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休闲 时尚 国学新知 大道隐矣
查看: 1521|回复: 0
go

大道隐矣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丰禾妈 于 2011-3-10 13:56 编辑

     当楚国狂人向孔子唱出“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凤凰啊凤凰,道德是何等的衰败)的歌谣时,孔子的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孔子下,欲与之言),他后来淒凉的说道:“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我行道的希望已经破灭了。)(《史记•孔子世家》)其实当时发出这种感叹并不止孔子一人。
大道是当时理想社会道德的圭臬。《左传》上说的“敬于神而忠于民”,在诸子看来,如果不对神保持一种敬畏,就不可能有权力谦卑的心态,就不可能去提升人的道德水平,去忠于民众。
       孔子描述的大同社会以大道为规范,因而才有了天下为公、讲信修睦、选贤与能的社会风尚,才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社会伦理。正是由于大道的消亡,人们失去了行为的规范,道德沦丧,争权夺利,人与人之间互相损害,家天下也随之出现了。(《礼记•礼运》)
       老子也认为:世人不走平坦的大道,偏走险恶的小路,朝廷污秽,田园荒芜,粮库空虚,你们却穿华服,佩利剑,吃美味,囤财宝,这是盗竽(强盗头子),这是背离了大道的社会啊!《道德经》)
       墨子则提出:自当初三代圣王之后,天下便失了大义,不仅有不仁不义、不忠不慈不孝之事,更有淫暴、乱寇、劫杀,一片乱象,这是因为世人都不相信神明了呀,如果世人都敬畏神明,相信报应,谁还敢为非作歹,天下怎么会大乱呢?(《墨子•明鬼下》)
       那么,大道何以会隐了呢?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私有制。人们追求财富与私利的社会竞争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的本性。正是因为有了社会的竞争,才有了人权的勃兴、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问题是面对社会竞争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甚至罪恶,应该怎样去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来制约权力,提升道德,消除种种社会的丑恶,这才是问题根本。
       然而,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却未能突破一元化文明的束缚,未能建立一种民主制度,相反,却让专制主义的一元化文明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接下来的“焚书坑儒”更是对诸子百家的一种讽刺。从秦始皇通过暴力的手段建立高度集权的专制社会开始,中国,就只能有一个大脑,那就是皇帝的思想,只能有一个声音,那就是皇帝的声音,只能有一个自由,那就是皇帝的自由。人民的思想、言论、人身、集会、结社等自由完全被剥夺了,中国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完全被摧残殆尽。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杯具的真正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思想的这一杯具命运的出现,其原因在于没有产生民主政治的共识,没有能够形成多元文明的强大潮流,让世袭、强权和暴力意识最终占据上风,这既和社会的现实有关,也与先哲们对当时社会问题认识的局限有关,因为他们没有提出解决的方法。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6-27 03:18 , Processed in 0.03728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