  呵呵  发表于 2011-6-7 20:52  回复  
ccpaging  解释四只能用于辅助记忆,而且类比得不伦不类。窃以为,不可用。  发表于 2011-6-7 20:49  回复  
ccpaging  解释三从日常经验着手,虚实结合,颇见功力。虽不能作为证明,但可以作为引导想象之材料。甚为可用。  发表于 2011-6-7 20:48  回复  
ccpaging  解释二用复杂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知识,不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不可用  发表于 2011-6-7 20:46  回复  
ccpaging  解释一从分配率入手,讲负负得正的知识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可用  发表于 2011-6-7 20:42  回复  
11#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7 20:4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补上解释二
12#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7 22:1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007 的帖子

台湾的教材真不错!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讲解
Ccpaging的评价很到位,不过对我儿子而言解释四恐怕更难理解
Jiangying也太轻松了,孩子怎么学会负负得正你不知道,怎么学会约数你也不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孩子什么都会了,太不公平了

点评

jiangying  @aochuanhui 晕死  发表于 2011-6-8 14:02  回复  
aochuanhui  @jiangying 我们是以勤补拙,尽量缩小与你家天才的差距  发表于 2011-6-8 13:59  回复  
jiangying  @aochuanhui 你儿才中班,你就要他知道面积,负负得正,因式分解,等等。这样的情况下还贴上不是天才的标签。。。。。。  发表于 2011-6-8 13:23  回复  
aochuanhui  @jiangying 一教就会的孩子是聪明,不教就会的孩子是天才.我孩子不是天才,不教怎么办呢?  发表于 2011-6-8 09:45  回复  
jiangying  这个亲子社不就叫“我不知道”嘛,孩子为啥要教呢?  发表于 2011-6-7 23:20  回复  
13#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7 23:1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11-6-7 23:20 编辑

其实,哪有那么复杂,附朴归真,乘以负数本来就是变号。解释来解释去,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正数乘以负数是怎么等于负数的,负数乘以负数就是怎么等于正数的。

点评

jiangying  @007 您举的第一哥例子的假设就是 第一件事是一个正数×一个负数会是负数,  发表于 2011-6-8 09:45  回复  
jiangying  @007 见14楼  发表于 2011-6-8 09:30  回复  
007  007不聪明,却认死理,请您告诉我:为什么乘以负数就要变号?总归有道理吧?数学最理性、最讲道理,总不能武断地说本来就是变号吧?  发表于 2011-6-7 23:52  回复  
007  这好像是在背教条。不问您那聪明的孩子了,就请教您:为什么负数乘以负数得到的是正数?您说问题简单,那就请你简单地解答一下,让007开开窍。  发表于 2011-6-7 23:40  回复  
14#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8 09:3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11-6-8 09:36 编辑

百度百科中负数的定义: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最早负数的定义是刘徽给出的,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相反就是变号,这个是最基本的广义对称思想。

在现今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是通过算术运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个较小的数减去一个较大的数,便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法可以在某种特殊的问题情景中给出负数的直观理解。这只是负数的一个性质,而不是负数的定义。
从负数的定义入手,自然就知道乘以负数就是变号。对于成年人应该很好理解。

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为什么成人要想法设法让孩子去明白“负数乘以负数等于正数”?小孩子不能明白“负数乘以负数等于正数”有什么危害吗?等他大一点点(也许是大1岁,也许是大6岁,反正在初一以前),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思想高度,再去理解不好吗?

点评

007  007是小五生,看不懂。何况这是引用百度,而不是老师用小朋友可以理解的语言和经验进行的解释。  发表于 2011-6-8 18:02  回复  
15#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8 14:1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jiangying 的帖子

所有的数学概念都需要讲解啊,不仅对小小孩,即使对大孩理解“负负得正”也并不容易吧。我相信就算初一的学生也有不少搞不清楚为什么“负负得正”。有清晰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总是一件好事。
16#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8 14:4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8 14:12
回复 #14 jiangying 的帖子

所有的数学概念都需要讲解啊,不仅对小小孩,即使对大孩理解“负负得正”也并不容易吧。我相信就算初一的学生也有不少搞不清楚为什么“负负得正”。有清晰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总是一件好事。

个人的一点看法,不知道对不对,请007,ccpaging等大神指正。

一套科学体系的建立,必然以一系列的不需要证明的东东为基础,这些东东可能叫公理,定律,假设,定义等等。那么在这套体系内,追根溯源到这些东东就无法再追下去,再追下去就会动摇这套体系本身。
有些根基是一种约定俗成,这样的根基如果去质疑,就有点钻牛角尖的味道了。比如,我们定义的正整数是1,2,3...这样排列的,如果有人质疑,为什么不是 3,1,2....,不是2,1,3
加法为什么不叫增法,不叫累法,等等,这样的质疑毫无意义。
另外一些根基是一些假设,比如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万物皆数”。挑战这些根基会推动科学的发展。

针对“负负得正”这个命题,首先要追溯的是“正负得负”,这个没有问题,那么“正负得负”继续追溯,到负数的定义上去,这个也没问题,但是要继续问负数为啥这样定义,这就有点钻牛角尖了。小孩子不懂是因为其阅历和体验不足,这个时候成人要的不应该想法设法用其他更难理解的解释去让他理解,而是等待他的成长。007举的第一个例子,实际上就是最严格的证明,如果那三个条件本身都还不能理解,要理解确实“负负得正”这个命题就有点难,而且暂时没啥必要了。

同理,关于面积的那个问题,如何测量面积是另一个话题,尤其是不规则图形
但是质疑为啥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这个就没啥必要了,这个就是面积单位的定义。

个人认为:当孩子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的时候,问出稀奇古怪问题我们又无法解释清楚的时候,我们在鼓励其质疑精神的同时,大多数时候应该采取的策略是保留质疑和等待。
已有 1 人评分鲜花 收起 理由
悟空妈 + 10 保留质疑和等待。更多的积累才能更好的理解.

总评分: 鲜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17#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8 15:2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数学之“前传”

你说的是学习的“正传”,其实,以个人体会,还有一个“前转”。

牛顿三大定律是从一系列的自然想象推导出来的,这个可以看《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几何原本》源于长期的几何实践等古典数学的诸多研究和尝试。
数学家研究面积的定义、计算方法,也是有当时现实的需求。

这些都可以称之为“前传”。也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所以然”。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把问题搞到这个程度,但是如果对数学有兴趣,有志于数学研究,就一定要知道这些“所以然”。否则,数学的学习最多只能达到熟练运用,谈不上创造性,也谈不上数学思想。

点评

jiangying  同意您的说法  发表于 2011-6-8 15:31  回复  
18#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8 15:3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限于数学本身,还有理性教育的渗透

理性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同学服膺于理性。例如,老师告诉你,负负得正,然后,童鞋们就是丝毫不加怀疑的接受,长此以往,童鞋就会失去质疑的能力。逐渐倾向于不加怀疑地接受权威,没有权威造出权威来接受,这是一种迷信。

研究负负得正的解释,做为老师是必须的。因为如果有童鞋问,质疑了,老师不能以“我是老师,你必须听我的”这种迷信的方式来强迫这位童鞋接受。至于,老师要不要在童鞋不问的时候提出这个解释,那就见仁见智了。
19#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8 15:3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8 15:25
你说的是学习的“正传”,其实,以个人体会,还有一个“前转”。

牛顿三大定律是从一系列的自然想象推导出来的,这个可以看《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

不过我认为:“前传”的内容不应该是成人给孩子——尤其是低幼孩子——讲解的内容。

理科的学习离不开科学史的学习,而科学史的学习,需要孩子自己成长去理解和领悟

点评

ccpaging  不是讲解。而是老师用童鞋们的生活让童鞋们认同数学的知识。  发表于 2011-6-8 15:44  回复  
20#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8 16:1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ccpaging 的帖子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完全的解答孩子的问题。如果能,那么只会一代不如一代。
我们不能象毕达哥拉斯对待希帕索斯那样打压孩子的灵感,但也没必要件件事情都给孩子解释地一清二楚。在一定程度上,我宁愿让孩子保留自己质疑和自己探索的空间,而不是事无巨细地全部解释,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
孩子从6岁上学,到15上高中才开始接触矢量,在爱因斯坦大神的《物理学的进化》中,矢量不过是第一章的第一节。换句话说,矢量才是物理学的进化的第一步,孩子的思维成长迈出这第一步花了生命的20%左右,为什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厚积才能薄发,没有适当的积累,再怎么讲解都是徒劳。
孩子的问题有很多,有些我们能解释,有些不能,为啥不把那些我们不能解释的又不紧急的问题放下呢?也许某一天,曾经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这一天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三年,这都无所谓。只要不晚于学校教学的底限的就可以了。
21#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8 17:1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jiangying 的帖子

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不论能不能解答,只要积极的去想办法解答了,我觉得这种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就对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如果总是说“我也不清楚”或者“你长大就懂了”,即使你鼓励了质疑精神,也可能对孩子提问的积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

至于有些问题很复杂,讲了孩子也不一定能听懂,我觉得讲了总比不讲好。比如我试图用微积分讲解面积,孩子肯定不能完全听懂。但我觉得这是给孩子脑子里种下一粒种子,也许某一天由于某种机缘孩子忽然想起这件事,他就懂了。也许当他在大学学微积分时能更好的理解。谁知道呢。最多就是孩子没什么收获,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22#
火车 发表于 2011-6-8 17:5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小学阶段,可以简单地把负号当作变换符号(正负号)的一种运算,并且可以和乘法运算交换顺序,这样数学上就能讲通了。

至于为什么可以这样规定,联系现实讲一些例子,表明这样规定有其意义,就可以了。

点评

jiangying  似乎和我想的一样  发表于 2011-6-8 21:38  回复  
23#
007 发表于 2011-6-8 17:5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教训

  其实,我反对跟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讨论“负负得正”。当然,天才学生除外。如果和天才孩子讨论数学,那就更加应该确保孩子正确学习,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满足于孩子知其然,那就糟蹋天份了。知道负负得正、会用这个教条去解题,却不理解为什么负负得正甚至没有质疑过为什么负负得正,这就是中国当下数学教学悲剧的一个缩影。没有理解基础,知识和技能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总有一天会把孩子压垮的。如果不能理解,还不如暂时不学。

  当jiangying对ccpaging说“我儿知道负负得正,怎么知道的我也不清楚。似乎和他知道虚数运算有点联系,但是虚数运算他怎么知道的,我也不清楚。”007感到万分惊讶。007惊讶的不是一个孩子知道负负得正,也不是jiangying不清楚儿子怎么知道的,而是jiangying对自己的“不清楚”的不在乎。不在乎的其实不是自己的“不清楚”,而是儿子的不知所以然。真是可叹呀!

  这方面,007家有深刻的教训。
  去年暑假的某一天007带孩子去看世博。路上忘记了是因为什么007触景生情,出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让儿子口算:4乘以15是多少?
  子:60.
  父:再加上6乘以15又是多少?
  儿子眼睛一翻,想了一下才报出答案:150.
  007问儿子是怎么想的,他报告说:6乘以15等于90,90l加60就等于150.
  不错。但你马上就要读五年级了,这种算法太笨!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儿子接口说:对对对,我可以用结合律巧算,4×15+6×15=(4+6)×15=10×15=150。
  要是你不知道结合律,就不会这么巧算了吗?
  那当然不会巧算!
  别那么肯定!想想你们学校开运动会,假定经过主席台的先是一支4排的队伍,接着的是一支6排的队伍,每排都有15个学生,校长想算一下这两支队伍总共有多少学生,她会怎么算呢?
  她会这么想——两支队伍总共有10排,每排有15个学生,总共有150个学生。
  对呀,当你心算时,可以把4×15+6×15想成是4个15加6个15,10个15不就是150么?

  也许jiangying会说,问题出在我孩子对结合律还不够熟练。但在007看来,问题更在于我孩子对乘法的概念和意义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说一个数学考试成绩颇不赖的小五生不懂乘法,似乎有点夸张,有点耸人听闻。但这就是事实,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普遍事实!我们的孩子会做乘法运算,但对乘法几乎概念,差不多就是机械运算。

  此后不久,007遇到一群在读的硕士研究生。007拿出上面那道题问他们:4乘以15是多少?
  研究生:60.
  007:再加上6乘以15又是多少?
  研究生眼睛一转答道:150.
  007询问他们是怎么想的,研究生们报告说:6乘以15等于90,90l加60就等于150.
  007彻底昏倒,心里直咒骂他们的小学数学老师。我估计这些研究生也不懂为什么负负得正。

点评

sour  4乘以15是多少,4乘以15加上6乘以15又是多少?你如果这样问还可以,你有点耍赖,利用定向思维  发表于 2011-6-11 16:57  回复  
007  @jiangying:你没有仔细看帖子——孩子心算6X15时,费了一番功夫。你是老师的话,应该看到出我的孩子基础不扎实,对乘法的理解很肤浅。  发表于 2011-6-8 23:56  回复  
007  @火车:没说他的解法不好,也没有说一定要先加后乘。我是在考查和提升孩子对乘法的理解。  发表于 2011-6-8 23:52  回复  
jiangying  @007 就本例来说,既然知道4X15=60这个现成的结果,用起来有啥不好?为啥不用巧算法就是不懂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发表于 2011-6-8 21:33  回复  
火车  先乘后加也很好呀,为什么一定要先加后乘?老七太霸道。  发表于 2011-6-8 21:28  回复  
jiangying  对于不适合和小学生讨论的东西,我的策略是被动讨论,自然也就不清楚  发表于 2011-6-8 21:24  回复  
007  @jiangying:我的孩子我清楚,他自以为懂结合律,其实连乘法的概念和意义都是似懂非懂。当然这不妨碍他考试成绩拿高分,老师们对此颇为欣慰和自满  发表于 2011-6-8 21:04  回复  
jiangying  呵呵,是你误导在先,而不是不懂结合律  发表于 2011-6-8 20:48  回复  
24#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8 21:1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想象中可怕

回复 #23 007 的帖子

呵呵,我认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想象中可怕。
孩子的成长和人类历史是一样的,都是逐渐向着“真理”逼近,这个逼近的过程就是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过程,所以孩子必然有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和时间段,这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人的行为造成了孩子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后孩子又对成人的灌输无条件的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宁愿不知道孩子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说明是他自己获得的信息,而不是被灌输的结果,哪怕这个信息不是那么完美。

此外,孩子的质疑精神应该是可以质疑一切,而不是必须质疑一切。就单单的个例来说,孩子是否质疑“负负得正”或者其他东西其实无关紧要。关键是当孩子质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点评

007  @jiangying:谢谢提醒和更正,确实是分配律!我已经忘记的分配律、结合律,被孩子那么一说,就跟过去。现在可以肯定,不但007而且他的孩子都不懂。  发表于 2011-6-9 11:30  回复  
jiangying  @007 人能看出,但是却不影响大家的理解。  发表于 2011-6-9 09:01  回复  
jiangying  @007 另:在帖子中,您提到结合率,实际是分配律。这是讨论数学的版块,估计没有人会不知道结合率和分配类别,但是你先笔误,误导大家,居然没有  发表于 2011-6-9 09:00  回复  
jiangying  @007 误导的力量是可怕的,这个和懂不懂没关系。就您的例子,是误导在先,当然别人会直接使用4X15的结果,这个和懂不懂乘法的概念没关系。  发表于 2011-6-9 08:58  回复  
007  23楼中有关研究生那部分描述说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非像你说的那样“没有想象中可怕”,而是事实上很可怕。  发表于 2011-6-8 23:58  回复  
25#
火车 发表于 2011-6-8 21:2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负负得正可以和虚数没有关系

点评

jiangying  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关系,我只知道那段时间他问了无数关于虚数的问题,如果都想楼主那样都想着给孩子讲清楚,我的头发非得掉光不可  发表于 2011-6-8 21:35  回复  
26#
火车 发表于 2011-6-8 21:3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数学上的定义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为的,我不主张死抠概念。应该联系实际考查数学知识的应用,才能把数学学活。
27#
007 发表于 2011-6-8 23:4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火车 发表于 2011-6-8 21:38
数学上的定义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为的,我不主张死抠概念。应该联系实际考查数学知识的应用,才能把数学学活。

  同意。请你仔细看,上例中007有没有死抠乘法概念?有没有联系实际考查孩子乘法知识的应用?

  父:想想你们学校开运动会,假定经过主席台的先是一支4排的队伍,接着的是一支6排的队伍,每排都有15个学生,校长想算一下这两支队伍总共有多少学生,她会怎么算呢?
  子:她会这么想——两支队伍总共有10排,每排有15个学生,总共有150个学生。
  父:对呀,当你心算时,可以把4×15+6×15想成是4个15加6个15,10个15不就是150么?

  如果孩子能够把4×15+6×15想成是4个15加6个15,我就会认为孩子基本上掌握了乘法概念。
28#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9 00:34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九九乘法表有什么了不起

《韩诗外传》卷三:“齐桓公设庭燎为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使戏之曰:‘九九足以见乎?’鄙人对曰:‘……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桓公曰:‘善!’乃因礼之。
29#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9 00:4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

中国古代数学的一大成就便是建立了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

按照这样的体系普及数学计算,在计算器出现之前,还有点用处,计算器普及以后,再按照此体系学习,毫无用处。

以此体系研究数学,那简直就是灾难。数学能力只会一代不如一代。比较中国古代数学与西方数学的发展,可以见到这一点。
30#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9 09:1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007 发表于 2011-6-8 17:58
  其实,我反对跟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讨论“负负得正”。当然,天才学生除外。如果和天才孩子讨论数学,那就更加应该确保孩子正确学习,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满足于孩子知其然,那就糟蹋天份了。知道负负得正、会用这个教条去解题,却不理解为什么负负得正甚至没有质疑过为什么负负得正,这就是中国当下数学教学悲剧的一个缩影。没有理解基础,知识和技能就会变成沉重的负担,总有一天会把孩子压垮的。如果不能理解,还不如暂时不学。

  当jiangying对ccpaging说“我儿知道负负得正,怎么知道的我也不清楚。似乎和他知道虚数运算有点联系,但是虚数运算他怎么知道的,我也不清楚。”007感到万分惊讶。007惊讶的不是一个孩子知道负负得正,也不是jiangying不清楚儿子怎么知道的,而是jiangying对自己的“不清楚”的不在乎。不在乎的其实不是自己的“不清楚”,而是儿子的不知所以然。真是可叹呀!

今天早上用这个例子问了下孩子。
洋爸:“4X15等于多少?”
洋洋:“60。”
洋爸:“再加上15X6呢?”(主意,我在这里故意把15的位置换了)
洋洋:“用什么再加上?”
洋爸:“当然是刚才那个4X15=60再加上。”随口回答的,我觉得已经有点误导了。
洋洋:“150。”
洋爸:“怎么算的?”
洋洋:“60X2再加上15X2。”
洋爸:“为什么是这样的,哪里来的2?”
洋洋:“6个15可以分成4个和2个,15X4刚才算了是60,15X2我知道是30。”

点评

007  @jiangying:我从这种观察、记录和分析中获益多多,谢谢你有这样的报告!  发表于 2011-6-9 10:43  回复  
jiangying  @007 哈哈,以后还是不会记,他的问题太多,要是全记,我得累死的。。。。  发表于 2011-6-9 10:41  回复  
007  @jiangying:嗯,今天记了。很好!  发表于 2011-6-9 10:37  回复  
jiangying  @007 看来你对我的误会很大,呵呵。我从来都要问他为什么,但是问了从来不记,所以到后来就啥也不知道  发表于 2011-6-9 10:13  回复  
007  很好。洋爸今天总算没有满足于孩子算出了正确答案,而问了孩子“怎么算的”,发现了孩子的特殊思维。你还会以不清楚孩子是怎么想的而自豪吗?  发表于 2011-6-9 10:10  回复  
31#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9 09:31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007 的帖子

就这个题目而言,如果一开始就说出完整的题目 4×15+6×15,那么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用到巧算,但是象你那样分两步出题,大多数人都不会再回头从整体上看这个题目。

点评

007  我其实不在考查孩子是不是掌握了结合律,而是在考查他是不是真地理解了什么是乘法。  发表于 2011-6-9 10:12  回复  
32#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9 09:5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jiangying 的帖子

你孩子宁愿算把6x15拆成4x15+2x15,思路清晰,与众不同,有前途。

就我孩子而言,在他心算最熟练的时候,我出题25x12,他会直接算,但最近一年没练习心算,不太熟练了,现在我再出25x12这种题目,他就会拆成25x10+25x2, 即使我要求他直接算他也不肯,因为他觉得这样更简单。看来计算能力太熟练会阻止我们寻求更为巧妙的算法,这也许是中国教育的弊端之一?

点评

sour  25X12心算还有点小难度,我小时候都是25X4X3算的  发表于 2011-6-11 17:00  回复  
aochuanhui  @ccpaging回去就用你这道“变态”题考考儿子,看看他能不能作出来  发表于 2011-6-9 15:25  回复  
ccpaging  25X12啊!我想到的是一块方形的大蛋糕。每层25块,被横切了3刀,竖切了2刀。我这个想法是不是很变态啊?  发表于 2011-6-9 15:13  回复  
33#
火车 发表于 2011-6-9 09:5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再谈6x15+4x15

这么多人不约而同使用90+4x15的方式计算绝非巧合,而是一个很自然的思路。利用已知信息降低问题难度,是一项很重要的智能。

当然,能够回过头去重新审视题目,也是一个思路。

点评

茉莉清茶  赞成。条条大路通罗马,干吗非要从原理出发。  发表于 2011-6-9 10:16  回复  
34#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9 10:2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重结果,还是过程?

007为啥觉得我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呢?
实际上我最看中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这个结果指的是孩子最终得到的信息是否正确,是否完备,是否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而不是某道题的解答结果。
只要孩子是通过自己的探索,检索,追问这样的主动形式获得的信息,即使是错误的,不完备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我认为都是可取的。
如果孩子获得的信息是被灌输,即使是正确的,完备的,都不见得是啥好事情。

点评

jiangying  @ccpaging 应该说,他不是学会了虚数,而只是知道虚数。知道和学会还差得远。  发表于 2011-6-9 15:26  回复  
jiangying  @ccpaging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似乎是他研究平方根的时候,问道负数的平方根,然后他老爹我随口说了什么。但是我已经忘记了  发表于 2011-6-9 15:21  回复  
ccpaging  @jiangying 现在我都没搞清楚,你儿子怎么学会虚数的?  发表于 2011-6-9 15:18  回复  
jiangying  @ccpaging 被谁忽悠了?  发表于 2011-6-9 15:17  回复  
ccpaging  @jiangying 俺被忽悠了,很受伤。  发表于 2011-6-9 15:14  回复  
jiangying  @007 你太谦虚了,我是来学习的  发表于 2011-6-9 10:52  回复  
007  严重同意。所以恳请你以后多给大家讲讲过程,别只报道结果,以“我不清楚孩子是怎么想的”搪塞我们这些学习者。  发表于 2011-6-9 10:41  回复  
35#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9 10:3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9 00:46
中国古代数学的一大成就便是建立了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

按照这样的体系普及数学计算,在计算器出现之前,还有点用处,计算器普及以后,再按照此体系学习,毫无用处。

我个人认为,毫无用处有点夸张,不过现在小学数学最大的毒瘤应该是那无休止的口算和死记硬背。
一年级的孩子背加法口诀,二年级的孩子背99表,甚至有些家长喊孩子背19X19,29X29表。
36#
007 发表于 2011-6-9 10:3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做得出4×15却想不到它是4个15,这是一个大问题!

火车 发表于 2011-6-9 09:55
这么多人不约而同使用90+4x15的方式计算绝非巧合,而是一个很自然的思路。利用已知信息降低问题难度,是一项很重要的智能。

当然,能够回过头去重新审视题目,也是一个思路。

  你是知道的,我家11在数学问题上一直以来就想尽办法偷懒。我以前曾就具体问题请教过你,你表示欣赏,我得到了宽慰。
  但请回到上面我谈的情境之中,当时我们是在地铁上玩口算4×15+6×15等于多少。注意不是纸笔运算,而是口算。
  4×15等于多少?
  11脱口而出:60
  再加6×15等于多少?
  11的口算能力并不强,想了一会儿才想出6×15等于多少,最后报出150的答案.

  既然11想偷懒讨巧,这个时候还坚持“利用已知信息降低问题难度”就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了,什么经验都不能机械照搬。

  最重要的是,11刚刚学乘法的时候,多少还知道什么是乘法,一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但是,随着后来的乘法练习的增多,大量的机械运算让这种意义感逐渐消失了。到了上五年级时,居然想不到4×15就是4个15,6×15就是6个15,加起来就是10个15。
  007对于当代中国之数学训练可以取得如此神奇效果把人训练到如此呆板感到万分震惊!
  洋爸应该以自己的孩子能够灵活解答而自豪,正如当年007也曾经为孩子数学上的灵气而骄傲一样。但是千万要当心,中国的这套训练办法就有本事把人训练得最后没有了灵气,甚至他们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解题,却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

点评

jiangying  @茉莉清茶 我曾经望文生义地以为“就是把数学整成公文”后来才知道是个人的名字。不过意思也差不多,就这样理解也差不了多少  发表于 2011-6-10 10:56  回复  
茉莉清茶  @jiangying 这个公文到底是个啥思路?  发表于 2011-6-10 09:45  回复  
jiangying  @007 偏偏还有很多人要让孩子去,还有那个美国的杜曼也是一样。。。。  发表于 2011-6-9 11:57  回复  
ccpaging  数学问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果学习中缺少这些环节,只研究孤零零的算式,枯燥乏味不说,即便哪位真学出来了,也只是供人操纵的“计算器”。  发表于 2011-6-9 11:31  回复  
ccpaging  小学生看到的数学问题都是写好的算式,生活中哪里有算式?难道包子上还贴张纸条“0.99 x 1=?”  发表于 2011-6-9 11:29  回复  
ccpaging  @007 “数形结合”,这句话,常常被停留在口头上。实际上,只是让孩子做大量的机械算法训练。离“形”越来越远,离生活越来越远。  发表于 2011-6-9 11:25  回复  
ccpaging  @007 拿钱出来真正操作下,很容易发现,这根本不需要什么算式。一个包子,给一块,找一分。两个包子,给两块,找两分。  发表于 2011-6-9 11:24  回复  
007  @jiangying:公文为了教他那个傻儿子摸索出了一套步步为营的数学训练方法,用在正常孩子身上,那就太凶险了。  发表于 2011-6-9 11:21  回复  
jiangying  @007 大学同学(我班唯一的一个博士)的孩子,在上海学前学公文数学,学到3,4年级的水平,上学后数学学不起走。。。。。哎  发表于 2011-6-9 11:14  回复  
007  更正,改为:这比他想到0.99×4=4-0.04更让人欣慰!  发表于 2011-6-9 11:03  回复  
007  不计其数  发表于 2011-6-9 11:01  回复  
007  @jiangying:你家洋洋现在二年级,到了四五年级你可能会发现像我儿子这样的“仲永”不讲其数!  发表于 2011-6-9 11:00  回复  
jiangying  @007 夸张。。我不相信  发表于 2011-6-9 10:54  回复  
007  @ccpaging:呵呵,笑死了。但是,现在我孩子能够想0.99×4是4个包子的价钱,我已经谢天谢地了。这比他想到0.99×4=4-0.4更让人欣慰!  发表于 2011-6-9 10:52  回复  
ccpaging  机械算法体系。9毛9一个包子,买四个,能算到热包子变成冷包子。还算错了  发表于 2011-6-9 10:45  回复  
37#
火车 发表于 2011-6-9 10:42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6 007 的帖子

作业太多了,老师就知道追求解题速度。我家小子小一,每周都有数学卷子。
38#
jiangying 发表于 2011-6-9 10:51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一年级的时候没有数学作业,二年级有点多,但是我和老师沟通后减免了。
老师说:“是不是数学课不上了,自己学奥数去。”我说不行,孩子还小,不能养成这样的习惯。
最后减免作业的事情是老师告诉他的。
和老师好好沟通,也不是就难么难说话的。

点评

jiangying  @aochuanhui 公立学校的  发表于 2011-6-9 16:51  回复  
aochuanhui  是不是公办的老师不好说话,民办的好说话一点?  发表于 2011-6-9 16:44  回复  
39#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9 11:5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买包子的数学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1-6-9 12:02 编辑

四年级。

父:我们来做个买包子的游戏吧
子:好啊
父:我卖的包子0.99元一个,你要买几个?
子:四个。
父:那得付多少钱啊?
子:等我算算、、、(59四十五的嘀咕开了)
父:能不能算出来哦?要不去拿纸和笔?
子:不用,我算得出。
父:哦、、、我等
子:6.46元
父:(大笑),好,好,你付钱吧?
子:不对。我再算算、、、
父:你在心算列算式吧?
子:是的。你别闹啊,等等、、、
父:好的、、、我等
子:4.36元
父:(大笑),好,好,你付钱吧?
子:不对。我再检查下、、、是不是要用估算啊?
父:随便啦。
子:3.96元
父:哦,对的。你付钱吧?
子:我身上没有分头哦?
父:我这有。你给元票吧。
子:给你四块钱。
父:一个包子,给一块,找一分,两个包子,给两块,找两分、、、
子:可以这样算啊。那太简单了,四个包子,给四块,找四分。
父:是啊,这样算,太简单咯。根本显不出来你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

一年以后。
父:请问每个包子0.99元,要买四个包子,共多少钱?
子:啊,老爸,你不要出这么变态的题好哇。
父:哪里变态了?
子:我们做过的应用题里边从来没有买包子这个类型。你超纲考核了吧?
父:啊,超纲了?
子:是的。你看,(一边说一边翻出一本厚厚的习题集),这里边就没有出现过“包子”两个字。
父:啊?!
子:(再翻出一本厚厚的奥数题集),这里边也没有“包子”。
父:啊?!
子:老爸,你不要烦我,好无啦?这个周末老师布置了十几页数学题,我还没做呢。

父,晕倒。

点评

ccpaging  @jiangying 想象一下,四年以后,孩子会是怎么样的?  发表于 2011-6-9 15:59  回复  
jiangying  @ccpaging “子”在厚厚的奥数题集中绝对可以找到“馒头”  发表于 2011-6-9 15:49  回复  
ccpaging  @jiangying 不超纲。你这个是典型的奥数题,因为奥数老师就喜欢讲和尚和馒头。但是,俺怎么觉得,喜欢讲和尚和馒头的老师的有一DD变态呢?  发表于 2011-6-9 15:16  回复  
jiangying  没有包子,但是有馒头。100个和尚分馒头,大和尚每人3个,小和尚每3人1个,共分100个馒头,问有多少大和尚,多少小和尚。这题不超纲  发表于 2011-6-9 14:59  回复  
40#
fenfei 发表于 2011-6-9 12:24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负号在生活中就是代表相反意义的量。反一下,再反一下不就回到正的量了吗?这个就是最朴素的理解方法呀。
41#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9 13:4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ochuanhui 于 2011-6-9 14:37 编辑

回复 #36 007 的帖子

看到大家说起公文,我也想起了我孩子当年的经历。

儿子两岁的时候,爷爷奶奶教会了他加法,儿子几乎是沉迷其中,迅速学会了三位数的加减法。我当时又惊喜又紧张,惊喜的是儿子也许是个神童,紧张的是自己不懂教育,耽误了神童怎么办?于是去问早教中心的老师哪里有儿童数学培训,那位和蔼的老太太看了我一眼说:你这不是摧残儿童吗。我赶紧解释说儿子喜欢数学,正好儿子正在地上用积木搭15+15,于是老太太指点我们去学珠心算。
珠心算学了一学期,只学到了4,而那时儿子在奶奶指导下已经学会了乘法. 我嫌太慢,虽然儿子表示还想学,我仍然放弃了。在那个培训点正好看到“才能数学”,和公文一个类型的,于是就报名了。
刚学才能数学的时候,儿子作作业很有兴趣,但过了几个月就不对了。那次是作认识钟表的题目,每页几十道题,完全是简单重复,儿子作了一半就不愿作了。要知道我孩子是很喜欢钟表的,家里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钟表,到现在为止仍然每天在IPAD上画一个钟,已经画了一百多个。那是孩子第一次不肯做作业,我反思了一下,觉得可能是题目太简单太无聊了。于是和老师商量给他作难一点的题目。刚开始也还不错,但是后来作乘法题,要求十五分钟作几十道一位数乘5位数的题,当时儿子强烈反抗,而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强迫他学习,事后我就后悔了。孩子才三岁我就强迫他学习,别说孩子不是神童,就算是神童也就被我毁掉了。那以后再没有上过才能数学。
公平的说,虽然才能数学的机械化大量做题不好,但是教材的内容设置还是可以的,和我们小时候的教材相比也算的上是图文并茂
时过一年以后,孩子很喜欢自己出题自己作。我问孩子要不要把才能数学剩下的教材拿回来随便看看,孩子强烈反对,可见当年对孩子伤害之深

点评

aochuanhui  @茉莉清茶 不用报这种班。学数学还是要听007和CCpaging的,从生活和兴趣出发。我就是看了他们的帖子改邪归正的  发表于 2011-6-10 10:50  回复  
茉莉清茶  @aochuanhui 我们学校里有报这个的,我没报。要是给我儿子做这么多,他肯定不同意。不过我儿子计算错误多,也是个问题。  发表于 2011-6-10 10:25  回复  
aochuanhui  @茉莉清茶 才能是韩国的,公文是日本的,但类似。老师只是简单讲解,同学们做题练习,还是有点用处的,但是你别按要求把题做完,那样量太大  发表于 2011-6-10 10:22  回复  
茉莉清茶  才能的练习我也看到过,原来和公文是一个系列的。是机械重复的那种吗?  发表于 2011-6-10 10:01  回复  
aochuanhui  @jiangying我儿只是喜欢数学,投入的时间多,智商并不高,肯定不是神童  发表于 2011-6-9 16:38  回复  
jiangying  你儿绝对是神童  发表于 2011-6-9 14:56  回复  
42#
木头妈妈 发表于 2011-6-9 14:3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1 aochuanhui 的帖子

谢谢前辈们现身说法,受益了
43#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9 16:1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买包子的数学(四年后)

点评

ccpaging  @aochuanhui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作业量的问题,而是学什么以及怎么学的问题。  发表于 2011-6-9 17:35  回复  
ccpaging  机械算法体系能出什么人?不可能出人,机器而已。由此可知,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没有萌芽真正的数学。  发表于 2011-6-9 17:30  回复  
aochuanhui  是很变态,可是怎么避免呢?  发表于 2011-6-9 16:45  回复  
44#
ccpaging 发表于 2011-6-9 17:3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买包子的数学(前传)

点评

jiangying  为啥我看到两把红叉叉,只有晚上再看了  发表于 2011-6-9 17:48  回复  
45#
aochuanhui 发表于 2011-6-10 18:0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昨天说道的几道题

回复 #44 ccpaging 的帖子

晚上要睡觉了,我和儿子互相推诿,谁也不肯去关灯。我提议:我出一道题,谁最作的最慢谁关灯。大家都同意了。
我:4×15+6×15
子:150
我:怎么算的呀?
子:4×15=60,6×15=90,60+90=150
我:有没有其它的办法?
子:没有
我:再想想看
子:就是没有
我只好再出一道难一点的题:8x23+2x23, 儿子又用笨办法算出来了,而且拒绝想其它办法。我只好提示一下:8x23是什么意思啊?
子:就是8个23,哦我知道了,哈哈,8x23+2x23就等于10个23,等于230。

儿子很高兴,要求再出一道题,于是我想起了包子题。
我:每个包子0.99元,要买四个包子,共多少钱?
子:3.96元
我:怎么算的呀?
子:每个包子少一分钱,四个就少4分,4块减4分就是3.96元

早上我想起那个“变态”的蛋糕题还没出呢,于是叫过儿子
我:一个大蛋糕,有25层,被横切了3刀,竖切了2刀,请问现在变成多少块?
儿子想了一下,迟疑着说:12乘以几?
我:你说是12乘以几?
儿子迟疑着不回答。
我拿过一叠书说:这就是大蛋糕,有25层,你来切一下
儿子比划着切了一下。
我拿起最上面一本问:第一层有几块?
子:12块
我:第2层呢?
子:12块。我知道了25x12,一共300块

点评

aochuanhui  @ccpaging多谢提醒  发表于 2011-6-10 22:07  回复  
ccpaging  @aochuanhui 那,只好辛苦你,多忍一忍,尽量不要说出“笨”字来。其实,“聪明”这词,也最好不说。  发表于 2011-6-10 18:44  回复  
aochuanhui  @ccpaging “能玩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这我同意。不过办法还是有聪明或者笨之分的  发表于 2011-6-10 18:34  回复  
ccpaging  不能说是“笨”办法。办法无所谓聪明或者笨。不仅不要说,心里也不要这样想。玩一玩,能玩出什么花样就什么花样,能玩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  发表于 2011-6-10 18:22  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5-26 10:50 , Processed in 0.06635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