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正规教育 小学 上海实验学校附属小学 我们该怎么做?
查看: 1789|回复: 2
go

我们该怎么做?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Haiwen 于 2011-6-1 19:18 编辑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想到中国的小朋友,心情……!
虽然几乎肯定和“哈佛”无缘,但有时也在关注“哈佛”正面和负面的一些消息。
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哈佛”当然不会培养出中国总统,目前为止好象也还没有培养出正宗的中国式诺贝尔奖获得者,可是哈佛博士生中的精神病之类的人物,最近在中国却好象多了起来。为什么?为什么?世界一流的大学“哈佛”的“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等训言,正在成为上海某小学的训言;作为“名校”,这种把大学的理念“低龄化”到小学里来的榜样的力量也许是(其害)无穷的!……。可是中国不是美国,上不了“名校”,孩子……;看看下面的消息和文章,我们该怎么做?
《半数家长觉得孩子不幸福 成人世界促"少年老成"》
成人世界的竞争环境促使孩子“少年老成”
http://www.edu.cn/ji_jiao_news_2 ... 110531_624253.shtml
“小童鞋”烦恼榜
烦恼排行NO1    优秀的孩子就不能失误吗
烦恼排行NO2  爸妈说我不如别人家孩子
烦恼排行NO3    同学间也按成绩“抱团”
烦恼排行NO4  父母非要把兴趣搞成特长
烦恼排行NO5  老师的“偏爱”让我很受伤
《哈佛医学院女博士后受挫 走向精神病之路(图) 》
http://liuxue.eol.cn/liu_xue_kua ... 110507_612003.shtml
哈佛博士走向精神病之路
     邓琳是复旦大学本科,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最后,成了精神病院的常客。……世界上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更多看不见摸不着的……曾仕强先生说:人生就是两杯酒,一杯甜酒,一杯苦酒。你先喝了甜酒,后面等着自己的就是苦酒;先喝了苦酒,后面等着自己的就是甜酒。年轻的时候,多些历练,多吃些苦头,多经历些失败,然后从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学会待人接物、双赢利他,后半辈子就有了保证。……
A 天才 15岁就被复旦大学录取
  邓琳自小就显得天赋异禀。1967年12月12日,她出生于西安。在父亲邓建平印象中,与同龄孩子相比,女儿的“鬼点子”明显要多。尤让他喜出望外的是 ,女儿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上,邓建平从来不为女儿操心。她超乎常人的学习能力,让同龄人和同龄人的家长羡慕不已。不止课堂学习,小时候邓琳各个方面都很优秀。在母亲周云娟记忆里,小邓琳最喜欢玩跳皮筋,邻居家小孩没有谁能玩得过她。邓琳的腰鼓、羽毛球都很不错。邓建平一直认为,他的女儿是个“天才”。或许,这是继承了父母的“学习基因”。 1982年,年仅15岁的邓琳被复旦大学录取。
B 压力 留学时经济拮据、感情受挫
     近10年留学生涯里,邓琳就读和工作的都是美国一流大学 ,俄勒冈州立大学自然科学硕士、肯塔基大学哲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内心的高傲、现实的窘迫,这给邓琳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C 挫折 回国求职不顺,精神开始异常
D 病人
      医院查出精神分裂症 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的医生王倩的临床结论是,邓琳是一位不同寻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这种病很难根治,邓琳可能由于情感、事业等多重挫折导致思想受到刺激。这也印证了吴秀山的说法:“智商高的人神经往往特别脆弱。”
E 反思“一切包办的孩子没有出息”
     从哈佛博士后到精神病患者,邓建平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是我害了她。”在邓琳的成长过程中,一切都由邓建平和老伴安排,导致社会经验极其缺乏,加上从小就在周围的人群中出类拔萃,遇到挫折就受不了,没办法接受。所以,邓建平喟然长叹:“一切包办的孩子没有出息”。 时过境迁,邓建平和老伴不愿再回忆邓琳的点点滴滴,但他又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回忆中。
  4月22日的午饭时间,一盘凉拌莴苣,一盘酸菜炒肉是他们的午餐。如果一切正常,老人原本可以不用拮据,两人每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接近6000元,但这笔钱现在全部用来给邓琳治病了。邓建平知道自己总有一天将离开邓琳,他现在最希望能找一个女婿,“房子我们提供,只要他对我女儿好。”
  邓琳的学位证书复印件、从美国寄回的信件都保存在柜子里。邓建平夫妇希望有一天邓琳能“醒过来”。4月22日,周云娟从邓琳床底下拖出那个装有学位证原件的红色书包,用手拍打两下,灰尘往下掉,周云娟感慨:“整整十年没碰它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邓建平、周云娟、邓琳均为化名)
专家 精神分裂症患者年轻化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心理学专家肖汉仕教授认为,目前中国的家长们普遍有一种重学习、轻做人 ,重思想品德、轻心理素质的现象。肖汉仕认为,邓琳是一个悲剧,因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智力开发 ,却忽视了心理素质的自我培养。家长过多地参与邓琳的人生轨迹,导致邓琳缺乏生活自理、独自应对问题的能力 ,从而养成了一种依赖的人格。当邓琳面对就业、感情等方面的困境时,缺乏最基本的应对能力。
  在肖汉仕看来,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位“灵魂的工程师”,家长应是指导者,而不是包办者。“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代替孩子做事是爱的体现,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肖汉仕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和“尊重”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大关键词,家长可以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实现这两个关键词。根据多年治疗的案例分析,衡阳市第二精神病医院医生王倩得出了一个可怕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趋于年轻化,且越来越多。王倩很担忧,这一病症没有明确的诱因,在发病初期表现并不明显,比如性格孤僻、动不动发大脾气,这些往往会被家长忽视。 据《潇湘晨报》
内容提要:邓琳是哈佛大学的博士,但从小娇生惯养和被安排好一切的她,走向社会后面对挫折时却不堪一击。最终,因始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邓琳患上了精神病……

《厌学成小学生最大心理问题》
        ……昨天,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与上海市卫生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解放健康讲坛开讲,主题为“让孩子赢在健康起跑线上”。沪上儿科专家不无忧虑地指出,升学竞争加剧,以及独生子女现象,使得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在提前。其中小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厌学,而对于小小孩来说,过度早教会让他们提前戴上“啤酒瓶”,大脑高级神经功能紊乱。
  让孩子11岁前疯玩过
  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弄堂的喧嚣,现在很多小孩子基本都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很多孩子幼时是在贵族化的环境里生活,但是进入学校后,又给他一个高竞争的环境,这种反差让他们很难承受。
在心理专家看来,要让孤独的孩子在某种环境里释放孤独,尤其要让孩子在11岁以前疯过,这样的心理环境才可能更健康。
  擦掉对孩子的负面评价
  目前小学生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厌学。孩子上到小学二年级后,厌学已成为普遍现象。专家认为,这个问题要怪两个人——老师和妈妈。很多孩子成了订正专业户,订正量比功课量还要多。家长是孩子读书的监工,可是在监督之下又很难学习好。孩子其实特别需要的是,引导出学习兴趣。
  现在还有个很大的误区,妈妈70%的功能在做“老师”。陈默风趣地指出,如果让孩子找一个动物来代替妈妈,小朋友经常答的是老虎或者狼。“实际上妈妈要做老母鸡,应时不时护着小鸡,让他有安全感。孩子一上学就进入竞争状态,即使老师对孩子都是负面评价,妈妈也必须做橡皮擦,擦掉负面评价。”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自卑树”是在小学时种下的,妈妈要把老师批评时给孩子带来的自卑阴影擦掉,让孩子永远有信心。
  小小孩过度早教害处多
  过度早教是很多小小孩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如果让小孩子长时间做同一件事,会超前抑制他的大脑,将来形成的问题就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过度早教还会过早开发视力,可能让孩子长大后戴上“啤酒瓶”,甚至引发视网膜变性或脱离。“目前,儿童近视较以往提早了三四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上海市视光学学会委员柯碧莲指出,持续的近距离用眼、iPad等多种视频终端的普及、不良的坐姿及握笔姿势、不均匀的照明等都会诱发近视。……。

《"慢养"最重激发孩子自信 专家支招"成长的烦恼" 》
在成长的道路上,家长的态度慢一点,孩子或许会走得更稳。这是昨天在沪举行的卡内基免费亲子体验会上,“慢养”教育的倡导人、卡内基华文之父黑幼龙对广大家长提出的忠告。  黑幼龙在他的畅销新书《慢养》中,向父母倡导孩子的“慢养”教育。现在,许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都忽视了孩子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甚至自身都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导致了亲子感情僵化和疏远,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学会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练习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取得高分。在谈到“慢养”的精髓时,黑幼龙强调,家长要意识到,不是赢在现在,而是赢在将来。“就算小孩进了最好的大学,后来呢?走出校门后别人考量你,依据的是你是否自信,是否喜欢和别人沟通,性格是否开朗。” 黑幼龙认为,激发孩子的自信是最重要的,所谓慢养、慢教育,其实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让蕴含在孩子心中的自信慢慢地流淌出来,成为他们面对现实、未来的力量源泉和智慧能量。
2#
炫动超人 发表于 2011-6-1 11:29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会玩,学会承受挫折,学得知识要利用知识。

引以为鉴。
3#
歪歪猫 发表于 2011-6-1 19:2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让孩子在玩中成长但也要让她能承受挫折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5-20 13:01 , Processed in 0.03060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