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搜索
喵喵网 群组 休闲 时尚 beautiful life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转载)
楼主: 小美女妈
go

中国古代风俗百图(转载) [复制链接]

7#
小美女妈 发表于 2011-5-9 09:30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七 明 鞭春牛 !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6#
小美女妈 发表于 2011-5-9 09:18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美女妈 于 2011-5-9 15:31 编辑

六 宋 宫中赐银幡

  新春拜过至初三,大内银幡赐百官。朝回两袖天香满,帽饰招得笑语喧。

  《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苏辙《除夜元日省宿致斋》诗云:『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风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南宋仍沿北宋风习。《梦粱录》:『立春日,宰臣以下,皆赐金银幡胜,悬于幞头上,入朝称贺。』




5#
小美女妈 发表于 2011-5-9 09:17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 晋 馈春盘

  立春咸作春盘尝,芦菔芹芽伴韭黄。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盘又称春盘。《摭遗》载:『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馈贶。』《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4#
小美女妈 发表于 2011-5-9 09:16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美女妈 于 2011-5-9 09:16 编辑

四 唐 饰梅花妆 :
  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

  古代以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事物记》载:东方朔最初置『人日』。传说 宋武帝时,寿阳公主在人日卧含章殿,檐下梅花飘落在公主额上,形成一种装饰;宫女效之,以红点额为『梅花妆』。此俗传至唐宋 ,妇女多在脸上画各式图案;有『斜红、面靥』等名目;涂唇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名目。其实 ,妇女在脸上点画装饰,早在春秋战国时已经兴起了;长沙出土楚国女俑的脸上就有圆点的图案可证。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



3#
小美女妈 发表于 2011-5-9 09:15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 明 拜年送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2#
小美女妈 发表于 2011-5-9 09:14 |发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 宋 教坊自乐

  良辰美景奈何天,泪眼装欢又一年。堪喜岁首无官役,相聚青楼奏管弦。

  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绍兴年间,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喵喵网

GMT+8, 2024-6-2 20:54 , Processed in 0.04145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1.5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