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休闲 时尚 国学新知 求国学旧知:文化穿越 论语扯淡 (学而篇·第3章) ...
楼主: 007
go

求国学旧知:文化穿越 论语扯淡 (学而篇·第3章)   [复制链接]

楼主
油条 发表于 2011-3-23 14:0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3-23 14:09 编辑

油条之所以大家都愿意买,不是做法多先进,材料多科学。
只是因为当早饭比较垫饥,在油料短缺的年代,能吃上油条还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那时候,没有人想着要家多少矾,想着一锅油能炸多少油条。既然是奢侈品,也不会想起什么公害不公害的事情。相比起来,估计孔子还吃不上呢。终于和孔子搭上边了。油条也能光宗耀祖了。好!这辈子不能说孔子以前卖油条的。等下辈子一定能行,只要大家都吃油条,这就有戏。嘿嘿。
其实呢,这孔子也挺可怜的,就象 卖油条的,过几百,几千年以后,也能被称为油子的,说实在的,现在这份职业挺忙的, 没空想那些事情。可后世多少人,为了油条事业蓬勃发展,是一定要这么做的,不管,油子愿不愿意,想的是个啥。其实油子挺宽容的,反正都已经进棺材了,爱怎么说怎么说吧。只要都能有口饭吃,别挖窝祖坟就差不多了。嘿嘿。油子穷,看到挖墓的实在太多了。嘿嘿。

点评

007  阿油,难道说“国学”就是一根根老油条?一锅就有人咬几口,然后又放进油锅里炸几下,再捞起来,又有人咬几口,顺大便加点东西,继续炸……  发表于 2011-3-23 16:58  回复  
2#
油条 发表于 2011-3-25 13:5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3-25 13:52 编辑

回复 #85 007 的帖子

话说 皮萨饼,是个好东西,上面可以放各种馅料。要诀就是只要能在烤炉里弄熟即可。
盐少许,可以多家一点cheese。
油条很无奈,发觉比不上 这样一个诱人的滋味,于是也在身上加了这加了那,还特意把自己里面的气场扩大,体积倍增。可不幸的是最后还是被当作劣质热狗。
单价差自然是很大了。
于是,油条又开始发愁,都是面粉和油,为啥人家能卖好价钱,我不能?要不这样,干脆改个名字,油炸面粉条,去头去尾,炸面粉?这大概就行了?

点评

油条  皮萨是皮萨,馅饼是馅饼,油条是油条。味道不同。油条是否要变 馅饼,这是做买卖的人定的,吃的人只知道,原来吃啥还是啥  发表于 2011-3-28 08:33  回复  
007  是是是,披萨就是中国国粹——馅饼——的变种,西方民主、人权思想也是孔孟之道演变过来的。这是国学研究的较新发现。  发表于 2011-3-25 17:36  回复  
火车  又说,披萨也称为意大利馅饼  发表于 2011-3-25 17:05  回复  
007  据说,披萨的祖宗是中国馅饼,由马可波罗传到意大利,但这位老兄没搞懂馅何以能够放进面团里,只好把馅放在面饼上。国学大师一定很爱听此传说  发表于 2011-3-25 15:14  回复  
007  隐喻大师一来,国学圈就热闹啰!  发表于 2011-3-25 15:08  回复  
火车  国学大师吐血中……  发表于 2011-3-25 14:01  回复  
3#
油条 发表于 2011-3-25 16:4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3-25 16:49 编辑

回复 #86 油条 的帖子

可是!
植物油和面粉条有个很好的特性,如果做的时候没有算准一定的长度,没有加足足够的面粉,油不那么新鲜,那好油条是肯定出不来的。如果买的顾客 盯得紧一点。 每次做的时候,面粉当场揉作,炸一批换锅油。这也许又考验顾客了,究竟有没有耐心 看,究竟有没有这个嘴巴尝。
反观 皮萨饼,没有大烤炉是不行的,做的生 饼和料都是事先搞定,俗话说产业链那个长啊。 直到出炉才能看到成品。
所以,油条制作售卖本身,兼有品鉴标准可见(面粉好、油料好,制作好)、搭配方式灵活(可以作为饭团心、老了可以泡汤,嫩的可以咸吃、甜吃。。。),价廉物美。。。等独有优势。
油条如何炸,其实还挺有趣的。

点评

油条  曾经到某国,等现烤的皮萨饼,因为店客极少,有幸大致等过一回这皮萨。还闹了些笑话。等的时候,确实想念了一下油条。  发表于 2011-3-28 09:53  回复  
daisy  油条大哥,油条如何炸可千万别说了,把它包装包装,弄得神秘点,申请个专利专有权啥的,靠它卖大钱呐!嘿嘿。  发表于 2011-3-28 09:07  回复  
007  呵呵,真是有才哈。油条里边还翻出这么多学问来,跟国学大师有得一拼。  发表于 2011-3-25 17:01  回复  
4#
油条 发表于 2011-3-28 09:2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3-28 09:39 编辑

回复 #86 油条 的帖子

话说,原来吃油条的人发现 另一个店在卖皮萨,吃油条的是不会管皮萨是个啥东西,眼见为实,口尝为真。虽然这cheese 味道不怎么合口,其他的都挺好的。肉香和饼香都挺实在。俗话说,站着吃 不如坐着吃,这皮萨店也很干净,不似油条店那么黑乎乎。
凡口袋里有点钱的,都喜欢尝个鲜。自然这皮萨和先前的肯德基,买当捞很有不同的。不但出自文艺复兴的意大利,而且相比那两样内容要实在得多。既然那么好吃,怎么才能让13亿人都知道这新鲜东西呢?吃惯了油条的同志,情不自禁地来了个比喻,想起了四大金刚出来另一个大块头,大饼,既然样式上有此相似,以此来比似无问题。 至于,吃了以后有啥回味,那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也有可能就想单纯把比喻概念化的,用 类似的烤炉 重新烤,也算是一种模仿,说白了,还是一种希望大饼能继续畅销的手法而已。这在其他地方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况且,这皮萨 除了烤法差不多外,其他的什么什么材料,做的人啊,只要做得和 第一个 皮萨差不多象就行。若一定要去琢磨那第一个皮萨饼,大概就象琢磨 第一根油条一样。大致上,考古学家最感兴趣了。
5#
油条 发表于 2011-3-28 10:4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3-28 10:52 编辑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了,条件好了,油条也有些落寞的感觉,于是很多厉害的店主说 油条 这东西 得改名字,这样早餐业才能重新拾回往日的风姿,话说,干脆以后改称 YOU TIAO. 为何呢?说PIZZA就是这个样子用拉丁字母 表述的,只有从根本上革除内里,大家才能推陈出新,造出更好的??早餐。理由是,按照千年油条的比喻习惯,再比喻也比不出人家的皮萨饼。这不是说明油条的发明家们,自己吃油条,把脑子都变成油条了。
请教了做皮萨的人后,油条们开始懂得,那皮萨 本是那啥 拉丁 字母,这拉丁字母本来就是啥罗马帝国时期流行的,至于罗马帝国以后的那个黑暗年代,在文艺复兴的后来者看来,这个时期大概叫什么封建时期,混乱得不得了,很多人连皮萨都吃不上,吃着皮萨饼的那些 有智慧的人们开始寻找忘记这段时期的方法,目光转到了 另一个特征的社会 上,比如 古希腊,古罗马,那时期好,国富民强的,连洗澡都不用肥皂,用橄榄油的, 比比黑暗时期的落后,他们开始制作新皮萨。而他们眼光盯着的还是那些罗马本国的人,似乎有选择性地忘记了那些从战场上俘虏来的别国的人。不过,总的来说,非常有趣后来这新皮萨的好吃程度, 连教堂的教皇都难以抵抗。哦,又想起另一个菜,叫啥,佛跳墙。这么比喻,说有关系也有关系,说没关系也没啥关系。
可新皮萨也不是唱独角戏的。各式各样的皮萨们一致都没有断过。大概来说,看上去象是市场份额的问题。后来其实很少想过,要是真的只有这一种皮萨了,还会那么好吃么?会不会有更好吃的东西呢?
6#
油条 发表于 2011-3-28 11:0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3-28 11:30 编辑

回复 #90 油条 的帖子

来看看,英语是怎么象征月份的。来自百度:
  以下是一个拉丁语和英语的一些专用名词的比较列表,展示拉丁语对英语的影响  英文 英文翻译 拉丁文 拉丁文翻译   
January 一月 Iānus 象征结束和开始的神   
February 二月 febris (拉丁语,形容词,发烧的)(二月是容易感冒的季节)   
March 三月 Mars 玛尔斯,战神   
May 五月 Māia 春天之神   
June 六月 Iūnō 神后朱诺;生育和妇女之神   
July 七月 Iūlius 恺撒的名字(G. Iulius Caesar)   
August 八月 Augustus(拉丁语,形容词,伟大的,augustus,a,um) 奥古斯都,古罗马王   
September 九月 septem “七”   
October 十月 octō “八”   
November 十一月 novem “九”   
December 十二月 decem “十”   
Saturday 星期六 Sāturnus 萨图恩,农神   
Mercury 水星 Mercurius 墨邱利,使者(水星绕太阳最快)   
Venus 金星 Venus 维纳斯,爱和美丽之神(金色象征美丽)   
Mars 火星 Mars 玛尔斯,战神(红色象征血液,血液象征战争)   
Jupiter 木星 Iuppiter 朱庇特,众神之王(木星最大)   
Saturn 土星 Sāturnus 萨图恩,朱庇特的父亲(朱庇特击败了萨图恩;木星比土星大)   
Neptune 海王星 Neptūnus 尼普顿,海神(蓝色象征海洋)   
Pluto 冥王星 Plūtō 普鲁托,冥王(冥王星最远最黑暗)   
Aries 白羊座 Ariēs 公羊   
Taurus 金牛座 Taurus 公牛   
Gemini 双子座 Geminī 双胞胎   
Cancer 巨蟹座 Cancer 螃蟹   
Leo 狮子座 Leō 狮子   
Virgo 处女座 Virgō 处女   
Libra 天秤座 Lībra 秤   
Scorpio 天蝎座 Scorpiō 蝎子   
Sagittarius 射手座 Sagittārius 弓箭手   
Capricorn 摩羯座 Capricornus 上身羊、下身鱼的怪物   
Aquarius 水瓶座 Aquārius 装水的容器   
Pisces 双鱼座 Piscēs 鱼[复数]   
注:四月“April”和天王星“Uranus”来自希腊神话。

看了以上象征,想来,这有是卖油条的对皮萨饼的想象吧。。。可也许做皮萨饼也许也讲不出什么所以然。hehe(既然2月那么容易发烧,为何在设定日历的时候不少点天数呢? 呵呵)

若是较真的卖皮萨饼的,看来对这个月份名称也应该肃清一下,塞先生不是说了么?什么都要科学说话,谁说2月份要敢冒?现在改3月份了。谁说3月份要打仗了?这不都好好的么?哦,好像地震过了。
买皮萨的都不出声。想想,其实。。。有什么呢? 不就是 过个好日子么?不改了吧。

看,这旁门左道的英语现在比正规军出身什么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都要流行多来。
大概就是什么油条可以叫油炸面粉条,也可以叫炸面粉,也可以叫YOU TIAO,也可以叫YT,也可以叫油子, 也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说不准以后还有什么,油皮萨。。。天晓得呢。。。。
只要爱吃,这油条还是可以吃的。做得不好吃,毁了做油条的生意,所以能做得好点的,自然是好。大不了,以后让考古学家去研究,曾经盛行一时的油条大军。但无论如何。谁也无法否定油条。能拿油条作比喻,继续 做新早餐的,油条自己已经没有什么说法了,倒杯水。。。喝着, 继续。。。观看。:)




点评

daisy  有面粉和植物油,爱咋折腾咋折腾,反正饿不死。就是别把面粉和植物油折腾么了。3月份除了地震还有核污,油条皮萨的面粉植物油还安全哇?  发表于 2011-3-28 12:33  回复  
7#
油条 发表于 2011-3-28 16:1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3-28 16:23 编辑

回复 #91 油条 的帖子

daisy  有面粉和植物油,爱咋折腾咋折腾,反正饿不死。就是别把面粉和植物油折腾么了。3月份除了地震还有核污,油条皮萨的面粉植物油还安全哇?  发表于 2011-3-28 12:33  回复   

听说有这样一种说法,大致的意思是,皮萨饼的特别之处在于,先有想法设计,后有大饼,所以随着食材的丰富,几乎可以比喻到无限的大饼境地。而油条大致上就只有当早饭吃的功用,再怎么翻花样也就这么一条。顶多 冒个名,在文字上做做游戏。
现在看来,做油条的商家从来没有想过,还有核辐射这个东西,他们只知道,如果这个食材都不能用了,那人也就活得没啥意思了,油条自然就不用继续做了。当然,这复杂的皮萨饼还会有很多其他的食材可以 用。反正地球大着呢,潜力无限哈。。。
8#
油条 发表于 2011-3-29 10:4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93 daisy 的帖子

这个说法挺流行的。有书为证。油条看书从来没耐心,至于哪本书记不太清了,图书馆里定能找到的吧。天晓得。
做皮萨饼的知道 这个无限 还是很吓人的。搞不好会把自己灭了。所以他们想了几个办法,为了不至于被打饼压死,他们想起了那啥方舟的,后来发现那船是木头做的,而且年代久远,船底有些洞,从设计上看,甲板无法承受巨大的希望压力。
后来他们还觉得,通过设计遏制设计。人造人,还是核弹还是啥。。。啥。。。嘿嘿。
反正这是他们选择的方向。所谓活着吃皮萨,死了都别吃。
9#
油条 发表于 2011-3-29 10:59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3-29 11:19 编辑

回复 #94 油条 的帖子

那。。。那啥。。。皮萨真的能做到无限么?或者说 油条真能永久填饱肚皮么?究竟是克制人的胃口大小好,还是放开了大胃好呢?做油条和做皮萨的其实都挺想长长久久的,于是,卖油条的告诉顾客,你只要天天买1根油条就行了,别想其他的,你就能天天吃到油条了,做皮萨的不一样,看着胖胖瘦瘦的人 发了慈悲,只要你们能付得起钱,随便吃多少都行,做得出,做不出,你们就别管了。于是,吃油条的 大多芦柴棒,吃皮萨的大多 啤酒肚,这不,还是皮萨好阿。卖皮萨的想着抓原料,买皮萨的忙着赚钱。大家都轻松,那啥,做油条的就惨了,要费很多口舌,还要组织产业链,还要时刻跟进皮萨店铺,所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最惨就是被人拉出来,继续一起魏晋。
10#
油条 发表于 2011-4-19 16:1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19 daisy 的帖子

麻烦daisy 继续挖掘 子曰中有关 朋友的段子。谢谢!
11#
油条 发表于 2011-4-19 16:2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4-19 16:32 编辑

回复 #120 007 的帖子

  试以中国旧伦理,与泰西新伦理相比较,旧伦理之分类,曰君臣,曰父子,曰兄弟,曰夫妇,曰朋友。新伦理之分类,曰家族伦理,曰社会即人群伦理,曰国家伦理。旧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私人之事也。新伦理所重者,则一私人对于一团体之事也。
=========================================================
且问,这个团体是什么圈子?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圈子?社会功能细分的状态在2千多年前是否形成?在1000年前是否形成?是先有圈子还是先有关系?
如果是圈子为先?有什么其他的圈子模式或者非圈子模式更好呢?
12#
油条 发表于 2011-4-20 09:2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4-20 09:28 编辑

回复 #123 007 的帖子

这段话似是而非,狗屁不通!既不能经受逻辑的检验,也不能经受实验的检验。
 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又怎么会去爱他人、爱集体呢?一个人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又怎么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

 看到今日之中国还从“孝”上去为“爱社会”、“爱国家”寻求理性的辩护、情感的基础,你就会知道儒家伦理传统的影响有多深,你就会明白在这个国家确立基于公共理性的道德难度有多大。这也正是007怀疑国学是否有助于中华民族现代之精神崛起的原因之一。
=========================================================
麻烦请问,对于这个教材上的内容,你是反对 孝敬父母,还是反对用孝敬父母联系到热爱祖国。从教材内容上,是对孝敬父母作为教育内容,而非热爱祖国。
从这段文字上看,文中的意识着眼点在于爱社会、爱祖国的意识萌芽,但从文字上看,着重于对于孝敬父母的要求。
你指出的逻辑谬误是否是孝敬父母和热爱国家完全是两码事的问题?按照我的理解,这是两个关系的关系。孝敬父母和 个人对社会、国家的爱,你认为这两者毫无关系。不应该放一起讨论?
也可,请问对于社会和国家的爱,你觉得应由哪个规范的基础出发?谢谢!

点评

火车  @油条 我不是来喵喵开班授徒的  发表于 2011-4-20 16:55  回复  
油条  嗯,好,既然是两件事情,区别在于大和小?还是分工不同还是其他。。。请略述。谢谢!  发表于 2011-4-20 16:14  回复  
火车  @油条 国和家是两回事,谢谢  发表于 2011-4-20 13:58  回复  
油条  请问,你爱家么?家又是什么呢?是善还是恶的呢?  发表于 2011-4-20 13:36  回复  
火车  为什么要爱国家?国家不是用来爱的。国家不过是一种(在当前必要的)恶。  发表于 2011-4-20 13:04  回复  
13#
油条 发表于 2011-4-20 13:1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29 007 的帖子

文章太长, 一段一段看:
第一,我不反对孝敬父母,相反我坚信孝敬父母是人子的基本义务。我承认古人说过“百善孝为先”,甚至承认古人会认同“孝是做人的根本”。但我不承认当今时代“孝”还是“做人的根本”,我只承认孝是做人子的基本要求之一。我这么认为,你是不是会觉得007大逆不道?
==========================================================
请问,“甚至承认古人会认同“孝是做人的根本”。“之中的人是 私人的人还是社会的人?

点评

油条  行,换一个问法,在上文中你所提的人,从时间空间上看,是一种永恒的人的概念,不知理解是否正确,如果有这个概念,我想问是什么?  发表于 2011-4-20 13:32  回复  
007  请问:什么叫社会?了解你所理解的“社会”,我才能回答你提出的古人是不是社会的人这个问题。  发表于 2011-4-20 13:17  回复  
14#
油条 发表于 2011-4-20 16:4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36 天恒爸爸 的帖子

他说,“公德者私德之推也,知私德而不知公德,所缺者只在一推;蔑私德而谬托公德,则并所以推之具而不存也”[2] (P714)。
=================================================
这句话,有意思,究竟怎么由私推公呢?学习一下
15#
油条 发表于 2011-4-20 16:5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火车 发表于 2011-4-20 14:59
回复 #136 天恒爸爸 的帖子

你刚刚转的文字其实并不能完整概括梁的看法。《论公德》中说:“私德公德,本并行不悖者也。然提倡之者既有所偏,其末流或遂至相妨。”

依我看,这里头的“推”还是大有讲究。否则,何以数千年仍未推成。若无外来文明冲击,我看再过几千年,也未必推得成。
===========================================================
嗯,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说,自中华文明以来,从来就是私心统治,于是,公心是从来不见天日的。
这么说,会不会,有人跑出坟墓来找你吵架呢? 嘿嘿。我算一个?

点评

油条  @火车请继续 认真讨论,哦,井水不犯河水,这个犯大概是混的意思,各说各的。哈哈哈  发表于 2011-4-21 10:38  回复  
火车  @油条 想认真讨论国学的大有人在,并不是说你没有能力,我就没有讨论对手了。  发表于 2011-4-21 10:36  回复  
油条  @火车 嗯,那就别伤了。自在。别整天国学国学,多累啊。 西学好,黑既是黑,白既是白的,论起来很干净。又忍不住要用肯德基餐厅式的干净了望谅  发表于 2011-4-21 10:25  回复  
油条  似乎我没有辩论,我一直不懂你们在讨论点啥,所以一直在问问题。这算是观棋多话非君子?嘿嘿。油条不管有没有里头,只要大家有得即可。  发表于 2011-4-21 10:20  回复  
火车  @油条 别臭美,不是怕你,怕的是无厘头式的“辩论”,很伤脑细胞。  发表于 2011-4-21 10:16  回复  
油条  @火车噢,看来效果不错。嘿嘿嘿  发表于 2011-4-21 08:56  回复  
火车  你从坟墓跑出来?怕怕  发表于 2011-4-20 16:57  回复  
16#
油条 发表于 2011-4-21 09:3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4-21 09:47 编辑

回复 #140 007 的帖子

看见几位大侠,你一引我一论的,好不热闹,
但油条有些纳闷,如此强调公德,究竟是否暗合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大道?来个望文生意,社会主义,一切以社会发展为首要,似乎 公德在社会主义也是推崇的。在几位大侠看, 这是伪公德。要去伪出真,究竟是个人自由主义出来公德还是其他什么呢? 拭目以待
昨日007 问油条什么是社会,这确实难倒我了,在油条看,社会就是2点一线,实在简单不过。但由己及彼地类比一下,这社会肯定没那么简单。 噢,类比,这里是不能谈的。那就不类比了。嘿嘿。改为“我不知道”。。。似乎又类比了另一个很好的学社的名字,唉。。。 不活了。。。
不要以为你不活了, 就能不类比了,油条啊油条, 你不活不是类比了断流活水了么?算了,就这样吧。
毛主席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话其实听上去 挺刺耳的。现在人看“你凭什么说阿?” 诶,很奇怪,他就这么说了,当时还就没人不服。不管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

点评

油条  @007 孔子可能觉得当时的社会阶层,就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一个是朝廷(不知道是不是该这么称呼)  发表于 2011-4-22 09:38  回复  
油条  @007 我没有学问,从各位的言辞上感觉,孔子的社会主义的意思大致是,阶层权益平衡。  发表于 2011-4-22 09:35  回复  
007  油条真敏感,居然能够看出公德提倡者有社会主义倾向。再请教:什么是社会主义?哪里有社会主义?请举例说明之。  发表于 2011-4-22 09:30  回复  
17#
油条 发表于 2011-4-21 10:0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41 油条 的帖子

老夫子好像说过,要虚心。
也许我会说“我是不读圣贤书的,引不来什么,新旧。 “,这句话,对我来说是大实话,对他人来说,也许看上去有点虚。
虚和愚 有时是有些相通的地方。不故意,实在本分,更能静心。
18#
油条 发表于 2011-4-21 10:3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天恒爸爸 发表于 2011-4-21 10:29
孔子被气跑了,我说不过你们,有种你们穿越至2600年前和我辩,呵呵。http://weibo.com/1644489953/eySjCLOvOLj

网传孔子像被搬走,南都记者九点二十五分在现场看到,原本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门前的孔子像确实不在原地,代之以蓝板遮挡,现场工作人员称,孔子搬走了,据说是去修善,以后可能搬回来,也可能再也看不到。

凭啥呢?嘿嘿。为啥不是孔子玩穿越呢?孔子似乎一直在和我们辩,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大家心中。有时候愿意感觉,有时候不愿意去感觉吧。 嘿嘿嘿。没啥。一切都是浮云

点评

ccpaging  @daisy 扔了就是。哪有那么麻烦!也不是豆腐的错。  发表于 2011-4-23 17:53  回复  
油条  @daisy哈哈哈哈,太厉害了!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1-4-21 11:15  回复  
daisy  @油条 吹也不是,拍也不是,擦也不是......  发表于 2011-4-21 11:13  回复  
油条  @daisy哦?会是啥呢?鲜花插牛粪?可惜了?  发表于 2011-4-21 11:11  回复  
daisy  说到这豆腐,昨天,小家伙考我:“妈妈,你知道豆腐掉灰里啥意思哇?”  发表于 2011-4-21 11:08  回复  
daisy  @油条 还好没写白切豆腐,否则我犯晕,看不懂了。。  发表于 2011-4-21 11:06  回复  
油条  @daisy也是,本来想说,白切豆腐的。。。嘿嘿。  发表于 2011-4-21 11:02  回复  
daisy  一切都是浮云,没味道,改:神马都素浮云。嘿嘿  发表于 2011-4-21 10:54  回复  
19#
油条 发表于 2011-4-21 10:5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44 油条 的帖子

以前谁写那个论语的,很有趣,总是一问一答的。
很多情况都是学生问问题,老师解答,很多问题,老师一句话就解决了。学生没有继续问。也有些问题,学生问了好几个的,老师一步一步解答的。
还有一种方式叫,开放式问题,一问多答。大概叫讨论。。。

不知道是老师水平太高,还是学生水平太低。
穿越到现在来看,问题太少,答案太少。嘿嘿。

点评

007  严重同意,感谢提醒!还是多提问多请教多探讨有利于知识的增长思想的进步。另外,孔子“善待问”,跟苏格拉底“好诘问”形成鲜明对比,有趣!  发表于 2011-4-22 09:27  回复  
20#
油条 发表于 2011-4-22 14:2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4-22 14:24 编辑

回复 #147 007 的帖子

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学而不用是未完成的。
既然 西方都把知识体系给造出来了,究竟是学还是不学呢?怎么学呢?
学了数学,人家说,上班以后没见到有人考我数学的,这大学里的都白学了。
学英语,人家说,我扫马路 的,顶多就认识路牌上的英文 路名。这英语似乎也白学了。
学物理,人家说,我打算盘的,物理于我来说也就是摩擦力大,算得慢的事情,老早的人就说了要涂点油的。早解决问题了。。。
后来有位博士,在病床上说,她以前学的似乎都白学了。后悔总是有一点的。
在此,我再次表示哀痛。
死啃书不行,类比不行,怎么才能学好呢?嘿嘿。
这个问题抛给孔子,孔子大人一定会说,你看,这难题是你们自己造出来的,我一直说,我不出书的。谁叫你们出那么多书的?哈哈哈哈哈。。。说罢,和老子结伴春游去了。嘿嘿。
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算抄袭。特此申明。

点评

ccpaging  又不是数学的错。为考试而得考试,已经得偿所愿了,还想要什么?  发表于 2011-4-23 18:08  回复  
ccpaging  “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恐怕要分开来看。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学牛顿三大定律,结果不过是为崇尚权威、个人崇拜添砖加瓦罢了  发表于 2011-4-23 18:02  回复  
21#
油条 发表于 2011-4-22 15:2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48 油条 的帖子

不知道以前孔子教过些什么,好像书上有记载的。我自然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孩子,学的东西和孔子以前学的大不一样了吧。
可很多家长还觉得,孩子就应该读书。至于学的东西是否和以前一样,方法是否一样,评判标准是否一样都不管。只知道,考大学就是中状元。呵呵, 实在是很有趣的事。更有甚者,考上了大学,可还是没有分到一官半职,心里郁闷。 有时候,在旁人看,不如意的,未必比没考上的一定聪明,但他们还会归罪到了孔老夫子头上。
其实他老人家挺冤枉的。嘿嘿
22#
油条 发表于 2011-4-22 15:3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49 油条 的帖子

话说,孔子是2K多年前的人物,他的一些话被流传下来了。
现代的人看看这些话,很自然地进行了穿越,时间跨度越大,挖掘地越深。至于是否是孔老夫子的本意,其实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他老人家比较聪明,他不把话说死,死也不说那些不着边际的话。人实在,就这样。别人怎么想,没有什么关系。他老人家从来不强迫什么。至于,后人是否拿来强迫了,他老人家是不会在乎这个罪责的。
不强迫,愿意学的就学, 不愿意的不学。相比那些用枪用炮的,至少在面子上,那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要否定,也可以,我们来讨论,切磋切磋。不玩的,就不玩,从不鄙视谁,从不看低谁。不象有些人,手里握着平等大帽,时常做些文不对题的事情。

点评

daisy  有道理。其实谈来谈去,最终都是谈到教育上,各人的角度不同而已。当中来了点小插曲,感觉味道有点不对了。还是不要太认真的好。  发表于 2011-4-25 08:57  回复  
23#
油条 发表于 2011-4-30 09:5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52 007 的帖子

"私德就是私人生活的道德,公德就是公共生活的道德,别拿私德充公德,也别在公德里拿私德说事"
"中国人有发达的私德,我们在私人生活中应该切实发挥光大我们的私德传统。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在公共生活中可以满足于我们已有的道德遗产。公德是公共生活的道德,私德是私人生活的道德,超出各自相对的界限在当今时代就容易引起混乱。对于公德贫乏而又试图进行公德建设的中国,尤其需要警惕私德在公共生活领域乃至企业运作中的滥用,警惕以私德替代公德,警惕把公德降解为我们习以为常的私德。"
以上两段,大致描绘了私德的说法,以我理解,这个“私德”的说法似乎基于“公德”来定义。且不论这个定义相对性的看法。也不论这个概念里的私德究竟是以什么来框定范围呢?以前的院子围墙,现在的产权证面积范围?抑或是家庭成员范围?
巧言令色如果在所谓私德范围里,或者说在上述三种关系范围里,那规定的是兄弟间的斗嘴?还是父子,父女间的家常玩笑?还是夫妻间的打情骂俏?若是家庭道德,如果巧言令色是褒义的,那是否不巧言令色的就是不提倡的呢?如果巧言令色是贬义的,是否这个又是必须进行“镇压”的么?
回到孔子,如果他老人家在唠家常,为何要和他的那些学生去说什么巧言令色的家常话呢?难不准,这孔老夫子 把他的学生都收养成了父子关系,或者兄弟关系了?
是故,巧言令色 在 私德看来有无意义的证明,在油条看来 应该由 007先来证明一下这个私德,在老夫子那时候,还有没有吧。 嘿嘿:)
24#
油条 发表于 2011-4-30 19:2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007 发表于 2011-4-30 15:07
  “巧”是个褒义词,有高明、高妙、精妙、精巧、灵巧、美好之意。用这个词来形容人说的话——“巧言”,也含褒义。《诗经》里就有“巧言如流”、“巧言如簧”的赞叹。“巧言”就是常说的“花言巧语”了!言辞像花一样美,像水一样流畅,像簧一样巧妙动听,有什么不好?
  “令”也是一种褒义词。古人在言谈中时常用它来尊称对方的亲属,如把对方双亲尊称为“令亲”,对方父亲尊称为“令尊”、“令父”,对方母亲尊称为“令母”、“令堂”、“令慈”,对方的妻子尊称为“令阃”、“令正”,对方的儿子尊称为“令嗣”、“令郎”、“令似”、“令子”,对方的女儿尊称为“令女”、“令爱”、“令嫒”,对方的兄弟姐妹尊称为“令兄”、“令弟”、“令姊”、“令妹”……这里的“令”大致相当于说“您的……”。“令”还有吉祥、吉利的意思,如:吉利的时辰称“令辰”,吉祥的日子称“令日”、“令旦”,吉祥的月份称“令月”,吉祥的年份“令年”,吉善的住处称“令居”。“令”更常有的一种意思是“美善”,例如古人称善政、德政为“令政”,称美言、佳音为“令音”,好的名声、名望称“令望”,出色的才能称“令才”……那么,“令色”是什么意思呢?当然是指和悦的面容, ...

呵呵,007 没有给出参考系, 也就是说,这个说法放在任何场合都是公理么? 如有补充请继续.
25#
油条 发表于 2011-4-30 21:3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4-30 21:37 编辑
007 发表于 2011-4-30 21:26
  哈哈,看到老兄这样的反驳,007都要笑死了。
  既然你想证明007所说的是谬论,那么好吧,我助你一臂之力,一起来证伪。


恩,不错,请问这个巧言令色,还是所谓私德的巧言令色么?
请007时刻注意私德和公德的前提.:)
如此,回到你自己所谓的论证内容验证.似乎未见私德前提之巧言令色.
也就是再次提问, 第二课的内容还没上完, 怎如此心急上第三课了呢?:)

点评

007  @油条:其实,007不需要欣赏的旁观者,需要的是真心想钻研国学的学友。  发表于 2011-4-30 22:09  回复  
油条  @007 注意到了,油条当时非常欣赏007的看法,但自007下了私德公德论后,油条翻炸的方式似乎大改.  发表于 2011-4-30 22:03  回复  
007  你没有注意到007每学习一章都是先提问的吗?  发表于 2011-4-30 21:55  回复  
007  外,007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自学。请你不要打击一个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表于 2011-4-30 21:53  回复  
26#
油条 发表于 2011-4-30 21:5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007 发表于 2011-4-30 21:44
我先作个简单的回答:
007巧言令色,故意在“巧言令色”的歪解中设陷阱作弄人。
如果捉弄的是自己的孩子、妻子,那是个私德问题。

恩,明白了,您认为,妻子孩子是私德? 那是否基于,妻子孩子是你家庭所属成员呢? 请问,这个关系是社会关系还是血缘关系,还是其他什么关系?
另妻子孩子为何可以作为私德的范围?
当今社会上有很多法律涉及到了妻子孩子的问题。请问,这究竟是私法还是公法?
如果007认为孔老夫子当时妻子孩子就是私人所属,而产生私德的言论.那当今的私德都不必讨论了么?显然当今家庭谁也不属于谁.

点评

007  007非常无知,还是多看点书,多点严谨的思考,再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发表于 2011-4-30 22:06  回复  
27#
油条 发表于 2011-4-30 22:14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59 油条 的帖子

"007非常无知,还是多看点书,多点严谨的思考,再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
我以为孔子那时候的书并不多,最多也就是些史书,巫书,乐书...
若以孔子之思 思孔子, 孔子似乎并不想让大家通过书来认识他,他自己似乎都说过,他不想写书.
也许,我们先把书放一边. 静下心来.先体会以下亲情,友情...还是老话,孔子挺仁慈的,不想我们这么累.

点评

007  @油条:同意!你说你没有读过圣贤书,我也没有接受过你全面的考问,我就好奇:咋就被你发现了我没有全面了解孔子呢?  发表于 2011-4-30 22:51  回复  
油条  @007 恩,批判的前提是全面了解.按孔子的意思似乎是带着疑问去暂时肯定.而不是带着否定去批评  发表于 2011-4-30 22:42  回复  
油条  @007 唉...说实话,油条我一本圣贤书都没有读过.哪怕是一个段落.见到007开贴,本想恭贺一下.不想竟如此深谈.也是缘吧...  发表于 2011-4-30 22:29  回复  
007  另外提醒下,我也认为孔子很仁慈,不仅仁慈,还非常可爱。但这不妨碍我批评性地阅读他的传世语录。  发表于 2011-4-30 22:21  回复  
007  谢谢你的教诲!但我不会上当。我还是会继续看书的。我要是不读书,我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跟你这样的人对话。  发表于 2011-4-30 22:19  回复  
28#
油条 发表于 2011-4-30 22:2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火车 发表于 2011-4-30 22:17
我来晚了。老七你看这么说有意思哇:

往圣的绝学还是需要转一下基因,才足以为万世开太平。

呵呵,007和油条是朋友之争,不伤和气,
您这来,是想论什么呢?:)
29#
油条 发表于 2011-5-6 11:5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油条 于 2011-5-6 11:54 编辑

回复 #171 daisy 的帖子

1、“孔子当然对他不满意了。“
似乎我未见孔子不满意。相反,我倒觉得,孔子没感觉。君子本来就是那样的。不会因为谁的言语而对谁不满意。君子不强求别人顺从自己的满意。
而,孔子本就是在辩论上否定了他的前提而已。

点评

daisy  这就是解读者总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在解读的,正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没有标准答案的。  发表于 2011-5-6 13:16  回复  
30#
油条 发表于 2011-5-10 10:1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75 007 的帖子

记得007曾说,油条不识孔子,而知007不识孔子。
不管这是疑问句,还是陈述句,还是感叹句,这就是一个句子。孔子不喜欢写书,别说标点符号了,所以大致上,古代没有发明什么标点符号。
嘿嘿。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都讲究个什么上下文,听说很多小孩子认字都是通过上下文猜出来的。现在的小孩子都聪明。当然也有家长不信这一套,一定要拿一套生字卡,一个一个给孩子背。说这样才能绝对保证念准确了,还能知道自己识得多少字。
呵呵,油条不知自己认识多少字,但知007 能识很多字,并超过油条。这究竟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呵呵,还是挺有趣的。

点评

007  ……不停地提出猜想……  发表于 2011-5-10 19:35  回复  
007  007不知道,油条才知道。嘿嘿。007只是在不停地提问,不想地提出猜想,试图猜测孔子言论的语境,仅此而已。  发表于 2011-5-10 19:32  回复  
油条  @daisy 据俺观察,007所持的教子方法,和他对孔子的认识的方式,似乎略有不同。有惑还是要多问。所以油条问题多了些。嘿嘿。  发表于 2011-5-10 11:41  回复  
油条  @daisy 其实听说君子最执著了,而且劝俺们要时常反省执著到了什么。每人每事大多不同。挺好的。对于教育方法,油条也挺执著。嘿嘿  发表于 2011-5-10 11:24  回复  
daisy  油条大哥劝我不要执着,其实你也执着着呢。007也一样执着着。其实挺不错的,反正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东西。大家各就其位,继续......  发表于 2011-5-10 11:03  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6-2 02:25 , Processed in 0.105721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