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休闲 时尚 国学新知 求国学旧知:文化穿越 论语扯淡 (学而篇·第3章) ...
查看: 12572|回复: 6
go

求国学旧知:文化穿越 论语扯淡 (学而篇·第3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子玖妈妈 发表于 2011-3-11 20:2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 007 的帖子

007已经在孔子论朋友中谈过自己对狂狷的认识了,据说那是和孔子合著的。你这里继续合著,让我们学习学习,这种文风倒是新鲜的很。

点评

007  谢谢你来送花!荣幸之至!  发表于 2011-5-6 11:38  回复  
2#
子玖妈妈 发表于 2011-3-12 15:1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1-3-12 15:13 编辑

回复 #11 ccpaging 的帖子

因为你帖子的真诚度有85分以上,所以这个问题我来尝试回答。
1、孔子并不认为所有的学生都能教,他认为有种学生是教不来的,就是那种不愿意认识自己、反省自己的人。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  卫灵公》)大意是:“不说怎么办、怎么办来提醒自己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2、孔子也承认自己教育有失败的时候,比如对冉有,他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  先进》)大意为:冉有不再是我的学生,各位同学可以敲着大鼓去批判他”。
  所以从论语看,孔子虽强调诲人不倦、有教无类,但也认识到客观上有些学生是无法成才的。
至于你说的因材施教的材是什么,我只能说孔子主观上仍然会教烂木头,但客观上他也知道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
3#
子玖妈妈 发表于 2011-3-12 20:2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子玖妈妈 于 2011-3-12 20:24 编辑

回复 #13 ccpaging 的帖子

对于孔子有不同理解、看法很正常。大家把自己看到的不同版本说法、心得都可以拿出来交流一下。也许会触发一些思考和学习。
4#
子玖妈妈 发表于 2011-3-12 20:4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3 ccpaging 的帖子

另外,我不认为孔子认为有些学生教不来是矛盾,而是一种诚实 。

点评

ccpaging  我这里说的一致性实际上是数学上的一致性。用在这里指论语中孔子的问答均是基于他自己的思想,这个思想是统一的,语言形诸文字也是统一的。  发表于 2011-3-13 00:36  回复  
5#
子玖妈妈 发表于 2011-3-12 22:4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9 daisy 的帖子

这里贴一下傅佩荣评价南怀瑾的帖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e3fe910100p8am.html
ZT  说我是台湾的南怀瑾,我是真正上过南怀瑾先生一年的课。大学的时候,他在学校有一门课,叫“中国哲学史”。他上课非常潇洒,从来没有什么讲义,也没有教科书,想到什么说什么。他也说,书本上的知识没什么用的,我教你们一些比较实用的。他还教我们怎么打坐。所以,听他的课,在专业知识上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但是在做人处世的态度上会有一些启发。南先生做学问,不是走学院派那套。他没有什么严格的方法的训练。他人非常聪明,很多经典他不用研究,一看就懂。所以他国学基础很深,这可是老一辈的学者哦。南先生没有在任何大学当过专任教授,他不是学院派的教授。一般台湾会把学院派的教授当作比较严谨意义的“教书人”。南先生在台湾知名度高,是因为他在台湾有传奇的色彩。大家都知道他给台湾地区党政军商业的高层讲过很多课,这些人在社会上都是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南先生的形象就比较神秘复杂啦。所以把我说成是台湾的南怀瑾,台湾很多人听了都不太了解。因为我是正式在台大教书教了30年,南先生主要不在大学教书的。我的著作很多都是很严谨的学术方面的研究,南先生都是上课笔记出版的书,有时候也没有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凭他的智慧,做一种解释。所以我是觉得,别人怎么说我都是尊重,我还是走我自己的路,认真地做我的教书工作,同时也做推广工作,两边都努力在做。

点评

007  傅教授是个做正常学术研究的人,教授竭力劝阻别人把他与于丹、南怀瑾之流扯在一起,意味深长哪!  发表于 2011-3-13 22:38  回复  
007  看了这段访谈实录,007不由得钦佩傅佩荣先生了。傅先生明里赞赏南怀瑾,却非常隐晦地暗示这个南先生不是在做正经学问。  发表于 2011-3-13 22:36  回复  
daisy  是的,有机会好好看看。谢谢!  发表于 2011-3-13 11:35  回复  
子玖妈妈  这些学者都是我敬佩的人,他们的书都值得好好学习  发表于 2011-3-12 22:41  回复  
6#
子玖妈妈 发表于 2011-3-13 15:5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 007 的帖子

我们这代人很可怜,要花很长时间,突破脑袋里的桎梏,反反复复自我怀疑,才能去搞清楚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在另一个地方人看来根本是常识。
谁浪费了我们的生命?还要继续浪费下一代的吗?

点评

ccpaging  何出此言啊?  发表于 2011-3-13 17:31  回复  
7#
子玖妈妈 发表于 2011-3-13 19:4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3 火车 的帖子

建议你另外开个帖子来论述孔子对中国人二千年的思想禁锢。这个话题有意思的。

点评

子玖妈妈  脑袋里有框框啊,认为哲学应该不是这样。  发表于 2011-3-13 20:33  回复  
火车  那你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精神才搞清楚呢?  发表于 2011-3-13 20:30  回复  
子玖妈妈  比如说中国有哲学吗?类似这种问题。其实这是常识啊。  发表于 2011-3-13 20:21  回复  
火车  我只想搞清楚你说的“反反复复自我怀疑”才能搞清楚的到底是什么  发表于 2011-3-13 20:18  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6-15 21:02 , Processed in 0.08868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