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正规教育 初中 兰生复旦 周校长关于民办兰生复旦中学的介绍
查看: 7496|回复: 7
go

周校长关于民办兰生复旦中学的介绍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成成爸爸 于 2011-3-24 12:45 编辑

周校长关于民办兰生复旦中学的介绍:

1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101109/

版面导航点击右下侧的 第07版:社会生活·教育专刊再点击中间的 学校缘何有“复旦”的“韵味”:衔接遍地芳香


2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101110/

版面导航 → 点击右下侧的  第07版:教育专题  →  再点击中间的  学生缘何有“聪颖”的“头脑”:思维日新月异


3、http://ewenhui.news365.com.cn/wh20101111/

版面导航 点击右下侧的 第07版:环球视窗·教育专刊再点击中间的 教师缘何有“名师”的“功夫”:能力水涨船高


附学校网址:http://lansheng.fdfz.cn/index.php

2#
sanmum 发表于 2011-3-24 12:1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成成爸爸 的帖子

连续报道应该有三天,这里只有两天,少了一天

点评

成成爸爸  谢谢提醒,已加了。  发表于 2011-3-24 13:02  回复  
3#
sanmum 发表于 2011-3-24 12:1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sanmum 的帖子

索性全贴出来,看得方便,就是没图片了
借助复旦附中优质资源  提升学生整体素质能力

学校缘何有“复旦”的“韵味”:衔接遍地芳香(附照片)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立足精致“育人”实现高品位

    创办于1994年的兰生复旦,有着“复旦”的“血统”和“烙印”。兰生复旦始于复旦附中,周边与复旦大学相邻。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兰生复旦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复旦“背景”的底蕴,成长有着浓郁的复旦“文化”的元素。
    从创办起,学校就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独到、持续而又优雅地发展作为坚定的办学理念,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秉承了复旦附中的优良传统,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为追求,逐步形成重基础、重能力、重思维训练的教学风格,崇尚务实有效,营建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鼓励师生自主发展,创出了兰生复旦的品牌,取得了为社会所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每年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的升学率达100%,其中达到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的80%左右,达到区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的95%左右。学校被评为全国首届民办“优秀学校”、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民办中小学依法办学优良学校和杨浦区文明单位。从2006年至今,市区级奖项,学生获得1793人次;教师获得67人次;学校获得56次。
    什么是兰生复旦的品牌,说到底,就是学校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在高质完成基础教育后着眼后续效应;学生在学会学习中学会做人,基础扎实、视野宽阔、素质能力强、社会适应性好。
   
追求育人的长远效应:衔接未来发展的根基
    兰生复旦与复旦附中在培养学生目标上有着循序渐进的衔接,培养目标定格为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国家的主人和时代的主人”,将来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围绕学做“四个主人”,学校进行的德育实践,不仅形成了养成教育常规化、主题教育系列化、节日专题教育制度化和教育形式多样化的特色,而且对学生成长发挥了引领作用。
    学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为行为准绳,制定了《学生须知手册》。通过入学教育、争先创优活动、志愿者活动、班级值日制度和学生自主管理、监督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当好学校主人的责任感。
    学校利用元旦、国际劳动妇女节、清明节、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并成为一项德育活动制度。学校开展以公民道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奋发有为奔小康、安全教育及“我与世博”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还通过各种渠道开展教育,主要有——“读”: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进行读书心得、征文竞赛等;“看”:看新闻、优秀影视片、图片展览,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听”:听先进人物、英模事迹报告等;“做”: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上街为民服务活动,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等,如从井冈山到延安窑洞,都留下了学生求索的足迹;“赛”:开展“文明之星”、“优秀班级评选”和古诗句大赛等各种富有意义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受启迪、受感染、受教育。
    学校在学生集体意识的培育和合作精神的注入等方面颇有功力。对此,张家付老师对学生“跳长绳”比赛记忆犹新,“七年级的305,八年级的334,连续两年由班级创下的校纪录都被学生一一跃过,仿佛是跃过四年的光阴和努力。如果说六年级凭的是锐气,七年级凭的是练习,八年级凭的是实力,那么九年级凭的是彼此的团结和配合。一个好的班级决不仅仅是成绩可以决定的,而在于它的集体凝聚力,在于彼此间是否有携手共进的默契。‘跳长绳’比赛就让我感受到了这样的默契。”
    画外音:学校育人为本,以德为先,这就抓住了衔接高中及未来发展的“牛鼻子”。
   
培育文化的校园气息:奠定成熟自信的基石
    沉浸在浓浓的复旦氛围中,兰生复旦的学生不仅得到物质文化的惠泽,也得到了精神文化的滋润。
    对于校园文化中的物质部分——环境文化、设施文化,兰生复旦依傍复旦附中,感受其中;复旦附中的操场、图书馆,甚至是实验室,也对兰生复旦的学生开放。
    同样,兰生复旦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受复旦附中影响颇深。复旦附中学生的每一次作品展、运动会和专家讲座等,兰生复旦的学生也常去观摩与聆听。复旦附中学生团支部的志愿者活动——与初中学生结对共成长,更使彼此之间有了面对面的交流。因此,复旦附中学生“天生我才必有用、努力奋斗成为杰出人才、报效社会”的价值取向,也深刻影响了兰生复旦的学生。而且,复旦附中的优秀学生也成了兰生复旦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目标,这一“志向”足以使兰生复旦的学生比起一般学生显得更成熟、更自信。
    兰生复旦校园文化充实,校风严谨但也不乏活泼,而且和谐。学生十分热爱自己的学校,他们因为自己是兰生复旦学生而感到十分自豪。学生钟镇阅曾在《学校搬迁有感》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八年级学生从新学期开始由原来的老校区搬至世界路新校区,与七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一起学习、生活。老校区浓浓的复旦氛围,是我当初选择兰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两年来,我已熟悉了那里的一草一木。作为学校的最低年级,我们得到了学兄学姐们的呵护,尤其是复旦高中部的哥哥姐姐们,常常为我们出谋献策。在我遇到困难不知所措时,总会有学长们的支持。他们的成功给了我榜样的力量。”一些学生初听学校搬迁不免有些惆怅,但去新校区实地探访后,留下的印象颇深:“踏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复旦’的巨大校徽、宽阔的操场和那幢建筑风格与老校区截然不同的教学楼,充满了现代气息。大气宽广、干净素雅的校园环境,立即使我的心情变得愉悦、舒畅,让我产生了无愧于‘兰生复旦人’的称号的想法。”
    学生经过学校文化的熏陶,在各项活动中显得十分自信。机器人小组的学生屡获上海市各类比赛一等奖,也许自信与成熟让他们获得成功。学生匡昊南在上海市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学生李轶萌被评为上海市第六届“明日科技之星”,学生程嘉颖被评上全国小院士,学生董坤宇、刘嘉诚等在科技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体现着学生敢于拼搏的自信。
    画外音:校园的味道,其实就是学校文化。学子浸染其中,终会有所成就。
   
提供成长的多元渠道:丰富全面发展的个性
    “兰生复旦就是为我而造就的”,不少学生认为学校宽松、自由和良好的条件,激发他们成长的热情,找到前进的方向。
    学校将复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作为培养学生个性的精髓,鼓励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健康的个性。许多毕业的学生后来之所以能驾驭机会有多方面的出路,与学校推崇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相关性。
    兰生复旦的第二课堂,面广质保量足。在实施中坚持“三原则”:第一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保证所有学生都有权利选择兴趣课和探究课;第二所有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开设第二课堂,保证学生选择面;第三定点定时,每周不少于四课时,只要是第二课堂时间,雷打不动。
    目前,学校开设了几十门选修课。如兴趣课的几何画板的利用、散打、健身和健美操基础、水彩画临摹与创作、图书馆信息检索和利用、中外广告鉴赏、数学模型制作、名著改编电影鉴赏及原著导读等40余门;探究课的美学入门研究,中西语言、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研究,中国数学史的探究,中西饮食风俗文化的差异探究等,都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拓宽渠道。
    同时,学校每学年都举办各种活动,为各类学生搭建舞台施展才华,如五月歌会、板报评比、少代会、团代会、运动会、艺术节和各学科竞赛,还组建民乐队、体育运动队、志愿者服务队和社会实践队等。业余电台和民乐队的组建,在校内还刮起了一股股踊跃报名的“旋风”。
    精彩纷呈的第二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空间,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兰生复旦毕业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大部分都担任了学校团委、学生会干部,深受高一级学校的欢迎,这与“个性缘”是相关的。
    画外音:人才的全面性和独特性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未来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向的发展。
   
心声  “复旦味”——“母校教会我发展”
    许多毕业生离开兰生复旦后,最让他们眷恋和着迷的便是“兰生复旦”味。这种味由校园土壤而生,由校风氛围而长,愈是久远,愈有芬香:
    ——“味”在学会做人与学做学问融为一体。毕业生徐昕曾动情地说:“治学与治人是分不开的——兰生复旦是我以前和将来自我实现的起点,很多的成长,在兰生复旦已经完成了它的雏形。”
    ——“味”在努力方向与实施途径融为贯通。毕业生董怡立至今难忘,“母校教给我受用一生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态度,小至学习科学知识,大至学习做人道理。我觉得母校成功的教育理念始终蕴含着三个要旨:第一细水长流,厚积薄发。第二温故知新,趁热打铁。第三稳中求进,步步为营。”曾在耶鲁大学学习的她,觉得这三点将永远是做学问的正确态度。
    ——“味”在优秀师资与校风氛围相得益彰。毕业生于晶有感而发,“在我眼里,兰生复旦更像是位如百年复旦一般阅历颇深的长者,朴素的外貌中散溢出脱俗的特质。这种‘特质’绝非无中生有,兰生复旦有资深的老校长、有高水平的教师,还有优秀的学生,三股‘主流’浑然一体,凝合成一种异常强大的推动力量,优质的授课、活跃的课堂、严厉的教诲、关切的叮咛、温馨的氛围……‘兰生物质’便如此在我心中潜滋暗长,共进中有几分敬畏,在享受中有几分迷恋。”
    聚集于兰生复旦学生身上的“复旦味”,不仅“味道好极了”,而且富有内涵,这就是“复旦味”的“精、气、神”。
   
感言  “复旦味”的浓度
    周萍
    兰生复旦有着“复旦”的韵味,既有复旦附中贴身的榜样,又有复旦大学深刻的烙印,这些得天独厚的基础,是学校形成“复旦韵味”的条件和文化,也是实现教育衔接的元素和途径。
    我认为,“复旦味”,就是学校始终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不为急功近利所动,不一味应试所驱,不以短期效应牺牲长远利益,更注重教育的后发效应,立足素质培养和能力本位,提升学生的综合、全面、优良的素质,使他们基础实、视野宽、能力强、适应性好。
    让学生,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这是一种衔接;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也是一种衔接;从“证明自己”到“服务社会”,更是一种衔接。学校就是为这种科学衔接提供桥梁。一言以蔽之,德育为首、全面发展、个性独特,兰生复旦注重学生经营未来幸福人生的能力的“复旦味”,也许就缘于此。
(作者为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校长)

均衡发展夯实全面基础  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

学生缘何有“聪颖”的“头脑”:思维日新月异(附照片)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立足精到“教学”实现高效率

    进入兰生复旦的,绝大部分是小学的优秀毕业生。怎样使这些充满潜力的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中能得到更好地开发,各科均衡发展夯实基础,促进个性发展,具有"聪颖"的"头脑"?学校领导认为,在素质育人中培育思维品质,这是至关重要的,有了这样的思维优势,他们不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充满创新想象的"火把";不仅对现在的学习能驾驭自如,而且对未来的发展能富有活力。
    于是,学校将培育思维品质作为教学的基点,通过"有效教学"的提升,致力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完善与优化。而每一个学生具有"聪颖"的"头脑",则成为兰生复旦学子最具特质的"本色"。
   
关注结构的全面性:各科均衡发展有后劲
    各科均衡发展,这是兰生复旦一贯的主张,也是学生学习的底线。学生各科均衡发展,必须打下文理各科良好的基础,这是"硬指标"。对此,学校对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无论是音体美生物科学,还是政史地劳技信息,学校一门学科也不少,三类课程的实施既到位又协调,即使是九年级中考在即,仍"坚守"《课程表》的实施,体育课得到保障。有的毕业生回母校时感慨地说:"初中毕业后,与他校学生一交流,我才发现在兰生复旦读书是如此开心,即使到了九年级快要临近中考,我们还能上音乐课。"兰生复旦的教学"重视基础,开拓智能,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绝不会因中考考什么而课堂上就教什么或中考不考的上课一律不讲。
    诚然,学校强调各科均衡发展,并不要求任何学生必须"同步走"或"齐步走",而是在均衡发展中,为不同学生的发展提供"各取所需"的差异教育。如2010学年有465名学生选择了25项拓展型(兴趣型)选修课程;726名学生选修28项探究型课程;还有一批学生参加了"特选课"。针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为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力,学校在提高上为他们开"小灶",在每天下午三点后开设语数外物化等学科辅修课程,聘请市优秀教师和复旦附中教师来校辅导上课。如对数学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学校则聘请知名数学竞赛教师来校辅导,其中既有竞赛性专项辅导,又有提高性深度辅导。同样,对一些其他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也安排了物理、化学、语文、英语等课程辅导班,供他们选修,发展各自优势。这些课程的开设,为学生衔接高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均衡发展基础上的拓展,为学生参加竞赛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这些年,各类学科竞赛及其他竞赛,兰生复旦取得的成绩在上海名列前茅,如"希望杯"、"中环杯"和"华罗庚金杯"竞赛,机器人大赛、广播操比赛等,学校始终保持好成绩。
    画外音: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对思维品质的优化具有奠基意义。
   
拓宽思维的大容量:能力突出点拨显生机
    学校经长达十多年的探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由先进教育理念主导、先进教学方法支撑的教育模式,即:以规范、高效的"落地"夯实初中教学,脚踏实地完成初中教学目标;以长远、仰望的"胸怀"引入复旦附中等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的资源,衔接高中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储存能量。
    在夯实初中教学过程中,学校狠抓基础,各教研组针对学生特点开发出有效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作业的有效性。如数学组将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逐步形成了重思想、重方法、重过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时,十分注重内容精湛、语言精练、习题精选,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为贯通的能力。如,怎样使常见的课堂提问产生思维的激荡和智慧的习得?教师进行了反复研究和实践。有的教师提出问题给的条件少一些、开放些,则学生的思考自由度就会广一些,思考的空间也就大一些。这样的提问往往对学生的要求很高,能扩大学生积极思考的容量。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会考虑做全方位的搜索,这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会做不同的假设,这有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会确定什么可能的条件下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有利于分类概念的建立;会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有利于各知识、技能的适时运用。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追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还有什么?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开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都是大有帮助的,对学生将来进入高中和大学后的发展也都是有利的。
    在此基础上,兰生复旦利用特有的复旦附中资源,使得教学有别于一般初中,它求实趋高。首先,学校所有语数外等学科教学顾问,都来自于复旦附中等名校的特级教师,如张大文老师每周来学校指导青年教师;其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不少教学,由直接聘请的复旦附中教师、各高中退休教师甚至复旦大学教授担当,多年的高中及高校教学使这些教师特别明白初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注重的关键;第三,深受复旦附中初高中教材衔接课题研究的影响,兰生复旦教师的授课具有继往开来的特质。
    值得一提的是,兰生复旦在教学上的初高中衔接,并非为衔接而衔接,也不是任意拔高,而是教师在授课时一种很自然的过渡,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这些衔接依赖于教师本身对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依赖于对学生认知结构的把握。这种衔接,在兰生复旦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存在于语数外物理化学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也如此。在学生最喜欢的课中,其中有一门就是政治课上的时政交流课,他们说:"时政课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国际时政大事,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能力。"
    显然,兰生复旦初中能与高中衔接,并非仅仅是知识点的并联,而是思维方法的串联。
    画外音:教会学习与思考,比教会知识更有效。
   
有效教学的常态性:思维品质历练成必修
    多年来,思维品质的训练,在兰生复旦的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和极重的分量。一位老师说:"一般传统教学,是以知识点讲到位为标准,是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特征,而思维品质训练,是以知识点作为媒介,是以思维激发为基本特点,它要达到的目标远高于前者,当然只有这样,这种经过过滤知识而产生的思维品质,对学生才会是终身受益的。"
    近年来,学校落实"二期课改"精神并解决新教材执行中的困惑,以狠抓教学的"五环节"作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方向,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上下工夫,出成效。如学校对英语学科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直至初中毕业到高中阶段的衔接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集中英语教研组之力,用两年时间编写了学校第一套校本教材,其中配套练习册都是教师根据内容和因材施教亲手编写的,教师最清楚兰生学生的能力究竟有多少,拥有多少潜能可以发掘。经过三年校本教材试用后,学生英语中考成绩有了很大提升,而且在每年的上海市初中生英语竞赛及上海市初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学生虽不同,但思维品质训练必修。老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能考虑到学生的各种具体情况,兼顾到学习比较优秀和比较困难的不同对象,因人而异,但在思维品质培育上则坚持"一视同仁",求高不求低,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处于积极思维之中。在布置作业时,各学科教师既能考虑学生负担,又兼顾学生经过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熟练应用,或启发思考,或训练思维。为了激发求索兴趣,老师还布置一二道思考题或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由学生自己处理,不要求上交。
    思维品质训练,在课堂上实施时紧扣教学目标。学校鼓励教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加以界定和设定。如:初中阶段每个学年段语文作文教学,都要求写记叙文,并要求写得"生动"。那么怎么定义这是七年级的"生动",那是九年级的"生动"呢?七年级的教师在课堂里分析课文要到什么程度,九年级的教师在课堂里又要分析课文到什么程度?其中的写作奥妙和思维品质表现在什么地方,这成了教师探索的新课题。再如:"二期课改"的英语教材比以前实际很多,也有意思很多,但淡化了语法,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可能不讲语法的。因此,这引发了教师对教材两次处理的热情。
    引导学生在社团、业余时间拓展学习,让思维品质的获得更为充分,现在中午时分和下课以后,学生会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各种学习活动,有的喜欢在图书阅览室遨游,有的在兴趣小组里钻研,有的则围绕话题展开"头脑风暴"。
    这种有效学习的拓展,为学生的聪颖头脑提供了"再生"基地。
    画外音:让每一次教学,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头脑风暴"。
   
情景  203:88说明了什么?
    初中毕业生通过"自荐"被优质高中预录取的比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尺"。
    兰生复旦2010届毕业生有203人,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把"自荐"当作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180人参加"自荐",结果88人被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预录取,其中70人被高中"四大名校"--复旦附中、上海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和交大附中预录取,名列初中首位。
    这样大面积的丰收,让人刮目相看。缘何名牌高中青睐兰生复旦学生?"这是因为这所学校的学生读书读得聪明","这些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反应敏捷、应对有方"、"这是学校素质教育长期熏陶的结果",不同的人试图从不同角度诠释这种"与众不同"与"出类拔萃"。
    可喜的是,兰生复旦还是各类竞赛得奖的"专业大户",学生曾在全国青少年通讯比赛、"耀华杯"首届初中生英语拼词大赛、"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百校中学生记叙文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佳绩。如2008学年一学年,在全校720多名学生中,将近2/3的人在市级及以上各类赛事中获奖,特别是在数学竞赛中,获奖成绩从上海市第11名上升为第5名,到了2010年又上升至第3名。
    也许有人会问:学生得这么多奖,是不是学得很累,赛得很烦?答案却是否定的。许多毕业生返校时,经常会说这样的话:"兰生复旦的学习真的很轻松,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我到高中后,只要对高中知识按照在兰生复旦时的学习方式进行稍作梳理,就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了。"话虽然直白、朴素,但道出了一个基本事实:兰生复旦学的不仅是一项项单个的知识,更是一串串综合的能力。
   
感言  要让头脑变成“智慧库”
    周萍
    把学生教成聪明的人,这是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这种聪明的人,心地善良、智勇双全、体格健壮。
    多年来,兰生复旦在智育上,除了强调学习动机的正确之外,十分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这是基于学习不是一种知识的贮存,而是能力的积累的理念。学校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架构,思维品质是关键一着。
    学生面对未来的挑战,不是用知识去“补洞”,而是用智慧去“开拓”。正因为如此,在教师心目中,思维品质的训练,在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这种地位,有力提升教学的品质。
    (作者为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校长)

用高标准建设优质队伍  以教科研驾驭教育规律

教师缘何有“名师”的“功夫”:能力水涨船高(附照片)

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立足精练“队伍”实现高境界

    好学校在于好教师。一支高水准、高素质、高品位的教师队伍,是兰生复旦声名鹊起的最重要因素。
    如今,兰生复旦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70位,其中20位是聘请的有经验的退休教师,8位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复旦附中委派来的,其余均为近几年由学校引进的中青年教师。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师资结构趋于合理。
    此外,学校依托复旦附中的教育和师资优势,聘请复旦附中的特级教师陈锡麟、张大文、谢应平等为教学顾问团。
    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一支稳定的年轻化专业化的固定编制的教师队伍和一支活跃的高水准的流动编制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附中教师、家长、校友、社会名人、外教),老师的发展带动了学生的发展,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已经形成。
   
为人师表:弘扬、培育5种精神
    师德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兰生复旦加强以"育师德、铸师魂、练师能"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做到"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学校在传承复旦精神中,在教师中大力倡导、弘扬和培育5种精神: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遵纪守法的自律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鼓励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并通过引导教师读好书,提高文化修养,提升师德师能。
    同时,完善教师行业规范和师德评估指标体系,加大了师德在教师素质考评中的权重,建立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把师德状况与教师奖惩、晋升、评职、聘任挂钩,在职称评定中,实行"一票否决";强化了检查监督机制,定期不定期地对教师队伍从思想状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并将每次检查情况予以通报;结合行风评议工作,聘请了师德监督员,成立了师德师风监督岗,设立了检举箱和教师职业道德投诉专线,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教师的言行,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全校教师对"教师10条禁用语"的理解和执行,不仅作为文明行为的借鉴,而且从人性化和艺术化的角度提高教育的亲和力。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在工作中始终尊重、信任和欣赏每一个学生,抓住教育教学契机,因材施教,始终坚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良心负责的爱岗敬业,是每一个兰生复旦教师的信念。在班级工作中创造柔性管理的陈老师说:“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尽管学生不同,但都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在欣赏学生上颇有研究心得的苏老师认为:“我们强调欣赏学生,并不意味着就迁就学生,而是将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细化、阶段化,这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以爱心、耐心对待学生,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真正担负起培养'人'的职责。”
    画外音:学生不仅是教出来的,而且是教师用言行熏陶出来的。
   
服务第一:传递、奉献爱的情怀
    在兰生复旦,有一个特别的"认识链",即:服务于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学校领导把服务于教师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教师是代表学校直接把爱心传递给学生的爱的使者,教师的服务也就代表了学校,所以学校管理者必须服务于教师,为教师做好服务的表率,让教师再把这真诚的服务落实到学生身上,最终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主旨。
    以前的教学过程习惯于"三中心论",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成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被牢牢地禁锢在课堂上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学习天赋受到限制,创新精神被扼杀。兰生复旦在新时期,强调教师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能力、方法的培养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开放学习为中心转变。教师主动把工作重心回归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方面上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便是他们教育教学的最好诠释。学校许多老师经过多年探索,把服务学生落实在一切教育教学中,如:尊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提供现代化的学习条件;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自觉,让学生产生了崇敬感和亲近感。一位毕业生说:“兰生复旦那些优秀的严格的老师,严谨治学,真诚树人,是多么有远见。他们在治学上,大多用高中生的要求来要求我们,同时在为人上用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很多基本素养,都是在兰生复旦形成的。有了这些素养,才能不断去挣脱局限自己视野和领悟能力的影响。”
    课程是教师服务的基点。兰生复旦的教师具有很强的课程意识,他们认为减轻课业负担,落实有效教学是本职工作所在,教师做到谁的课堂谁负责。
    画外音:学校的优质服务是办学,教师的优质服务是教学。两者统一,才是完美的体现。
   
提升能力:夯实、发展队伍基础
    “兰生复旦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是否真正能够在学校里学到做人的道理,关键还是在于学校的教师的教育。”近年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和尝试。针对民办初中师资队伍"老龄化"问题,近三年来学校引进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和优秀青年教师,其中不少来自名牌大学,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具有研究生学历。现在,学校青年教师已经占到全体教师的65%,这在民办初中是很鲜见的。这样的师资,既年轻化,充满活力,但也带来了新课题,充满挑战。于是,学校在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培训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为了青年教师使其能够尽快熟悉工作岗位,成为有用之师,学校特安排了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请特级教师听课评课,请有关专家作报告,以引领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经过培训,渐渐成为了学校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上课的模式上,都具有时代气息,深受学生欢迎,这些青年教师还积极参加教学上的各种竞赛,取得了不少成绩。如施颖雯老师在第四届"中华杯"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朱旻峰老师在上海市初中青年教师教学交流评选活动中获得三等奖,王群老师在区第九届"百花杯"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李春花老师获得第十九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优秀教练等。
    学校科研指导教师教学,使教学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卓有成效的探索项目。从2008学年开始,学校各教研组在组内设立科研项目,可大可小,可跨学科亦可单学科。如,数学教研组在2009学年开学初配合校本教程的研究,设立了《习题精选的有效性研究》的课题,促进数学组校本数学练习册的修订和改进,最后使学生受益。又如,英语教研组针对学校初高中衔接的内容设立了专项课题《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充分利用复旦附中和兰生复旦的优质资源,取得相应成果。还有,政治学科的《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研究》,对传统思想品德课师生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以更好指导学科教师在现代教育模式下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从2006年至今,学校共有100多人次的教师获得全国、上海市教学评选、学科竞赛等"优秀辅导员"、"优秀指导奖"等奖项,反映了师资水平的整体优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兰生复旦逐渐形成了"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越来越合理,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教育手段和方法也同样越来越先进,整体教师队伍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画外音:教师提升能力,在教学中能得到真实的反馈。
   
情景  “思维体操”与“教练”
    兰生复旦的老师既敬业,又专业,各有特长,学生对此都印象深刻。一位姓张的女生说:“我们对数学老师特别崇拜,因为他在课堂上不是简单地教数字,而是能点燃起我们的思维火花。”
    是的,兰生复旦数学教研组在圈内外的名气,倒并不在于他们是杨浦区优秀教研组,而是他们的“手上功夫”。
    兰生复旦从最初的1位数学老师发展到今天的13位,年龄平均为35岁,除了刚进校一两年的新教师之外,其余教师几乎都在学校教学中经过大循环。在几任校长的引导下,在特级教师曾容等一批名师以及区数学教研员的支持与指导下,数学组从1998年6月的第一届初三毕业升学考、同年11月的第一次全区数学公开课开始,渐渐走入了公众的视线,并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至今组内已有多位教师在市、区开设了教学展示课;多位教师参加了市、区教学比赛并获奖;多篇关于课堂教学的论文发表在有关杂志上。
    教有方,学有成。学生数学中考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同时,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数学竞赛成绩显著,如:在2008学年里,有275人次荣获市级及以上数学竞赛的奖项,其中31人获得一等奖。值得一提的是,在“华罗庚金杯赛”中,有5位学生获得市一等奖,有1名学生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总决赛。在“2009年全国初中生数学竞赛”中,学校荣获上海赛区第五名。
    数学组对兰生复旦数学教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关于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具有前瞻意义,在同行中引起关注。
    令人欣喜的是,像数学组这样出色的教研组和像数学教师那样杰出的老师,在兰生复旦是“百花盛开”。
   
感言  激发教师的“生产力”
    周萍
    学校办学,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这种“生产力”的水平,反映了学校办学质量的程度。
    教师为本,师德为径,师能为纬,一个好的教师,必然是师德和师能的双全者,既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德,也有人间创造点拨者的风范。教师得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兰生复旦提升办学质量的缩影。
    在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日益旺盛的今天,谁抓住了教师,谁就能主导教育的方向;谁善待了教师,谁就能激发教育的力量;谁提升了教师,谁就能影响育人的前程。爱护与提升教师,是促进教师这个“生产力”产能的两大前提。(作者为上海民办兰生复旦中学校长)
4#
ealiyxw 发表于 2011-3-31 15:4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成成爸爸:辛苦你了。
5#
maqiyaduo 发表于 2011-4-1 11:43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谢谢成成爸爸,我是新人,这个贴让我对兰生有了初步的了解。谢谢啊。
6#
taotao780628 发表于 2011-4-13 22:2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校是一流的,问题是自家的孩子怎么挤进去?
7#
coala妈妈 发表于 2011-4-25 20:3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里好冷清啊,往日旺旺的闹忙这里难能没的啦。不过今年不能太闹忙了,太显摆了招人嫉妒恨
8#
借来的名字 发表于 2011-6-10 17:5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信息。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5-2 18:32 , Processed in 0.19032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