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社会教育 综合 东方之星思维训练馆 思维生活 大集合之五《为什么孩子一般会比父母聪明》 ...
查看: 2655|回复: 0
go

思维生活 大集合之五《为什么孩子一般会比父母聪明》

东方之星 发表于 2011-4-7 15:1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一般我们都会认为,聪明的父母会生下聪明的孩子,而不那么聪明的父母的下一代也好不到哪里去。但生活中确实是一对智商低于平均数的夫妇结合,他们的孩子一般比父母聪明。而我们还会发现我们的下一代在和我们相同年龄时,比我们当时知道的事情要多。
    一个大胆的假说
    有人认为,对人类智慧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妇女,这种说法也许会令很多男士感到不安。如今,有一个备受争议的理论称,我们的女性祖先非常聪明,在选择配偶时更看重的是对方的大脑,而不是强壮的肌肉,她们倾心的是眼中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男子。人类,特别是男士们,应该为此感激不尽,因为这些女性祖先们如果以貌取人的话,现在的男士们可能就没有这么聪明了。
    这一大胆的设想源于对智商的研究。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智力是相当的。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与女性比较起来,男性人群的智力有较广的分布范围——有更多智力低下的人,也有更多的天才。此外,母亲比父亲更有可能将其智力缺陷传给下一代。30年前,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医院的研究人员罗伯特·莱赫克根据这样一些线索,提出许多与智力有关的基因都集中有X性染色体上的假说。
    存在于X性染色体中的秘密
    最近,德国乌尔姆大学的遗传学研究小组正在通过科学实验来验证罗伯特的假说。他们认为,X性染色体在智力进化中发挥了核心作用。通过优先选择智力,而不是力量和外表,女性祖先们最终促进了人类大脑的进化。
    研究人员认为,X性染色体在性别选择(或称雌雄淘汰)中起重要作用。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性染色体和Y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为两条X性染色体。遗传突变常常能促使一些新特性的产生,如果这些新特性能使个人获得更多的成功,并有利于将突变基因传下去,进化就发生了。然而,大多数突变都是“隐性的”——当与正常基因配对的,并不发生作用。因此,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很难显示出来,这些突变最终会被淘汰。X性染色体上的突变却是另一种情况,即使是隐性的,它也会在所有男性中表现出来,因为Y性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相应的基因来抑制它。女性对聪明男子的选择,使得女性那些显现智力缺陷的突变基因被聪明男性的X性染色体所抑制,这样一来,那些与智力缺陷有关的突变基因就逐步被淘汰了,人类就越来越聪明了。
    根据上面这些理论,我们有理由在X性染色体上找到众多与智力有关的基因。研究人员在一个称为“联机孟德尔人类遗传”的数据库中寻找与智力损害有关的条目,他们总共发现了958条基因,其中202条在X性染色体上。但是,这些基因是否真的与智力有关呢?在X性染色体上,其中有3条基因参与调控鸟核苷酸酶蛋白对大脑神经细胞末端的树枝状细胞质突起有影响。在神经末端形成的连接对学习和记忆至关重要。许多由X性染色体突变造成的智力迟钝的儿童,他们的神经树突网络都严重萎缩,这清楚地表明了大脑结构与认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这3条基因都属于那种一旦突变只导致智力迟钝而没有其他症状的类型。因此,研究者相信这3条基因与智力有关。澳大利亚的一位专家也同意这种看法,并指出,在X性染色体上已经发现了10条这种类型的基因,但在常染色体上一条也没有。因此,与智力关系最密切的基因在X性染色体上更为常见。
    超越遗传的智力发展过程
    那么,妇女们挑选聪明的男子作为丈夫的证据又在哪里呢?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米勒研究了男性为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所作出的努力。他指出,如果不是为了使自己对异性更有吸引力,那么男性不会花费那么多的时间来写十四行诗、创作音乐和创造艺术品,因为这些对于生存没有明显的帮助。
    但是,科学家也承认,人类的聪明的大脑并非完全是性别选择的结果,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原始社会,聪明的男性和女性可以更好地采摘浆果和猎取动物。智力除了产生吸引异性的优势外,也产生了明显的生存优势。
    如果我们承认基因控制生物习性和智力,是否会导致遗传决定论呢?不会。因为环境对个人的复杂习性有着深刻的影响。外部生态环境对智力水平的发展是一种激励因素。不断改变的环境条件也许迫使我们的祖先更加依赖工具,这导致双手更加灵巧,反过来又促使制造了更多复杂的工具。这样一步步深入下去,更聪明的大脑创造复杂的文明,复杂的文明又使得大脑更加聪明。
    此外,科学家们相信,尽管基因可以控制和影响我们智力,但毫无疑问,我们能够超越遗传,这正是人类伟大之处。而我们的孩子会比我们更聪明。

喵喵网

GMT+8, 2024-4-19 07:49 , Processed in 0.02076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