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社会教育 素质 金桥儿童生活馆 拼音课结束
楼主: 晴晴的妈
go

[心得体会] 拼音课结束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7-20 11:43 编辑

在我家附近意外找到银山路金杨公寓的一家晚托机构。是当全职妈妈的小学老师管理的,有语、数、外老师提供作业辅导。今晚参观后,决定等晴晴上学后由她们接回去辅导作业,她们的孩子也在金英小学上学,对于金英的教学体系非常熟悉。顺利的话,小学低年级到6点左右能完成作业接回家去(2个小时的作业量啊~~)

正好她们这里也有开幼小衔接课程和幼小衔接暑托班的计划,经过协商,决定联合组建幼小衔接拼音班,计划6月开班。上课地点在金杨公寓。

一周2次,每次1个半小时,时间是在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可能是周一、周三、周四或者周末的某个晚上),具体时间要看老师的安排。

总计约12次课,6月份的8次课结束后,接下来在7月份会在暑托班继续学完剩下的4次课程。
2#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5-22 21:4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5-22 21:47 编辑

今晚两位小学老师妈妈给我介绍了现在小学的行情。
其中一位女儿是在金英读三年级,经过妈妈的精心辅导,能够在3个半小时内完成作业——这个速度算是快的了,一些孩子要拖到晚上九、十点才能做完。

为了保持女儿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只能向应试教育低头,开始做幼小衔接、提前学知识了!

而且这方面的教学看似简单,实则专业性很强,两位小学老师由于离开教学岗位从事管理性工作已多年,也没有这个能力承担拼音教学,所以需要和周围学校的小学语文老师去协商,是否能承接我们的需求。

请感兴趣的妈妈尽快报名,并提供你方便的时间段,供老师们参考。
3#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5-22 21:4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5-22 22:06 编辑

7月的暑托课程中,除了完成剩下的几次拼音课,还会贯穿拼读识字、数学等教学内容。

所以,如果对这个拼音课程满意的话,也可以考虑在这里上暑托班,继续巩固6月份的幼小衔接学习成果。

8月份晴就不准备继续读暑托班了,还是会飞到深圳去度假,但由我同学每日继续代为延续巩固拼音的学习效果。

愿意继续留在那里的可以继续暑托。

4#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5-23 19:2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4 千江月 的帖子

我们金桥儿童生活馆没有开暑托,如果是幼儿园小、中班小朋友需要暑托,可以和智慧果早教中心的陆老师联系,她们那里有几个托班毕业出去的孩子,每年暑假都托在那里。
如果是大班的孩子,离银山路金杨公寓近,想上那里的幼小衔接暑托班的,我可以短你联系方式。
5#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5-31 10:2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5-31 15:25 编辑

今天和银山路金杨公寓那家小学生晚托班讲好了,她们为我们联系了一位专门从事幼儿园大班孩子幼小衔接拼音班教学的幼儿园老师,每周一、周四晚上18:30-20:00上课。
总共12次课,收费800元。

我们这周四晚上开始上课!请尽快确认报名,我会将具体地址短给大家!
6#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1 22:24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7 forbaby 的帖子

是的,所以才会催生幼小衔接的肥厚市场。

同样的道理,取消了小学升初中的统一考试,所以奥数和星级考才会那样普及。
7#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1 22:3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1 22:52 编辑

回复 #7 forbaby 的帖子

刚贴过下面这篇文章,看了就能明白现在的怪圈了。
幼儿园的思路没错,小学教改的规划思路也没错,错的是执行的人还是在应试的思路和环境中。老师们没有解放,孩子们当然解放不了,只会更加苦难深重。

日本家长感叹:中国孩子太辛苦,小学二年级中日课文篇数比45:7

http://www.xiaohuasheng.cn/blogs/78768


45:7,这是同为小学二年级,上海语文教科书与日本语文教科书中文章篇数的比值。一名孩子正在日本上小学二年级的家长注意到了这一巨大差距,不禁感叹:“中国的孩子太辛苦了。”
  
  对此,有专家认为,小学语文课本的容量一再增加,其背后是社会泛行的功利文化在作祟,反映了社会对下一代教育的集体焦虑。但也有专家认为,不能简单以篇数多少来做比较,而要看对学习的综合要求。
  
  中日小学语文差距大
  
  网友“唐辛子”近日在凤凰网博客“辛子IN日本”中发文“对比中日两国的小学教科书:居然如此不同!”说到她女儿正在日本上小学二年级,“唐辛子”统计后发现,日本的国语课本上册,居然才有6篇课文和1篇阅读文,总共7篇文章,共90多页。而国内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上册,则有34篇课文,另有供阅读的6篇童话,共186页。
  
  而上海学生语文书的课文篇数还要更多些。二年级学生杨艺杰的语文书(下册)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中共有45篇课文,另含8篇带*号的自读课文,此外还有多篇古诗诵读等内容。而一年级学生明明的语文书(下册)也有45篇课文,另含8篇带*号的自读课文和古诗8首。
  
  孩子抱怨没时间消化知识
  
  徐汇区某小学的浩浩(化名)在上个月的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中只得了72分。妈妈徐女士检查卷子后发现,儿子又把最基本的汉语拼音写错了,比如把“hui”写成了“huei”。徐女士说:“浩浩一年级学拼音的时候,学校里只教了一个多月,就赶着教新的内容,现在他还常把拼音写错。”
  
  浩浩委屈地辩解:“语文书上要学的内容太多了。每天有1-2节语文课,一个学期要学完40多篇课文,每篇课文只花两节课就讲完了,而且当天就得把课文和生词都默出来。昨天的课文我还没读熟,今天老师就又要上新课了,我实在是记不住。”
  
  浦东某实验小学的陶老师执教小学语文已有23年,先后使用过一期课改和二期课改的教材,她认为现在的孩子学习负荷过重,“新教材词汇量明显增大。旧教材每个年级一学期约有20多篇课文,学完后有充裕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巩固知识。新教材中,一二年级每学期有45篇课文和8首古诗,三到五年级每学期有近40篇课文和8-16首古诗,再加上听说活动课,课时安排非常紧张。老师忙着赶进度,学生则抱怨来不及学。”
  
  观点PK
  
  “这是社会功利文化的反映”
  
  有专家认为,一期课改后,小学语文课本的词汇量相比老教材有所增加,而二期课改对词汇量的要求再度提高,这是一种社会功利文化在作祟,反映了社会对下一代教育的集体焦虑。“课改原本的目的是想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但课改方案层层下达后,学校对课程标准内涵的理解都走了样。如果阅读量的提升能帮助学生爱阅读,那是件好事。但是目前教学过程逃不开应试的功利色彩,老师把课文赶着上完,如果再要求学生每认识一个字都要用它来造句、组词、默写、抄写的话,无疑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不能单纯以篇数多少作比较”
  
  但也有专家认为,不能简单以篇数多少和书本厚薄作比较,而要看学习的综合要求。 


  二期课改增加阅读量的意图在于,变先识字再阅读为先阅读再识字,期望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新教材采用“识写分流”的编写方式,即先识字后写字,不要求一步到位。专家认为,增加阅读量并没错,但如果老师要求学生把生字生词等全部掌握,就会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有些老师要求学生备好抄写本和默词本,每课生字又抄又默。学生无法在校完成,家长只得晚上让孩子加班加点,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造成这一现象是由于教师头脑中“多做总比少做好”的传统观念作祟所致。
8#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2 21:0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非常抱歉,约定的那家上拼音的机构,因为她那里的几个孩子不愿意这个时间上课,想在暑假上拼音课,时间上难以协调,今天机构给我打电话商量改时间,正不巧我今天手机没电了,所以没法通知到大家,害大家空跑一趟,晴也跟着阿姨空跑一趟,回来我才知道怎么回事。
9#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2 21:09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其实前两天还有2个住在都市花园附近的孩子想来一起组这个拼音班,也是觉得去银山路金杨公寓太远,没有过来。
等于我们现在有6个孩子要上拼音课,周一和周四下午的时间都是可以的,就是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来上课!
10#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2 21:4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我在继续找老师,没准能找到更好的老师呢。
11#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2 22:0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联系上了在联洋上拼音班的一个老师,是这次联系的老师中最好的:
http://ww123.org/thread-17144-1-1.html

20次课,每次1小时,总共1200元。

讲好时间是周四晚上16:45-17:45,在金桥儿童生活馆上课。

周六晚上7-8点,在联洋锦绣路华丽家族会所内。

12#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2 22:1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4 晴晴的妈 的帖子

考虑到时间紧急,老师愿意为我们在本周六上午举办一堂免费试听课,地点是在联洋她的教师里。
如果觉得可以的话,就从下周四继续开始上课。

暑假可以适当在白天增加一些课时。
13#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3 11:4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3 11:48 编辑

唉,还未看到其他妈妈上来跟帖回复。

今天盈盈妈妈也给我推荐了浦东陆家嘴一所名校的语文老师(发动群众的力量真大,身边真是藏龙卧虎,原来盈盈妈是小学数学老师),曾开过拼音课,并且正有意向为小区附近的孩子开拼音课。就住在金桥附近,经过沟通已愿意过来我们这里上课。
课时是16次,每次1小时,费用是800元。
上课时间是周一和周四下午5-6点(周四可能会晚一些,因为要送女儿去上兴趣班课)
请大家尽快确认,老师要趁假期准备教材和练习册,已经约好周一(端午)下午5-6点上试听课。
14#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3 11:5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3 11:56 编辑

怎么办?开始还担心找不到老师,现在已经找到两个老师了!
而且水水妈妈也在帮助联系家附近一位在机构里上拼音课的老师,费用较高一点。

大家赶紧决定,看看要上哪个老师的课?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倾向于盈盈妈妈推荐的小学在职语文老师(明年就又要教一年级了),因为费用较低,也比较方便,不用跑到联洋去,而且老师住在附近,时间相对较空,将来生活馆的中班孩子明年升大班了,还可以请她来帮忙上拼音课。

现在我们身边就有现成的小学语、数、外老师了,呵呵,真是资源丰富啊。
15#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3 22:0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19 丫咪 的帖子

你家对环境要求太高了,下午4点3刻接送有问题,5点呢,又会饿肚子。
其实6点结束后回家不超过六点半,吃晚饭来得及的。担心饿肚子,幼儿园放学后先垫一点。

现在4个小朋友,就缺你没有确认啦,拜托,给力!

16#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6 19:24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折腾了两周的拼音课,终于尘埃落定。
感谢盈盈妈妈的推荐,薛老师非常有亲和力(如果上小学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就好了),课堂气氛也非常好,5个小朋友,不多也不少,再多一个估计就人太多了,老师也没有这么多精力一个个给她们纠正发音。
其实小朋友在上课前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拼音,但是缺乏系统学习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拼音。作为母语的发音拼读工具,拼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学阶段却竟然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来学习汉语拼音。所以妈妈们也只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17#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6 19:3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拼音进度表
1、单韵母aoe及四声
2、单韵母iuü及四声
3、bpmf(从这堂课开始可以和韵母一起拼读了)
4、dtnl
5、gkh
6、jqx
7、zh/ch/sh/r/z/c/s
8、yw
9、ai/ei/ui
10、ao/ou/iu
11、ie/üe/er
12、an/en/in/un
13、ang/eng/ing/ong
14、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zi/ci/si
15、整体认读音节yi/wu/yu/ye/yue
16、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ying
18#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6 19:3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系统的学习,加上每天回去的练习,16次课后其实还不能算是完全掌握了拼音,有条件的话后续还可以上扩展课,没有条件的话,老师会指定一些拼音读物给大家,只有在持续应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项工具。
19#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7 12:5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24 angel.shi 的帖子

辛苦水水妈了。
好便宜啊。
20#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7 15:3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7 15:53 编辑

回复 #26 nnyg 的帖子

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方式本来就不衔接,理想化的幼儿教育更加会加重幼小不衔接的风险。
我并不后悔之前一直没有给晴晴学拼音,学认字。但是拼音和识字是进入公办小学必须要做准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是我有了亲身体会以后才明白的道理。现在的小学教育,已经将太多应该在小学完成的任务,提前布置给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完成了。

我认为现在来做这些事情,还是来得及的。我们甜在前头,算是散养了三年(上的兴趣班也以素质教育为主,未提前接触小学的知识),在女儿已经满6岁半以后,利用最后这几个月的时间来做衔接,是对女儿宝贵童年的时间的最大程度的节约,也是对幼小衔接最高效率的必要准备。

而且老师的小班化拼音课与小学后的大锅饭相比较,还是比较香甜、快乐的,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也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学到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用两个月的时间来系统学习母语最重要的拼读工具,一周2次的频度,并没有给小朋友增加太多负担。9月入学后还会有半个多月的拼音学习,权当巩固,然后在语文课程学习中不断得到应用。

晴晴识字不多,一两百个字吧,现在对于认字的兴趣很高,所以我近期正在用《四五快读》给她强化,希望能在10月前,积累起五百个字(据说是幼小衔接所需的识字量)的输入要求。如果我不偷懒,这个任务应该是可以基本完成的。

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小学,我会继续以过来人的经历,不断更新我对于国内应试教育的认识。
未踏入小学之前,誓不向应试教育低头。而现在孩子已经在老师手里做人质了,巴学园又远在天边,必须要去适应这个环境,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发展!这不是沦陷,小学也不是地狱,即使是地狱,我也要在地狱中为孩子寻找天堂和出路。



21#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8 11:59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8 12:04 编辑

回复 #28 nnyg 的帖子

我们幼儿园大多数孩子已经学习国文、公文数学两三年了。所以他们识字、拼音算是有基础了。

我们去小学报名的时候,被老师发现没有学过国文、公文,算术和识字、拼音都没有基础,26个字母也不认识,布置作业给我了,要求我们在剩下几个月尽快补课。还把我们的报名表单独放,和大多数孩子的报名表区别开来,意思是基础差的孩子。

我也问老师了,不是说小学会教拼音,会教26个字母吗,为什么要提前学呢?

老师说,小学拼音教得很快,不足一个月,如果以前没有基础,跟不上的。

老师还说,虽然26个字母不教,但是马上就要让孩子拼读单词了,不懂26个字母怎么跟得上?

这就是现实,如果你没有提前学,你就是老师眼里的差生,会跟不上,拖累老师和班级。当看到小晴站在那里傻傻的,回答不上来老师问题的样子,我虽然没有想哭的冲动,但也决心化悲痛为力量,马上就开始行动,给她补上文化知识课。


点评

晴晴的妈  @nnyg 是啊,中国可悲的地方太多了,既然摆脱不掉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尽量开心、轻松一些。  发表于 2011-6-9 13:07  回复  
nnyg  悲催的中国式教育。。。  发表于 2011-6-9 12:57  回复  
22#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8 12:28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8 12:44 编辑

之前曾经专门研究过早期识字这个问题,写过一篇文章:
早期识字,何去何从?
http://ww123.org/thread-2744-1-1.html

尽管学前识字并无必要,但是从适应小学语文快速的教学进度,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角度来说,在学前积累五百个常用字是很有必要的。

有了五百常用字,就能突破识字的瓶颈期,顺利进入到词汇快速累积的爆发期。

所以在女儿五岁以后,我也给她买了《四五快读》,准备完成这个识字储备量。结果还是由于偷懒,加上对识字不重视(担心干扰她绘画方面的创造力),并没有坚持下来。现在女儿快7岁了,其实对于学习文化知识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心理准备,学习习惯也比中班小班时有了很大的改善。前几个月为了进平和,一直是在思维方面给她进行训练。现在就来补上识字这个短板。

她的识字敏感期到来得比较晚,也就是最近半年开始对于识字有了持续的兴趣,会到处指认那些认识的字念给我听。在没有人专门教她的情况,竟然也认识了一两百个常用字。现在学习《四五快读》,兴致也比去年高多了,能够大段大段地读第二册教材上的短文了,不是我催促她睡觉,她还想继续下一课呢。

我现在仍旧反对从小班开始就去上国文、公文课,不分孩子的个性和心理特点、整齐划一地给幼儿园小朋友教文化课,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但幼小衔接的知识准备和学习习惯培养,是大班开始一定要重视的——除非你不上中国式的学校。




23#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9 13:1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呵,已经有妈妈吸取教训,从中班这会就开始给孩子整拼音和识字了。

不过,提前学的问题是,学会了就一定要持续不断地应用,否则,就忘记了。
24#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10 13:2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11 10:10 编辑

目前看来,学前玩三年,最后这几个月来做拼音、识字的准备,是完全可行的。

我的感受是,孩子的年龄大了,对学知识有兴趣了,这时候学知识的效果真是不错!真想不通,学校教育为什么要强塞,为什么要流水线一样把孩子当产品批量输送,给孩子一点自由,让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自由学习,岂不是更好?!

昨晚女儿不但在作业本上飞快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拼音抄写作业,还主动把拼音书上的拼音都描上了(每个大概要描10多遍吧),并且是一边和我说话,一边快速完成的,又快又好。看来她的绘画训练派用场了,动笔写字也大有作画时那一挥而就的气势。

《四五快读》在短短一周不到的时间,已经学完第二册10课的内容,不过我们是不求甚解的,有些新字还掌握得不好,单独认不出来,放在阅读中勉强可以猜出来。对此开始我有点急,觉得反复教了这么多次怎么还不认识,现在想通了,这会认不出来没关系,以后还会重复出现的,重复频率够了,自然就会了。即使不会也没有关系,小学里还会碰到的!

再次推荐这套教材,对于家长来说真是傻瓜版的识字教材,不用动什么脑筋,把书丢给她,她自然会努力地去读,让她停下来睡觉她都不愿意,一定要把七八十字的短文读完再睡!按照这个进度,下周就可以读第三册教材中的两三百字的文章了。第四册就能读五六百字的文章了。

准备结合拼音和识字的进度,再改进一下方法,晴的好朋友妙妙也在上拼音课和用《四五快读》识字,进度是一致的,准备每周和妙妙聚一次,让她们有机会应用学到的本领,读一些有趣的材料,例如,猜谜,三字经,弟子规,和其他一些拼音读物。这样,她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会更好!


25#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10 13:3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希望之前曾给孩子学过拼音和认字的妈妈,推荐一些有趣的拼音读物,给刚学拼音不久,刚认识一两个百字的这两个小朋友使用哦!

点评

晴晴的妈  @diena 的确是这样,对于大部分对于文字不敏感的孩子,过早识字真的没啥意义。我家的现在让她识字,纯粹是为了有效衔接  发表于 2011-6-15 13:26  回复  
diena  我现在发现孩子会读的书不愿读,孩子愿读的孩子不会读。除非识字敏感期到来,孩子本身比较喜欢认字  发表于 2011-6-14 22:32  回复  
26#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19 08:3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19 08:43 编辑

回复 #34 琳杉妈妈 的帖子

上面已经总结过,再次强调一下,关于这点,我也有过教训,有些新字还掌握得不好,单独认不出来,放在阅读中勉强可以猜出来,我非常着急,觉得反复教了这么多次怎么还不认识,难免冲孩子发脾气,让她非常害怕,但后来发现是我们的心态不对!

本来就是一种强化,毕竟和扎实的学习不同,对此,我们应该是不求甚解的,这会认不出来没关系,以后还会重复出现的,重复频率够了,自然就会了。即使不会也没有关系,小学里还会碰到的!

我们现在每日一课,已经进展到第三册27课了。其实这册的很多新字还不认识,但是只要不影响她阅读就好。


27#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19 08:49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19 08:51 编辑

从拼音教学的第三课开始,我们碰到了问题。这是第一次声母和单韵母的组合拼读。

孩子们在认读单韵母或者声母时还可以,但是组合在一起进行拼读,还反应不过来,不熟练,总是拼错。

出现这个问题不能怪孩子,一周两次的拼音课,只是教会认识拼音,要正确拼读,需要家长每日在家中给她们提供训练,熟能生巧。而我这段时间身体不好,对于拼读需要反复实践认识不足,所以没有及时给她训练。好在现在亡羊补牢,还为时不晚。

现在感觉到能够在上小学前在专业老师指导下系统学习拼音真的是很幸运,可以避开上小学时的弯路,减轻挫折感。

现在每天都给孩子正音,想方设法训练她的拼读熟练程度。有时候,耐心不够了,又冲孩子发火,这时就换爸爸上。爸爸耐心用完了,我接着上。

点评

veniebear  @丁妈 没错,儿子拼自己认识的字感觉更亲切更有趣  发表于 2011-6-20 09:51  回复  
丁妈  据说可以用那种认识的字,加拼音巩固效果比较好。  发表于 2011-6-19 21:30  回复  
28#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20 11:34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20 11:34 编辑

回复 #39 veniebear 的帖子

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出现这个问题并不能怪孩子,是在这个难度骤然提升的时间段里,我没有给她足够的练习机会。
这个周末分成很多时间段给她强化复习,昨天晚上验收时发现已经基本上OK了,能够拼出自己熟悉的词组来了,她也感觉很有成就感。
正在努力调整当学童家长的心态,呵呵,要做到知行合一,真难啊。
我怕自己控制不了脾气,就教给女儿一个帮助我的办法:
让她在我发脾气的时候,竖起一个手指头,对我说“淡定”,”淡定“!
然后如果我还不能淡定的话,就让她开始数数:1、2、3……
29#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20 20:3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今天大家都经过了一个周末的复习,重新回到拼音的课堂上。
我恰好回来得早,又跟班听了一堂课,这是第5次课了。

我看到,孩子们已经明显比上一堂课熟练,每个孩子都有了明显的进度(妈妈们都用功了啊!)自信心都大大地增强了。

虽然这次又多了4个声母,但孩子在和韵母拼读时,已经学会举一反三了,将声母加上韵母,加上声调一起拼读出来,对他们来说最困难的一周已经过去了。

今天还和老师沟通,是一周一次,上一个学期的拼音课好,还是一周2次,用2个月的时间强化好,老师认为我们目前一周2次的方法更好,符合学习和记忆的规律,很明显孩子们在短短的2周多的时间内,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30#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20 20:4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6-20 20:42 编辑

我还发现,不知道是拼音教学的方法和我们小时候不同了,还是过去我们的老师没有将科学、正确的拼音教给我们,总之,我和LG过去学到拼音,和现在晴晴学的拼音不一样了。

主要的变化是声母的拼读“轻而短”,不同于韵母的“长而响”,更加向英语的自然拼读法靠拢了。这真是个可喜的变化。一方面更符合拼音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将来也容易与国际接轨啊,不容易与英语混淆。

在LG试图给晴晴复习时,还犯了些拼读的错误,让晴晴和我给纠正过来了。汗,要不是跟班听了几次拼音课,我也要落伍了。

尽管老师说家长可以不用跟班听课,现在所有5个孩子的家长都在里面听课了。我只能尽可能抽时间过来,老师希望我每2次最好能来一次。好在我资质高,听一次,顶N次,但愿如此,呵呵……

31#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6-20 20:4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tyy1_2_3 发表于 2011-6-20 05:18
回复 #32 晴晴的妈 的帖子

四五阅读有点像是国外的分级阅读,逐步逐步地累积生词量,真的挺不错的,只可惜这一类的书实在太少了。相比之下,英语的各种分级阅读选择就丰富多了。真不明白,需求这么高,国内的出版商们就不能多开发一些这类的书籍吗?

国内,识字是识字教材,阅读是阅读的绘本,两者分得比较开。也有分级阅读,毕竟是小众,所以就谈不上丰富了。

所以四五快读能将识字和阅读结合,算是难得了。

可惜了中国字里的文化,其实很多中国字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呢,等她9月份开学,我准备让她看看《汉字宫》,一方面激发她的识字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她了解一下汉字背后蕴含的中国文化。
32#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11 14:05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44 思玮妈妈 的帖子

我多买了一本拼音书,可以让思玮用。用完还给我就好。
上周带晴晴去大连了,没有来得及给你。
今天让晴晴带过来了,你让老人去接时注意查收一下。
33#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0 11:3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为期一个半月的拼音课结束啦!
对拼音课的效果感觉不错,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每日扎实的复习,女儿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所有音节的拼读。现在已经能够顺利地拼读词组和短句了。当然,熟练程度和准确程度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

34#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0 11:41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其实中班时幼儿园老师也教过一遍拼音,还让孩子抄写过拼音字母。但是不清楚是老师教错了,还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作业跟进,给女儿留下了一些错误拼读的印象。在这次学习时,过去的学习经历不但没有起到帮助作用,反而有所妨碍。我的体会时如果要学习知识,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如果不能系统学习,还是不学为好。

课堂上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家长的拼音熏陶,但家宝好像是零基础的,而家宝在我看来是学得最好、吐词最清晰的。一方面家宝的学习专注度高,另一方面没有干扰,从一张白纸开始学起,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呢。
35#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0 13:29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48 tiantuantuan 的帖子

老师指定的教材仅仅是作为辅助,基本上用不上。
她教授拼音的方法,还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只不过因为小班化,每个孩子获得的关注多,练习和纠正的机会较多,效果更好一些。

我一直觉得家长自己给小朋友教不合适,所以本来是寄望于上小学后老师专业来教。结果小学老师们纷纷给我忠告,说小学拼音上得快,孩子如果没有提前学,跟不上。

小宇还小,建议大班后寻找好一点的拼音课去上,家长的作用是督促和帮助她做回家作业。算起来,我们平均每天要做二三十分钟的练习,主要因为不熟练,速度比较慢,错误率较高。

点评

tiantuantuan  @晴晴的妈 而且未来晴晴寄宿,学校统一管理,老师又比家长有权威,学习有氛围,想来小朋友间也是你追我赶的,应该没太大问题的。  发表于 2011-7-20 20:32  回复  
tiantuantuan  焦虑难免,不过还是要淡定淡定。  发表于 2011-7-20 20:31  回复  
晴晴的妈  @tiantuantuan 潇洒了两年半,这个学期开始脱离散养,孩子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不好时,是难免焦虑的。  发表于 2011-7-20 15:52  回复  
tiantuantuan  看来是不能太散养,但也没必要太焦虑,安排好,让孩子慢慢来吧。还是首先有学习兴趣,其次有好的学习习惯,我想学习效果会渐渐显现的。  发表于 2011-7-20 15:29  回复  
36#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0 13:43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郑老师家小宝哥哥,上学前识字量很大,蒙氏数学是郑老师自己教的,就更不用提了。尽管如此,郑老师在孩子刚入学时,还是面临了写字慢的问题。郑老师给过我建议,不仅学前要认字,还要学写字,因为小朋友上学后语文课听、说、读、写并行,孩子因为不熟悉笔顺,写字会很慢,完成作业就很吃力。

我也听过一些幼小衔接讲座,明白要做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但一方面观念上还是觉得要给孩子快乐童年,另一方面,自己也偷懒,也心存侥幸希望孩子到时候能跟上。

结果不光是我家小朋友,还有其他小朋友去公办小学报名时碰到了面试,接到了老师的“忠告”,要求在暑假给孩子补课。

点评

tiantuantuan  那再问问,写字,大家怎么练习呢?  发表于 2011-7-20 15:30  回复  
37#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0 13:52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7-20 13:55 编辑

一开始上拼音课的动机是要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免得上学跟不上,孩子没自信。

结果跟课看下来,发现要掌握好母语的拼音,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在小学语文吃大锅饭、赶进度的状况下,要达到熟练掌握拼音还是很困难的。但母语拼读工具小时候打好基础了,一生都能受用。

一些拼音我能读准,但是日常说话时不严谨,例如,平舌、翘舌、前鼻音、后鼻音,给孩子带来了混淆,增加了学习难度。由于我小时候拼音学得扎实,最近又跟班在听课,所以我还能读准,爸爸的拼读中就明显有一些错误,暴露出小时候没有学好拼音的弱点。

拼音班上的家长普遍感到这个课程还是很有收获的,并且很庆幸在上小学前这个节骨眼上顺利赶上趟,能够系统的学习拼音。

不管之前的拼音基础如何,整个课程下来,还没有哪一个小朋友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上小学后正好通过进一步学习得以巩固、提高。


38#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0 14:0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52 nnyg 的帖子

没有最早,只有更早!呵呵,这么早就开始衔接了啊。

个人还是认为中班写字太早了,最多大班下期整一整。

我们拼音班上有个中班孩子,学完拼音后大班孩子都是如释重负了,但是这个中班孩子的妈妈则面临考验,要把拼音学习继续到底,免得辛苦学来的拼音隔了一年,没等上小学就忘光了。

所以最好还是大班再学拼音,效率会高一点。

点评

nnyg  我妈愿意教,想拦都拦不住。呵呵。由她去吧。 现在源源还在我妈那里,没接回上海呢。 8月份金桥馆会有什么活动不?  发表于 2011-7-20 14:06  回复  
39#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0 14:1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53 晴晴的妈 的帖子

你妈是痛快了,你这里后遗症会很多。短期强化耗时还不多,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为了要维持她的教学效果,要花去更多的功夫呢。

8月份晴到深圳去,我要去大连出差,没安排什么活动。要到9月份再考虑了。
40#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0 16:16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回复 #50 晴晴的妈 的帖子

写字我没有给女儿练习,因为郑老师提这个建议时,我女儿还不怎么认识字呢。

就是到现在,我们认识的字也不多。这次在暑托班上,郑老师给他们的写字练习,也是从最简单的字,数字开始。

我是看晴晴画画快,想着到时候老师教的时候应该写得也快,现在想想,如果孩子稍不留神,很可能笔顺就会写错。

点评

丁妈  现在有专门的笔顺字典的, 建议买一本.  发表于 2011-7-21 21:10  回复  
tiantuantuan  孩子现在还没有笔画的概念了。所以我有点纳闷,我们那个时候怎么学的?好像是有个田字格,字是按照笔画在演变出来?  发表于 2011-7-20 20:34  回复  
41#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2 09:10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7-22 09:11 编辑

回复 #55 晴晴的妈 的帖子

说到笔顺,想起来个小故事。
我女儿的名字一直是画出来的,有次写名字给哪个小学老师看,还被批评说笔顺不对,她还不服气呢。
老公的IPHONE手机上有个写字工具,她的IPAD被我最近某次发飙后禁了,LG把所有游戏软件都删了,所以她没事只好去玩那个IPHONE的写字软件。
她拼命写啊话啊,就是写不出自己的名字来,非常郁闷,说那个手机笨!我说是连手机都知道她的笔顺不对,然后我准确地给她写了个笔顺,她的大名就出现在手机屏上了。
这是她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原来写字是讲究笔顺的,顺序不对,是不能被接受的。
42#
晴晴的妈 发表于 2011-7-28 19:57 |发短消息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晴晴的妈 于 2011-7-28 20:00 编辑

现在她念完《四五快读》第4册了。

学过拼音以后,生字可以不用我教了,自己拿着字卡按图索骥,找到这个生字,读卡片背后的拼音出来。

下周她要到深圳去过暑假了,担心刚学会的拼音没有巩固,忘了就可惜了,所以特别叮嘱老同学,继续《四五快读》第五册,认字不是重点,重点是一周至少要让她读两回字卡上的拼音。

小朋友很有趣的,其实现在不是特别乐意念《四五快读》了,没有刚开始前两册的热情了,但听说深圳的小伙伴芊芊也是学到第四册了,赶紧跟我说,明天我们学第五册,一定要超过芊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6-8 21:19 , Processed in 0.0505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