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网

标题: 感觉上外的录取考试太“走过场” [打印本页]

    标题: 感觉上外的录取考试太“走过场”

所有的名牌小学中,上外的入取工作是最马虎、主观判断最强的学校。第一,只有它不二面;第二,,只有它不让家长评价孩子(只有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表格中,居然没有让家长评价孩子的地方(也许家长介绍的并不客观),所以才要考试验正啊;第三,考试题太不科学,太小儿科,根本没法拉开差距(实验题目那样难,最后,小朋友排名也只差一二分的,所以还要二面。同样做体育活动,实验的“打野鸭”集体做游戏活动,完全可以看出小朋有的灵活反应度,而上外让小朋友做广播操,小朋友只要做的认真,没办法看出太大的差别,10分,9分,主观判断太强了;才艺表演,据然让小朋友表演儿歌,也太小儿科了(又不是中班、小班,早就不听儿歌了。小朋友早就讲故事、发布新闻、讲诗和成语了);摸仿上海话更离谱,还不如摸仿德语,法语,这样更公平、科学。(上次逸夫也摸仿上海话,人家毕竟不是语言学校)。上外考的这样马虎,跟本不能确保它能选到大批尖子生,所以只能靠后期填鸭式的教育,靠时间推上去,所有的名校中只有它放的最晚。即使这样,它也出不了好成绩(据说,上次毕业生中,只有20多名去上外)所以,学校推广介绍时,只能大量介绍个别教师如何优秀,而没有介绍个别学生如何优秀。感觉学校的教育理念还是太陈旧,不如徐汇区的,这点看上去,徐汇区的教育理念还是领先的。一家之言而已。


认同,我也看到你在七外,实验的的帖子,都去考了?实验进了二面,你家孩子真棒!我家的实验没过。


上外通知的也太晚了,太离谱了,要到6.19号,说明水分还是挺多的!


从贝贝变上外以来,一共有120多孩子进上外附中,也不知道这个比例算怎么样。

今年似乎很不灵。

整个家长教育片基本就把家长当教育局督导对待了,从头到尾的教师获奖情况、学校获奖情况,很少看到学生的情况、家长-学校互动的情况。

还有,教室很老了,48个位置也很拥挤,电扇空调喇叭箱上面老垢不少,室内环境跟普通公立的没两样。


我是觉得这么大的孩子,本身差异也不会大到哪里去的。抓紧点,各方面都会上去,放松点,优势又没了。跟长跑类似吧,关键看谁跑得远,后面日子长着呢.......进得去的,肯定大部分是家长和孩子辛苦来的,毕竟天才儿童是极少数的。进不去的,也不表示自己的孩子就不优秀。不管哪里学习,跑得远的,就是赢家.................


上外不去也罢,大家正好定定心心去自己另外心仪的学校,不要当碗菜。人家不重视,我们干嘛那么在乎他们呢,优秀的小孩在哪都可以出成绩。从面试的程序及填目看,我也觉得太主观了,小孩基本没有单独展示的机会的。偶然的成份太大。


豆豆家长 发表于 2011-5-13 08:08
从贝贝变上外以来,一共有120多孩子进上外附中,也不知道这个比例算怎么样。

今年似乎很不灵。

同感,进去时也有这种感觉,除了黑板多了一块屏幕和挂了电视机外,感觉上回到了我们的小学时代,看介绍时,就像“政治挂帅”年代。


昨天上午开始,有点门路的开始电话通知,我有几个认识的都是这样,感觉太黑了。在幼儿园里这两个孩子真的很一般很一般,连2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会啊


我们去年就是没进去,当时还很纠结呢,还好没进去,现在通过熟悉的小朋友了解,觉得那里确实不适合我的孩子!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适合孩子的学校才是最好的!


回复 #6 amyzhang 的帖子

上外附小太把自己当回事,太不把孩子和孩子家长当回事情了。 再通知我们,我们还要犹豫犹豫呢, 对口的大宁国家小学,硬件比上外附小好多了,还是公立的。


本帖最后由 naomi 于 2011-5-13 09:17 编辑

回复 #8 stephen_shuyu 的帖子

你们哪个幼儿园啊,我们幼儿园也有考进去的,大家承认的牛蛙。每个学校都有后门的,上外不可能例外的。

另外我觉得家长要愿赌服输,上外也不是第一年招生一面录取的了,每年如此,既然去面了,就要遵守游戏规则不是吗?记得幼儿园里过去录取的家长说过“不录取,不代表你孩子不优秀,只说明你孩子可能不适合上外。”既然不适合你孩子,去了干吗呢?
另外真正上外的毕业生是从去年开始的,去年录取附中40来个,今年录取了20来个,前面都是贝贝。没搞懂为啥大家初中都盯着附中啊,附中也不算上海最优秀的初中啊。
周围很多孩子在附小读书,没听说有啥不好的,幼儿园毕业进去很多孩子,她们的家长都没啥高调的言论。
每年幼升小,附小都是处在风口浪尖的感觉,没必要吧,上海那么大,好学校多的是呢,再说了,好学校是平均值,你孩子是绝对值,自己孩子好才是真的,其他都是辅助作用,淡定吧。
忘记说了,幼儿园里被录取的孩子有五角星的。还有,附小还没招完呢,不要急。






回复 #11 naomi 的帖子

认同。愿赌服输呢。
能被上外附小录取的孩子应该都是很优秀的。 但未被录取也不代表不优秀阿。 要从几千个孩子中脱颖而出,需要能力+运气。 至于后门,哪个学校都不能免俗。



naomi 发表于 2011-5-13 08:52
回复 #8 stephen_shuyu 的帖子

你们哪个幼儿园啊,我们幼儿园也有考进去的,大家承认的牛蛙。每个学校都有后门的,上外不可能例外的。

说的好
走后门是社会现象,不必纠结,也是中国文化一部分。
家长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对自己的孩子要有针对的规划,毕竟你是最了解你的孩子的人。
如果你要走这座独木桥,不管上民办还是公办,孩子终归是最痛苦的。
不要太早把这种压力传导给孩子,应试教育的后果。
将来长大了,到哪里都能吃到一口好饭的孩子,才是牛蛙。


可能我属于70后的人,脑子里总还保留着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模式,学习教育,学习环境,学习的综合能力总感觉还是好的学校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大。现在都把学习和教育转移到家长身上,但毕竟家长不是专门从事教育的,只能对疑惑、不解的地方辅导而已,对孩子的整体教育还是希望能在学校得到更全面的培养和引导。所以,我真的很困惑,学校和家长的定位,谁主谁辅。


很多学校都是一面就决定的呀,我们so far还去过平和和福山的正达小学,都是一次就决定了,我们平和还落选了。我感觉其实上外附小的招生还是挺好的,注重的是孩子的potential ability,即所谓的可塑造性,不看重孩子之前在外面学了多少知识,估计是老师更喜欢一张白纸的孩子吧。我们在幼儿园期间就学了钢琴和舞蹈,剩下时间都用来玩了。


回复 #15 iloveroubaozi 的帖子

完全赞同。幼儿园不疯玩什么时候玩?学习肯定是刻苦的,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个童年。而且不见得多玩就不行了,你家宝贝就是最好的证明。


回复 #15 iloveroubaozi 的帖子

我们也是正达录取了,没交小白卡,还等着去要回660大毛呢。

两个学校硬件差太多了。

跟家长沟通而言,也差的太多了。


iloveroubaozi 发表于 2011-5-13 09:50
很多学校都是一面就决定的呀,我们so far还去过平和和福山的正达小学,都是一次就决定了,我们平和还落选了。我感觉其实上外附小的招生还是挺好的,注重的是孩子的potential ability,即所谓的可塑造性,不看重孩子之前在外面学了多少知识,估计是老师更喜欢一张白纸的孩子吧。我们在幼儿园期间就学了钢琴和舞蹈,剩下时间都用来玩了。

我不认为一面就不好,像实验学校机考完全可一面,我也认为学校可以选可塑性的,所以我认为应该考法语、德语等大家都不会的才公平,否则,有会和不会的怎么看可塑性,另外,题目要设计的更科学,做广播体操能看出可塑性?(也太小看孩子们的智慧了)。另外,平和、福山,考的人不多,最多十比一,能招满生源已经不错呢,


同意楼主的,上外的主观性太强。中考高考还有个分数,小学考也应该有个适当的标准。每个学校的标准不一样可以理解,但是最好把标准事先说明,例如我们喜欢怎么样的,今天考的题目怎么才算考得好的。只靠老师的一时评判太片面也不公平,暗箱操作的可能增大。说是说优秀的孩子到哪里都是优秀的,但是自己的孩子总归还是希望得到各方面特别是老师的肯定。我在另一个回帖中也说过,家长进上外根本没有人和你说话没有提问环节,老师看上去也并不热情。要不是北面的民办选择少,它放学晚适合我这样下班晚的我也不去走这个热闹。
意见总可以提吧,改不改在它。上外要增加竞争意识


本帖最后由 宝宝儿妈妈 于 2011-5-13 10:25 编辑

有个去面试的小朋友妈妈问老师附小一个班几个小朋友,结果老师回答她,进不进得来还不一定呢。态度很冷漠。


回复 #17 豆豆家长 的帖子

你们打算要回660块吗?我还在想怎么向学校开口呢。


一小时的面试就决定是不是牛蛙,我觉得太草率,五年才能最终的见证,看来学校也在拿升学率赌啊!


回复 #8 stephen_shuyu 的帖子

有门路的现在不会通知,要到最后.我们是没有一点门路的,而且我们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对口大宁国际小学,而我们意外收到录取通知.上外附小考的不是语数外,是看综合能力的.加减法小学都能学会.


是的,我们是最早一批的面试,感觉题目设计不合理。后面来的知道了题目准备的针对性就很强了


我也觉得上外的考题太简单,明显走过场的(记忆类题型还可以,但是表演儿歌之类的就太可笑了。轮到这样题目的小朋友真幸福。)。在这样的试题下若是能公正地分出孩子能力的高低才怪呢!另外每个考生的答题时间很短,根本没多少机会让孩子进行个性的发挥和表达。
而且上外的试题形式似乎与往年雷同,好像校方并没有经过新的研究、推敲,毫无创新之意啊!相比之下,上实的考题更有质量!



官方每年历禁面试、证书展示,但像实验、世外这种一面不够,还要二面,口头不行,还要上机考,题海一堆,于小孩子来说,到底想引导什么呢?难怪我们在外面上课时,有个小牛娃做题不错,老师一问,已经开始做小学生的奥数精讲了,一门心思要考世外,实验。这种方式难道是对的吗?

诚然有些小朋友天赋异秉,太简单的吃不饱。但如果以此为潮流,强迫小孩子不相匹配一味挑战难度,即使挤进了所谓名校,也把自己套进了一个怪圈。不管怎么说,上外的面试对小朋友来说是次很愉快的体验,成与不成都是缘份。就像我们这些大人出去面试,不会因为没被录取就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一定有问题。


回复 #1 真真 的帖子

假如你不能理解上外的理念, 就不能理解为何如此选拔孩子。  小学是还选, 孩子间差异不大,凭知识选拔是不公平也是低效的。 这是一所很特殊的学校, 应试理念的家长最好不要选这学校。


小贡丸 发表于 2011-5-13 10:57
我也觉得上外的考题太简单,明显走过场的(记忆类题型还可以,但是表演儿歌之类的就太可笑了。轮到这样题目的小朋友真幸福。)。在这样的试题下若是能公正地分出孩子能力的高低才怪呢!另外每个考生的答题时间很短,根本没多少机会让孩子进行个性的发挥和表达。
而且上外的试题形式似乎与往年雷同,好像校方并没有经过新的研究、推敲,毫无创新之意啊!相比之下,上实的考题更有质量!

非常赞同,真是有比较,才有鉴别。本来是去玩的,没想到大跌眼镜。我家就考了儿歌,一点都不幸福,谁不会说儿歌啊,根本拉不开差距,抓不了分啊!大家分数差不多,怎么选啊,问她们会做广播操吗,我女儿说会,让她做一下。打了勾。摸仿跳舞,也比七外简单多了,没人不会的,我真怀疑是考幼儿园,还是考名小,太小看6岁小孩的智商了。


我孩子虽然没去上外面试,不过我觉得比宏星那个面试要好。宏星那个真的不知道靠什么选人。


回复 #28 真真 的帖子

上外附小往年的考试类型都是这样,他们不用知道你语数外有多好,他们就看孩子的记忆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从而看出孩子将来的可塑性


可是进上外以后,他们实行的并不是愉快教育啊?而且在介绍的视屏里,并没有介绍它的教学理念都是老师怎么得奖了,我倒是很想知道他们的理念呢。不管什么教育理念,上外老师都可以态度亲切些吧,这是礼貌和包容。
哎,以前每年旺旺都看到类似的讨论,想不到今年也参与了进来。


现在的孩子都学很多,谁会考简单的语数外,老师一定是从综合方面观察宝宝的


rowenayun 发表于 2011-5-13 11:19
回复 #28 真真 的帖子

上外附小往年的考试类型都是这样,他们不用知道你语数外有多好,他们就看孩子的记忆力,应变能力和模仿能力,从而看出孩子将来的可塑性

关于可塑性的问题,我在19楼上已经说的很多了。我觉的这个理念很好,但问题是它们的考题反应不出可塑性,或反应不出充分的可塑性,这点,实验的考题,无论是一面、二面,他们的游戏、考题、看书环节,让我们家长大开眼界,确实很有水平,看的出是用心的,也是经的起推敲的。


真真 发表于 2011-5-13 11:28
关于可塑性的问题,我在19楼上已经说的很多了。我觉的这个理念很好,但问题是它们的考题反应不出可塑性,或反应不出充分的可塑性,这点,实验的考题,无论是一面、二面,他们的游戏、考题、看书环节,让我们家长大开眼界,确实很有水平,看的出是用心的,也是经的起推敲的。



实话说,实验即便我家宝宝考进了,也不读,四年制的,太填鸭了,不是适合所有人的


会是一码事,做的好是另外一码事。我昨天看了一个考进上外的女孩子跳舞,镜头很远,但是绝对是一眼能看出这个孩子,跳的就是和旁边的孩子不一样。广播操都会,但是你做准确了吗?跳舞都会,你跳的好吗?表情呢?儿歌大家都会,你是死板的在那里背还是有声有色的在那里讲,能讲的吸引人眼球不?完全不一样啊。
我感觉比起那些考加法减法的学校来说,这个考题还人性化点。加法减法你看看现在大人谁不会?


回复 #28 真真 的帖子

你是不是在实验“打野鸭”游戏最后一个被打中的呀?你家孩子真棒。看来我们对学校的理解和认识角度差不多。的确“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是7日先考上外,再去实验的,回忆起来,从上外出来儿子挺呆的,昨天从实验面试出来却兴高采烈。所以,我并不完全赞同楼上某位说上外面试让孩子如何愉快的说法。我也不认为实验就是题海战,因为实验每道题目都有考察点,很实在的。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聊聊吧。


回复 #35 naomi 的帖子

非常赞同.上外老师的眼睛往往很毒的,不是你回答出来就算通过了,结算各方面来判断的.明校终有它的教学理念


其实每个孩子适合的学校不一样,录取了也只是说孩子适合这个学校。今年幼升小的都加油吧!


回复 #35 naomi 的帖子

做的好的一抓一大把,现在弹钢琴,跳舞一抓一大把,她们班级几乎人人会弹琴,从中班开始人人都上台发布新闻,上台演出都是童话广播剧,如果考儿歌,人人都很棒,你很难区分细微的差别,(语音语调、表现力\感悟力)何况,是让他们自己选儿歌讲,评分标准怎么评。如果讲一小段故事,差别很快会显现。


还是一句话,适合的才是好的


回复 #30 rowenayun 的帖子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今后要考上外附小的孩子,早点学好上海话、早点准备好一首儿歌(要有表演、有表情)、早点操练七巧板、早点训练记忆能力、每天做做广播操——因为上外附小的考题基本年年都这样!!!——因为这样的孩子“可塑性高”!!!


这个面试评分本来就很奇怪的,谁说会讲故事的就是聪明孩子,不会的就不行啊?很多聪明孩子还比较内向的,面试就有一点点吃亏了。现在孩子都是聪明的,就看老师和他们有没有缘分了,别能想太多了,要不然心里一定难受的说。


回复 #41 小贡丸 的帖子

我只是说类型一样,如果充分准备过也不一定能被录取,就是看临场的应变能力.看小孩子是不是自己在动小脑子,不是之前就准备好死背下来的.他们的考核标准谁都不清楚,大概就是靠他们的眼睛了


本帖最后由 naomi 于 2011-5-13 11:58 编辑

还是一句话,没录取的只是表示你不适合,不是你不聪明。淡定。。。。。。。。再说了,上外还没完全发榜不是,急啥啊。


真真 发表于 2011-5-13 07:27
所有的名牌小学中,上外的入取工作是最马虎、主观判断最强的学校。第一,只有它不二面;第二,,只有它不让家长评价孩子(只有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表格中,居然没有让家长评价孩子的地方(也许家长介绍的并不客观),所以才要考试验正啊;第三,考试题太不科学,太小儿科,根本没法拉开差距(实验题目那样难,最后,小朋友排名也只差一二分的,所以还要二面。同样做体育活动,实验的“打野鸭”集体做游戏活动,完全可以看出小朋有的灵活反应度,而上外让小朋友做广播操,小朋友只要做的认真,没办法看出太大的差别,10分,9分,主观判断太强了;才艺表演,据然让小朋友表演儿歌,也太小儿科了(又不是中班、小班,早就不听儿歌了。小朋友早就讲故事、发布新闻、讲诗和成语了);摸仿上海话更离谱,还不如摸仿德语,法语,这样更公平、科学。(上次逸夫也摸仿上海话,人家毕竟不是语言学校)。上外考的这样马虎,跟本不能确保它能选到大批尖子生,所以只能靠后期填鸭式的教育,靠时间推上去,所有的名校中只有它放的最晚。即使这样,它也出不了好成绩(据说,上次毕业生中,只有20多名去上外)所以,学校推广介绍时,只能大量介绍个别教师如何优秀,而没有介绍个别学生如何 ...

看出来了,LZ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强的,但上外的考试无法显出自己的孩子,因而来责怪人家的考试制度,有几点不是很认同,才艺表演儿歌,这个一点不小儿科,只不过现在的孩子都太超前了。模仿上海话怎么啦,很正常的呀。另外你说,上外考的这样马虎根本不能确保它能选到大批尖子生,这点完全不认同,这么小的孩子本身来说差距就不大的,根本没所谓尖子不尖子可言的。


回复 #30 rowenayun 的帖子

同意


我觉得考进的孩子肯定很牛的,没进的孩子也未必不好。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其实每个父母都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该对自己的孩子有个正确的判断。
请看看三篇关于咖啡的文章:麦子写的《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优游写的《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王石川写的《奋斗了18年,咖啡还能喝多久》
“喝咖啡”显然是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高的象征。
实际上,神马喝不喝咖啡都是浮云,和高位阶者喝咖啡才是实质,地位的攀比和被认可才是“咖啡客”“喝咖啡”的最终意图。
现在说这些对要进小学的孩子来说有点为时过早。请关心孩子一生的辛福。
以我自己的感受来说:请不要让孩子现在跑得太快、太猛,以后没有力气再跑了。学习的确是贯穿一生的,即使你活到八十岁,你也该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接受新的事物。


有没有前天接到电话的让今天去报到啊,刚才有个家长说他朋友的孩子前天接到通知,让今天去报到,会不会是听错了


看来鼓励上外以后也来二面,三面,四面,面到9月1日开学。


谢谢楼上各位,聊天就此结束。今天聊的很开心。所有的孩子都很优秀,大家加油!


回复 #50 真真 的帖子

我支持你的观点。
不同考试方式体现了不一样的招生意图。
上外附小是民办的,要招一些牛娃撑门面的也要招相当一部分付钱的。实验就不同了,是公办的,它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来选孩子,没有别的因素掣肘,招生目的就比较纯粹了。
另外,民办学校的升学压力肯定高于公办,不然以后谁去报考呢?考的人少了,学校怎么运作。所以,附小可能更看重挥汗苦干型的孩子。实验可能更侧重具有潜力的孩子。
大家各取所需,各得所爱。



回复 #33 真真 的帖子

这位MM有点过了,不能因为你家孩子过了实验的网筛,一面,就说实验的如何如何合理,如何如何有水平。那我倒想问问你了,实验就凭一个网筛筛掉1500个孩子,你觉得合理吗?


回复 #41 小贡丸 的帖子

这位妈妈说话有点偏激哦。我觉得要考上外附小的孩子其实什么都不用准备,相信这也不是附小老师所希望的。就这么去考呗,考上了最好,考不上也不代表孩子不优秀,只是没有缘分罢了。


说一个自己孩子面试的小细节, 前一天在家, 我突发其想, 让孩子准备一个儿歌, 因为幼儿园最近没有教什么, 所以我临时让她挑选了一个儿童歌曲的歌词"春天在哪里"来读.  回家后, 旁敲侧击后知道老师有个儿歌表演的项目, 就问她表演的如何. 小家伙很沮丧得说, 她才念了一句"春天在哪里呀," 就被老师打断了, 说这不算......然后孩子一着急, 就没表演. 我听后, 一方面对小家伙说, 那你自己现场编个儿歌不就好了吗. 一方面内心忍不住有点"不满"呵,  为什么儿童歌曲的歌词不能作为儿歌来表达呢?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这里有红的花, 那里有绿的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而且孩子都已经在念了, 难道不能让她读完吗...?
小女的普通话和语气语调, 应该属于童声里好听和标准的, 哎..闷哟.


回复 #33 真真 的帖子

看过实验一面的题目,正符合了他们学校的名字“实验”性质的,如果上海的民办都要这么考,真是害人不浅了,不知道要剥夺多少小孩子的玩乐时间。


回复 #29 bbaaoo123 的帖子

宏星的面试象农村的流水席,那一个乱字。


回复 #29 bbaaoo123 的帖子

是的,我也搞不懂,10多分钟能看来一个孩子的潜力?!我怀疑~~~


iloveroubaozi 发表于 2011-5-13 13:39
回复 #41 小贡丸 的帖子

这位妈妈说话有点偏激哦。我觉得要考上外附小的孩子其实什么都不用准备,相信这也不是附小老师所希望的。就这么去考呗,考上了最好,考不上也不代表孩子不优秀,只是没有缘分罢了。

要考上外附小的孩子其实什么都不用准备!!!
我很认同!!!


认识两个第一批录取的女孩(不在同一年),共性都是能静下心、大方、不张扬、不非常外向、听话、自觉。


上外附小的面试不错啊,难道出几道题,做一做,然后淘汰没学过的,再进行第二次面试,再考,是更合理的吗,本来幼儿园就是玩的,不要为了进名校把童年都用来做题。


一面都已经很累了,还觉得孩子不够累呀?实验室什么学校,是实验呀!60



本帖最后由 花谢了 于 2011-5-13 20:11 编辑

说说自己的感觉,上外的考试还是较人性的,比起其他公办名校。
只是老师主观上的评判依据是神马就不知道了!

全是勾神马意思,全是T又是神马名堂,全是L又是神马花样,
所有的评判标准不是题目完成的正确与否,而是招生老师心中的一杆“秤”,
结论:进上外的孩子不一定就是牛蛙,不进上外的孩子也未必就不是牛蛙。
      上外的品牌做出来了,膜拜的人多了,抢这品牌的人也多了,老百姓的牛蛙是对手吗?
语言乱语,忽视忽视,哈哈!


本帖最后由 DD妈妈2005 于 2011-5-13 21:15 编辑

面试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七巧板和五样东西记忆都是检测你是否集中注意力,而能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以后学习也会比较专注。听故事回答问题也是考你刚才注意听了没有。
做广播操是考验动作模仿能力,学上海话是考语言模仿能力,老师问你一些幼儿园情况是考察你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还有连线题,图形题是考你的逻辑数学能力。
当然,对于男孩来说,能集中注意力的比较少。



回复 #59 DD妈妈2005 的帖子

非常同意DD妈妈2005的意见。虽然我家孩子还没有接到通知,但相信附小的老师看孩子还是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眼光。
2004年我外甥进小学前,曾请逸夫小学的老师朋友对孩子做个评估,当时他对孩子也有类似的要求。
今年带我女儿面试过几个学校,和面试的老师也见面交流过,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也基本相似。
宗旨是要求能安静,注意力集中,听话,有自信,能大方表达。对学了多少东西和考了多少级不太注意的。


也许第一批被上外录取的不是幼儿园里表现最突出的,但无疑是最适合上外的。当然,还有第二批、第三批的机会呢。
我想在这里交流的孩子应该面试了不止上外一所学校,区级的民办肯定都录取了吧。


老师们见过教过的孩子太多了,经验丰富,能力强,一举一动都能反映些情况吧,二面就算了吧,多累啊
就像医生看到病人一样的,一瞧就大概知道了(虽然不大恰当



二面就是给更多孩子一些机会。


我们班有个录取的,那个女生绝对是我们班的牛蛙。


回复 #1 真真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觉得上外附小面试的题目太多了,至于实验学校什么的就更离谱了。
声明一点,我的孩子没通过上外附小的面试。
读个小学弄的太紧张了,完全没必要的。附小的老师也不是火眼金睛,一眼就能从100个孩子中挑出最适合他们教育理念的那四个。
我同事的孩子今年小升初,即将从附小毕业,进了120人的面试名单,但没能通过附中的最终面试。他们这五年过的,那叫一个苦啊,一个礼拜除周四晚上外,天天补课,没周六周日,全年无休。说智商吗,这孩子有很好的遗传,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读书累成这样,估计也就是学校的教育理念使然了。
6周的孩子,也就是懵懵懂懂而已,都还是小顽童。你多教点,他自然会,你少教点,他肯定考不出。上外附小年年都是这些考题,如果对孩子有针对性地训练,大部分孩子都能考出很好的成绩,但面试的老师未必看的是孩子有没有答对。



回复 #18 真真 的帖子

真实的情况是考广播操 一看动作协调,二看是否能听指令,三是看能否静的下来。老师是看细节,不是光看模仿程度的。


回复 #52 tldlyey 的帖子

也有同感,网筛给人一种买彩票的感觉,赌一把,看运气。


回复 #1 真真 的帖子

没有完全的合理,也没有完全的不合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招生思路和方法. 也看自己孩子和这个学校的缘分的. 实验的网筛,明珠的面试机会, 其实一切随缘.
但是有点特别重要,每所学校,最想要得是那种动若脱兔,静如处子, 能够静下心来,安安静静的做事的孩子. 比如实验的看书, 上外的七巧板. 大家可以平时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做事的时候认真不认真. 这一点孩子之间还是差别很大的.


回复 #72 dragonboy 的帖子

我们家是特别好动型的,坐不住,所以落选也是必然的。虽然做奥数和学英文都不错,但一直是不停的动作中学习的,没有停下来的时候。


回复 #73 amyzhang 的帖子

男孩子这样应该算正常,不动就不正常了,这时他们大脑结构造成的,所以说面试对男孩来说是一件不公平的事,就是看孩子的运气好不好,能不能遇到懂他的老师。


回复 #74 果子妈咪 的帖子

我也觉得男孩不占优势,特别好动的小孩,注意力多少有些不集中的。但我觉得这也不能否认人们以后不好。我看测试的题目那个乖乖的不是很死板的那类小孩感觉比较占优势。


回复 #29 bbaaoo123 的帖子

那天去宏星面试的出来的时候,既然听到有接小朋友的家长对另一个家长讲”你看,他们又在骗人了,还有那么多人面试“。我晕,本来对宏星印象很好的呀!


回复 #30 rowenayun 的帖子

考试类型是一样的,但是细节部分还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小朋友面试的时候,听得故事是”蚯蚓和他的爷爷“,后来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是”蚯蚓的别名“是什么,这就是考小朋友的专注力和记忆力了,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回答出来,这就是拉开差距的题目。


回复 #76 angnieshan 的帖子

这句话太可怕了,不知是什么引起家长的不满。


回复 #74 果子妈咪 的帖子

是那种能够动若脱兔,静如处子的孩子.  前一个要求男孩子占优势, 后一个要求女孩子占优势. 有这样的孩子的.


angnieshan 发表于 2011-5-14 09:28
回复 #30 rowenayun 的帖子

考试类型是一样的,但是细节部分还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小朋友面试的时候,听得故事是”蚯蚓和他的爷爷“,后来老师问了一个问题是”蚯蚓的别名“是什么,这就是考小朋友的专注力和记忆力了,我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回答出来,这就是拉开差距的题目。

读懂了附小的考题,就明白了附小孩子的培养目标。优秀的孩子有共性也有个性,个人觉得附小的面试就是发掘孩子的这些特点。
有一定教育经验的家长会明白,放入群体中的孩子,更能体现孩子的各种特点,所以群体面试,也是这个道理。打个不确切的比方,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当然孩子还有临场发挥的问题,优秀的孩子也有状态不佳的时候,毕竟是孩子嘛,所以没录取,也不要丧失信心,优秀的孩子在任何学校都会展露他的优秀之处。


回复 #59 DD妈妈2005 的帖子

“认识两个第一批录取的女孩(不在同一年),共性都是能静下心、大方、不张扬、不非常外向、听话、自觉。”

你的这几个特点,我女儿除了不够大方外其它,其它都非常符合。大方这点,我女儿那天表现得也还可以。其实,那天看了学校得录像我就觉得我女儿很适合上外。可是我们还没收到通知,哎。。。


我们班有两个女生被上外录取的,第一个来通知的时候,我很开心,因为那个我是认为很优秀的孩子,今天另一个来通知了,让我对附小印象一落千丈,大家都明白的。。


回复 #82 lanytang 的帖子

你们班级又来了一个啊,周一群里有新闻了。不过也正常的,没有一个学校没条子生的,但是真正有条子的都去好的公立了。


今天发通知了吗


回复 #82 lanytang 的帖子

真的假的?


回复 #1 真真 的帖子

      同感!觉得上外的面试好像不能真正体察出优秀的孩子,好在我们已经接到上海实验学校的录取通知了,不用再纠结于上外的通知了。
      相比较而言,上海实验的三次选拨更客观公平公正,也能真正选出优秀的孩子。


相信也有第一批录取上外而被上实淘汰的孩子。总有适合的。


回复 #42 evayixuemam 的帖子

我家就是那种内向的(平时是很内向的,面试那天感觉还行),关键是不喜欢多说话。但是很聪明的,如果用ABC来评价,A-吧,每次面试特别吃亏。


回复 #86 chengsy05 的帖子

还是录取一个最好,省得纠结。


回复 #88 美娘 的帖子

那你的孩子以后笔试肯定不会吃亏。


回复 #82 lanytang 的帖子

这孩子倒也不差,家里也花了很多力气,现在班里也能排上号,但我觉得没有潜力,但孩子很听话。



回复 #87 DD妈妈2005 的帖子

         是的,学校的招生理念也可以作为孩子是否适合该校的参考,也许我们家宝宝更适合上海实验学校。但总体感觉,上海实验还是很负责的,经历了三次考察。而最后一次的校园活动和上外附小类似的形式。


回复 #91 lanytang 的帖子

lanytang应该是个幼儿园老师,老师最了解学生了,一般来说,潜力还是能看出来的,尤其象她这样补了很多课还不出挑。光听话的孩子也就小学可以,中学肯定不行。


其实怎样才算出众?在幼儿园应该就是那种比较外向,好表现,情商较高的孩子算比较出众吧。所以这和孩子本身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同样在面试中,能够积极开口说的孩子肯定占优势的,而内向的孩子不会一下子跳出来的。




欢迎光临 喵喵网 (http://321mm.org/) Powered by Discuz! X1.5