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休闲 时尚 国学新知 求国学旧知:文化穿越 论语扯淡 (学而篇·第3章) ...
查看: 12575|回复: 54
go

求国学旧知:文化穿越 论语扯淡 (学而篇·第3章)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5-7 19:26 编辑

  一听说国学,007就肃然起敬。一听说国学还有新知,007就求之若渴。可转几圏,等了几天,007非常失望。天恒爸爸,如果贴出来的若干也算是“知”或“新知”,我就不学了,还是让我学点国学旧知吧!
  没有想到国学大师们都那么无私大方,明明是自己的真知卓见,还硬要说是孔子孟子的思想。当然,这种做法并非今日才有,好像汉代以降就有这种文风了。弄得像007这种后学后进都不知道孔子是谁、他说了什么了。
  恕007愚钝,先给此人上点基础课启蒙吧,让他知道孔子究竟说了什么,明白孔夫子的本意是什么。这些虽然不是什么“新知”,却比较可靠。

目录
论语   #59-62
第1篇 学而
  第1章 有朋自远方来 #28-36,41-50,65
  第2章 仁以孝弟为本 #37-40,51-58,66-73,79-151
  第3章 巧言令色鲜矣仁 #152-174,176-
第7篇 述而
  第1章 夫子述而不作 #74-78  
第11篇 先进
  第4章 于吾言无所不说 #175


点评

迷糊的老猫  @油条 我最爱吃油条,真伤心  发表于 2011-5-3 14:35  回复  
007  对,不吃别人嚼过掺杂着别人的口水的东西,也不吃加了这个或那个新式牛奶,更不吃明矾多甚至加了洗衣粉显得很膨很脆的油条。  发表于 2011-3-23 13:33  回复  
油条  LZ好认真。 我做油条的,就知道,明矾加多了才够脆,没有哪根不放的。不过自己吃的时候是不放的。  发表于 2011-3-23 12:57  回复  
已有 3 人评分贡献 鲜花 收起 理由
ccpaging + 10 + 50 喜欢
子玖妈妈 + 10 + 30
vivianda + 1 呵呵,视觉独特

总评分: 贡献 + 21  鲜花 + 80   查看全部评分

2#
007 发表于 2011-3-12 14:1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宰予昼寝:一种雷人的解释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2 15:09 编辑

回复 #9 daisy 的帖子

  上课了,上课了,终于可以上课了,谢谢daisy老师!
  老师,关于“宰予昼寝”,我在大学时听到一种更加雷人的解释,说出来供老师一晒。
  当年,我们研读到这一段时,觉得非常费解:宰予不过是白天睡懒觉,孔老师何必发那么大的火?还毫不留情地骂人家是“朽木”,是“粪土之墙”,对其不抱什么指望了。
  有同学提醒说:不会是白天睡懒觉那么简单,关键是,宰予为什么白天睡懒觉?他到底干了什么让老师这么生气?
  于是,大家开始发挥想象力,揣测孔老师批评宰予的真实原因。猜下来,大家一致同意:宰予大白天不是一人在睡懒觉,而是和太太一起睡觉……孔老师知道真情之后才勃然大怒……

点评

hmchm  厉害!CC与007从数学转战国学  发表于 2011-3-24 13:00  回复  
crystal2010  太雷人咧!  发表于 2011-3-15 10:42  回复  
007  嗯,这才是国学“新知”!  发表于 2011-3-13 22:21  回复  
火车  不对,“宰予昼寝”是“就算杀了我也要午睡”的意思。  发表于 2011-3-12 18:42  回复  
3#
007 发表于 2011-3-14 10:1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学而篇·第1章:有朋自远方来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5-7 19:24 编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常见的句读和标点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007想求教的是:
  (1)此处“习”作何解?“学而时习之”是什么意思?孔子为什么说学而时习之是一种快乐?
  (2)先说“学而时习之”,立马又说“有朋自远方来”,前后似乎不搭界,没有什么逻辑关系,怎么说到一块去了?孔子究竟想说什么?他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这段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来的?
  恭请天恒爸爸或国学大师指教!
4#
007 发表于 2011-3-14 11:3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学而时习之,何悦之有?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4 11:39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4 10:48
回复 #28 007 的帖子

不好意思,在国学面前我也是小学生,还在学习中,在网上找到一些资料,供参考:


  谢谢天恒爸爸提供学习材料。老实说,我越看越糊涂,孔子一句如此平实的话,被国学大师诠释得乱七八糟,歪曲得一踏糊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关键在于孔子所谓“习”是什么意思。在我看到的解释里,几乎都把“习”解释为“练习”、“操练”、“温习”。于是乎,孔子这句就被解读为:学过之后反复练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放屁!这太不近常情常理了。学过的东西,反复去操练,何乐之有?去问一问当今那些作业负担沉重的小朋友,就可以明白,反复操练学过的东西,是何等枯燥,何等无聊!人有好奇求知的天性,正常的人出于别的原因不得不反复操练某些已学已知东西,但以此为乐,就太变态了。孔夫子不会连这个常识都没有吧?抑或是后人误解了孔子?
5#
007 发表于 2011-3-14 14:5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习”在《论语》的用法和含义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4 15:36 编辑
daisy 发表于 2011-3-14 12:57
回复 #28 007 的帖子

太佩服007了!提的问题真好。我也一直困惑于这些问题。


  谢谢daisy抬举007的提问。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也要说:007太佩服daisy提出的“以经解经”的主张了!
  在今天,“学习”是一个词。在古代,“学”和“习”是两个不同的词。无数的学究为了说明“学而时习之”的“习”是什么意思,都去考证“习”的本意,殊不知所依据的《说文》也好,《康熙》也好,都是面世晚于《论语》的辞典。殊不知,语词的用法和含义是会随着时代和语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放在语词所用的语境中考察它的意思,最靠得住。
  007认为,要正确理解孔子“学而时习之”的思想,最好是在此话发生的语境中寻找提示。可惜,孔子的弟子痛惜竹简,或者过于偷懒,没有好好记录孔子的言论,只留下一些片言只语,弄得像《毛主席语录》。《论语》开篇这段话,没有交待任何情境,跟下一段也没有逻辑关系,甚至本段话内部的逻辑关系也不清楚。这就给后人理解孔子的本意大大地增加了难度,也给后人随意解读留下了空间,当然也就给国学大师们留了一个金碗饭——他们可以生拉硬扯,演讲,写书,赚钱。
  没有具体语境,那只好退而求其次,看看其中的关键词“习”在《论语》中的用法和含义,以推测孔子“学而时习之”的意思了。
  综观《论语》,“习”一词出现过3回。除上面提到的开篇第1章之外,本篇第4章还出现过一回——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不习乎?”虽然是曾参说的,但可以从中体会“习”在《论语》的用法和含义。
  孔子在《论语·阳货篇·第2章》再次使用了“习”一词: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好啦,“学而时习之”的“习”,“传不习乎”的“习”,“习相远也”的“习”,是什么意思?
  难道“传不习乎”可以解为“讲了课却没有布置练习题么”?
  难道“习相远也”是在说“各人的习题相差甚远”么?

点评

sour  这东西还有那么多研究阿,我一直以为习的意思就是实践,学了而且你能用,当然很高兴了,嘿嘿  发表于 2011-6-10 16:56  回复  
ccpaging  我、、、只好“昼寝”了。  发表于 2011-3-14 18:13  回复  
007  国学大师那一套,你学得挺快呀!  发表于 2011-3-14 17:03  回复  
ccpaging  “习相远也”,是说有个姓习的相国,他居住的地方比较偏远。  发表于 2011-3-14 16:37  回复  
6#
007 发表于 2011-3-14 15:5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孔子在东拉西扯么?

回复 #28 007 的帖子

  还有一个问题:孔子在《论语》开篇中,先说“学而时习之”,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最后说“人不知而不愠”。第二句到第三句的逻辑,007能够理解。问题是:第一句到第二句,前后似乎不搭界,没有什么逻辑关系,怎么说到一块去了?孔子究竟想说什么?他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这段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来的?007读不懂这种没有逻辑的东西呀!有谁能点拨一下吗?
  其实,《论语》并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根据回忆,将其若干言论编辑而成的。007非常怀疑是孔子的徒子徒孙们在拼拼凑凑,东拉西扯,而不是孔子本人在这里信口开河。

点评

007  这个我回答不了,史学界也尚未有定论。但从《论语》中曾参和有若享有“曾子”和“有子”的尊称看,007猜测是这两个人及其弟子根据回忆编撰而成  发表于 2011-3-14 17:30  回复  
天恒爸爸  不激动,说真的,对你的扯谈我很期待。不要太在乎旁人说了啥,大师解读的也未必对。我连论语究竟是谁编的都没弄明白,是否可以先给我扫盲一下  发表于 2011-3-14 17:16  回复  
007  天恒爸爸,别激动。《论语》确实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其中许多话可能是孔子的说,但编撰出来的东西多是片言只语,确有拼凑之感。  发表于 2011-3-14 17:01  回复  
ccpaging  是不是又可以猜了?俺斗胆猜一把:习,指熟习。学而且经常熟悉它,不也很愉快吗!见到远方来的朋友,不也很高兴吗!  发表于 2011-3-14 16:45  回复  
天恒爸爸  我连题目都拟好了:《当007遇见孔老二:文化穿越与论语扯谈》,定能大卖特卖,呵呵。  发表于 2011-3-14 16:43  回复  
天恒爸爸  这样好像不太尊重老先生啊,还是烦请007亲自往文庙跑一趟了,说不定,老先生会请007入内室详谈《论语》的前世今生,我很好奇老先生会说点儿啥?  发表于 2011-3-14 16:37  回复  
天恒爸爸  速请孔老先生从文庙来此论坛,解答007的诸多问题,以实现真正的“文化穿越”。007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论语》乃东拼西凑之作,彼可取而代之。  发表于 2011-3-14 16:33  回复  
7#
007 发表于 2011-3-14 16:5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学而篇·第2章:仁以孝弟为本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5-7 19:28 编辑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像007这样没有文化的就看标点版吧——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嗯,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有若在这里不过是在论证“孝悌乃仁之根本”。长期以来,人们都把这段话看成是儒家“孝治”思想的理论基石。包括火车老师也对此点评说:“儒家思想倾向于把社会治理极度简单化,这里就很明显。如果一个人讲求孝悌,他就极少有可能犯上作乱;如果把孝悌当作为人之本,那就天下太平了。”
  007以前的大学老师作过类似的评析,007写文章甚至也沿用了这种说法。可是,今天007戴着800度的眼镜,再拿着一个放大镜,在有若先生这段话的字里行间照呀照,怎么就没有发现他有以孝悌治理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意思?他讲的“作乱”一定是指在社会上作乱吗?他讲的“犯上”就一定是指“冒犯上级”、“冒犯长官”、“冒犯领导”吗?
  有若不过是在谈子对父的“孝”,以及弟对兄的“悌”,分明是在讲家里的事!在这种语境下,所谓“犯上”不过是“冒犯长辈”吧?所谓“作乱”不过是在家里搞事吧?有若这里表达的顶多可以算是一种“以孝悌齐家”的思想吧?007搞不清楚了,到底是哪个家伙把这种思想,无限地外推成了治国平天下的方略?
  火车老师,007这样扯淡有几分道理么?

点评

ccpaging  007的扯谈有几分数学的道理。俺赞同。  发表于 2011-3-14 22:03  回复  
ccpaging  在一个小系统里边适用的道理,可以扩展到大系统。但是,有个前提,需要重新研究和证明。聚沙成塔,塔的规律未必与沙的规律相同。  发表于 2011-3-14 22:02  回复  
ccpaging  俺要想想  发表于 2011-3-14 17:25  回复  
火车  有,有理,有道理,大有道理  发表于 2011-3-14 17:15  回复  
已有 1 人评分贡献 收起 理由
ccpaging + 1

总评分: 贡献 + 1   查看全部评分

8#
007 发表于 2011-3-15 00:19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中的“学”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00:20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4 17:54
回复 #1 007 的帖子

我把毛子水在《论语今注今译》涉及这两段的文字帖在这,供参考:


  从毛子水和孔子合著之《论语今注今译》的“今注”中,还是能够看到历代国学大师的工作成果的。总的来说,能够引经据典时,毛先生是不会越雷池一步的。耐人寻味的是,在解释“学而时习之”时他却自说自话了。
  难道“学”和“习”是两个太过平常的用词,以致于不屑于仔细琢磨了?其实不然,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据007统计,《论语》之中“学”一词总共使用过65回。其中,有些地方的“学”接近于毛先生所说的“指学修己的道理和学济世利人的知识而言”,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但是,有些地方“学”明显指向的是行为或事务方面,如“子张学干禄”、“樊迟请学稼”。而更多的地方,“学”兼及了知识和实务两个方面,或者两方面都不明显,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所以,毛先生对 “学”的解释是不准确的。
  他把“习”解读为“实习”,进而解读为“实行”,也是他的个人之见。如果这种解释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传不习乎”作何解?“习相远也”又作何解?总不能随便解释吧。
  总之,毛先生对“学”和“习”所作区分是站不住脚的。他据此对“学而时习之”所作的今译是牵强的,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9#
007 发表于 2011-3-15 00:3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学而时习之,何悦之有?——007、赖尔和孔子的解释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23:57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4 11:35
  谢谢天恒爸爸提供学习材料。老实说,我越看越糊涂,孔子一句如此平实的话,被国学大师诠释得乱七八糟 ...


  “学而时习之”究竟是什么意思?孔子在何种意义上说“学而时习之”是一种快乐呢?这些问题让007纠结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007读了赖尔的《心的概念》,才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个日常语言分析大师发现,在英语环境中存在两种不同用词:一种是任务词(task word),一种成就词(achievement word)。例如,look就是一个任务词,而see则是一个成就词。又如,listen是一个任务词,hear则是一个成就词。这两种词的用法有着严格的区别。当然,英语中也有一些单词(如teach)的用法灵活,既可以作任务词用,也可以作成就词用,具体是何种用法和含义视语境而定。
  汉语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现代汉语中似乎没有任务词和成就词的明显区分。比如,我们会把listen译成“听”,把hear译为“听到”。换言之,汉语中即使“听”算是一个任务词,我们也不需要用另外一个成就词来与之匹配。我们只要在“听”的后面加上一个“到”,就可以表示听的结果或成就。类似的用法比比皆是,如“注意”和“注意到”,“看”和“看到”,“推导”他“推导出”,如此等等。
  古汉语就不同了。古人用“看”、“望”、“视”表示任务或动作,用“见”、“睹”表示其结果或成就;用“听”、“聆”表任务或动作,用“闻”表示其结果或成就。因此用古汉语的习惯来翻译的话,look是“看”,see是“见”;listen是“听”,hear则是“闻”了。
  兜了一大圈,该入正题了吧?古汉语中“学”和“习”是什么词呢?根据007的考察,“学”在《论语》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时是个任务词,表示学的努力或任务,如“樊迟请学稼”,“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偶然用作成就词,表示学的结果或成就,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极个别地方既表示学的努力又表示这种努力的结果,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最有意思的是子夏说的一段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还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这两段话前一个“学”都是任务词,后一个“学”均为成就词。
  “习”在《论语》中出现过3次,都是作为成就词使用,表示学的结果或成就,意思是“学到”或“习得”知识、道理、才能、习惯等。把握住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习相远也”是什么意思了。
  在007看来,孔子所谓“学而时习之”中的“学”和“习”分别是任务词和成就词,其中“习”表示“学”的结果。或可说,“学”和“习”的关系,近乎于study和learn的关系。“学而时习之”意思就是“学并且经常学有所得”。对呀,学并且经常学有所得,才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不正是孔子反问大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真实意思么?他说的不就是一个朴素的道理么?
  回过头来想,“学过了还要反复操练,不是一种快乐吗?”这种有悖常识的解释是多么可笑!“学得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可喜悦的吗?”这种随意的解释又是多么滑稽!假使孔夫子的话果真就是这些国学大师的意思,007照样会大喝一声:放屁!

点评

sour  我怎么感觉是 学=learn 习=do....  发表于 2011-6-10 17:00  回复  
ccpaging  没金钱了,想主动付学费的。承 007 的夸奖,俺无意中发现30#帖子时未意识到的另一层意思。智者见智,古人不欺我啊。  发表于 2011-3-15 16:23  回复  
007  重要的是分析的结果——孔子意思是说“学并且时常学有所得岂不快哉?”合乎常识、合乎常情、合乎常理。说“学过还反复操练是一种快乐”太变态  发表于 2011-3-15 11:15  回复  
火车  这里的语言分析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我觉得这个分析很有说服力。  发表于 2011-3-15 10:34  回复  
007  算了,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007是在捣糨糊,那就捣糨糊。007很乐意这样捣下去!  发表于 2011-3-15 10:34  回复  
007  007半夜三更查资料读《心的概念》写帖子,解释“学习”就像“看见”一样——看表示动作,见表示结果;学表示动作,习表示结果。这是捣糨糊么?  发表于 2011-3-15 10:12  回复  
007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请别把搞学问看得那么简陋,低俗到跟“搞女人”相提并论,并一言蔽之“捣糨糊”!  发表于 2011-3-15 10:03  回复  
天恒爸爸  搞学问,搞事儿,搞女人,搞工作,搞项目,搞外汇,搞腐败,真是搞不明白,中国人哪能这么能搞的呀。请问,不知与上海话“捣糨糊”能否通用?  发表于 2011-3-15 07:34  回复  
007  CC,个人认为,你在30楼的说法是对的,或者说,比较接近于孔子的本意。  发表于 2011-3-15 01:05  回复  
10#
007 发表于 2011-3-15 12:4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孔子的徒子徒孙在拼凑孔子的言论——007的一种猜测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13:14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4 15:50
  还有一个问题:孔子在《论语》开篇中,先说“学而时习之”,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最后说“人不知而不愠”。第二句到第三句的逻辑,007能够理解。问题是:第一句到第二句,前后似乎不搭界,没有什么逻辑关系,怎么说到一块去了?孔子究竟想说什么?他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这段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来的?007读不懂这种没有逻辑的东西呀!有谁能点拨一下吗?

  007一再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得到帮助,解除这个困惑。遗憾的是,没有人指教007。也许这个问题太过弱智了吧!又或许这根本就不成其问题!没人来解惑,007就更起疑。吃饭的时候,甚至出恭如厕方便解手拉屎的时候,007都在琢磨这段话的逻辑,揣测孔子说话时的情境。

  猜想一:《论语》编撰者在东拉西扯

  007猜想,这三句确实是孔子说的,但他是分别在不同场合说的,放在一起自然前言不搭后语,逻辑不畅,令007这等后知后觉木知木觉的小学生费解。
  007说:《论语》并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或再传弟子根据回忆,将其若干言论编辑而成的。007非常怀疑是孔子的徒子徒孙们在拼拼凑凑,东拉西扯,而不是孔子本人在这里信口开河。这种怀疑论一出,立即引来讥笑:007真是狂妄之至,大言不惭,居然胡说《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而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拼凑出来的!
  007对孔子发誓:我虽然在这里扯淡,却没有胡说!《论语》确实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回忆编撰而成的,其中许多话可能是孔子的言论(此外也有一部分是弟子们的言论),但编撰出来这部《论语》,只保留了孔子师徒对话的片言只语,确实有明显的拼凑之感。
  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述而不作,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没有出版自己的专著。要是在今天,他们是很难评上教授的。好在他们的弟子把他们的思想言论记录下来了,编撰成书,让我们直到今天还能聆听这两位先哲的教导。所不同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有若等)惜简如金,只是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对话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以至于《论语》里的孔子显得像个十足的“观念帝”;而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色诺芬等)极尽铺陈之能事,把苏格拉底这个废话大师与弟子神侃的过程写得极其详尽,让后人可以清晰看到一些重要观点的论证过程。不过,孔子的弟子老实,他们编撰《论语》时,哪些是夫子说的,哪些是弟子说的,分得清清楚楚。苏格拉底的弟子在他们编撰的师生对话录(《理想国》《对话录》等)中却悄悄地塞进了许多私货,用过世老师的嘴说他们的思想。这帮这小子颇具当今某些国学大师打着孔子的旗号贩卖自己的思想的风范。
  至于究竟是哪些人编撰出《论语》的,007回答不了。实际上史学界对于这个疑案至今尚未有定论。但是007有一个发现,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一般都用名字称呼,仅有曾参和有若这两个小弟子享有“曾子”和“有子”有尊称。由此,可以推测,《论语》在曾有二子授徒讲学的时代已初具雏形,再经他们的学生进一步补充,最后定稿。007发现,天恒爸爸引用的毛先生的《论语今注今译》中也提到,“宋程颐以为,《论语》书成于有子、曾子的门人,所以《论语》里独称这二人为子。”(看来,认真研读《论语》的人,总会有一些相近的感受和心得呀!怕就怕,口头上大说特说“国学”,心里却不把国学经典当一回事。既然随意解读,信口开河,又何必打着孔子《论语》之类的旗号呢?)
  史载曾有“鲁论语”和“齐论语”,前者共20篇,后者22篇。后来又从孔府的墙壁里发现一部“古论语”,共21篇。这说明《论语》成书之后,还有人在修订、补充。
  总而言之,《论语》里的许多言论是孔子说的,但《论语》不是孔子本人著述的,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回忆和口耳相传的信息编撰而成的。因此,存在把孔子数个场合说的不同的话拼凑在一篇、一章的可能。这大概就是《论语》开篇第1章显得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原因吧?
11#
007 发表于 2011-3-15 14:2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不会是导师与新生见面的欢迎辞吧?——007的另一种猜测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23:40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5 12:42
  总而言之,《论语》里的许多言论是孔子说的,但《论语》不是孔子本人著述的,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回忆和口耳相传的信息编撰而成的。因此,存在把孔子数个场合说的不同的话拼凑在一篇、一章的可能。这大概就是《论语》开篇第1章显得逻辑混乱前言不搭后语的原因吧?

  以上只是一种猜想,并没有得到直接证据的支持。要是这个猜想是错了,孔子就是在同一个场合一口气说完这三句话的,如此前言不搭后语,那该作何解释呢?难道说孔子真是一个“观念帝”,只说庄严宏大的观念,不讲证据,不讲逻辑么?抑或孔子是在一种特殊的场合有针对性发表这些言论?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会合情合理地如此讲话呢?

  猜想二:迎新辞

  007在今天早上出恭如厕方便解手的时候,一边痛快地拉了一泡,一边遐想两千多年前孔子授徒讲学的情境……想着想着,又想到了自己读研究生时的开学典礼,跟导师的见面会。007依稀还记得,有的老师祝福我们“认真学习,学有所成”,有的老师提醒我们“做学问要坐得住冷板凳,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但是时时有所得,不断有所长进,就能够从中体会学习和研究的快乐”,还有的说“做学问先要学做人”……我的导师说:“你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求学,我们作你们的指导老师,对大家来说都是一种缘份。在学问上我们有师生关系,也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关系。你们相互之间也要经常相互切磋,成为真正的学友……”
  哎呀呀,老师们说的怎么跟孔夫子一个口吻,甚至连说的内容都相近?!难道孔子也是在跟新生见面的时候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会不会是这样?——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年迈的孔夫子率领子路、子夏等一批跟随他多年的弟子,站在鲜花盛开的桃树、李树下,迎来了他授徒讲学生涯中的最后一批新弟子。
  年轻的曾参和有若穿戴整齐,容光焕发。他们来到夫子面前,恭恭敬敬地行拜师礼,然后献上束脩(作为学费的牛肉干)。夫子微微一笑,示意两位后生平身,然后说道:“不断学习时常学有所得,岂不快哉?有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自远方来,加入我们当中,不亦乐乎?你们要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成为真正的学友。但是,如果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生气,不也是一种君子风范么?……”
  曾参、有若和师兄们一起恭敬地站在夫子身边,倾听着夫子每一句勉励的话语……这两个关门弟子直到学有所成,开门授徒,还铭记着夫子跟他们见面时的这番教导。他们也在收新弟子的庄严仪式上,一次一次一重述着夫子这番语重心长的教诲,直到最后把它们写进了《论语》的开篇第1章。

点评

ccpaging  再次标记。本想顺大便付点学费,无奈,今日木钱鸟。  发表于 2011-3-15 16:39  回复  
12#
007 发表于 2011-3-15 14:3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48 007 的帖子

以上两种说法,纯属于007的个人猜测,欢迎批评,也欢迎补充新的解释!
13#
007 发表于 2011-3-15 17:04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思想交锋有利思想进步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5 17:04 编辑
daisy 发表于 2011-3-15 10:26
007引出问题,其实心中早有答案!


  不好意思,事实并不是你说的这样,你误会了。那些问题,我是早就有了,一直积压在心里,能有一个机会说出来,真是一件痛快的事。但是,问题的答案,我没有。首先,007在这里写的并不一定是问题的答案,而只是推测。其次,即使这些推测,也是在跟来此楼的各位网友的讨论中逐渐清晰起来的。007喜欢在对事实了解的基础上发言,并且偏好破中带立的文风。但愿被007批评的国学大师能够谅解007的狂妄。但是请别像子玫妈妈那样怀疑我的真诚,007是真诚地批评那些观点的。
14#
007 发表于 2011-3-15 20:5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犯上作乱”之“上”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4 17:54
回复 #1 007 的帖子

我把毛子水在《论语今注今译》涉及这两段的文字帖在这,供参考: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毛子水在《论语今注今译》将有子这番言论译为:“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而会冒犯君上的,极为稀少;不会冒犯君上而会作乱的,不曾有过。一个用心于世道的君子,专致力于根本的事情;根本的事情做好了,这个世界就可变成为有道的世界了。孝和弟应是仁的根本!”
  毛先生这么译的一个根据是,他认为其中的“犯上作乱”之“上”指的“君父和在高位的”。这显然是一种过度的诠释。如前所说,有若不过是在谈子对父的“孝”,以及弟对兄的“悌”,分明是在讲家里的事!在这种语境下,所谓“上”不过是“家长”或“长辈”,所谓“犯上”不过是“冒犯长辈”,所谓“作乱”不过是在家里搞事,有若这里表达的顶多可以算是一种“以孝悌齐家”的思想。
  007曾经问:到底是哪个家伙把这种思想,无限地外推成了治国平天下的方略?
  天恒爸爸接着就贴出了毛先生的“今注今译”,难道是要告诉007是毛子水先生将有子的思想泛化成了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么?
15#
007 发表于 2011-3-16 17:5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治学的态度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6 18:03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6 10:00
回复 #1 007 的帖子

顺便也与007交流一下治学方法。我知道,你对我的述而不作肯定有想法,好像是偷懒,好 ...


  007不反对引用,事实上你引用的钱穆的《论语新解》就对007启发颇大。但是,如果我在批评一种诠释,并且说出理由,又提出了一些新的疑问,而你接下来搬出来的东西,恰恰就是我已经分析批评过的对象(如那位毛老先生的《论语今注今译》),以回应我的疑问,那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无助于讨论的深入呀!

  另外,个人觉得,引用的东西应该是自己看过的、理解的东西。例如,毛先生和钱先生在你引用的注释里都提到,《论语》里孔子的弟子中惟有若和曾参处处被尊称为“子”,所以可以合理地推测《论语》可能是由这两位的弟子编撰而成的。如果看到了这一点,怎么会误解007否定《论语》是孔子写的那番话呢?引用的东西,自己都没有好好看,那确实是不够真诚,还不如我这个批评它们的人来得对它们真诚。因为学术不怕批评,只怕被忽视或轻视。

  我不同意读《论语》就一定要看权威的解读本,了解《论语》思想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读《论语》原著本身。读过之后,当然可以看看别人怎么解释。这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经典,也可以逐渐发现那些靠解读《论语》吃饭的人写的书,哪些地方是忠于原著原意,哪些地方自说自话,过度诠释。不要说毛子水、钱穆、杨伯峻、南怀瑾、傅佩荣、鲍鹏山、李泽厚写的东西可以评论,连孔子说的话也可以置评。

  但我同意无论评论谁的言论,都要先弄清楚人家的真实意图。007来此求国学旧知,就是想弄清楚《论语》之类的经典中种种言论的原意。没有想到的是,007在这里写的东西被天恒爸爸说成是“新意迭出”,这才是对007莫大的批评!冤枉呀,我不想有新意的,我只想了解《论语》的本意的。007怎么成了跟自己批评过的国学大师一样的货色?嗯,这种治学态度要不得,要深刻反省!
已有 1 人评分贡献 收起 理由
hmchm + 1

总评分: 贡献 + 1   查看全部评分

16#
007 发表于 2011-3-17 10:4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者,孔门对话之论纂也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7 10:48 编辑

  看来,要准确理解《论语》本义,必须有一些有关它的常识。接下来,007也来做一次搬运工作。如下若干材料均引自“百度百科”的“论语条目”,原始出处待查。

  (一)“论语”命名的意义和来由

  班超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1)“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2)“论语”的名字是当时就有的,不是后来别人给它的。
  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譬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那么,“论语”的意义便是“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话”。说到这里,谁都不免会问一句:难道除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外,别人说的话都不是“有条理的叙述”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论语”这样的命名有什么意义呢?可见刘熙这一解释是很牵强的。(《释名》的训诂名物,以音训为主,其中不少牵强附会的地方。)还有把“论”解释为“讨论”的,说“论语”是“讨论文义”的书,何异孙的《十一经问对》便是如是主张,更是后出的主观看法了。
  关于《论语》命名的来由,也有不同的说法。王充在《论衡·正说篇》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
  《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坊记》的著作年代我们目前虽然还不能确定,但不会在汉武帝以后,是可以断言的。因之,《论衡》的这一说法也未必可靠。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的编纂者给它命名的,意义是语言的论纂。
17#
007 发表于 2011-3-17 11:0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是孔门弟子追忆和编撰的师训

007 发表于 2011-3-17 10:48
  看来,要准确理解《论语》本义,必须有一些有关它的常识。接下来,007也来做一次搬运工作。如下若干材 ...

  007继续当搬运工——

  (二)“论语”的作者和编著年代

  《论语》又是若干断片的篇章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就是前后两章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而且这些断片的篇章绝不是一个人的手笔。《论语》一书,篇幅不多,却出现了不少次的重复的章节。其中有字句完全相同的,如“巧言令色鲜矣仁”一章,先见于《学而篇第一》,又重出于《阳货篇第十七》;“博学于文”一章,先见于《雍也篇第六》,又重出于《颜渊篇第十二》。又有基本上是重复只是详略不同的,如“君子不重”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一字,《子罕篇第九》只载“主忠信”以下的十四个字;“父在观其志”章,《学而篇第一》多出十字,《里仁篇第四》只载“三年”以下的十二字。还有一个意思,却有各种记载的,如《里仁篇第四》说:“不患莫己知,求可为也。”《宪问篇第十四》又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篇第十五》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如果加上《学而篇第一》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便是重复四次。这种现象只能作一个合理的推论:孔子的言论,当时弟子各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所以《论语》一书绝不能看成某一个人的著作。
  那么,《论语》的作者是一些什么人呢?其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今天可以窥测得到的有两章。一章在《子罕篇第九》:“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牢”是人名,相传他姓琴,字子开,又字子张(这一说法最初见于王肃的伪《孔子家语》,因此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和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都对它怀疑,认为琴牢和琴张是不同的两个人)。不论这一传说是否可靠,但这里不称姓氏只称名,这种记述方式和《论语》的一般体例是不相吻合的。因此,便可以作这样的推论,这一章是琴牢的本人的记载,编辑《论语》的人,“直取其所记而载之耳”(日本学者安井息轩《论语集说》中语)。
  另一章就是《宪问篇第十四》的第一章:“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是原宪,字子思,也就是《雍也篇第六》的“原思之为宰”的原思。这里也去姓称名,不称字,显然和《论语》的一般体例不合,因此也可以推论,这是原宪自己的笔墨。
  《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象《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覆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不能不说是曾参的门弟子的记载。
  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欤,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欤,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这一段又象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
  又如《先进篇第十一》的第五章和第十三章:“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问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孔子称学生从来直呼其名,独独这里对闵损称字,不能不启人疑窦。有人说,这是“孔子述时人之言”,从上下文意来看,这一解释不可凭信,崔述在《论语余说》中加以驳斥是正确的。我认为这一章可能就是闵损的学生所追记的,因而有这一不经意的失实。至于《闵子侍侧》一章,不但闵子骞称“子”,而且列在子路、冉有、子贡三人之前,都是难以理解的,以年龄而论,子路最长;以仕宦而论,闵子更赶不上这三人。他凭什么能在这一段记载上居于首位而且得着“子”的尊称呢?合理的推论是,这也是闵子骞的学生把平日闻于老师之言追记下来而成的。
  《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那么,著作年代便有先后了。这一点,从词义的运用上也适当地反映了出来,譬如“夫子”一词,在较早的年代一般指第三者,相当于“他老人家”,直到战国,才普遍用为第二人称的表敬代词,相当于“你老人家”。《论语》的一般用法都是相当于“他老人家”的,孔子学生当面称孔子为“子”,背后才称“夫子”,别人对孔子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孔子称别人也是背面才称“夫子”。只是《阳货篇第十七》中有两处例外,言偃对孔子说,“昔者偃也闻诸夫子”;子路对孔子也说,“昔者由也闻诸于夫子”,都城是当面称“夫子”,“夫子”用如“你老人家”,开战国时运用“夫子”一词的词义之端。崔述在《洙泗信录》据此断定《论语》的少数篇章的“驳杂”,固然未免武断;但《论语》的著笔有先有后,其间相距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似乎可以由此窥测得到。
  《论语》一书,既然成于很多人之手,而且这些作者的年代相去或者不止于三、五十年,那么,这里后编定者是谁呢?自唐人柳宗元以来,很多学者都疑心是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定的,我看很有道理。第一《论语》不但对曾参无一处不称“子”,而且记载他的言行和孔子其他弟子比较起来为最多。除开和孔子问答之词以外,单独记载曾参言行的,还有《学而篇》两章,《泰伯篇》五章,《颜渊篇》一章,《宪问篇》和孔子的话合并的一章,《子张篇》四章,总共十三章。第二,在孔子弟子中不但曾参最年轻,而且有一章还记载着曾参将死之前对孟敬子的一段话。孟敬子是鲁国大夫孟武伯的儿子仲孙捷的谥号。假定曾参死在鲁元公元年(周考王五年,纪元前四三六年。这是依《阙里文献考》“曾子年七十而卒”一语推定的),则孟敬子之死更在其后,那么,这一事的叙述者一定是在孟敬子死后才著笔的。孟敬子的年岁我们已难考定,但《檀弓》记载着当鲁悼公死时,孟敬子对季昭子的一番话,可见当曾子年近七十之时,孟敬子已是鲁国的执政大臣之一了。则这一段记载之为曾子弟子所记,毫无可疑。《论语》所叙的人物和事迹,再没有比这更晚的,那么,《论语》的编定者或者就是这班曾参的学生。因此,我们说《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末期,大概是接近于历史事实的。
18#
007 发表于 2011-3-17 11:1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以《论语》为据研究孔子的思想,可信么?

007 发表于 2011-3-17 10:48
  看来,要准确理解《论语》本义,必须有一些有关它的常识。接下来,007也来做一次搬运工作。如下若干材 ...

  读过《大学》、《中庸》、《孝经》等儒家经典的人,一定有一个印象。里边提到的那些孔子的话,经常给人以被编撰者加工过的感觉,不像是孔夫子说的。这些作品的编辑者就像柏拉图和色诺芬那样,借过世老师的嘴说他们想说的话,至少是掺杂的许多他们个人的思想。《论语》不会也是这样吧?
  007再当一回搬运工。下面的分析,让我们比较放心根据《论语》来研究孔子的思想。

  (三)“论语”版本和真伪

  《论语》到汉朝,有三种不同的本子:(1)《鲁论语》二十篇;(2)《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中二十篇的章句很多和《鲁论语》相同,但是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3)《古文论语》二十一篇,也没有《问王》和《知道》两篇,但是把《尧曰篇》的“子张问”另分为一篇,于是有了两个《子张篇》。篇次也和《齐论》《鲁论》不一样,文字不同的计四百多字。
  《鲁论》和《齐论》最初各有师传,到西汉末年,安昌候张禹先学习了《鲁论》,后来又讲习《齐论》,于是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以《鲁论》为根据,“采获所安”,号为《张候论》。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其时极为尊贵,所以他的这一个本子便为当时一般儒生所尊奉,后汉灵帝时所刻的《嘉平石经》就是用的《张候论》。
  《古文论语》是在汉景帝时由鲁恭王刘余在孔子旧宅壁中发现的,当时并没有传授。何晏《论语集解·序》说:“《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论语集解》并经常引用了孔安国的《注》。但孔安国是否曾为《论语》作训解,《集解》中的孔安国说是否伪作,陈鳣的《论语古训·自序》已有怀疑,沈涛的《论语孔注辨伪》认为就是何晏自己的伪造品,丁晏的《论语孔注证伪》由认为出于王肃之手。这一官司我们且不去管它。直到东汉末年,大学者郑玄《论语注》以《张候论》为依据,参照《齐论》、《古论》,作了《论语注》。在残存的郑玄《论语注》中我们还可以窥见鲁、齐、古三种《论语》本子的异同,然而,我们今天所用的《论语》本子,基本上就是《张候论》。于是怀疑《论语》的人便在这里抓住它作话柄。张禹这个人实际上够不上说是一位“经师”,只是一个无耻的政客,附会王氏,保全富贵,当时便被斥为“佞臣”,所以崔述在《论语源流附考》中竟说:“《公山》《佛肸》两章安知非其有意采之以入《鲁论》为己解嘲乎?”但是,崔述的话纵然不为无理,而《论语》的篇章仍然不能说有后人所杜撰的东西在内,顶多只是说有掺杂着孔门弟子以及再传弟子之中的不同传说而已。
  如果我们要研究孔子,仍然只能以《论语》为最可信赖的材料。无论如何,《论语》的成书要在《左传》之前,我很同意刘宝楠在《论语正义》(《公山章》)的主张,我们应该相信论语来补充《左传》,不应该根据《左传》来怀疑《论语》。至于崔述于后代的封建道德作为标准,以此来范围孔子,来测量《论语》的真伪,纯驳,更是不公平和不客观的。
19#
007 发表于 2011-3-17 11:5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谁才是解读《论语》的权威?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8 13:08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7 10:48
  看来,要准确理解《论语》本义,必须有一些有关它的常识。接下来,007也来做一次搬运工作。如下若干材 ...


  搬着搬着,007居然对做搬运这种体力劳动上了瘾。本来想克制一下“搬运瘾”,但是看到有人说毛子水、钱穆、杨伯峻、南怀瑾、傅佩荣、鲍鹏山、李泽厚是注释《论语》的权威,就忍住再作一回搬运工。

  (四)略谈古今“论语”的注释书籍

  《论语》自汉代以来,便有不少人注解它。《论语》和《孝经》是汉朝初学者必读书,一定要先读这两部书,才进而学习“五经”,“五经”就是今天的《诗经》《尚书》(除去伪古文)《易经》《礼纪》和《春秋》。看来,《论语》是汉人的启蒙书的一种。汉朝人所注释的《论语》,基本上全部亡佚,今日所残存的,以郑玄(127—200,《后汉书》有传)注为较多,因为敦煌和日本发现了一些唐写本的残卷。估计十存六七;其他各家,在何晏(190—249年)《论语集解》以后,就多半只存于《论语集解》中。现在《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就用何晏《集解》,宋人邢昺(932—1010年,《宋史》有传)的《疏》。至于何晏、邢昺前后还有不少专注《论语》的书,可以参看清人朱彝尊(1629—1709年,《清史稿》有传)《经义考》,纪盷(1724—1805年)等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唐陆德明(550左右—630年左右。《新唐书》对他的生卒年并没有明确记载,此由《册府元龟》卷九十七推而估计之)《经典释文序录》和吴检斋(承仕)师的《疏证》。
  关于《论语》的书,真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读者如果认为看了《论语译注》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再看下列几种书:
  (1)《论语注疏》——即何晏集解、邢昺疏,在《十三经注疏》中,除武英殿本外,其他各本多沿袭阮元南昌刻本,因它有《校勘记》,可以参考,基本文文字出现于《校勘记》的,便在那文字句右侧用小圈作标识,便于查考。
  (2)《论语集注》——宋朱熹(1130—1200年)从《礼记》中抽出《大学》和《中庸》,合《论语》、《孟子》为《四书》,自己用很大功力做《集注》。固然有很多封建道德迂腐之论,朱熹本人也是个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一则自明朝以至清末,科举考试,题目都从《四书》中出,所做文章的义理,也不能违背朱熹的见解,这叫做“代圣人立言”,影响很大。二则朱熹对于《论语》,不但讲“义理”,也注意训诂。所以这书无妨参看。
  (3)刘宝楠(1791—1855年)《论语正义》——清代的儒生大多不满意于唐、宋人的注疏,所以陈奂(1786—1863年)作《毛诗传疏》,焦循(1763—1820年)作《孟子正义》。刘宝楠便依焦循作《孟子正义》之法,作《论语正义》,因病而停笔,由他的儿子刘恭冕(1821—1880年)继续写定。所以这书实际是刘宝楠父子二人所共著。征引广博,折中大体恰当。只因学问日益进展,当日的好书,今天便函可以指出不少缺点,但参考价值仍然不少。
  (4)程树德《论语集释》。此书在《例言》中已有论述,不再重复。
  (5)杨树达(1885—1956年),《论语疏证》。这书把三国以前所有征引《论语》或者和《论语》的有关资料都依《论语》原文疏列,有时出己意,加案语。值得参考。
  (6)杨伯峻《论语译注》。杨伯峻先生是一位语言学家,在古汉语语法和虚词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杨伯峻先生的学术背景及其家学渊源,使他在注解《论语》《孟子》和《春秋左传》等古籍时显得游刃有余。他的《论语译注》注重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规律及名物制度、风俗习惯等的考证,论证周详、语言流畅,表述清晰准确,不但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普通读者了解《论语》的一本入门参考书。当然,《论语译注》在今天来看也是瑕瑜互见的。
  (7) 钱峻《论语浅讲》


  呵呵,007要补充一下:以上引用的材料均来自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一书的“导言”。百度百科引用时,擅自篡改,居然加上了对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推荐。007赞同其中对将杨先生《论语译注》的评价,将列为权威著作也是够格的。但是,必须说明的是人家自己在导言中并没有王婆卖瓜,是上百度百科的好事者加上去的。

  互动百科中“论语”条目更有意思,采用的也是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的导言,但把杨先生推荐的最后一本——钱峻《论语浅讲》——改换成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但简介写得颇具讽刺意味:

  虽然南怀瑾先生自称:本书定名为“别裁”,是因为其讲解,都自别裁于正宗儒者经学之外,只是个人一得所见,不入学术预流,未足以论下学上达之事也。但南先生渊博的学识,“经史合参”的研究方法,有别于正统学者的讲述方法,使得本书别具特色,对现代人了解《论语》有很大的帮助,建议收藏。

  呵呵,南先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不是在搞学术研究。

点评

火车  陆续有很多人建议我读南老先生的别裁。我读了几页,实在受不了那种东拉西扯的文风,放弃了  发表于 2011-3-17 18:59  回复  
daisy  “却”字打错了,是确  发表于 2011-3-17 12:21  回复  
daisy  《论语别裁》倒却是不应该加进去,他只是本讲记,里面涉及的内容太杂了。跟学术研究是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11-3-17 12:20  回复  
20#
007 发表于 2011-3-19 20:2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钱穆的猜想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5 21:19
回复 #51 007 的帖子

007,其实毛子水的《论语今注今译》是很老的一个版本,似乎在学界有点权威,所以拿来 ...

  就天恒爸爸在本楼所援引的材料而言,钱穆先生注译《论语》比毛子水谨慎。钱先生在注释“学而时习之”之“习”时说:“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但他非常谦虚把自己翻译说成是“试译”——

  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很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正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呵呵,将“学而时习之”译成“学能时时反复习之”,虽然含糊,却不像译之为“学过还反复操练”那么变态无知。
  钱生还说:“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一境,斯可有远方朋来之乐。最后一境,本非学者所望。学求深造日进,至于人不能知,乃属无可奈何。圣人深造之已极,自知弥深,自信弥笃,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浅学所当骤企也。”
  这也可以算是对孔子这段言论发生之语境的一种猜测吧。
  后世读者心中猜想的语境不同,对《论语》中那些片言只语的解读和诠释就会不同。不顾语境,所作之解读可以就会不知所云。

点评

ccpaging  更正:“讲对了”改成“讲对的”。  发表于 2011-3-20 11:01  回复  
ccpaging  老师们治学,讲对了,讲自己的理解,这是“立”。学生们学习都做闷葫芦,各自理解,不疑不辩,不去“破”,就不能掌握那些细微的差别。  发表于 2011-3-20 10:58  回复  
21#
007 发表于 2011-3-19 20:39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钱穆先生的聪明与老练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0 11:32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3-15 21:19
回复 #51 007 的帖子

007,其实毛子水的《论语今注今译》是很老的一个版本,似乎在学界有点权威,所以拿来 ...


  钱穆先生在注释和试译《论语•学而篇•第2章》时,表现出同样的谨慎和谦逊。他不像毛子水之流那样将其中“犯上”之“上”过度诠释为“君父”或“君上”,而只是就事论事忠于原意,将其解释为“上位者”。有若这段话就被解读为:“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这个白话译版真是绝了!钱先生干脆不去解释“犯上”和“作乱”,直接从原话里搬过来,聪明老练哟!至于别人是怎么理解“犯上作乱”,那是别人的事。

点评

007  谢谢天恒爸爸的推荐,看来,钱穆的《论语新解》是个不错的本子。  发表于 2011-3-20 13:36  回复  
22#
007 发表于 2011-3-19 21:0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别冤枉有若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19 21:09 编辑
火车 发表于 2011-3-16 19:07
我同意你的不同意。你讲的在理解孔子真实意思上对孔子的思想作出评论,这当然是一种方法。不过我认为至少还有另一种,即针对普遍所认同的对论语的解释,对论语里面所体现的思想作出评论。我想,我前面写的点评录就是走的这条路。
  你可以那样去点评儒家,但你说有若这段话有“把社会治理极度简单化”的明显倾向,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有若不就是在说家事么?请问:有若这番话哪里有治理社会或治国平天下的意思?从哪个字哪一行里窥见到了这层意思?
  必须承认,后来的儒家逐渐建立了一个“家国同构”的思想体系,将家庭伦理普遍化,以孝悌为本,外推出一个庞大的伦理化政治体系。但同时也要特别注意,这种思想在孔子的时代还不明朗。根据是,《论语》中有关“孝悌”的言论都限于家庭关系,而没有将孝治齐家的思想扩大化。
  所以,要批评就批评儒家,但不要拿有若这番话说事。后世儒者基于他们的“家国同构”思想,将有若言论中的“犯上作乱”之“上”过度诠释为“君父”“君上”,然后硬说有若有以孝悌为本齐家法国平天下的思想。这是儒家的一贯的作派,我就不多说了。问题是:批评儒家的人也跟着起哄,冤枉有若,把“家国同构”的帐算到他的头上。
23#
007 发表于 2011-3-20 13:2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求国学旧知的意义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0 13:37 编辑
daisy 发表于 2011-3-19 18:19
回复 #63 ccpaging 的帖子

孔子叫小的们不要再纠结他的话了,叫小的们去参天地之化育,要与天地合其德,与 ...


  daisy:孔子叫小的们不要再纠结他的话了,叫小的们去参天地之化育,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ccpaging:我也是这么理解的。按照孔子的教诲,像现在小学生这样,只听老师的话,只述老师的话,是不对的,还把老师逼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

  007也反对人云亦云,反对师云亦云,反对子云亦云,而赞同独立思考。每一代人都应该独立思考,并且为群体的思想宝库作出自己的独特贡献。然而,是自己的观点就是自己的观点,不要赖到别人头上,也不要打别人的旗号。搬出孔夫子,并不会加重某人观点的分量。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先贤们的嘉言懿行中受到启发,获得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但是,受到先贤启发得到的思想观点,依然是自己的观点。发表出来跟人交流的老实态度是,把先贤的观点和自己观点区别开来,不要在解经时暗中塞进自己的私货,让人误以为是先贤的观点。
  而真要受到先贤先哲思想的启发,首先就要弄清楚人家究竟是什么意思。那些年代久远的言论,也许现在已经难以揭示其本义了。但是,试图理解其本义和根本不在乎其本义,还是有明显区别的。那些“六经注我”的狂徒,就不在乎经典的本义——经典只不过是用来传达他们思想观点的工具或旗号而已。不是有人试图从孔孟言论中发掘其微言大义,或明或暗地贩卖“民主”、“人权”思想么?拿孔孟之道来为民主人权观辩护,简直就是对民主人权观的亵渎!民主人权思想难道走到了穷途末路,要挖出孔丘和孟轲的尸骨来为之辩护么?

点评

ccpaging  反对“六经注我”。我之对错或有,何必抗别人的经幡。轻者说是自信心不足,重者就说是居心何在了。  发表于 2011-3-20 18:49  回复  
ccpaging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或高或低,或对或错,都可以拿出来讨论,裨益自己、同学甚至老师。  发表于 2011-3-20 18:45  回复  
24#
007 发表于 2011-3-20 13:54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中的孝悌之道:家庭伦理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0 19:06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19 21:08
……《论语》中有关“孝悌”的言论都限于家庭关系,而没有将孝治齐家的思想扩大化。

  论语中有13章论及“孝”或“孝弟”,请仔细看,仔细体会:人家是不是在谈家中的孝道和悌道?哪里有过把孝悌之道推广为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意思?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篇》)

  4.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为政篇》)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篇》)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篇》)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篇》)

  9.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篇》)

  10.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篇》)

  11.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篇》)

  1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胫胫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篇》)

  13.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篇》)
25#
007 发表于 2011-3-22 12:3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述而篇·第1章:夫子述而不作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5-7 19:20 编辑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现代版为——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这段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稍有一点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孔子自比老彭,说明自己的治学态度和取向。
  007不明白的是:孔子所“述”是什么?他为什么不“作”?他真的没有“作”么?大师何出此言?

  学术界公认,杨伯峻的《论语译注》适合于作为现代人研读《论语》的入门性参考书。那就先引用此书对孔子这番话的译注吧。——  

  【译文】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
  【注释】
  ⑴作,好古——下文第二十八章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这个“作”,大概也是“不知而作”的涵义,很难说孔子的学说中没有创造性。又第二十章说:“好古敏以求之”,也可为这个“好古”的证明。
  ⑵老彭——人名。有人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人,有人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一人,又有人说孔子说“我的老彭”,其人一定和孔子相当亲密,未必是古人。《大戴礼•虞戴德篇》有“商老彭”,不知卽此人不。
26#
007 发表于 2011-3-22 15:3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述而不作”之“述”与“信而好古”之“古”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2 15:38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22 12:37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说:“阐述而不创作,以相信的态度喜爱古代文化,我私自和我那老彭相比。”
  007觉得,杨伯峻先生对孔子这段言论也存在过度诠释之嫌。
  杨先生把“述而不作”之“述”解为“阐述”,似乎不准确。“阐述”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除了有“陈述”“传述”之意外,还有“解释”“说明”的意思。孔子所谓“述而不作”之“述”似乎只有“传述”古典或先王之道的意思,但并不想进一步对其作“解释”或“说明”。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所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
  杨先生把“信而好古”之“古”解为“古代文化”,也有过度诠释之嫌。这小半句话,之前说“述而不作”,之后说“窃比于我老彭”,根据这样的语境加以推想,孔子这里所谓的“古”应该是“古代典籍”或“古代的规章制度”。

点评

油条  过是永恒的,不过还是很理想的,做的时候,就看有意和无意,手势重和手势轻。和黑心能赚钱大概一个道理。  发表于 2011-3-23 13:41  回复  
油条  嘿嘿,油条的火候很重要,炸得时间长了,自然就不好吃了,只是香气更足了,买的人要是眼睛不好,还很乐意买的。  发表于 2011-3-23 13:33  回复  
27#
007 发表于 2011-3-23 17:2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孔子“述古”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3 17:26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22 15:37
  ……孔子所谓“述而不作”之“述”似乎只有“传述”古典或先王之道的意思,但并不想进一步对其作“解释”或“说明”。……
  ……孔子这里所谓的“古”应该是“古代典籍”或“古代的规章制度”。

  当年,那么多人追随孔子,拜他为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子拥有《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等“六经”。那个时候还没有纸,经书写在竹简上,“六经”大概要用一辆或多辆牛车承载得起。拥有“六经”,算得上是“学富五车”了。
  孔子又不是学官,怎么可能拥有“六经”呢?这要是在西周时代是很难想象的。那个时候,学术和教育由官方把持,但凡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使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手中,正所谓“惟官有书”,“惟官有器”,“学在官府”。民间人士的手中是不可能有六经的。
  可是,到了东周,王室式微,学术逐渐下放诸候,最后流落到民间,为普通的士所掌握。随着官学的衰落,私学逐渐兴起。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生在礼崩乐坏、诸候争霸、战乱频乃的春秋末年,对远去的西周及其制度向往备至。他还是个有心人,尽力收集那个时代散落在民间的古代典籍、文章,加以整理、修订,再写在新的竹简上,使“六经”得以保存下来。
  可惜的是,孔子编订“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却佚失了。所以,后人只能读到其中的五本,这便是“五经”了。
28#
007 发表于 2011-3-24 11:2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述而不作论”的语境——007的一种猜想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4 17:01 编辑

  《论语》是一部师生对话录,而不是像《道德经》那样自说自话式的独白录。可惜的是,《论语》中记录的多是一些对话片断,弄得后人读之常有一种独白录的感觉。要理解《论语》中某言论的真实意思,就需要有语境的上推测。前人解读《论语》都自觉不自觉地会设想孔子言论的语境,否则难以解释孔子的话。当然,自觉设想语境者,更容易发现某些解读太离谱。
  那么,孔子那番“述而不作”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呢?
  没有任何线索,只好推测了。也许是——

  有一天,曾晳、子路、子贡、冉有、公西华,陪着孔老师坐在沂水岸边谈天说地,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南方的战事。
  当时,齐人孙武避祸于吴国,作《兵法》十三篇献于吴王。吴王拜孙为将,让他与伍子胥一起领兵打仗。公元前509年,孙武率6万吴兵伐楚。吴军至淮纳弃船步行,悄悄地翻越大别山,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东)一带袭击楚军,最终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吴国由此“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往事讲到这里,子路突然问:孙武作《兵法》,先生您何不也写一本书呢?
  孔子微微一笑:你们听说过老彭的故事吗?
  众弟子表示没有听说,愿闻其详。孔子便说:老彭是殷商时代的一个寿者,他相信古典,喜爱古典,一生致力于传述古典。他忠于古典的原意,从来不自说自话写作自己的东西。我呢,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只整理和编订“六经”,而不敢创作自己的理论。

  在回家的路上,子贡悄悄对师兄弟们说:老师太谦虚了,先生的许多思想让我们受益良多,如果不记录下来,整理出来,就很难传于后世,岂不可惜!
  公西华接着说:管仲主持国事,日里万机,没能将自己的治国安邦思想写出来。但是,他的门人弟子很有心,悄悄地把他的言论记录来,集结成书。我们何不也学他们的样,把老师的言论记录下来?
  曾晳深以为然,可惜,他已成家立业,不能一直跟随老师。于是,他让自己的儿子曾参也来拜孔子为师。曾晳叮嘱儿子:记住孔夫子说的话,将来把他的思想写成书!

  呵呵,这只是007坐在马桶上的一种遐想而已,别当真!
29#
007 发表于 2011-3-24 13:4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有若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语境——007的一种猜想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4 16:53 编辑

  《春秋》是孔子修订的“六经”之一。那是一部史书,记载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其记述极其简单,如开篇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这是怎么一回事?有若看不懂,就去请教孔子。孔子抬起头,娓娓道来:

  郑伯就是郑庄公,段就是共叔段。他们是同胞兄弟,为郑武公和武姜所生。郑伯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多次请求武公立共叔段为世子。武公没有答应,但武姜不死心。
  郑伯继位后,武姜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没有答应把这个险要之地分封给弟弟,但碍于母亲所请,把京邑封给了胞弟,共叔段因此被称为“京城太叔”。
  这个京城太叔有武姜撑腰,胆大妄为,在封地高筑城墙,大大地超出了礼制。大夫祭仲提醒庄公要及时制止,否则反受其害。庄公说:“姜氏欲之,焉辟害?”又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未受警告和制裁的共叔段更加猖狂,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地,连公子吕都感受到了威胁,请求庄公及时采取行动,消除国祸。庄公安慰说:“无庸,将自及。”意思是: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他又说:“不义不暱,厚将崩。”意思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最终会垮台的。
  共叔段修整了城郭,备足了粮食,修缮盔甲兵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准备偷袭郑国都。武姜则做内应,准备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庄公看到时机成熟,就命令部下带兵车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共叔段只好逃到了共国避难。
  庄公处理善后,把武姜软禁在城颍,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可是,过了些时候,他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听到这件事,就去向郑庄公进贡。庄公赐给他饭食,颍考叔吃的时候把一些肉偷偷藏在衣服里。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颍考叔答道:“俺的娘亲还健在,俺吃的东西她都吃过,只是从未吃过君王的肉羹,请让俺带点回去送给她吃吧。”庄公很感动:“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俺就没有!”颍考叔说:“请问您为什么这么说?”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颖考叔他后悔的心情。颍考叔答道:“您有什么忧虑的?只要掘地挖出泉水,挖个隧道,在那里见面,谁会说您违背了誓言?”庄公依了他的话,挖了一条地道去见母亲。姜氏与庄公和好,恢复了母子关系。

  讲完这段历史,孔门师徒感慨万千。有的人说共叔段不守弟道。有的说郑伯既没有守孝道,也没有尽兄长的义务,不但不及时规劝和约束自己的弟弟,反而处心积虑,姑息养奸,纵容弟弟和母亲陷入不仁不义的深渊。还有的人说,颍考叔才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让郑伯悔悟,对母亲尽孝。
  有若听了大家的议论,也一是番感慨:“孝亲敬长的人,很少会故意冒犯自己的父母兄长;不冒犯父母兄长的人,从来不会忤逆作乱。君子应该致力于根本,根本立起来了,道就由此而生了。这孝和弟呀,难道不是仁道的根本么?”
  孔子频频点头,接过有若的话说:“有父兄的人,进了家门要讲孝道,出了家门要讲弟道……”
30#
007 发表于 2011-3-25 10:4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有若的孝弟论与曾参的《孝经》——007的另一种猜想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5 10:56 编辑
火车 发表于 2011-3-24 23:27
回复 #79 007 的帖子

老七,你最后两段话讲的不就是已经超出家事了吗(不冒犯父母兄长的人,从来不会忤逆作乱)?这和51楼一致吗?


  呵呵,还是来踢场子的人对国学更真诚呀!看看,007认真写的学习心得,仅火车老师认真审读过,并且发现007写的东西自相矛盾。孔子说,判断一个人的态度如何,不能光看他说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真是说得好呀!
  不过,“有父兄的人进了家门要讲孝道,出了家门要讲弟道”,意思大概是说,在家里要听爸爸的话,出去玩要听哥哥的话。还是在讲家庭伦理滴!还有上面的“忤逆作乱”,在语境中依然指叛逆父母破坏家庭伦常,一样是在说家庭伦理问题。
  当然,那个“郑伯克段”的史实比较复杂。诸候的家事即是国事,家国难分,家之伦理自然地就成了国之伦理。问题是,如果郑国是郑伯家的国,不是小的们的国,小的们凭啥也要相信家国一体,把对待父亲的“孝”泛化为对待国君的“忠”,把对待兄长的“悌”泛化为对待长官的“顺”呢?

  也许007想象的语境并不恰当,“郑伯克段”并不是一个说明有子孝弟论的恰当例子。好吧,我换一个。情境也可能是这样——

  有若的那番孝弟论,也许跟他师兄闵子骞有关。
  闵子骞,名损,孔子的得意弟子之一,其德行与颜回并称。闵子骞弃官不做,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最终病死他乡。孔子晚年经常在弟子面前提到早逝的颜回和闵损。有若、曾参等后学对颜回的德行时有耳闻,却不知闵损有何德何行,就去向老师请教,孔子便让一位知情的弟子给师弟们讲讲闵子骞单衣奉亲、芦衣顺母的故事。
  闵子骞幼年丧母。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父亲不明就里,斥责他偷懒,用鞭子抽打他。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闵父大怒,立即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在地上,恳求父亲饶恕继母,哭着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见此情境,悔恨知错,从此对待闵损如同己出,见人就夸闵损孝顺,邻里们才知道闵家出了大孝子。
  故事讲完了。孔子感叹道:“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有若也是一番感慨:“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听了频频点头,接过学生的话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曾参也是个孝子,他在一旁默默地听着老师和同学对话,牢记在心,反复体味。后来,他继承师道,开门办学,时常给自己的弟子传讲孝道。再后来,他的弟子将曾子的言论以及曾子传述的孔子言论集结成书,一曰《大学》,一曰《孝经》。
31#
007 发表于 2011-3-25 11:2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曾子对孝悌齐家思想的发挥——007的推测

火车 发表于 2011-3-16 19:03
回复 #37 007 的帖子

007现在有没有揪出来谁在无限外推老夫子的话的?

  如果忠于原意去解读《论语》的话,就会发现,《论语》中“以孝悌齐家”的思想言论,还没有明确泛化为“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这是一个根据。另外一个根据是,《论语》中还记录了弟子向孔子“问政”的许多对话,这些对话并没有提到孝治。
  但是,“以孝悌齐家”的思想在那个历史时代确实存在外推成“治国平天下”的德治理论的潜质。实现这种外推的并不是《论语》,而是后来的《大学》和《孝经》之类的儒家作品。
  《大学》和《孝经》的作者究竟是谁,目前尚无定论。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曾子所作;一说是孔门七十子后学者所作。007个人觉得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看看《大学》和《孝经》的具体内容吧,不能发现,其中的引用,除了孔子的话,前面加“孔子曰”或“子曰”之外,仅有曾参的话前面加了“曾子曰”。《孝经》甚至就成了孔子与曾子的问对。这些明显的迹象,使人可以合理地推测,《大学》和《孝经》记录的就是曾参传述的孔子言论,以及曾参本人的言论。这当然是曾参的弟子记录和整理出来的,因此,说作者是曾参,或者说是曾参的后学,都是可以滴。
  如此说来,将孝悌齐家的思想外推成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既不是孔子,也不是有子,而是曾子!
32#
007 发表于 2011-3-25 11:4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大学之道”与“家国同构”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5 11:48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3-25 11:25
  ……“以孝悌齐家”的思想在那个历史时代确实存在外推成“治国平天下”的德治理论的潜质。实现这种外推的并不是《论语》,而是后来的《大学》和《孝经》之类的儒家作品。


  《大学》开门见山,说明大学的目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接着总论“大学之道”: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请注意其中“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论断。下面分论“大学之道”时,专门解释了为什么“治国必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基于“家国同构”的信念,《大学》提出了“齐家治国”的理论:“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基于“家国同构”的信念,《大学》将家庭伦理外推到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上:“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
  《大学》甚至将个人的道德修养跟国家兴衰联系起来:“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33#
007 发表于 2011-3-25 12:0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孝经》:儒家“以孝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德治理论的成形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3-25 12:17 编辑

  《孝经》高度肯定孝道: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之所以如此肯定孝道,是因为论者认定它不仅是家庭伦常的基础,也是一切人际关系的根基: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
  “资于事父以事母,其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其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

  如果觉得上面引用得太繁琐,那就看这段话吧——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其中,将家庭伦理外推成全部人际关系的封建伦理的思路,清晰可见!研究过这种“国学”的人还会从“国学”中寻找民主、人权的思想根据么?

点评

007  油条,你弄错了。中国人传统早餐的四大金刚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太烂,还算不上。  发表于 2011-3-25 15:18  回复  
油条  油条之所以可以被称为 4大金刚之一,并不是因为它真的使金刚。可另一件事是,皮萨饼是金刚么?  发表于 2011-3-25 13:26  回复  
34#
007 发表于 2011-4-14 11:5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中的“仁”:人和人之间的伦理

  有若说,孝弟乃仁之本。那么,什么“仁”?
  “仁”在《论语》中是一个重要概念。据统计,在这本对话集中,“仁”一共出现过108次(不含标题)。可是,究竟什么是“仁”,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只能从语境中去揣磨了。
  后世把孔子“仁”的思想阐释得非常多,远比孔子本人想说的系统得多,深刻得多,高明得多。可是,这样一来反而不像是孔子本人的想法了。
  就小学生007研读《论语》的体会而言,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仁”非常朴素,朴素到如同“仁”这个字所会意的这么简单——所谓“仁”,就“二人”之间应有的伦理。或者说,“仁”是儒家提出的一个规范人际关系的道德范畴。
  具体到有若在《论语》开篇第2章的言论,他想说的是:“孝”是父子关系的根本,“悌”是兄弟关系的根本。
  以上是007个人的一种分析,欢迎批评指正!
35#
007 发表于 2011-4-15 13:09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涉及哪些人际关系?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4-15 13:10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4-14 11:56
  就小学生007研读《论语》的体会而言,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仁”非常朴素,朴素到如同“仁”这个字所会意的这么简单——所谓“仁”,就“二人”之间应有的伦理。或者说,“仁”是儒家提出的一个规范人际关系的道德范畴。


  那么,《论语》中孔门言论涉及哪些人际关系呢?
  007的印象中,孔子和弟子言及过父子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但是好像没有专门论及夫妇关系、君臣关系,对所论及的私人关系也未达到概念化的地步,说的都是一些为人子弟朋友的朴素道理。
  不知道上述判断是否准确。
36#
007 发表于 2011-4-18 12:0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之“仁”

  杨伯峻先生在其《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最后,附有一个他精心编写的《论语词典》,其中关于“仁”,作了如下总结:

仁(109次)
  ⑴ 孔子的道德标准(105次):求仁而得仁(7.15),人而不仁(3.3),仁者安仁(4.2)
  ⑵ 仁人(3次):泛爱众而亲仁(1.6),殷有三仁焉(18.1)
  ⑶ 同“人”(1次):观过,斯知仁矣(4.7)
37#
007 发表于 2011-4-18 14:14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之“仁”涉及谁跟谁的关系?究竟是谁亲爱谁?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4-18 14:16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4-18 12:14
随便找到了这张图片的出处:
中国传统礼仪:仁之礼
http://www.bbylw.com/liyi/zgly/2010/0511/15988.html


  天恒爸爸推荐的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值得重视的地方: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以前人们一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使用“仁”字了,金文中也有仁字,在《诗经》,《书经》等古经中使用“仁”字,一般指“亲爱”,“慈爱”。

  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伦理观念,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因为儒家的发展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孔子之前已经有关于“仁”的观念,但是孔子对“仁”的重视和阐述提高了它的重要性。很多学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仁”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论语》中使用“仁”字的地方有58段共105字,孔子把“仁”作为实践中的指导原理并使之贯穿于诸道德中。他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问答说:“爱人”,主要意义是善待他人。孔子阐述了君子应当是仁者的观点。孔子的“仁”,涵义甚广。《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文章来自: 彬彬有礼网(www.bbylw.com) 原文:http://www.bbylw.com/liyi/zgly/2010/0511/15988_2.html

  这篇文章说“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还说孔子将“仁”解释为“爱人”。这跟我读《论语》时的体会和理解非常接近。我的问题是:所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爱”是谁跟谁的相互亲爱?我跟你不认识,我们也要相互亲爱么?孔子有这层意思么?其所谓“爱人”,爱的又是谁?是所有的人么?就说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吧——“孝”代表了子对父的亲爱,可是父对子的亲爱呢?孔子说过么?“弟”(悌)代表了弟对兄的亲爱,可是兄对弟的亲爱呢?孔子说过么?
  
  这篇文章还总结说,孔子“仁”的中心思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别的还有一点影子,唯独“对国家尽忠”也是“仁”的具体表现,不敢苟同。007把《论语》翻遍,怎么就没有找到孔子的这层意思?难道说是007学得不够认真么?谁能帮忙解惑呢?
38#
007 发表于 2011-4-18 21:1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儒家以家庭关系为中心的私人伦理体系的确立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4-19 14:39 编辑

  孔子“仁”的思想言论,广泛涉及父子、兄弟、朋友、师生、邻里、君臣关系,但没有言及夫妇关系,其思想也没有成熟到“学”的程度。孔子曾经讲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篇》)意思是说:君上要像君上的样子,臣下要像臣下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那么,君臣之间、父子之间究竟应该成什么样子呢?在君臣关系上,孔子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篇》),这“君礼臣忠”倒是有些相互亲爱的意思。可是,孔子在父子关系上只强调子对父的亲爱——孝,在兄弟关系只强调弟对兄的悌,谈不上是“相互亲爱”。总之,孔子以仁为中心的人伦思想还没有达到概念化、范畴化、系统化的程度,称之为“仁学”实在是言过其实。

  孔子之后战国时代的儒家才将他那套人伦之理逐渐完善。
  (1)《大学》提出了调节君臣、父子、国人“相互”关系的伦理:“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2)《左传》则在君臣、父子之外添加了兄弟之间的“相互”关系伦理:“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3)《中庸》确立了五种基本的私人关系,宣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总算给了朋友关系、夫妇关系以一席之地。
  (4)《礼运》也认定了五种基本的私人关系,但与《中庸》有所不同,用“长幼关系”替代了“朋友关系”,还系统地概括了调节这五对私人关系的伦理范畴,称之为“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5)孟子在《滕文公上》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至此,儒家以家庭关系为中心的私人伦理体系基本确立起来了。
39#
007 发表于 2011-4-19 15:3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先秦儒家伦理的若干特点:熟人圈里的伦理学、关系学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4-19 15:35 编辑

  儒家大约在战国时代完成其伦理体系的基本建构,确立了五对主要的人际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关系(《中庸》),并且对调节这五对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进行了提炼、概括,形成了相应的人伦范畴:

  君臣伦理——“君礼臣忠”(《论语》),“君仁臣忠”(《礼运》),“君仁臣敬”(《大学》),“君义臣行”(《左传》),“君臣有义”(《孟子》)。
  父子伦理——“父慈子孝”(《左传》、《大学》、《礼运》),“父子有亲”(《孟子》)。
  夫妇伦理——“夫义妇听”(《礼运》),“夫妇有别”(《孟子》)。
  兄弟伦理——“兄爱弟敬”(《左传》),“兄良弟弟”(《礼运》),“长幼有叙”(《孟子》)。
  朋友伦理——“长惠幼顺”(《礼运》),“朋友有信”(《孟子》)。

  在007看来,上述伦理有一些鲜明特点:
  其一,忠于“仁”的本义,强调“两个人之间”的“相互亲爱”。不但强调臣对君的“忠”或“敬”,也强调君对臣的“礼”或“仁”或“义”。不但强调子对父的“孝”,也强调父对子的“慈”。同样,兼顾妇对夫的“听”或“顺”及夫对妇的“义”,兼顾弟对兄的“悌”或“恭”或“敬”及兄对弟的“友”或“爱”,兼顾幼对长的“顺”及长对幼的“惠”。
  其二,它们全都是私人关系的道德规范。如梁启超在《新民说•论公德》里所说:

  试以中国旧伦理,与泰西新伦理相比较,旧伦理之分类,曰君臣,曰父子,曰兄弟,曰夫妇,曰朋友。新伦理之分类,曰家族伦理,曰社会即人群伦理,曰国家伦理。旧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事也。新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团体之事也。

  以现代伦理之分类标准看,旧式伦理之中的父子、兄弟、夫妇伦理可谓家庭伦理,而朋友伦理似乎属于社会伦理,君臣伦理也好像是国家伦理。其实不然,梁启超在《论公德》中指出:

  朋友一伦,决不足以尽社会伦理。君臣一伦,尤不足以尽国家伦理。何也?凡人对于社会之义务,决不徒在相知之朋友而已。即绝迹不与人交者,仍于社会上有不可不尽之责任。至国家者,尤非君臣所能专有。若仅言君臣之义,则使以礼,事以忠,全属两个私人感恩效力之事耳,于大体无关也。将所谓逸民不事王侯者,岂不在此伦范围之外乎?夫人必备此三伦理之义务,然后人格乃成。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备滋多,此缺憾之必当补者也。皆由重私德轻公德所生之结果也。

  其三,这是一套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私德规范。五伦之中有三伦(父子、夫妇、昆弟)属于家庭伦理,而其它两伦也是由家庭伦理外推而来。正所谓: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孝经》)


  显然,君臣伦理是从父子伦理外推出来的,朋友伦理是从昆弟伦理中引伸为出来的。
  总的来说,儒家伦理是熟人圈里的伦理学、关系学。

点评

油条  由此看来,油条,油饼,麻油三子,都是因为这个油字,所以可以拉帮结伙,霸占早餐市场。 怪不得,新出来了肯德基中式早餐系列,不受欢迎了。  发表于 2011-4-19 16:14  回复  
天恒爸爸  很精彩,开始进入核心了。那么,西方是否也有这样的熟人社会的伦理呢?为何在西方,逐渐演变出陌生人社会的伦理呢?是经济因素吗?还是宗教?  发表于 2011-4-19 15:55  回复  
40#
007 发表于 2011-4-19 17:0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儒家伦理的余毒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4-19 17:17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4-18 15:20
所以,每个人都在一对特定的社会关系中,五伦规范的还是一种熟人社会,对陌生人社会好像没有具体的论述,是否可以说“仁爱”也只局限于这五种关系中呢?


  我曾经在一部初二年级的《思想品德》教材看到:

  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又怎么会去爱他人、爱集体呢?一个人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又怎么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


  这段话似是而非,狗屁不通!既不能经受逻辑的检验,也不能经受实验的检验。
  看到今日之中国还从“孝”上去为“爱社会”、“爱国家”寻求理性的辩护、情感的基础,你就会知道儒家伦理传统的影响有多深,你就会明白在这个国家确立基于公共理性的道德难度有多大。这也正是007怀疑国学是否有助于中华民族现代之精神崛起的原因之一。

点评

007  @daisy:还真是我误解了你。语文不好,汗颜!  发表于 2011-4-20 13:35  回复  
daisy  没误解,007不就是在这个角度的反面吗?枪对着他呢,呵呵。  发表于 2011-4-20 13:01  回复  
火车  @007 半部论语治天下嘛。又曰:为万世开太平。  发表于 2011-4-20 12:52  回复  
007  @daisy:请别误解,我可没有说“国学是治国之学”,但是,国学家们确实时常有用国学治国的冲动。哈哈。  发表于 2011-4-20 12:23  回复  
去留无意  圣人借事言心,以事调心。至孝则无我,无我则何事而非爱,何物而不予。  发表于 2011-4-20 11:57  回复  
daisy  嗯,有道理。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国学,007看到的是治国之学。  发表于 2011-4-20 10:55  回复  
007  江前总书记说以德治国也是这个调调。  发表于 2011-4-20 10:41  回复  
007  @daisy:以孝治国,以孝平天下,什么做人的道理都可以孝推出来,这不是国学么?国学的精华呀!  发表于 2011-4-20 10:32  回复  
daisy  啊?这也算国学啊?  发表于 2011-4-20 09:36  回复  
41#
007 发表于 2011-4-20 12:1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公私不分何时了?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4-20 12:49 编辑
油条 发表于 2011-4-20 09:26
回复 #123 007 的帖子

这段话似是而非,狗屁不通!既不能经受逻辑的检验,也不能经受实验的检验。


  第一,我不反对孝敬父母,相反我坚信孝敬父母是人子的基本义务。我承认古人说过“百善孝为先”,甚至承认古人会认同“孝是做人的根本”。但我不承认当今时代“孝”还是“做人的根本”,我只承认孝是做人子的基本要求之一。我这么认为,你是不是会觉得007大逆不道?
  第二,我引用的某初中教材里的这段话其实是想论证“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是想论证“孝敬父母是对的”。按照常识,可以找到许多朴实的理由或根据,为“身为人子应该孝敬父母”这个道德判断进行合理辩护。可是,教材主编大人偏偏不用常识,而以“孝敬父母是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之假设来为“孝”辩护。其思路与《孝经》《大学》如出一辙,可见儒家以家庭为本位的伦理传统影响之远、之深。
  假如只有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才能为孝道提供合理性辩护,那么,这番言论是不是说服不了像007这种不打算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的坏分子去孝敬父母呢?这种论调是不是说服不了那些还没有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之意识的小朋友去孝敬父母呢?可是我要说,坏分子007尽管还没有打算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却依然认为应该孝敬父母。对此该作何解释呢?
  第三,由于所引的这段言论没有恰当地选用论据,其论证的结果是给读者造成了一种理解,即教材认为“孝敬父母”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因为它是“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的前提和基础”才认定它有一点点价值。007不敢断定论者有将“孝敬父母”当成“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国家”的工具之自觉意识,但其论证和表述的实际效果就是如此。教材把人的理解引向这个维度,实在可悲。更可悲的是,时至今日我们还要用“孝”来为普遍的爱他人以及爱集体、社会、国家之类的公共伦理寻找情感基础和理性依据!都过去两千多年了,我们的思想能不能有点进步、进化呢?
  第四,私德是基于血缘关系、婚姻关系、亲密私人关系的熟人圏伦理,公德却是超越了私人关系的道德,两者确立的依据各不一样。我在公交车上让座给老人,并不因为他是我大爷,不是因为他是我认识的邻居,也不是我对身边这位老人有好感,或者私下对他充满同情。在公交车上让座给老人,跟在家里让座给长辈或客人,不一样,是两码事。请不要用我们极其熟悉伦理来解释或论证我公交车上的让座行为。虽然我是在给某个老人让座,但在我心中,我不是在给某个特定的老人让座,我是给所有的老人让座。我让座的时候没有想到“孝敬父母”,也没有想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支持我让座的理由或理性其实很不一样——不管我认识不认识这位老人,不管我跟这位老人有没有私人关系,也不管我喜欢不喜欢这位老人,不管我同情不同情这位老人,我都应该给他让座!我无法接受旺网某些贵妇所谓“如果身边站着的老人很讨厌,我就不给他让座”的言论和做法。但是,这跟我们熟悉的所谓“孝道”搭不上边!
  中国人有发达的私德,我们在私人生活中应该切实发挥光大我们的私德传统。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在公共生活中可以满足于我们已有的道德遗产。公德是公共生活的道德,私德是私人生活的道德,超出各自相对的界限在当今时代就容易引起混乱。对于公德贫乏而又试图进行公德建设的中国,尤其需要警惕私德在公共生活领域乃至企业运作中的滥用,警惕以私德替代公德,警惕把公德降解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私德。

点评

ccpaging  公德没有私德所赖以存在的血缘、婚姻、亲密、财产关系,却偏偏有人要把公德与私德混在一起。低俗的我联想到,那人真正要的可能是那些关系。  发表于 2011-4-23 17:38  回复  
已有 2 人评分贡献 鲜花 收起 理由
ccpaging + 10 + 50
火车 + 1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贡献 + 10  鲜花 + 60   查看全部评分

42#
007 发表于 2011-4-21 08:5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梁启超与《新民说》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4-21 09:04 编辑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4-20 13:14
为何梁启超在《论公德》这篇雄文里要讲“私德外推即为公德呢”?

  《新民说》收录的是梁启超1902~1906年间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20篇政论文章。其中,包括《论公德》和《论私德》。这组文章意在唤起中国民众的自觉,从帝国时代皇帝的“臣民”转化为现代国家的“国民”,其中讲述了现代国民所应有的诸多条件和准则,在20世纪中国起了启蒙作用。

  《新民说》目录

  第一节 叙论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第三节 释新民之义
  第四节 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
  第五节 论公德
  第六节 论国家思想
  第七节 论进取冒险
  第八节 论权利思想
  第九节 论自由
  第十节 论自治
  第十一节 论进步
  第十二节 论自尊
  第十三节 论合群
  第十四节 论生利分利
  第十五节 论毅力
  第十六节 论义务思想
  第十七节 论尚武
  第十八节 论私德
  第十九节 论民气
  第二十节 论政治能力

  “维新”失败,梁启超流亡日本,受日本精神领袖福泽渝吉《文明论之概略》影响,对其关于“私德”与“公德”之论述深以为然。梁于1902年《新民丛刊》发表《论公德》,痛惜国民缺乏公德,呼吁利群之公德,以救垂死挣扎之中国。其激进思想令国人耳目一新。
  可说到底,梁还是一个受中国传统伦理影响至深的思想家。他在《论公德》发表的次年又发表了《论私德》,其中不乏关于私德改良之论述,但总的来说,其思想有所退步——不但否认公德与私德的分立,而且认定公德是从私德外推出来的,由此落入《孝经》《大学》的窠臼。

点评

火车  这个回复出来,天爸又得为转载点什么找半天了  发表于 2011-4-21 10:01  回复  
油条  其实封建遗老们一点都不必担心。呵呵。他们担心是因为他们心里没底,学老夫子时不用功,功课太差。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1-4-21 09:27  回复  
007  @油条:你说的是事实。当年梁公之《论公德》面世,让封建遗老遗少们胆战心惊。其《论私德》出又安抚了他们一把,让遗老遗少们安心了许多。  发表于 2011-4-21 09:16  回复  
油条  说老实话,昨日,我暗暗窃喜,有此公的论据,实在放心很多。最后还是会绕到起点。哈哈哈  发表于 2011-4-21 09:09  回复  
油条  是呀,所以引用此公的文章,说服力下降得厉害。 嘿嘿。直接引进西方的吧。嘿嘿,看看是否能提高点什么。嘿嘿。  发表于 2011-4-21 09:07  回复  
43#
007 发表于 2011-4-22 11:4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善待问:孔子的为师之道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4-22 11:41 编辑

回复 #146 daisy 的帖子
  007: 严重同意,感谢提醒!还是多提问多请教多探讨有利于知识的增长思想的进步。孔子“善待问”,跟苏格拉底“好诘问”形成鲜明对比,有趣!
  daisy:007,我怎么觉得孔子让我们要多问呢?
  007:孔子不好为人师,不会死乞白赖主动去教导别人。孔子把自己比作一面鼓,没有人敲就不响,敲得轻就响得轻,敲得重才响得重。《论语》里,孔子很少主动发言。往往都是弟子有疑惑,提问请教了,他才说上一两句。即便弟子提问了,孔子也未必予以“启发”,除非提问者达到了“愤悱”状态。正如他自己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后来的儒家将这种为师之道、这种消极教育思想称之为“善待问”(见《学记》)。

点评

油条  @007 这不,旧知还是希望回到教育的话题上吧。:)至于新知是什么,这就不得而知了。  发表于 2011-4-22 13:51  回复  
油条  @007 嗯,不敢,实为007 的“我不知道”所感。孔子虽然没留下什么自己的东西,很有趣,却总在我们心里留下了些许印记。  发表于 2011-4-22 13:28  回复  
007  @油条:嗯,看来兄台这方面颇有感触。  发表于 2011-4-22 12:55  回复  
油条  孔子他老人家还在吃着小米饭, 听者问题,想着问题,回答着问题。至于会不会被人抬来抬去,其实那就无所谓了。  发表于 2011-4-22 11:59  回复  
油条  还有家长说,这问题老师要着多提,回答老师也要多参与。这样才能攀登到什么巨人的肩膀上。靠自己,哪年哪月才能跟上西方科技文明啊?  发表于 2011-4-22 11:56  回复  
油条  还有家长特别反感老师不但要回答问题,还要故意设计问题,极力倡导把提问题的权力下放给孩子,老师就在旁边或启发,或不启发就行了。  发表于 2011-4-22 11:53  回复  
油条  更有甚者,说什么标准答案,狗屁,为啥我们家娃 答的就不对呢?老师简直白吃。。。  发表于 2011-4-22 11:49  回复  
油条  现在老师都鼓励小朋友提问题,然后迫不及待地回答。后来,有些家长不满意了,怎么可以这样回答孩子的问题呢?这不是筐住孩子的想象力了么?  发表于 2011-4-22 11:47  回复  
44#
007 发表于 2011-4-29 10:3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不是儒家的错,而是今日之“国学大师”大言不惭!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4-29 17:32 编辑

  儒家有重个人道德修养和重视家族伦理的传统,那不是儒家的错。古人以家族生活为主,重私德是理所当然的。古人的公共生活贫乏,不重公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但时代变了,现时代里,我们的公共生活领域在不断扩大,我们跟陌生人有着无可摆脱的实质性关联,陌生人之间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着,因而需要一种超越熟人关系的公共伦理,一种即使陌生人之间也有道德义务的普遍道德。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儒家伦理的复兴,是难以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的。今日之国学大师们心怀庄严无比之使命感,试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听起来很美,细想一下,心虚得很!

点评

油条  @007 我这里只有比喻式,能现的都现了. 肚里没货的都这样.hehe  发表于 2011-4-30 22:31  回复  
007  @油条:那就秀秀你的逻辑检验吧!演绎式,还是归纳式,还是类比式?  发表于 2011-4-30 22:27  回复  
油条  @007 似乎,分歧已现. 您应该能了解油条所思所虑了吧:)  发表于 2011-4-30 22:23  回复  
007  @油条:可以的。我知道你的逻辑很厉害,那就秀秀你的逻辑检验吧!  发表于 2011-4-30 22:16  回复  
油条  @007 恩,但有一种反驳 的方式是: 证据是有的, 结论也是有的,但证据和结论没有推导关系,请问是否可以反驳?  发表于 2011-4-30 22:06  回复  
007  @油条:好吧,纯粹的观念之争不会有结果,无聊。要立论,要反驳,都使用证据吧。没有证据,或者不在乎证据,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  发表于 2011-4-30 22:04  回复  
油条  @007 也请007注意,究竟孔子是否在讲重私德呢?  发表于 2011-4-30 21:57  回复  
007  @油条:请你认真读帖,我从来没有埋怨过孔子重私德,我只在嘲笑今之国学大师企图通过“继往圣之绝学”来“开万世之太平”。  发表于 2011-4-30 21:51  回复  
油条  @007 不错!谢谢开始关注孔子思想的环境.请问,私德是哪朝人哪些熟人的定义呢?  发表于 2011-4-30 21:40  回复  
007  @油条:提醒一下,孔子的时代不是今天的时代。比如那个时代还没有汉人。  发表于 2011-4-30 21:30  回复  
油条  @007 这和熟人不熟人有关么?中国是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孔子的想法是属于汉人的还是中原的还是某朝某小国?某家庭的呢?  发表于 2011-4-30 19:23  回复  
油条  @007 正因为第二章的问题没有结论,匆匆入第三章,并把结论作为论据来使用,似乎欠妥.也就是说孔子究竟谈的是私还是公呢?他是不是这样分类的呢?  发表于 2011-4-30 19:20  回复  
007  @油条:我们在“学而篇”第2章停留的时间太长。关于恕道能否推出公德的讨论,我打算放到后面。你有什么高见,先说也欢迎。  发表于 2011-4-30 12:51  回复  
007  @油条:你讲的大概就孔夫子所说的推己及人的恕道吧。这个恕道在熟人圈里很起作用的,但是,超出熟人圈作用就不可靠了。  发表于 2011-4-30 12:47  回复  
油条  @007 非常遗憾,我活了一把年纪以来,还都是由己及彼来理解公德,据说这种想法,老夫子早就提出过了,大致在这点上,我和老夫子还挺投缘。  发表于 2011-4-30 10:10  回复  
油条  @007 呵呵,公德一词,我们小学的时候好像曾经提到过。而这第二次解析确实是最近007这里再学习而来。没有证据的事情,其实没什么好争的。  发表于 2011-4-30 10:02  回复  
007  @油条:作为中国人007没有多少公德,你有的话一定不是从我这里学来的,从儒家那里也学不到。  发表于 2011-4-30 09:45  回复  
油条  @007 你在小学的话,我就在托班了。公德我也是从你这里学来的。据说中庸里面认准道理后对外界就可以不畏惧,不逼迫,所谓中流砥柱,站得住。  发表于 2011-4-29 21:39  回复  
007  @油条:我是个小学生,小学生说了大话,请大师原谅,我不敢跟你切磋了。  发表于 2011-4-29 21:11  回复  
油条  有什么不心虚的公德说呢?不妨介绍一二?油条甘愿拨其表观其里,一同切磋切磋:)  发表于 2011-4-29 20:52  回复  
45#
007 发表于 2011-4-29 15:09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论语·学而篇·第3章:巧言令色鲜矣仁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5-7 19:17 编辑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或许可以这么加标点: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此言出自《论语》的“学而篇”,也见之于“阳货篇”。同一部孔门语录集中两处记述了完全一样的话,表明《论语》不是一个人追述编撰的,至少“学而篇”和“阳货篇”不大可能是同一个编撰者。
  在007看来“巧言令色”是个褒义词。我就希望父亲巧言令色,对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和颜悦色,有话好好说。我也希望孩子的老师巧言令色,对学生和颜悦色,有话好好说。为什么孔夫子偏偏不待见巧言令色?还说巧言令色少有仁爱!自他以后“巧言令色”居然成了一个贬义词,弄得我们少了一个用来形容好老师好领导的颂词!孔子为何如此讨厌花言巧语、和颜悦色?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这番话的?

点评

007  @油条:那么,回到主题,我们这里学习到《论语》首篇第3章了。其中又一次谈到“仁”。请问:你有什么根据断定巧言令色在私德上无所谓褒贬?  发表于 2011-4-29 21:59  回复  
油条  @007 我一向对人不对事。从这个回复中,看到了另一种对人不对事。自觉有些不同的。  发表于 2011-4-29 21:41  回复  
油条  @007 呵呵,也许理解上有点偏差,我指的是对于这个褒义和贬义这意思,如果在私德的基础上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也许从公德出发大有文章  发表于 2011-4-29 21:32  回复  
007  @油条:呵呵,我也有大约相似的感觉——没有什么可以跟你讨论的。  发表于 2011-4-29 21:09  回复  
油条  呵呵,如果在所谓私德的 观念上看,这巧言令色自然无所谓褒贬。似乎没什么可以讨论的。  发表于 2011-4-29 20:49  回复  
46#
007 发表于 2011-4-30 15:0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巧言令色有何不妥?——向孔子及各位国学大师请教

  “巧”是个褒义词,有高明、高妙、精妙、精巧、灵巧、美好之意。用这个词来形容人说的话——“巧言”,也含褒义。《诗经》里就有“巧言如流”、“巧言如簧”的赞叹。“巧言”就是常说的“花言巧语”了!言辞像花一样美,像水一样流畅,像簧一样巧妙动听,有什么不好?
  “令”也是一种褒义词。古人在言谈中时常用它来尊称对方的亲属,如把对方双亲尊称为“令亲”,对方父亲尊称为“令尊”、“令父”,对方母亲尊称为“令母”、“令堂”、“令慈”,对方的妻子尊称为“令阃”、“令正”,对方的儿子尊称为“令嗣”、“令郎”、“令似”、“令子”,对方的女儿尊称为“令女”、“令爱”、“令嫒”,对方的兄弟姐妹尊称为“令兄”、“令弟”、“令姊”、“令妹”……这里的“令”大致相当于说“您的……”。“令”还有吉祥、吉利的意思,如:吉利的时辰称“令辰”,吉祥的日子称“令日”、“令旦”,吉祥的月份称“令月”,吉祥的年份“令年”,吉善的住处称“令居”。“令”更常有的一种意思是“美善”,例如古人称善政、德政为“令政”,称美言、佳音为“令音”,好的名声、名望称“令望”,出色的才能称“令才”……那么,“令色”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是指和悦的面容,也就是通常所就的“和颜悦色”了。和颜悦色多好!有什么不妥?

点评

油条  好?不好?可以简单区分么?花美一定好么?水流畅一定好么?会唱歌的鸟一定好么?和颜真的那么可爱么?  发表于 2011-4-30 19:35  回复  
47#
007 发表于 2011-4-30 21:2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007之巧言令色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5-1 12:39 编辑
油条 发表于 2011-4-30 19:27
呵呵,007 没有给出参考系, 也就是说,这个说法放在任何场合都是公理么? 如有补充请继续.


  哈哈,看到老兄这样的反驳,007都要笑死了。
  既然你想证明007所说的是谬论,那么好吧,我助你一臂之力,一起来证伪。

  前面007说:《诗经》里就有“巧言如流”、“巧言如簧”的赞叹。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咋就没有人怀疑和查证呢?

  “巧言如流”出自《诗•雅•小雅•节南山之什•雨无正》,诗曰:“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大意是说:能说会道真好呀,花言巧语就像流水滔滔不绝,这样就能做高官处安康了。这可不是在赞美巧言如流,而是在讽刺小人用花言巧语忽悠昏庸的周幽王,以保住自己的官爵。如《毛诗序》所言:“《雨无正》,大夫刺幽王也。”

   “巧言如簧”出自《诗经•雅•小雅•节南山之什•巧言》,诗曰:“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大概的意是说:夸夸其谈,口出大话。花言巧语像鼓簧一般动听,脸皮厚得很哪!哎呀,“巧言如簧”原来在讥讽小人花言巧语向周幽王进谗言。亦如《毛诗序》所云:“《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007居然睁眼说瞎话,巧舌如簧,颠倒褒贬。什么叫巧言令色?这就叫巧言令色!
48#
007 发表于 2011-4-30 21:44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油条 发表于 2011-4-30 21:36
恩,不错,请问这个巧言令色,还是所谓私德的巧言令色么?
请007时刻注意私德和公德的前提.:)
如此,回到你自己所谓的论证内容验证.似乎未见私德前提之巧言令色.

我先作个简单的回答:
007巧言令色,故意在“巧言令色”的歪解中设陷阱作弄人。
如果捉弄的是自己的孩子、妻子,那是个私德问题。
如果捉弄的是所有的网友(包括自己不认识的油条),如此捉弄人、误导人,那就是个公德问题。
49#
007 发表于 2011-5-3 09:04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巧言令色”从褒义词到贬义词的变化

油条 发表于 2011-4-30 22:21
呵呵,007和油条是朋友之争,不伤和气,
您这来,是想论什么呢?:)

  言归正传,还是继续研究学而篇第3章吧。
  从字面上看,“巧言令色”是个褒义词,意指动听的好话、和悦的面容。可在汉语中,它实际上是用来批评和讽刺虚情假意的好话以及讨好人的伪善面孔的。约定俗成,成了一个贬义词。这个词感情色彩的颠覆,跟孔子“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言论颇有关系。
  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孔子何以如此讨厌动听的好话、和悦的面容?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巧言令色鲜矣仁”这番话的?
50#
007 发表于 2011-5-3 11:2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孔门研讨《诗经》的一段佳话:猜测之一

本帖最后由 007 于 2011-5-3 12:34 编辑
daisy 发表于 2011-5-3 09:38
回复 #163 007 的帖子

人的思想都是根据自己的学习和人生的实践得来的,所以我对夫子的思想形成的过程挺好奇的。
所以我觉得,看看夫子看过什么,就应该知道他怎么会有这个想法了吧。


  完全同意!
  007一开始就追问:“孔子为何如此讨厌花言巧语、和颜悦色?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巧言令色鲜矣仁’这番话的?”因此需要从语境中去透视孔子言论的真实意思——正是你说的这个意思。

  我们今天能够有幸读到远古时代的《诗经》,要感谢孔子。正是他整理、删编《诗经》,才使得这份宝贵的遗产得以保存下来,流芳百世,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想当年,孔子的弟子大概都个个都非常喜欢孔子删编的《诗经》。其中,子贡和子夏对《诗经》尤有心得,孔子特别喜爱跟这两名弟子谈论《诗经》。有《论语》为证: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篇》)


  或许某一天,孔子的几个弟子读到了《诗经·雅·小雅·节南山之什》中的诗篇。其中,《雨无正》中有“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一节。子贡不明白,就请教老师:“先生,巧言就是动听的好话。巧言如流,滔滔不绝,有何不妥?”

  还没有等孔子回答,师弟子夏就接着请教:“先生,小子我正在读《巧言》,里边有‘蛇蛇硕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巧舌如簧,说出的话悦耳动听,不是很好么?干嘛说人家厚颜无耻呢?”

  孔子提示道:“请你们看看这些诗的语境。子贡呀,你知道《雨无正》里这节诗的意思是什么吗?”

  子贡答道:“大意是,能说会道真好呀,花言巧语就像流水滔滔不绝,这样就能做高官处安康了。”

  孔子:“这可不是在赞美巧言如流,而是在讽刺小人用花言巧语忽悠昏庸的幽王,以保住自己的官爵。子夏,你也来说说《巧言》里这几句诗的意思。”

  子夏:“嗯,我想大概的意是说:夸夸其谈,口出大话。花言巧语像鼓簧一般动听,脸皮厚得很哪!先生,这是谁作的诗呀”

  孔子:“这是一个为谗言所伤的大夫在讥讽小人花言巧语向幽王进谗呢!”

  子夏感慨道:“小子我明白了,原来《节南山之什》里所说的‘巧言’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动听好话。”

  子贡接口说:“对的,这里的‘巧言’指的是虚情假意的花言巧语。”

  孔子总结道:“如此巧言令色,是少有仁爱的!”

  如此设想“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语境,有点道理么?

点评

007  @daisy:你说有点道理,007深受鼓舞,再来一段猜想。天爸可能又要批评007搞文化穿越了。  发表于 2011-5-3 13:46  回复  
daisy  呵呵,蛮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11-5-3 12:44  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6-20 20:26 , Processed in 0.14972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